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景摄影家林运熙先生寄来他在上海古韵盆景赏石展览会上拍摄的盆景照片。照片上盆景的作者均为申城很有知名度的盆景艺术家,但每盆作品的作者后面都加上“收藏”二字,让笔者有些疑虑。为什么养护了这么多年,塑造出这么美的景观,却不认为自己是作品的作者?这是他们的谦虚还是胆怯?  相似文献   

2.
廖隽生的短文发表后,在我们这里的盆景同行中,有正反两种观点,这很正常。持反对意见者,认为廖隽生不懂盆景艺术,是胡言乱语,无端指责。我不了解那几幅作品的作者看了廖文后有什么想法。我想简单说几句,作为被批评的作者,应该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记得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文艺家几乎没有不以为自己的作品是美的。"作为批评者或欣赏者,当然应该客观地对待,要看到别人作品的长处。但由于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的不同,对某个作品的评判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甚至绝然相反。作为被批评者,是拒绝听取不同意见,满腹牢骚,还是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这里有个态度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盆景界提到陈志福的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他创作的"层林尽染"(榕树60厘米);"浩气凌云"(九里香90厘米);这两件作品早于2005年就已经编入由我主编的《中国盆景金奖集》。此书出版后,海内外同行经常将陈志福的盆景艺术风格与康日照、林联兴、庄文其的作品联系在一起,都是那么苍劲古朴、潇洒自然,使人感到颇有创意。福建省城被称为"榕城"。在福建榕树盆景十分普及,因此对榕树盆景的制作水平要求很高。近10年来,陈志福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榕树盆景的研究和实  相似文献   

4.
树木盆景的立意,即是确定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是艺术作品的灵魂,缺乏主题思想的作品,观之苍白无力,尝之味如嚼蜡,审之如行尸走肉。一提到立意,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立意为先"四字,古往今来各门类的艺术创作无不以此为准则,盆景艺术亦然。但在多年的盆景创作实践中,我感到盆景艺术有其特殊性。文学、美术、音乐创作可按作者既定的主题思想不折不扣地挥洒开去,而盆景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树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物特性、盆景商品  相似文献   

5.
<正>长期的创作实践使笔者对盆景(植物类)独特的本质特征有自己的认识:这是一种以生命为基础的创造性动态艺术,它的创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做不到一劳永逸。因为,"在盆盎里,植物的生命本能必然反抗外部施加给自己的种种限制,而且不会间断,与生命共始终。正由于有这样的对抗存在,盆景作品与作者无可避免一直处在不断矛盾不断统一的状态中,有始无终。"矛盾与生命同在,创作也与生命同在,这既是盆景(植物类)的"可恨",也是它的可爱。爱上它,始终坚持,无怨无悔,非常不容易;但也只有这种近乎痴迷的感  相似文献   

6.
有许多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摄影等,其作品一旦完成就一成不变被永恒定格,而盆景作品不同,它被称为"有生命的雕塑";其最明显的特征是"活",也就是说,盆景作品成型后还存在一个永不停息的保型、修补、完善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没有完全不变的成型作品可言。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年辛勤努力终于"修成正果"的成型作品,不断"回片"、退枝,逐渐老化,哪里还能看到一丝的昔日风采,早已面目全非了,甚至扔到了根雕材料堆里。难怪不少人说,盆景养成之日,就是生命终结之时,令许多业内人士深感头痛。不过我们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只要我们搞清成型盆景的老化原因,并及时地更新复壮,永葆其生机活力,也并非难事。  相似文献   

7.
有的同志看到我这繁星灿烂的紫薇花照片后,向我提出这一问题:"盆景盆景,你这作品的盆在何方?"我微笑地告诉他。"确实没有盆,要说有盆,只能是以板代盆。"今年春节后,我在盆景园管理盆景时,修剪两盆紫薇时,发现有个共同特点,都是枯枝嶙峋的老桩,没有什么较大的生机,都是栽在一个普通的圆形盆里。由此引起我的构思,如果将它们合栽到一起,  相似文献   

8.
一欣赏到《中国花卉盆景》93年9期彩插七上刘传刚的两件三角枫盆景作品,便觉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倒真的犹如置身于原本是作者人工设置的境界中了。近年来笔者接触观摩的盆景作品可谓不少,但于不知不觉中油然而生此种感觉的时候却并不常有。仔细想来,认为这无非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创新精神所使然。  相似文献   

9.
当今是变化的时代,一切都在变革之中。变的目的应当是求新求进,这叫"良变"。时代在发展,艺术在进步。中国古老的盆景艺术要得到延续和发展,必须要有现代意念。近年来,我一直在考虑盆景艺术如何来表现创新的问题。我在2005年完成盆景造型图稿。原想画成彩色的,但觉得这么多造型画彩色稿,工作量实在可观,于是就改  相似文献   

10.
现场造型改作,立竿见影,直观现实。老师启发,初学启蒙,别开思路,无疑是给初学者上的一堂直观的一目了然的盆景技艺操作教学课,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会给某些读者产生误导——"盆景制作就这么简单"?所谓改作,是通过作者的审美意识,打破常规的想象力,在确保植物生存的前提下,把一件普通的坯材(作品)改造成一件有欣赏价值的坯材(作品)。有些作品力求表现形态美,只得其形,缺  相似文献   

