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延吉站1990~ 2019年的太阳总辐射资料, 采用Q = Q 0 ( a + bs )模型估算月太阳总辐射, 通过线性回归建立逐月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模拟的延边地区1~ 12月太阳总辐射的绝对误差在15 M J/m2以内, 模拟效果较为显著,可用于模拟延边地区无辐射观测站点的月太阳总辐射。最后进行延边地区太阳总辐射分布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延吉站1990—2019年的太阳总辐射资料,采用Q=Q_0(a+bs)模型估算月太阳总辐射,并通过线性回归建立逐月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计算模拟的延边地区1—12月太阳总辐射绝对误差在15 MJ/m~2以内,模拟效果较为显著,可用于模拟延边地区无辐射观测站点的月太阳总辐射。对延边地区太阳总辐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季节上夏季为最多,空间上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
引言太阳总辐射是表征气候资源的一个重要因子。就陇东黄土高原而言 ,近年来对水分、热量资源研究的较多 ,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就光照资源来说 ,对日照研究的甚多 ,但对太阳总辐射资源研究的较少 ,分析应用的就更少。本文利用陇东黄土高原 1 968~ 1 998年的绝对湿度、日照百分率 ,计算了月、季、年的太阳总辐射 ,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 ,这对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作物布局都有一定的意义。一、资料和方法计算太阳总辐射时 ,直接需要的气象要素有太阳日照百分率和地面绝对湿度 ,这两个要素取自庆阳、平凉市气象局。太阳辐射的计算公式为 :Q =Q0 (A B S1 ) ( 1 )上式中Q为太阳总辐射 ,Q0 理想大气中的总辐射 ,S1为日照百分率 ,A、B为随气候状况变化的系数。根据陇东黄土高原的气候状况 ,取A =0 .1 8,B =0 .5 5 1 .1 1 /En,En为平均绝对湿度。理想大气中的总辐射Q0 用查算表可内插求得。二、辐射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1 年太阳能总辐射分布。陇东黄土高原太阳能资源 ,比较丰富。根据陇东黄土高原 1 968~ 1 998年 3 1年的平均总太阳辐射分布...  相似文献   

4.
利用临沂地区1971-2000年的气候资料,应用公式Q=Q0(a+bS)计算出临沂地区的月太阳总辐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临沂地区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特点:临沂地区太阳总辐射5月最大,12月最小,年太阳总辐射东南部多,西南部少,太阳能利用的最有利季节是春夏季,最不利季节为冬季。并对太阳能在临沂地区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临沂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多、太阳能利用价值高,太阳能资源优越,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利用1980~2010年格尔木辐射观测站的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水汽压、能见度和云量等月气象资料,建立了适用于柴达木盆地太阳总辐射的多元回归方程,利用方程计算了柴达木盆地的太阳总辐射,进而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太阳能资源变化特征和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太阳总辐射年变化曲线呈双峰态,从1月份开始增加,2~4月增长最快,至5月出现最大,5~7月变化平缓,8月份以后开始下降,最小值出现在12月份;柴达木地区年太阳总辐射呈明显下降趋势,平均减幅为78.5 MJ/(m2.10a),平均下降幅度为11.3%/10a;夏秋季太阳辐射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春冬季变化不明显;年太阳总辐射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夏季太阳总辐射的减少造成的。区域内各气象站年和四季的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与整个区域的气候变化趋势不完全同步;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辐射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开发利用潜力大;空间分布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春、夏、秋和冬季分别占全年太阳总辐射的30.0、32.4、22.0和15.6%。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疆地区太阳辐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日射站1960—2005年的逐日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低云量和水汽压等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太阳总辐射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在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原理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各月的总辐射计算公式,根据回归误差分析和相关系数检验,确定适合乌鲁木齐市的月太阳总辐射气候学推算公式,进而计算全区各站点逐月太阳总辐射通量,分析新疆地区四季太阳总辐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太阳总辐射7月达到最大值,而太阳总辐射最小值一致出现在12月份;各季节的太阳总辐射以夏季最大,其次为春季、秋季、冬季。新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和各季节太阳总辐射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日照时数减少,低云量增大引起的。新疆地区四季太阳总辐射总体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7.
