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黑李无公害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黑李又称黑布朗、黑玫瑰李、黑琥珀李等,是美国科研人员从中国李和欧洲李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一种新型高档水果品种.美国黑李具有可食率高、品质优、口感好等特点,其糖度达13°以上,可食率达95%以上,且商品性好,深受消费者欢迎.由于美国黑李具早结丰产、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管理较粗放的特点,适宜进行无公害栽培.  相似文献   

2.
黑李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型李树品种系列.近几年在古田县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一跃而成为本县水果“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现将黑李袋果病的症状和防治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名、优、稀果品需求量日益增加。黑琥珀李是黑宝石李与玫瑰皇后李的杂交后代,为早熟大果型李品种,在美国、澳大利亚广为栽培,1996年引入丽水。黑琥珀李平均单果重80-120g,果皮紫黑色,果肉黄色,汁多味清甜,品质优,可食率达95%以上。该品种适应性较广,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秋苹 《上海农业科技》2005,(6):F0003-F0003
1995年古田县从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引入黑琥珀李,在松吉乡下洋村引种成功后,该品种推广到全县13个乡(镇),并在油柰树上大面积高接换种,目前全县栽培面积已在100hm^2以上,但黑琥珀李的低产造成果农损失不可估量,如有一果农1998年种植黑琥珀李1.3hm^2,2001年产量极低,每株平均单产仅0.5kg,而每株栽培管理成本达30元,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5.
<正> “黑宝石李”又名黑李,“玫瑰红李”又名美国玫瑰皇后李。两品种果大(单果重100~200克)、质优、挂果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发展二李品种,占领我国水果市场,是农民致富的好门路。栽培技术要点于下: 1.园地选择。两品种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海拔100~1900米范围内,均能良好地生长。因其根系分布  相似文献   

6.
对皇后黑李隆丰1号的生物学特征和植物学特性进行观察记载,进行了皇后黑李优良单株的选育,选出优良单株隆丰1号黑李品种。  相似文献   

7.
黑琥珀李原产美国,由黑宝石×玫瑰皇后杂交选育而成,20世纪90年代引进我国试栽获得成功。近年来,黑琥珀李在古田县种植面积较大,但由于许多果农不了解黑琥珀李的特性,栽培管理不当,造成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挫伤了果农积极性。为此,笔者根据古田县黑琥珀李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生产实践,将黑琥珀李的特性和早结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对皇后黑李、隆丰1号黑李的生物学特征和植物学特性进行观察记载;开展皇后黑李优良单株的选育,选出优良单株——隆丰1号黑李。  相似文献   

9.
“泰兴黑豆”为本市春大豆的一个地方良种,属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本地种植“泰兴黑豆”历史久远,一直是我市春大豆的当家品种。1913年“泰兴黑豆”曾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总产达1300万kg。“泰兴黑豆”是从泰兴农家品种经系统选育而成,因适应性广,产量和经济价值高,历来被国家和有关省市作为大豆比较、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在国内  相似文献   

10.
黑宝石李是笔者于1998年从中国柑桔研究所引进的晚熟李品种,定植在政和县东平镇护田村.经4年的栽培取得初步成功,是闽北地区很有推广前景的优质晚熟李品种.  相似文献   

