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名优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绿、红、青、黑、白、黄六大茶类的国家。尤其是我国的名优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铁观音、普洱茶、安化黑茶等,它们或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或产自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或具特有的加工制作工艺,特色极其鲜明~([1])。2016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07万吨,占全年茶叶总产的44%;产值1170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9.6%。2016年名优茶产量与上年相比仍增加8.1%,产值增加12.5%,增长率明显高于大宗茶~([2])。与大宗茶相比,名优  相似文献   

2.
大银毫茶     
大银毫茶产于著名的红茶之乡广东省英德县,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经过多年探索而研究成功的新名茶。该茶采用大叶良种英红九号的鲜叶为原料,制作上根据大叶种鲜叶的特性,吸取了红、绿、黄茶工艺之精华,工艺独特,品质别具一格。茶叶外形肥壮匀齐,白毫满披,汤色黄绿明亮,茶香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甚耐冲泡,  相似文献   

3.
由隆平高科和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共同承建的巴基斯坦首条红茶生产线 ,于 2 0 0 1年 7月1 5日在 SHINKARI国家茶叶研究所建成正式投入生产。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 9月 7日到茶厂剪彩 ,对茶叶加工设备和生产线非常满意 ,对加工的产品质量给予了高度赞扬。巴基斯坦地处南亚次大陆 ,人口 1 .4亿 ,人平年消耗茶叶 1 .1 5kg,每年进口茶叶 1 6万 t左右 ,90 %为红茶 ,堪称世界茶叶消费大国。上世纪 80年代 ,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帮助下 ,在国家茶叶研究所内成功地建成了数十公顷茶园。 2 0 0 0年 3月将第一条红茶生产线 ,从厂房设计到设备选…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6月28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广东省农业厅作为支持单位,英德市人民政府、广东省茶叶学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等单位承办的首届中国英德红茶文化节暨广东省第十届名优茶质量竞赛活动在广东英德英红镇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地隆重开幕。本次活动以"茶韵英州,茗香世界"为主题,旨在叫响"英德红茶,中国的红茶,世界的红茶"的宣传口号,以红  相似文献   

5.
我国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茶叶生产情况 茶是当今世界三大天然饮料之一,全世界有20多亿人钟情于饮茶。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之一,有绿茶、红茶等六大茶类,二十个产茶省,八千万茶农。近几年来我国茶叶产量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6.
正積慶里茶業英德红茶·英红九号全国招商热线:0763-2663100英德积庆里茶业有限公司是由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英德市永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成立,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贸易销售、茶园旅游与茶文化推广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目前已形成占地14000亩的规模化农业种植、4条年产100万斤精制茶的标准化生产线、"茶、旅、文"相结合的产  相似文献   

7.
前言 随着我国茶叶科学研究和制茶机械化的不断发展。解放后特别是大跃进以来,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都有着显著的提高,其中红茶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技术也有很大的改变,利用鲜叶原料制成的分级红茶主要的特点是:渴色红亮,溢味浓而富收敛性,外形上叶茶、碎茶、片  相似文献   

8.
陈栋  卓敏 《中国茶叶》2009,31(2):7-10
4.茶叶研究机构对中国红茶产业发展的科技贡献民国初期,福建崇安、安徽祁门和广东鹤山等地曾经设立国立茶树改良场;中山大学设立茶蔗部,开启了中国官方的茶叶科学技术研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红茶产业与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起,先后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南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英德市),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微电子技术迅猛发展,其应用更是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我国自古就是茶叶生产大国,由于茶叶生产加工工艺的不同,造就了我国茶叶市场的缤纷多姿。本文针对普洱茶半自动加工生产线上微电子技术的应用,深入分析了微电子技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高效性,极大地提升普洱茶后期成茶的品质。其在普洱茶加工中的应用,为其他茶叶加工生产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一、茶叶生产与四个现代化的关系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先饮茶和发明制茶技术的国家。湖南是我国茶叶主要产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目前生产的有红茶、绿茶、黑茶和黄茶四大类,销路很广。供内销、外销和边销。  相似文献   

11.
紫笋红茶是绿茶生产强省——浙江省长兴县近年采用夏秋季-芽-叶制作而成的红茶产品。本文介绍了紫笋红茶(包括条茶工夫红茶和饼茶)加工工艺,并对其产品品质进行了鉴定。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长兴夏季工夫红茶外形和秋季工夫红茶香气超过对照福建一级工夫红茶5分,汤色超过对照2—4分,滋味和叶底得分均接近对照;红饼茶外形美观,香、味品质良好,其中秋季红饼茶还带有花香。理化检测结果表明,紫笋红茶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虽然氧基酸含量偏低,但咖啡碱较对照要低。紫笋红茶品质已经达到优质红茶标准,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茶是世界上仅次于饮用水的常见饮料。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的统计资料表明,世界上茶产量从2001年起就超过300万吨,2002 年茶产量达到320万吨。目前世界上茶叶生产又以红茶为主,据估计,近年来世界茶叶生产中红茶约占77%,绿茶占21%,乌龙茶则占 2%。因此,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红茶市场的动态和资讯,在茶叶市场研究和茶叶生产和进出口企业的市场决策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中叶,印度、斯里兰卡和日本等国的茶叶生产获得快速发展,改变了中国茶一统天下的历史。进入20世纪,印、斯红茶和日本煎茶的加工已迈向全面机械化,然而,这时期的中国,由于正处于世界列强的瓜分之下,茶叶生产每况愈下,更谈不上茶叶机械化的发展,使中国茶叶长期处于手工生产状态。 一、中国茶叶机械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期,国外茶叶机械的发展。逐步引起我国茶业界的关注,先后派出一些茶界人士出国考察机械制茶,开始从国外引进部分茶叶机械,进行试验性机械制茶和开展机器仿制。30~40年代,各地的茶叶试验场和改良…  相似文献   

