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有松之魂,柏有柏之韵。松柏盆景作为盆景的一个重要类别,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山水的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盆景艺术尤其是自然山石盆景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开始进入形成阶段的话,那么松柏盆景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它以后的事情了。松柏盆景的历史,根据相关的诗歌、绘画以及专业著作、传世作品等方面资料,大约可以概括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盆景的继承与发展问题,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理论到实践进行科学的、艺术的、美学的研究,继承发展其精华,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探讨。一、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民族风格是中国盆景得以生存的灵魂。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国盆景的发展导向,赋予了中国盆景特有的文化、精神内涵和纯朴自然的风貌。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美学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盆景的发展。中国盆景正是借鉴了这些传统的理论,形成并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语言。盆景艺术创作基于中国绘画,自宋代绘画艺术空前发展至现代,画理、画论中描绘了许多关于盆景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3.
《中国花卉盆景》2011,(4):48-48
北京盆景艺术研究会和北京中蔬大森林花卉交易市场在新春之际,联合举办了以"让美好走进生活,鲜花伴您过大年"为主题的2011北京迎春年宵花展、迎春盆景展等系列活动。展厅内开满鲜花的迎春、蜡梅及青翠的松柏类盆景和山水盆景精品,向前  相似文献   

4.
南通盆景,源远流长,与苏州盆景、扬州盆景鼎足于大江南北,素有"通派盆景"之雅称。在南通,能被世人以其名字冠名盆景的惟有一人,这就是97岁高龄驾鹤仙去的中国山水画大师尤无曲先生。那是在1992年,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长、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徐晓白教授慕名亲赴尤无曲家中观赏盆景,迅即被尤氏盆景那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意境所激动,连称这是生长在南通盆景之乡的一支奇葩,特地给尤氏盆景题名为"南通曲园盆景"。时年,尤无曲85岁,徐晓白长其2岁。尤老先生一生无他好,惟绘画、盆景而已。其绘画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声名鹊起。国画大师齐白石评价尤无曲"工画山水,下笔苍劲,有明人风。又擅金石,取汉印为归依"。而尤氏盆景,却如深闺少女,少为世人所识。直至老先生2000年举办国画盆景艺  相似文献   

5.
为庆祝和配合亚运盛会的召开,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第十六届亚运会组织委员会庆典和文化活动部、广东园林学会主办,广州盆景协会、广州中山纪念堂承办的"2010广州国际盆景邀请展"于2010年11月10日至27日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盆景艺术集美学、文学、科学于一体,融入诗情画意,移情于景,情景交融,以和谐人与自然之理趣,成为活的高等艺术,是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之瑰宝。这次的盆景邀请展,作为亚运期间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把"喜庆亚运盛会,弘  相似文献   

6.
在杭州怡然园的盆景藏品中,松柏类是一个大项目,而《柏有本心》这一棵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在2001年苏州"中国第五届盆景评比展览"中获金奖。树桩盆景的选材多以具备古老树相者为佳,尤其是对松柏类盆景的取材要求更为严格。这是一棵比较典型的古柏老桩,它形态奇特,但不失常理,枯荣并存,刚柔兼有,极富古柏形象,有表现力。估计树龄约在500年左右。盆中培植已过十个春秋。柏树的气质精神多以刚毅强健而征服人。作者在造型格调的取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盆景与中国画素来可谓"近亲",故世人皆称盆景为立体的画。历史上很多盆景精品均出自画家之手。盆景与画的差异,仅为前者具有生命现象,属于四维空间造型;后者则属无生命的三维空间造型。从创作上看盆景与画,其构图、立意、造景及意境的表现,有着许多共同遵循的规律,只不过绘画更加自由和任意,创作空间更为广阔。古今盆景名家都十分注重国画的研究和借鉴。明代  相似文献   

8.
文人树既是指树木盆景的一种造型,也是指一种特别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盆景中,文人树并不多见,然而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文人树的造型与风格都与文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文取士,历代沿袭,文人与官常常是二者合一或是紧密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士大夫”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大多既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到的艺术品味,又处于上述特殊的地位,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  相似文献   

9.
盆景为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人们之所以称之谓“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缘由盆景在美感上与诗、画存在着内在联系。当今,我国盆景艺术日益兴盛,笔者鉴赏以观代盆最实例和《中国花卉盆景》历年来所发表的艺术作品,仿唐司徒圣表和清黄钺之例,归纳为《盆景二十四品》。但限于艺术修养,谬误之处,幸希博雅正是!  相似文献   