11.
本人赞同陈先生在《中国花卉盆景》2004年12期所述"生命性是盆景的本质特色,艺术美又须植根于自然美之中"的观点。但陈先生利用这一观点评价黄明山《出》的一些观点,本人则不敢苟同。陈先生说:"作者把本来活生生的自然现象在盆中强行‘艺术化改造’,违背了盆景创作师法自然的原则"。我不同意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花卉盆景》2005,(8):40-41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家树木园,有一座收藏盆景艺术珍品的园中国,这就是著名的美国国家盆景博物馆。盆景博物馆又包括日本园、中国国和美国园三个部分,风格各异,分别用以陈列这三个国家的盆景作品。日本园中陈列的作品,系1976年美国独立200周年时日本盆栽协会赠送的53件树木盆景。这些盆景以松柏类为主,其中最珍贵的是一件350年的五针松和另一件来自日本皇室的180年的赤松。1986年,香港永隆银行伍宜孙先生赠送了31件树木盆景给美国国家盆景博物馆,树龄从15年至200年不等,以杂木类为主。后来伍宜孙先生又出资在盆景博物馆内建造了中国园——文农学圃。近些年来,中一国园又陆续增加了一些收藏。笔者数年前在美国中大西洋盆景大会示范表演的作品三角枫水旱盆景,也陈放在中国园中。  相似文献   

13.
我玩盆景也有好些年了。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一盆优秀的作品,总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是天趣与神韵的体现,亦是天与人的结合。在制作和欣赏过程中,我往往是神游其中,身心受益。退休以后,觉得体力不济,对大中型盆景有时是望"盆"兴叹,自然就"转型"到小巧玲珑的微型盆景上来。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您好!现就贵刊2004年第12期盆景世界栏目《能否说是新款盆景》一文,发表一些笔者看法.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从作品的照片上看,作者在造型上是想有所突破。但我觉得作者把盆景艺术看得太简单了。要知道任何一种艺术的创新都应建立在雄厚的传统的基础上,抛开传统,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作品也将无生命力可言。现  相似文献   

15.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我自制的"山水盆景"可是名副其实"仙人山"!不仅层峦叠嶂,还能焕发出旺盛的生命气息。喜欢极了盆景艺术家们创作的山水盆景,也常跃跃欲试,想亲手制作一盆。但一想到要"缩龙成寸"地在山石上养出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我这个出了名的急性子便打消了"移山缩水"的念头。一天,心有不甘地我在自家花丛中转悠,一盆不大的仙人山突然让我眼前一亮:那是1998年我在花鸟市场上花两元钱买来的,当时栽在拳  相似文献   

16.
<正>建筑作为构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要素之一,不仅具有可供欣赏的审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和园林中的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借鉴这一思路,我创作了《敞豁当清川》这件园林盆景。作品长1.6米,宽0.8米,在传统盆景中属于水旱盆景。主要人文景物有亭、桥、水榭、爬廊、石板路等。这些建筑有序地连成一片,组成一个建筑群,主要集中于盆的左侧。我认为,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很少能看到水石盆景的佳作,作品少、作者也少,而能静下心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人更是少而又少。最近我看到许福林先生近年创作的一组水石盆景,眼前一亮:那精致、细腻、秀丽的江南风景是怎样被他搬进这小小的白石盆里的?我在盆中寻寻觅觅,到处是熟悉的景致:富春江畔的渡口,太湖岸边的村庄,黄浦江源的雄奇,天目山峰的峻逸,使我在斗室之中享受了难以言表的喜悦。许先生是我市交通局的普通干部,迷恋盆景已有多年。刚开始,他也玩树桩,藏奇石。但  相似文献   

18.
"一本双干"式盆景,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连根式",一种是"总干式"。当前,一部分带有"总干"的"一本双干"式杂木盆景,造型不太完备,只见"双干",不见"双冠",只有"主冠",没有"副冠"。这既违背了自然之理,又降低了艺术表现力。树木既然能长成了"副干",必然有与其相适应的"副冠"。为了艺术的真实性和表现力,对"副冠"的造型,不能忽视,不能敷衍。这种缺失"副冠"的"一本双干"作品,在一些外国作品中容易见到,我们中国盆景有自己的造型理念,是"天人合一","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不能"东施效颦"!大家知道,浙江派松树"双干双冠"式造型很有名,自然与艺术结合得好,颇具拟人味道,值得学习借鉴。当然,一些杂木"一本双干"式盆景佳作,更值得学习借  相似文献   

19.
创作优秀盆景作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我以为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作者必须有正确的创作意识。那种以为得到一根好的树桩,便可以事半功倍地创作出优秀盆景作品的想法,是一种极片面的误解,可称之为唯素材论。对于习惯制作树桩盆景的人来说,把扦插的幼弱枝条组合成一件作品,比驾轻就熟地对“生桩”造型还要难。难在哪里?正如沈荫椿先生给《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的信《请勿“东施效颦”》中指出的那样:“培植者大多缺少翰墨文化艺术修养。”(见《中国花卉盆景》1992年4期)。  相似文献   

20.
一景二盆三几架,是盆景艺术表现的完整形式。作为盆景艺术发祥地之中国,在唐代,因结合盛世诗坛,盆景意境的表现方式之一的题咏也随之出现。故现时也有一景二盆三几架四题咏之说,井将题咏列为盆景的品评标准之一。作为一种要求,题咏(名)似乎是少不了的,因而出现了大量以“无题”为题的题咏,算是对诗坛手法的彻底借鉴,真可谓师出有名却也实属无奈了。目前很多盆景作者,除在作品上精心制作外,为题咏而煞费苦心的确实不少。很多作品本身质量很高,然题名却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犹如蛇足,有的与盆中造型风马牛不相及,真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则以古诗词典硬套,实属效颦有术;还有的以地方景色冠之,全然不顾张冠李戴;更有的专以冷僻字组合,以示艺术功底的不同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