14.
宜红茶初考     
宜昌红茶简称“宜红”。由于外形条索紧细显毫,色泽乌润,香高味醇,汤色红亮,叶底红匀,做工精细,在外销红茶中,“宜红”工夫茶独树一帜,在国际茶叶市场上颇负盛名,深受茶叶消费者的喜爱。“宜红”茶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茶  相似文献   

15.
《广东茶业》2013,(3):41-41
2013年6月28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广东省农业厅作为支持单位,英德市人民政府、广东省茶叶学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英德市茶业协会等单位承办的首届中国英德红茶文化节暨广东省第十届名优茶质量竞赛活动,在广东英德英红镇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地隆重开幕。本次活动以“茶韵英州,茗香世界”为主题,旨在叫响“英德红茶,中国的红茶,世界的红茶”的宣传口号,以红茶文化为引领,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市场推动,以节促产,以节促销,外拓市场,内兴产业,重振英德红茶品牌,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6.
茶,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条很好的纽带。通过共同喝一壶茶,人们可以达到思想的碰撞与融合,达到一种和谐的效果!世界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中国茶文化起源于云南。云南作为我国主要的产茶胜地,生产的主要茶类有花茶、黑茶、红茶、绿茶以及品质各异的名茶,作为茶叶文化发源地,云南还保留着古老的制茶工艺和其特有丰富多彩及清新质朴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福建武夷山、天山是茶树物种起源"隔离分布"演化区域,武夷山市桐木关乃世界红茶的摇篮地。正山小种红茶被公认为红茶的鼻祖。武夷红茶,早于16~17世纪传播到西方。19世纪,中国武夷山市等地茶种和制茶工艺被英国人秘传到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福建红茶有正山小种和工夫红茶,后在印、斯等国又衍生有红碎茶,从此形成世界红茶三大品类。到21世纪初,中国茶种、种茶技术及制茶工艺已传到世界60余个国家和地区,至2015年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96.2万吨,其中红茶出口量为153.4万吨,占出口总量的78.19%。世界茶叶消费以红茶为主。红茶成为世界第一大茶类。  相似文献   

18.
丁勇 《广东茶业》1999,(3):39-41
工夫红茶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产品,数百年来为中国茶业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在世界茶叶市场尤其是西欧市场一直颇受消费者的亲睐,也是中国红茶中足以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红碎茶相抗衡的红茶品类。世界驰名祁红、滇红、粤红等工夫红茶享誉海内外,拥有较为稳定市场份额,其中祁门工夫红茶更被誉为“芬中英豪、群芳最”。近年来,随着红碎茶热的兴起,工夫红茶的生产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和冲击。当前,我国茶业已形成了名优茶比重增大、多种茶类并举的产业格局。从而,工夫红茶的原料质量难免会产生负面影响,成品茶品质与以前相比也有所降低。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如  相似文献   

19.
正英德市上茗轩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广东国营红星茶厂,1951年建厂,茶叶生产经营历史已有六十六年。公司位于英德市英红镇云岭,自有茶园2000多亩,主要产品有英红九号红茶、金萱红茶、水仙红茶等英德红茶和英德绿茶。上茗轩是清远市第一家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和广东省著名商标  相似文献   

20.
正一、新技术在茶叶外形评定中的应用研究1.机器视觉技术在茶叶外形评定中的应用研究计时鸣等~([1])利用茶叶自除尘机理解决茶尘对光路的阻塞问题,采用颜色、形状和重量三要素,实现根据茶叶品种和分级要求在线调整分类阈值,使得茶叶、茶梗分拣效率可达到人工的20~30倍。后来计时鸣等~([2])又应用神经网络原理,进行模式分类、训练学习、故障诊断、适应性在线寻优和知识累积与存贮,设计出茶叶与茶梗自动分选装置的内环智能体系和外环智能体系。林刚等~([3])应用日本PIAS公司研制的LA-525型计算机图像解析系统,以屯炒青毛茶标准样为对象测定了周长、面积、最大径等11种形状特征参数,并分析了这些形状参数与茶叶品质(等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1个性状特征值中有7个相关系数大于0.708,达到极显著水平,按相关系数大小顺序排列,依次为:平均幅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