根据西安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周围23个气象台站日照百分率资料,建立1961-2009年西安市太阳总辐射资料时间序列,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将全市分为3个区,采取滑动t检验法进行突变检验及阶段分析,研究西安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同时引用西安历年城区人口数据,对城区太阳总辐射与城市发展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太阳总辐射具有东部多、西部次之、中部少的分布特征;1961-2009年呈波段减少的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2.01%/10a,其中1977-1991年为显著减少阶段,以中部减少幅度最大;其间出现两次突变,突变年分别为1977年及1992年;城市发展带来大气污染物的增加,造成西安城区太阳总辐射对城市发展有较大的响应,西安城市发展对太阳总辐射季节影响上表现为冬、夏季远大于春、秋季.  相似文献   

8.
李为虎  杨永红  达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335-5339
介绍了总辐射气候学的计算公式及几种计算方法,分析比较了青藏高原采用晴天(可能)总辐射、天文总辐射和理想大气总辐射为起始数据的太阳总辐射的计算方法和结果。根据西藏高原区拉萨气象站1971—1980年10年实测月总辐射Q、月平均日照时数n和月平均日照百分率s资料,重点比较了拉萨Angstrom-Prescott系数a、b选取方法及结果。结果表明,拉萨全年a=0.27、b=0.55,冬半年(10~次年3月)a=0.28、b=0.55;夏半年(4~9月)a=0.35、b=0.41。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Q1、A2、H1、H2四种日光温室不同天气下的气温、地温、湿度、太阳总辐射量、太阳辐射透过率、太阳辐射差值的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12月、1月、2月日光温室内外最低温度、地温、湿度、升降温速率进行比较.【方法】采用U12-012温湿度光照度记录仪,使用"五点法"测定温室内室温、地温、湿度、辐射度及透光率.【结果】在日光温室室内日变化中,夜间最低室温由高到低排序为A2,Q1,H2,H1;Q1地温升温最快且温度最高;相对湿度由低到高排序是Q1A2H2H1;Q1透光率最高;Q1总辐射度最高值出现时间最早且持续时间最长;升温速率排序为H2H1Q1A2,降温速度排序为H2H1Q1A2.在日光温室周期性变化中,A2温室平均最低温度最高;四类温室平均地温均在12℃以上,月平均地温排序均为Q1A2H2H1.【结论】兰州市日光温室后土墙厚度应该在178cm左右,下沉深度应控制在50cm以内.  相似文献   

10.
唐山市太阳总辐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Angstrom模型对唐山市11个观测站日照百分率逐月资料进行拟合,并计算唐山市太阳总辐射值。结果表明,Angstrom模型拟合的决定系数达0.67,日照百分率与太阳总辐射具有较强正相关关系,可用于唐山市太阳总辐射值计算;太阳辐射以80.3 MJ/(m2·10年)的速率逐年下降,1998年之前太阳辐射下降明显,之后缓慢上升,辐射变化阶段性突出;太阳辐射月变化呈单峰分布,5月最高,12月最低;太阳辐射呈"西北少、东南多"的空间分布特征,地形因素可能是太阳辐射分布不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太阳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武汉、宜昌等7个站点1961~2004年逐年、逐月太阳总辐射与日照百分率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湖北省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参数,推算出广大无辐射观测地区的逐年、逐月太阳总辐射;结合日照时数、晴天日数、阴天日数等指标,对湖北省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全国太阳能资源区划为基础,制定了湖北省太阳能资源区划指标,开展了湖北省太阳能区划工作。结果表明:湖北太阳能资源北多南少,同纬度相比,平原多,山区少;太阳能资源夏季最丰富,尤其是8月,总辐射、日照时数、晴天日数均为全年最高,湖北东部秋季大气层结稳定,太阳能资源仅次于夏季;冬季虽然晴天较多,但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夜长昼短,总辐射全年最低。将全省太阳能资源分为3个区,鄂东北7~12月每月有近一半或以上的晴天,为1级可利用区,也是湖北太阳能资源最佳区域;江汉平原、鄂东南、鄂北岗地部分地区等地为2级可利用区,是光电与光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的最佳区域;鄂西南、长江河谷地区为太阳能贫乏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天文学知识,计算了江苏徐州地区的天文辐射及其月际变化规律,以海拔高度、纬度、月平均云量和月平均风速作为参数,运用气候学方法,得出徐州地区太阳辐射的月际变化呈低-高-低的趋势,其中6月最高,12月最低。