11.
黑宝石李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宝石李是优良的鲜食果品,现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李优良品种,1987年从澳大利亚引入我国。笔者于1999年引进美国黑宝石李,经过多年的引种观察,该品种叶色浓绿、树势强壮、抗病虫害、开花结果正常,是一个需冷量相对较少、综合性状极优的晚熟品种。引种试验的地点在福州市永泰县红星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黑穗醋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穗醋栗作为我国茶藨子属植物中主要栽培的品种,资源丰富,然而黑龙江省对黑穗醋栗的研究较少,市场发展不成熟。为了大力发展黑龙江省黑穗醋栗种质资源的保护和产业发展,阐述了黑龙江省黑穗醋栗品种构成、栽培地区、面积、产量、应用情况、加工情况以及科研情况等方面的现状,并提出了黑穗醋栗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以期为黑龙江省黑穗醋栗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舒城县葡萄种植面积扩大.由于气候条件、品种、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葡萄黑痘病发生较重,对葡萄产量、品质影响较大.有效防治葡萄黑痘病对提高产量和效益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李高产优质品种较多。如:艳红李、大紫、黑宝石、紫琥珀、安哥诺李等。李大多数品种自花授粉结实率低。需配授粉品种.栽培上提倡3~4个品种混栽或按4:1比例配置授粉树。  相似文献   

15.
李是桂林市特色水果品种之一,在桂林市栽培历史悠久。文章介绍了桂林市李栽培面积、产量、分布区域及主栽品种黑宝石李、萘李和大水李的特点、栽培现状。针对桂林市李产业发展面临的病害严重及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发展桂林市李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延平区黑宝石李是2005年从宁德市古田县引进的中晚熟李品种,定植在延平区洋后镇大演村,面积500亩。经过7年的试验栽培,该品种表现出诸多的优良性状,适宜在南平市延平区栽培发展,是闽北地区很有推广前景的优质中晚熟李品种。一、延平区的自然条件及试验园的状况1.自然条件。延平区位于福建省中北部山区,地貌特征为丘陵山地,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1℃,≥10℃年积温5900—6100℃,  相似文献   

17.
刘子龙 《北京农业》2007,(10):28-30
1选用优质良种在我国主要推广的优质李品种有:紫(黑)琥珀、玫瑰皇后、黑宝石、安哥诺、井上、秋姬、蒙娜丽莎、尤萨、大玫瑰、脆红、四月脆、红宝石、红岗峰、红五月、桐子李、朱砂李、太平果、前坪李、玉皇李、荚蓉李、奈李、苹果李、青果李及黄腊李等优良品种,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8.
水稻黑条矮缩病大面积发生情况的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辰溪县2009年中、晚稻不同程度发生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面积3666.67hm^2,中稻发病率17.96%,晚稻发病率21.18%,一般减产10%-20%,严重田块达70%以上甚至绝收。田间白背飞虱发生量远远大于褐飞虱,分别在6月下旬和7月下旬出现两次高峰,而白背飞虱是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因此导致中、晚稻大面积发生此病。在不同的水稻品种中,中优288、T优272、Ⅱ117、宜S晚2号、华两优4480等均为易感病品种,发病率达50%以上。而岳优9113的发病率≤5%,比较抗病。  相似文献   

19.
免疫诱导剂处理的黑李叶片蛋白质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李品种黑宝石李为试材,用免疫诱导剂保康灵1号处理黑李叶片,测定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保康灵1号处理后黑李叶片明显变大,叶面积增加,叶片变厚,叶绿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叶片横切面显示,诱导剂处理后叶片内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下表皮明显增厚。说明诱导剂处理后黑李叶片内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增厚可能是致叶片变厚和叶绿素含量增加的原因。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出157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蛋白75个(上调1.5倍且P<0.05),下调蛋白82个(下调1.5倍且P<0.05)。GO分类和代谢途径分析结果发现差异上调蛋白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叶绿体膜和叶绿体基质中,而差异下调蛋白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基质、叶绿体被膜和光系统Ⅰ,共同参与光合作用。综上所述,免疫诱导剂保康灵1号可能通过调节黑李叶片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表达,促进叶片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以黑宝石李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整型修剪方法,对不同树型的株高、地径、冠幅和产量进行了调查,研究了不同整型修剪方式对黑宝石李冠幅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验条件下,采用拱棚形整型修剪,亩产最高,三年平均亩产达4074.8 kg/667 m2。采用拱棚形修剪,果园的通风、透光性好,果实着色好,外形美观,优质果率超过8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