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是中国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农村社会管理相比,既有显著的特色优势,也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困境。新型农村社区治理通过健全治理机制、倡导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力度、引进优秀人才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烂尾、空置等比较严重的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城乡融合,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通过制定农民住房和宅基地合理补偿标准、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精准扶贫等多种途径,化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困境,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社区的发展。二者互促互进,耦合发展。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推动了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形态的演变。在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框架下,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是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战略。2019年是中央第一号文件连续16a集中强调"三农"问题关键年,"三农"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亿万农民的深切关心。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时期,全面小康社会决胜期面临的短板和难点是"三农"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国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都遇到了困境。由于我国乡村配套设施不健全、立法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存在,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乡村发展模式的经验,寻找各国乡村发展模式的优势弥补本国的不足。本文主要借鉴日本"一村一品"、韩国"新村运动"、法国"农村改革"等乡村发展模式,虽然各国国情制度存在差异,农村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基于农业发展的乡村建设具有共性,可以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乡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以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及生产性基础设施三方面深入分析了黑龙江省乡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供给机制、决策机制、融资机制、监管机制及管护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优化黑龙江省乡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建设乡村人才队伍,一方面要通过自主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挖掘乡村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给乡村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营造发挥才干的环境、提高福利待遇水平等措施留住乡村人才。  相似文献   

7.
马嫒 《新农业》2023,(4):90-91
本文首先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然后阐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理念,指出了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最后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思路及策略,旨在提升当前我国农村建设工作的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背景下,农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农村政务、经济、思想文化和内外部环境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法治文化的建设与培育提上了日程。“一五”计划颁布实施以来,我国虽开展了多年的农村法制教育,但由于诸多因素,在农村法治建设和农村普法工作中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探讨了河北省乡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乡村法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我国重点关注农村的开发建设,尤其是建设美丽新农村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农村发展不仅是经济建设,更重要的是人才、教育的建设,其中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因此社区教育应结合农村的切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居民传授文化知识,全面提升农村人口的文化素养和生产技能,为我国农村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比较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相关政策不完善,教师工资待遇较低,严重制约着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日本乡村问题的成因和面临的困境与中国相似,且日本乡村振兴开展时间较早、经验相对丰富。本文在梳理日本乡村振兴概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边缘村落,结合实际案例从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保障机制等方面介绍边缘村落规划内容。最后,将日本边缘村落规划注重空间紧凑、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等经验与中国乡村发展现状相结合,对中国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有所启示,主要包括正视乡村衰落、将紧凑理念融入乡村规划、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众参与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设计,指明了我国"三农"的发展思路和愿景。如何更高效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题中要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志表达离不开农业领域行政管理的意志执行,农业行政管理应当以农业行政管理学为理论输出源,因此构建农业行政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农业行政管理学构建过程中应保持其工具性、特质性、系统性、生态性等原则。其学科体系应从核心概念、学科职能、理论基础、管理理念和研究向度等方面完善构建框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章阐述了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分析出解决办法,为我国农村基层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促使我国基层干部建设顺利进行,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面推动农村社区营造,缩小城乡差距、生态环境污染和村民参与不积极等现象,推 动农村现代化进程,以农村社区自治为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根本需要。本文立足于现状,剖析社区营造的内涵和价值,探讨农村社区营造的发展路径,通过“产、人、文、 地、景”五大方面壮大社区内生动力,以期实现农村社区自主营造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农村经济水平显著提高的今天,乡风文明建设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不良习俗泛滥、环境治安问题突出、传统文化弱化、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供给不足等问题阻碍着乡风文明建设。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促进乡风文明,需要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法治建设、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不断提升农民的思想素质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章阐述了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分析出解决办法,为我国农村基层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促使我国基层干部建设顺利进行,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作为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发展和培养乡村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乡村人才培养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条件,乡村人力资本的培育可以推动乡村社会全面振兴,提升乡村农民素质能更好地促使乡村发展与进步。为此,我国应该把大力培养乡村人才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一项长期性和导向性的任务来抓。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然后揭示了目前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文章最后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提携运动(Teikei movement)作为日本的一种替代性食物网络,起源自20世纪60年代。与现在流行的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相似,提携运动也是通过农户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建立一条短链食物供给来保证食品安全。通过回顾提携运动在日本的发展历史,结合北海道"Menno Village农场"的事例,分析了日本提携运动的由来及做法,以期能为我国目前迅速发展的社区支持农业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发现:提携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食品安全、有效促进城乡交流、推进产业融合,但是也存在着劳动力短缺、大超市竞争激烈、农协关系协调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日本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农业劳动力供给、促进超市与社区支持农业合作、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和扩大互联网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在前期试点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确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宏伟蓝图与具体路线图,通过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布局规划与建设规划、多类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渐进推进社区组织改革与建设、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经济融合、加快新型农村社区特色经济园区建设等主要举措来开展工作。青岛市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对其他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有如下启示:多方协同,合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规划,高标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因地制宜,多类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服务到位,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安居";两区同建,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乐业"。  相似文献   

19.
卞纪兰  张玉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236-238
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来乡村人口流失、"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乡村发展缺乏内在动力.通过统计数据分析黑龙江省乡村人口、公共设施、环境治理概况,总结全省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瓶颈,为政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商洛市立足生态、资源、区位、人文优势和"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优势,提出建设秦岭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分析当前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和模式类型,指出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生产型、文化传承型和休闲观光型3种模式及3种模式的建设要点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