20世纪60~70年代,太阳辐射较低,进入80年代后太阳辐射明显上升,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评估结果认为:徐州市太阳辐射资源属一般可利用地区,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但年际变化较大,这直接影响了对太阳辐射能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山西中部太阳辐射与光合有效辐射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辐射观测站太原站1960~2003年的辐射资料和气象资料序列,探讨了计算山西中部太阳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的方法,并对太阳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日照百分率建立的经验公式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山西中部的太阳辐射,其相对误差除冬、夏个别月份大于1%外,其他月份均小于1%;在3种计算方法中,选出了符合山西实际的光合有效辐射计算方法,效果较好。山西中部太阳辐射年内差异明显,呈现单峰型,5月是太阳能利用的最佳时段;从太阳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的空间分布看,盆地较少,丘陵和山区较多。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粮食作物光合生产力,2006~2009年在福建省龙海市设研究基点,观测太阳辐射和粮食作物的光合生产.①依据太阳辐射和日照百分率,建立龙海分季节月太阳总辐射经验计算式.②太阳辐射与干物质积累量和经济产量呈正相关,水稻齐穗至成熟期的太阳辐射对稻谷产量有决定性影响.③龙海基点早稻、晚稻、马铃薯等一年三熟作物全生育期平...  相似文献   

15.
张峰  胡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611-2612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基本最重要的能源,它的变化影响着温度、湿度、降水和大气环流特征等的变化。利用MTCLIM模型模拟了起伏地形下黄淮海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在黄淮海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大体上呈现由西北向东南的递减趋势;太阳总辐射高值区位于黄淮海地区的西北部和西南少部分地区,低值中心则在沿海地区;影响太阳总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势、气候、纬度高低等方面。该研究可为其他地区太阳总辐射空间分布研究提供方法和技术参考,研究结果可为合理高效利用黄淮海地区的太阳总辐射能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重庆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重庆市沙坪坝日射站1988-2007年逐日太阳总辐射、日照百分率、低云量和水汽压等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重庆市地面总辐射的时间变化;由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原理,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月总辐射计算公式;通过相关系数检验和回归误差分析,确定了适用于重庆地区太阳总辐射月总量的气候学推算公式;进而根据所得推算公式分别计算了各站点逐月太阳总辐射总量,分析了重庆地区四季和年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日照百分率的单因子线性拟合整体效果较好,但冬季月份拟合误差较大;采用日照百分率和低云量的双因子拟合,使得冬季月份的拟合误差明显减小,显著提高了整体拟合效果.分析认为,日照百分率是重庆地区地面总辐射的主要影响因子,冬季雾日数和低云量对地面总辐射具有重要影响.重庆太阳总辐射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与该地区实际日照时数逐年增大而低云量逐年减少等因素有关.四季及全年太阳总辐射的区域分布以重庆地区东北部最高,东南部和西部边缘一带为低值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安徽省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可利用潜力,基于安徽省20个气象站台1970—2020逐日日照时数数据,以亳州、合肥和黄山作为安徽的代表站点,分析安徽省太阳辐射能的时空变化及可利用潜力。结果表明:安徽省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呈北多南少,太阳辐射量近51年来呈下降趋势。皖北地区太阳辐射量最大、波动也较大,皖中以及皖南太阳辐射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各代表站点太阳辐射量具有11年左右周期变化,与太阳活动周期具有一致性。安徽省总体处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利用期较长,日照稳定。安徽省屋顶可装光伏电池面积为1 277.51 km2,集中于安徽省中部及北部,占全省面积的0.9%,发电潜力约为2.05×1014k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