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巍 《绿色科技》2014,(7):179-180
指出了上海市武康路以及衡山路-复兴路历史风貌区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街区保护中现存的问题,以武康路为例,从建筑功能、街道空间、商业等方面对历史街区的非物质遗产保护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发展的空间缩影,记录城市居民的生活,是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备忘录”。作为城市独特的物质精神财富,其保护和发展与追求效益提升的冲突亟待解决。选取淮安驸马巷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方式为目的,在微更新理念的视角下,解析了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传承街区文脉、保护街区生态肌理、提升街区活力提出了多元、精细化的更新策略以解决驸马巷现存问题,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提供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不仅在民居建筑、民俗文化及其相关领域具有较大、较丰富的文化价值,而且其极具蒙元个性与晋商文化的景观特质也使其在更新与改造中成为呼和浩特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衔接的一个契合点。本文从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整体性和景观人文性作为切入点,对该历史文化街区中的景观环境进行研究,同时引入城市整体性理论,以全面剖析场域特征在历史文化街区的营造与保护。塞上老街在更新改造中深入发掘了自身的场域特征与文化特质,充分强调了自身的整体性与人文性。有鉴于此,塞上老街不失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更新改造的宏构。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历史文化街区保留着许多时代的街巷空间风貌和建筑空间特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再利用使街区在不改变自身风貌特点的前提下顺应时代潮流,不仅可提升街区的商业价值、加强街区活力,还可延续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特点,使街区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城市设计则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视角来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再利用进行探究。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以鞍山市台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探究目标,总结了保护和再利用的有效策略,进而探索了台町历史文化街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有机更新理论的基础上,以常州前后北岸街区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前后北岸街区业态、空间环境及建筑形态现状,探讨了实现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的有效涂径,以期为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胡霄  周砚钢 《绿色科技》2023,(20):164-169
根据近年来武汉市生活服务业政策中提出文化旅游开发与城市生活建设融合发展的相关意见,以武汉市黎黄陂路历史街区文化体验项目为研究对象,以完全展现慢生活多样化形式和内涵,充分融合街区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历史街区文化旅游开发与城市生活建设融合发展为目标,在以慢食理念为核心文化要素,联合慢养生、慢手工、亲近自然等慢生活方式以及街区文化旅游资源合力发展的基本原则上,搭建起黎黄陂路历史街区体验旅游的文化生态关系框架,从而明确了该历史街区文化体验项目的“自然慢食”“养生慢食”“环保慢食”“文化慢食”4条具体规划思路。然后通过服务设计的服务蓝图工具对前后台服务进行分析和总结,进一步从加强管理团队建设、完善街区自然景观和建筑空间内部设施、充分发动社区组织居民共建,组织黎黄陂路慢生活经营者协会等方面提出了该历史街区文化体验项目规划的具体策略,为当前武汉市其他历史街区文化体验项目的相关探索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如何保护与更新历史街区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中以杭州南宋御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剖析其保护更新特色,从保护性的改造、街道的空间格局、建筑形式的体现、文化的传承、商业的定位5个角度分析南宋御街的保护与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化进程中,常出现的缺少生态观、整体观和地域观的"千城一面"保护倾向,使得历史街区失去自身文化、生态价值,如何将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更新与当代社会的发展结合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以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为例,利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经世致用"的传统生态智慧思想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提出通过对历史街区空间的优化与再利用、环境的保护与提升和潮汕文化的保存与延续的措施,阐释生态智慧在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案例中的现代转译方式,以期为未来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基于传统街道的商业历史街区以其独特的空间形态和建筑环境,不仅成为了城市商业的精华和缩影,更成为了城市的文化名片和繁荣的象征,简要介绍了成都宽窄巷子的概况,对成都市宽窄巷子商业街区开放空间从空间组织、空间布局以及空间活力塑造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对现代商业历史街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丽萍  许大为 《绿色科技》2020,(5):31-32,37
指出了历史文化街区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是人类历史文化遗迹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历史文化街区的街道景观是街道展示景观的主要载体,通过对街道界面景观要素的提取、归纳与总结,得出街道界面景观要素由底界面、侧界面以及顶界面三大核心要素组成,并将其应用到鱼山历史文化街区街道景观内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保护策略。旨在进一步了解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界面景观要素构成,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保护提供更加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历史街区中的坐憩空间对传承地方文化,提升街区空间活力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了解历史街区坐憩空间的使用状况,本文将环境行为学作为理论基础,以三坊七巷中5处典型的坐憩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使用者的活动类型及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并选取6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1个二级评价指标对空间进行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徽州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的重要区域,其历史文化物质遗产丰富,有诸多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徽州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面临新的挑战。以泾县老南街的现状和更新为例,探讨了在徽州文化影响下的泾县历史街区发展现状,提出了对其保护的方法和策略,以探索出一条系统的、合理有效的途径,为其他城镇的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评估历史街区旅游业发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历史建筑的文化遗产价值是否得到彰显、空间环境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分析福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参考美国景观绩效系列、建筑遗产评估和全球目的地可持续旅游标准的相关指标,通过Delphi法结合AHP法构建一套集文化和空间保护为一体的评价体系,以评估福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水平,并为历史街区的提升发展提出科学可靠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文化街区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以安阳市仓巷街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基因理论,对仓巷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进行了调查、归类和总结,确定了仓巷街的主体基因、胞质基因、附着基因、调节基因,最后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保护提出了划定相应的保护等级和保护范围进行针对性保护,维护景观风貌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注重文脉的传承,充分将街区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做好科普宣传,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也需要跟上城市发展的节奏,具备自我更新的能力。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其特殊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存在着诸多困难,归纳并分析了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有助于针对性地解决的办法,为城市发展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展和景观旅游大开发,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性。梳理了"城市双修"理念,阐述了"城市双修"理论的起源及发展历程,提出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措施,以期应用于历史街区保护发展适应性更新中,为历史街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或更新多数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激进改造模式,从而出现所在地居民外流、当地文化遗失等现象,同时市民争取社区参与的诉求日益强烈。以日本冈山县高粱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街区营造的视角,分析并总结了"专家工作营"模式的具体规划手段。以期能为我国的历史街区更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的有效途径,对成都宽窄巷子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在特色景观的空间营造和后期的协调管理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补充特色景观空间、协调街区环境、再塑场所精神等可行性措施,旨在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徐琳琳  孟瑾 《山东林业科技》2012,(5):109-111,56
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物质和精神的载体,是城市发展的缩影,也是深入解读一个城市所必须考量的重要价值要素。本文选取天津历史街区中具有代表性的休闲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研究,从景观设计角度入手对设计特色及不足进行分析,进而提炼和总结出适用于天津历史街区休闲空间的景观设计原则,以期为城市建设事业贡献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历史街区承载着厚重的城市记忆,蕴含着独特的城市文化,成为发展城市个性的重要方面。二道桥街区作为乌鲁木齐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地,具有独特的巴扎文化,非物质文化底蕴深厚。分析了二道桥街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二道桥街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使其能够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发挥价值,体现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