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高标准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必须达到哪些标准?最近,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明确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原则、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建设程序等,首次从国家层面规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资》2012,(29):3
<正>本报讯按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5年我国将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020年力争建成8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明确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原则、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建设程序等,首次从国家层面规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3.
《农家顾问》2011,(11):7-7
9月底国土资源部出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该《规范》首次从国家层面规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明确了建设目标、任务、原则、内容与技术要求、程序等。《规范》明确,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正按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5年我国将建成2667万公顷高标准基本农田,2020年力争建成5333万公顷高标准基本农田。什么是高标准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须达到哪些标准?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  相似文献   

5.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加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为确保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我国各省市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均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在分析国家和各省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相关规范的基础上,针对有少量省市已开展地方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完善工作,而大量省市未编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行业规范的具体实际,从合理划分建设区域、因地制宜制定控制指标、整合梳理行政规范性文件、明确区域工程建设内容等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地方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我国将建设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根据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规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成后,应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开展耕地质量评定。  相似文献   

7.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我国一项战略部署性任务,基于天津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已形成一套体系,但缺乏一本规范的具体实际,提出了确保建设区域落地、因地制宜的制定工程建设控制指标、明确建设程序与管理要求、合理限定项目区外投资标准等建议,以期为天津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的完善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双阳区为例,结合基本农田分布情况,按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求,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潜力,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并提出保障措施,为其他地区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196-197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及完善农田配套设施的重要手段,其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并且还能促进社会经济更加协调发展。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而PPP模式是全球公认的一种新型建设管理模式,对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不过因为引进较晚,所以还难以将PPP模式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本文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中PPP模式应用现状着手,详细分析PPP模式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随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日益受到国家重视[1]。本文以贵州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平台,整合资金、资源、人力,共同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进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断提高资金使用规模效益,为贵州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杨文联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8):139-140
该文介绍了贵州乌蒙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本情况,成效,当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本农田是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满足特定时期内的人口与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需要采取一切措施来确保耕地需求量。为此,因地制宜探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在探讨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价值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
常葵艳  张莹  陈庆丰 《北京农业》2014,(24):193-194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为根本要求,通过土地整治,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本次工程按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等3项标准,在辽西北某地农村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在详尽分析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背景和基础设施条件基础上,对该区进行了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其他工程及典型田块划分等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以耕地质量等级更新成果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涵及标准为基础,以我国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为背景,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础评价。借鉴美国LESA评价方法,进行自然质量与立地条件两方面的指标的选择应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建设设施完备、高产稳产的现代化农田、建立协调发展的高产农田;并全面展开建设,以提升农田综合质量达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15.
政法快讯     
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上调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消息,2012年生产的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均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比2011年分别提高7元、9元和9元。鼓励建设高标准农田国土资源部日前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规范》要求,建设高标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全国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保护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背景之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在各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的是增加有效耕作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然而,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珠三角洲地区,由于土地资源极为紧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农业产业化规模相对较小等问题,部分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仍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层面,如何能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如何能促进田块连片,增加耕地数量;如何能保护好耕地生态涵养,确保农产品食品安全等问题给珠三角洲地区带来严峻的考验。笔者主要通过对珠三角洲地区部分城市的考察,就经济发达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管理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标准基本农田地力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安生立命"的生存之本,我国耕地资源紧缺是不争的事实,耕地数量和质量,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主要是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高标准基本农田地力建设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8.
罗华艳  杨旺彬  冯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76-11778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区的划定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该研究以钦州市钦北区为例,探讨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区划定新思路,为同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区划定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促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省盆地丘陵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与应对策略从而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  相似文献   

20.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