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不同浓度微生物肥溶液浸泡思茅松插穗基部后扦插,并对思茅松缓苗期扦插苗施肥,研究其对思茅松扦插苗保存率及缓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肥浓度对思茅松扦插苗保存率及缓苗期生长的影响显著;以4 000倍的微生物肥溶液浸泡思茅松插穗基部后扦插时,效果最佳,其扦插苗的平均保存率达84.44%;以4 000倍微生物肥溶液施肥的效果也最好,其扦插苗的苗高、地径、根长、侧根数的平均值均达最大值,分别为19.02 cm、0.41 cm、15.95 cm、11.33条。  相似文献   

2.
2007~2009年在普洱景谷进行了不同类型思茅松苗木造林对比试验,通过调查思茅松扦插苗与实生苗山地栽培的生长情况,分析了扦插苗留圃时间长短对造林初期思茅松生长的影响及不同育苗基质培育的扦插苗对造林初期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思茅松扦插苗与实生苗山地栽培2年3个月后,在树高生长方面差异显著,而地径生长差异不显著,林木生长量是扦插苗好于实生苗;思茅松扦插苗在生根良好的前提下,扦插留圃时间长短对幼树生长无明显影响;林下表土与树皮碎片(1?1)混合的育苗基质所培育的扦插苗,造林后其地径、树高生长明显好于育苗基质为林下土的扦插苗。  相似文献   

3.
用已认定的思茅松良种(景谷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种子)建立采穗圃生产的扦插苗,开展不同密度(2 m×2 m、2.5 m×3 m、3 m×4 m)及不同种类苗木(思茅松良种实生苗、思茅松良种扦插苗、卡西亚松扦插苗、湿加松扦插苗、湿加松实生苗)的造林对比试验。对造林后第4年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在不同种类苗木试验中,思茅松良种扦插苗与其它种类苗木的树高在0.01水平上存在极显著差异,比卡西亚松扦插苗、湿加松扦插苗、湿加松实生苗、思茅松良种实生苗树高分别高出39.5%、24.7%、46.5%、30.1%;思茅松良种扦插苗与湿加松扦插苗的胸径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比卡西亚松扦插苗、湿加松扦插苗、湿加松实生苗、思茅松良种实生苗高出8%、-15.3%、6.4%、-9.1%;在用思茅松良种扦插苗定植的密度试验中,树高差异不显著,密度2.5 m×3 m和2 m×2 m、3 m×4 m的胸径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密度2.5m×3 m比密度2 m×2 m、3 m×4 m的胸径分别高出10.5%、29.2%,3个密度处理的平均树高和胸径可达到327 cm和56mm。由此可见,思茅松良种扦插苗造林效果显著高于其它苗木,造林密度以2.5 m×3 m为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3×3拉丁方设计,进行了ABT 1号生根粉和吲哚-3-乙酸对思茅松扦插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其拟合成活率效应的曲面方程表明:用吲哚-3-乙酸处理插穗,对思茅松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大于ABT 1号生根粉,其单因素效应的最佳浓度为106.6 mg/L,此时最佳的思茅松扦插苗的成活率理论值为60.87%(实际为76.3%);ABT 1号生根粉的最佳浓度为20.3 mg/L,此时最佳的思茅松扦插苗的成活率理论值为46.43%(实际为52.5%)。而同时使用两种激素处理思茅松穗条,其交互效应条件下的最佳浓度分别是:吲哚-3-乙酸为103.6 mg/L、ABT 1号生根粉为8.1 mg/L,此时的思茅松扦插苗的最佳理论成活率值为61%(实际为77%)。  相似文献   

5.
通过高枝压接继代培养和扦插苗继代培养等方式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进行了无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对不同母树年龄的思茅松枝条进行高枝压接均能生根,而且生根后定植亦能成活生长,经断顶获得的穗条扦插亦获得了成功。此外扦插苗继代培养成活率较实生苗继代培养扦插成活率低,二者扦插成活率分别为54.2%和80.6%。  相似文献   

6.
8种育苗基质的思茅松嫩枝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研究育苗基质与思茅松嫩枝扦插育苗效果间的关系,进行了8种不同基质的思茅松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以河沙与锯末(1?2)为基质的扦插育苗成活率最高,平均成活率为82%;河沙与丹麦基质(1?2)的扦插苗平均不定根数量最多,达到5.2条/株;锯末基质扦插苗的平均不定根长最长,达5.50 cm/株;锯末与丹麦基质(1?1)的平均不定根最长值和单株不定根最长值最长分别为15 cm和21.7 cm。试验结果还表明,酸性基质有利于思茅松嫩枝扦插苗的成活,基质的总孔隙度大小影响着扦插苗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枝压接继代培养和扦插苗继代培养等方式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进行了无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对不同母树年龄的思茅松枝条进行高枝压接均能生根,而且生根后定植亦能成活生长,经断顶获得的穗条扦插亦获得了成功。此外扦插苗继代培养成活率较实生苗继代培养扦插成活率低,二者扦插成活率分别为54.2%和80.6%。  相似文献   

8.
简述16年来云南省开展高产脂思茅松的研究现状,包括:(1)高产脂思茅松良种选育及壮苗繁育技术研究,内容涵盖:高产脂优树选择,高产脂优良家系、无性系选择,高产脂杂交育种研究,思茅松嫁接育苗技术和扦插育苗技术研究等;(2)思茅松采脂原料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涵盖思茅松土壤肥力评价,思茅松人工林养分调控技术,思茅松人工林林分结构调控与生产力维持技术研究,思茅松重要病害防控等;(3)思茅松高产脂定向培育的关键技术总结。  相似文献   