10.
我喜欢盆景制作,但更喜欢盆景的阅读(欣赏)。每当自己喜欢的盆景在眼前一亮,欲念总是与之"周旋",从而进入一种状态,站到一个相对超脱的高度,会心地将阅读引向"人性化"的表述,把制作与欣赏表述的语境变成一种美丽的记忆。这里以苏铁盆景为例,实"画"实说。苏铁盆景的制作,素材的选取是个弱项。于是,制作苏铁盆景只能"按图索骥"——利用素材的"先天"条件,选好观赏面,然后进入"画外功  相似文献   

11.
三、关于传世的中国盆景及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于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源于对中国历史上各个历史时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而传世的盆景也同样是文物,而且是活的文物,这样活的文物能传世上千年确实罕见。比如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内的一棵古梅,相传始于隋朝;杭州超山大明堂的古梅,据说是宋梅。四川都江堰的盆景园,更是一座典型的盆景历史博物馆,它收藏的树木盆景100多盆,有唐代的紫薇、宋代的海棠、明代的罗汉松和银杏。通过这些富有生命力的"古董",你完全可以领略到巴山蜀  相似文献   

12.
点评栏目好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生长在高山云崖上的松树,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景仰,它不仅是自然之树,而且是文化之树,从古至今,充当着志士仁人寄托思想感情的载体。胡乐国先生的盆景作品《向天涯》(见图),就是以松树的美好形象,表现了志存高远者的风采,不仅反映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思想,而且反映了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3.
花果类盆景的剪定与养护花果类盆景在盆景中是绚丽多彩、娇媚动人、赏心悦目的。如果把松柏和杂木类盆景比做男人的话,那么"花"类盆景就好比妩媚温柔、婉约生姿、千姿百态的女子;而"果"类盆景玲珑可爱,令人垂涎欲滴,更像孕育绵绵、生生不息、传宗接代的女人。花果类盆景不同于松柏和杂木类盆景的地方在于,它们会开花,会结果,会给人姹紫嫣红、硕果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中国花卉盆景》和《花木盆景》中,不时有一些有关“文人树”的文章和所谓“文人树盆景”作品出现。应该说是中国盆景艺术创新中出现的大喜事,或者说是中国盆景文化自然进化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有关盆景、盆栽、盆植的定义人们的理解很不一致。古人对盆栽、盆景的区分不很严格,凡栽植于盆里的,一概称之为盆景。如古籍《五石瓠》中记载:"今人以盆盎间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虫鱼,概称盆景;元人谓之些子景。"现代周瘦鹃先生于1957年在《盆景趣味》专著中,设有专门章节,论述"盆栽、盆景、盆植",明确提出盆景可以说是比盆栽更进一步的艺术品。彭春生先生等于1994年编著出版的《盆景学》中认为:"所谓盆景,是在我国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这是国内首次系统提出的盆景定义。笔者在多年的盆景教学实践中,尚觉应作适当补充,以使更为完整。笔者认为:所谓盆景,是在中国古代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通过艺术造型,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人类活动的艺术品。其中主要增加了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要创作一盆别具一格形神兼备的附石雀梅盆景,我以为应掌握好以下几点: 一、景以石为主。附石盆景首先要选石,石劣景劣,无石不成景。我处居佛山,以英德所产的石灰岩石(英石)为首选。不论中花大花黑英花英和石色之深浅,只要是瘦透漏奇,有石气又有较粗深坑埝(能附上树根)者,都可采用。《芥子园画谱》有云:石观三面。当然四面都有观赏价值更好。也不论是千峰竞秀或独石呈奇,均以一石一树成景为上品,拼石拼树造景则次之。但话虽这么说,实在是好桩非易得,  相似文献   

17.
日前,盆景界存在着对盆景树种分优劣的现象,认为松拍类是阳春白雪,杂木类是下里巴人,只有松柏才能表现高雅情趣,登大雅之堂。笔者以为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不利于中国盆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盆景艺术,自盆栽植物、山石清供或水养脱胎而出,经我国历代诗人、画家、造园艺术家等高素质文化人的情感与智慧的洗炼,并与时代生活融为一体之后,即成了集百艺之大成和包融多边科学的独立的多维空间艺术门类。且自成型定名伊始,即有个别纯工匠式的树木盆栽人工造型。  相似文献   

19.
<正>以"森林之旅盆景之韵"为主题的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全国精品盆景展于9月28日在江苏如皋开幕。作为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的重头戏之一,此次全国精品盆景展系列活动围绕盆景文化、盆景艺术、盆景产业做文章,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盆精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盆景界的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评论文章,赏析×××盆景时给一些"人为味"偏重的盆景扣上强行艺术化的帽子。强行艺术化被视为贬意词,说着顺口,听着顺耳,似乎强行艺术化的东西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笔者总感觉这么多年来我们看问题的方法出现了偏差。从广义讲,只要不是一棵自然之树,所有能称为盆景的树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