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指出了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其中林地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林地是森林的载体,是森林物质生产和生态服务的源泉,是森林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更新造林的重要作用及必要性。而采伐迹地的建设是更新造林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主要针对更新造林中对采伐迹地的造林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油茶造林多位于山区,杂草灌木多,造林后杂草滋生过快并与油茶幼苗产生竞争关系,导致造林成活率低,成为油茶造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地表覆盖作为土壤管理调控主要技术之一,可以有效的保水保肥、提高成活率。本试验油茶林地采用除草垫覆盖栽培,结果表明:油茶新造林地覆盖除草垫后4~12月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的防除效果≥90%,对新造林林地蕨类植物防除效果达100%,使用除草垫新造林成活率≥94. 6%,比同一环境下造林成活率高9. 6%;但除草垫的使用降低了土壤有效氮磷的含量,生长量比铺设杂草的植株的要稍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EM 50土壤水分测定系统,在晋北太行山区雁门关林场,对造林后采用石块、石块薄膜双层、生态垫3种不同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进行连续监测,以不同覆盖处理成本、造林成活率、苗木生长量、蓄水保墒效果等为指标,对不同覆盖处理综合效果进行秩次综合评价,3种覆盖处理被分为两类,以生态垫覆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炼山与不炼山造林效果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炼山与不炼山,一直是林业生产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两种林地的造林成本、林木生长量、林地生态以及火灾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调查和总结,提出4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平潭岛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对森林植被的生长不利,岛上的生态环境也相对较差,因此,平潭岛的造林绿化也相对有别于福建省的其它地方,可以采取生态优先,明确平潭岛植树造林的定位;分区施策,做好林业区划与植树造林规划;适地适树,科学选择造林树种;工程造林,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有机结合;注重实效,加强林地保护和林木管护以及依靠科技进步,突破造林重点和难点等6项措施确保造林成效,以改善海岛生态环境,实现平潭综合实验区"森林海岛"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6.
以千阳县中幼人工刺槐林为对象,采用样地法研究了生态疏伐、定株抚育、修枝抚育等三种抚育措施对林地结构与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措施在林木直径、高度、蓄积量等林木生长量,树种组成、树龄、林分直径、树高、蓄积等林地结构以及林地卫生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这三种幼龄林抚育措施可在渭北旱塬区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影响山核桃栽培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根据山核桃的生态习性正确选择造林地,掌握正确的造林和抚育措施。从造林地选择、造林措施、苗木质量、抚育管理、引种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山核桃栽培关键技术,以期对研究山核桃栽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洪江市林业局为广泛筹资造林,鼓励广大干部职工投资造林,日前作出规定:凡个人造林在6.7公顷以上的,局里按750元/公顷予以补助;凡列入规划范围内的速生丰产林除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外,还优先保证造林林地清理的林木采伐计划指标;优先安排造林地道路维修资金,并免收林地勘测费等。这一规定出台后,全局干部职工兴奋不已,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原计划到2006年春季以前全市造林2667公顷的任务将提前1年完成,如果加上退耕还林和企业造林,洪江市2004年至2005年春季以前造林面积将达到6.7万公顷。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云霄县实施非规划林地造林中遇到群众不理解和宁可抛荒不种树的难度以及树种选择不当、林木权属不明确等存在问题,提出了云霄县对非规划林地造林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乡土树种进行生态公益林的林分改造上,本研究采用了宫胁法这一植被恢复技术。通过试验观察和调查标准地内树种早期生长情况及筛选优良的改造树种,比较这一方法与传统方法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造林类型林木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宫胁法2林地的林木生长最为迅速;其次是宫胁法1和宫胁法4林地;宫胁法3和传统法改造的林地林木生长差异不大,整体生长较慢。  相似文献   

11.
营林: 六十年代世界造林面积逐年扩大,人工速生丰产林比重不断增加。为促进林木生长,一些国家建立了种子园,培育良种壮苗,同时采用改良土壤、林地施肥和間伐作业等措施。每公頃林木年平均生长量有的国家高达四立方米。目前,許多国家对提高林木生长量都比較重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杨树旱地造林丰产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树种为毛白杨、加拿大杨和山海关杨,全部采用2年根1年干无病虫害的壮苗进行造林。采取适当深栽、集水型整地、覆盖地膜、叶面喷肥、覆盖麦糠、间作农作物、适当修枝等抗旱措施。试验结果表明,采取的抗旱措施是可行的,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山海关杨、加拿大杨、毛白杨在干旱瘠薄的碱地和沙地上生长正常,可以进行旱地造林,尤其山海关杨是旱地造林的最优树种。  相似文献   

13.
对金华市婺城区的林地生产力现状,特别是近10年各类林地生产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从地理环境、管理措施、树种结构等方面分析其变化的原因;针对婺城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注重生态公益林经营、科学改进采伐方式、切实加强中幼龄抚育、加强生态修复和低产林改造和林木良种化集约经营等进一步提升林地生产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是林地重要的生态和价值指标,分析了遂昌县影响单位面积蓄积量是营林生产投入不足、造林作业方式的改变、择伐的普遍性、香茹原料的生产等原因,据此提出了拓宽营林生产投资渠道、推行工程造林质量管理、因地制宜炼山造林、联户经营限制择伐、加强林区索道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造林后的林木生长状况、经营管理、投资费用等三方面对马尾松容器苗造林与裸根苗造林的效果进行对比,容器苗造林优于裸根苗造林,尤其在立地条件差的造林地,应提倡推广容器苗造林。  相似文献   

16.
对困难山地生态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结合黄牛石林场的造林实践,对造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困难山地的生态造林,除采取常规的造林技术外,还要因地制宜做好改土、保水、选树、科学配置树种、苗木特殊处理、适时栽植、做好补植、合理保水和科学抚育等措施,才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使林木生长良好,从而保证造林成功.  相似文献   

17.
随着造林绿化事业的快速推进,立地条件好的区域造林绿化任务已基本完成,干旱缺水、土壤瘠薄等立地条件较差的困难造林地,多次造林成效不佳,林木覆盖率较低。困难地造林已成为制约林业生态建设的瓶颈和短板。通过对安阳太行山浅山丘陵区困难地造林技术和机制的对比分析,确定整地、抗旱措施、栽植方式、苗木处理方式及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张永文 《中国林业》2012,(10):53-53
中幼龄林是我国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中幼龄林抚育是改善森林环境、调查林木组成、促进林木生长、培育森林资源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对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加快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山西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落叶松人工林中幼龄林  相似文献   

19.
林木种苗质检管理工作是发展林业经济、建设生态林业的基础。在"十二五"时期要更好地落实林木种苗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林木种苗质检管理工作,提高造林质量,这对于完成国家林业发展规划任  相似文献   

20.
灵台县有林业用地180万亩,其中集体林地141.2万亩。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中国绿色名县"等称号。丰富的林地林木资源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008年元月,灵台县积极响应中央、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