9.
采用嵌套设计,设置扦插育苗环境、激素浓度和穗条木质化程度等3因素、2~5水平试验,对思茅松扦插育苗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野外小棚环境下,当ABT1生根粉浓度为1.0 g/L,以及利用半木质化穗条扦插时,扦插苗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当激素浓度为1.0 g/L时,思茅松扦插苗地径生长量较其他处理均极显著提高;利用半木质化穗条进行扦插能够极显著提高扦插苗苗高生长量,显著提高扦插苗地径生长量。野外小棚扦插苗表现为"粗壮",温室大棚表现为"细高"。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处理对思茅松采穗母株萌条数量及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思茅松采穗母株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高锰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的试验结果表明,所用试剂对思茅松母株的萌条数量提高存在差别,各处理在12个月时,以采穗母株上喷施清水或浓度0.2‰的KMnO4效果较好,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基质、激素浓度、穗条类型的思茅松扦插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穗条类型对扦插的影响最大,基质次之,激素浓度最小,最佳组合为A2B3C1。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高产脂思茅松人工林的高效培育技术,在普洱市景谷县开展高产脂思茅松扦插苗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高产脂思茅松扦插苗造林,在定植后具有缓苗期,定植0.5年后开始快速生长;1.5年时,低密度(833株/hm~2)配置模式较高密度(1 250株/hm~2)配置模式生长快,相同密度条件下宽窄行形式的非均匀密度模式较均匀密度模式生长快;定植穴的规格影响植株生长,大定植穴有利于植株的早期生长;施肥对高产脂扦插苗人工幼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定植穴规格与土壤肥力在幼龄期的互作效应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高产脂思茅松人工林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依据相同立地条件下同龄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分析比较思茅松扦插苗与实生苗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实生苗造林保存率比扦插苗高,但两者均高于90%;2)扦插苗的树高、地径生长量比实生苗大;3)扦插苗及实生苗高生长和径生长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扦插苗表现出“高胖”的形态特征,而实生苗倾向于“矮胖”。  相似文献   

13.
几种措施对思茅松插穗生根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以1年生和2年生思茅松实生苗的主梢及侧枝作插穗进行扦插基质,插穗预处理方式,激素处理插穗的种类及激素浓度的4因素,每因素设3个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思茅松插穗生根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1年生苗木插穗生根率的主导因素是扦插基质,其次是预处理方式;影响2年生苗木插穗生根率的主导因素是预处理方式,其次是激素处理。在预处理方式中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条的效果最好;扦插基质宜选用比例为3?2的蛭石?泥炭和河沙?泥炭;激素种类以吲哚乙酸的效果最佳。试验还表明,从1年生和2年生苗木上采集的思茅松插穗,其生根率差异显著,以1年生苗木上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达98%;且以用主干上萌发的枝条作插穗为好。  相似文献   

14.
在普洱市选择40个思茅松优良无性系容器嫁接苗,以当地实生苗为对照,开展思茅松山地造林试验,观测林木的树高、胸径生长量。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在高、径、材积生长上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表现较好的有37、31、8、3、9、11、19、7、1、30、14、12、13、2、40、33、15号无性系,共17个,这些无性系已定植19年,林木生长量已稳定,可作为思茅松优良无性系,为当地提供优质的思茅松嫁接苗、扦插苗繁殖材料。  相似文献   

15.
以思茅松1 a生母树不同质量穗条为材料进行扦插对比试验,分析不同穗条长度、穗条有无次生叶和不同采条位置及木质化程度穗条等对其生根率、不定根数量及不定根平均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思茅松穗条生根基本属于愈伤组织生根型;8 cm穗条生根效果较理想,生根率28.2%;无次生叶的为19.0%;半木质化萌条生根率为73.7%。  相似文献   

16.
采用9种不同基质,研究其对思茅松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插穗生根率不同,从生根率来看,不同的基质,以珍珠和河沙最好,壤土其次;从根系质量盾壤土最好,腐殖土最差。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基质对思茅松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9种不同基质,研究其对思茅松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插穗生根率不同,从生根率来看,不同的基质,以珍珠和河沙最好,壤土其次;从根系质量盾壤土最好,腐殖土最差.  相似文献   

18.
在宁洱县对高产脂思茅松进行采穗母株促萌及不同采穗母株年龄、不同扦插时间对穗条生根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穗母株最佳促萌效果是修剪时在母株上留枝长度2 cm;根外施尿精30 g/株,采穗母株穗条产量最高;随着采穗母株年龄增加,穗条生根率下降,1年生母株穗条扦插成活率最高,可达73.04%,4年生母株穗条扦插成活率仅24.13%;每年最适宜的扦插时间为10、11、12月,穗条生根率高达71.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在宁洱县对高产脂思茅松进行采穗母株促萌及不同采穗母株年龄、不同扦插时间对穗条生根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穗母株最佳促萌效果是修剪时在母株上留枝长度2 cm;根外施尿精30 g/株,采穗母株穗条产量最高;随着采穗母株年龄增加,穗条生根率下降,1年生母株穗条扦插成活率最高,可达73.04%,4年生母株穗条扦插成活率仅24.13%;每年最适宜的扦插时间为10、11、12月,穗条生根率高达71.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李明 《林业调查规划》2005,30(Z1):101-102
由于思茅松产脂量个体间差异大,通过高产脂良种选优,采其优树种子建立采穗园,再用其穗条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扦插,生根率可达76%,平均生根数达9条,可以运用此项技术把高产脂遗传材料转化为苗木,推广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