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豆花粉诱导油菜孤雌生殖初报高广东(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合肥230031)在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中,人工诱导孤雌生殖有许多报道,但在油菜育种中诱导的例子却很少。本试验采用远缘花粉杂交的方法,探索诱导油菜孤雌生殖的途径。材料和方法选择遗传...  相似文献   

2.
幼胚中途夭亡是化学诱导水稻孤雌生殖的一大难题。本研究表明,采用带内颖的子房离体培养技术,可以将自花授粉及孤雌生殖水稻子房培养成苗,但不同材料之间差异很大。以10天日令及N_6培养基附加GA0.5PPm成苗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孤雌生殖诱导马铃薯双单倍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诱导孤雌生殖是获得马铃薯双单倍体的有效方法,本文系统介绍了孤雌生殖诱导马铃薯双单倍体的研究技术,双单倍体的识别方法,二倍体授粉者在孤雌生殖诱导中的作用以及环境条件对孤雌生殖的影响等。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为加快玉米自交系的选育速度,研究了药物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方法和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药物处理对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影响很明显,8种处理的结实率为0.067-0.25%,以2%DMSO+40mg/kgMH+0.1%COL诱导效果最好。诱导时期以抽丝前果穗中注射和雌抽丝3d花丝上施药最好,不同基因型孤雌生殖的诱导率不同,杂交种的孤雌生殖诱导率比自交系高粱品系与孤雌生殖后代在遗传上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5.
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诱导玉米孤雌生殖,是一项快速选育玉米优良自交系的高新技术。它具有选育自交系年限短、效率高、用地少、简便省事的优点。经过几年研究探索,我们已经筛选出效率较高的诱导物质,确定了诱导物质的最佳使用时期与使用浓度,筛选出一批玉米孤雌生殖后代材料和自交系,测交筛选出较当地对照品种户单4号高产、早熟的玉米新组合N13-4×N3-9-4等。但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优良自交系,还存在诱导率低而不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提高。  相似文献   

6.
试验用9种诱导剂配方处理了15份遗传背景不同的材料,研究了影响诱导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率的因素,其中包括材料、诱导剂种类和浓度、处理时期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能提高玉米孤雌生殖结实率,并从所选试材中筛选出最佳诱导剂配方为0.1%COL 0.1%DMSO,孤雌生殖诱导率可达0.237%;组合药剂的诱导效果优于单一药剂的诱导效果;最佳处理时期和方法是吐丝前向苞叶内注射诱导剂;最佳诱导孤雌生殖材料为糯玉米杂交种,其次为普通玉米群体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经过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玉米、水稻、小麦和棉花等作物的单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相继取得成功。而且在再生植株的基础上,通过DNA的转化,已在水稻、玉米等作物上成功地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水稻组织培养工作始于1964年,古桥首次用水稻幼苗茎尖诱导出愈伤组织。随后,以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对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第四大作物。就单位面积的干物质而言 ,它高于小麦、大麦和玉米 ;就单位面积的蛋白质而言 ,分别为小麦、水稻和玉米的 2 0 2、 1 33和 1 2 0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马铃薯多以主食形式 (如油炸食品、脱水制品 )消费 ,并深受消费者的青眯  相似文献   

9.
《中国稻米》2015,(2):12
<正>根据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和水稻产业分会及第十五届全国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商定,2015年的全国第十六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将在贵州省举办,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作为主承办单位,会议时间初定于8月下旬,具体时间、地点到时见会议通知,或请留意中国作物学会网站(www.chinacrops.org)和中国水稻信息网水稻行业资讯(www.cnrri.org/news)消息。  相似文献   

10.
玉米杂交诱导孤雌生殖单倍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刘志增  宋同明 《玉米科学》1999,7(2):016-019
本文对玉米杂交诱导孤雌生殖单倍体的方法、诱导性的遗传、诱导机理和单倍体的加倍方法等进行综述,对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设置的隔离区内,种植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以不育株为供试亲本,用秋水仙素(Col)和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孤雌生殖。试验结果表明,Col和DMSO均具有诱导不育株孤雌生殖的作用,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同一药剂不同的诱导方法,其诱导效果存在差异.小穗剪颖后再将药液滴入颖花内的孤雌生殖结实率较高;用药处理时间和用药后穗子套袋与否对孤雌生殖结实率影响不显著。经鉴定,孤雌生殖纯系在纯度和遗传稳定性方面均接近于对照品种(丰抗8号).本文从遗传理论和育种实践的角度,对药物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可行性及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部近日公布2015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方案。据悉,此次工作方案以水稻和玉米为重点,瞄准重点单位、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根据农业部定义,重点单位为农业转基因生物研发单位、制种基地和加工企业。重点环节为转基因作物实验室研究和试验环节等。重点区域为发生过转基因水稻、玉米非法扩散的县(市),水稻、玉米种子制种基地以及相关育种加代繁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浓度DMSO(二甲基亚砜)诱导得到的糯玉米杂交种孤雌生殖Pa1代和Pa2代为材料,研究糯玉米孤雌生殖后代的植株形态变化、细胞学行为变化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研究结果表明,Pa1代的植株在表现型上基本整齐一致,但植株呈现退化。DMSO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除获得纯合二倍体植株外,还获得了部分的混倍体,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细胞学行为也相对有较大的变异。Pa2代根尖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及有丝分裂细胞学行为变异均小于Pa1代。  相似文献   

14.
正全国第十九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由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与水稻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作物学会等单位承办。经研究商定,研讨会定于2021年8月22-2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一、会议主题本届大会主题为"创新水稻优质丰产技术,建设国家永久绿色粮仓"。围绕这一主题,大会将邀请中国工程院有关院士及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并就后疫情时代水稻优质高产栽培研究热点组织专题报告与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诱发孤雌生殖单倍体遗传育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大学植物遗传实验室于1976年首次报道了甘蓝型油菜诱发孤雌生殖单倍体研究的初步结果。在其后的20年间,该实验室与校内外的一些单位协作,对甘蓝型油菜诱发孤雌生殖单倍体,进行了系列的遗传学理论研究,并将诱发孤雌生殖单倍体技术初步应用于甘蓝型油菜遗传育种,取得了一些进展,选育出了3529×奥罗、3529×瑞士、3529×非12等产量较高的杂交油菜组合。本文扼要地述评了甘蓝型油菜诱发孤雌生殖单倍体的遗传理论研究和遗传改良的试验结果,并对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现代水稻抗性育种发展趋势要求组织多学科、多层次进行协作攻关才能奏效。1983年,我们与三系育种、常规育种、籼粳交育种和辐射育种等课题协作,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水稻抗性育种研究。为了充分发挥单倍体育种一次纯合快速稳定的特点,缩短杂种分离世代,加快育种步伐,全年接种具有不同抗源的制恢制保材料、籼籼交、籼粳交及辐射杂种后代104份,种质亲本14份。并对“珍汕97A/6161-8”、“V优35”、“汕优63”等13份早熟、抗病、强优的杂交水稻F1进行花药培养和孤雌生殖诱导,以期  相似文献   

17.
Col和DMSO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设置的隔离区内,种植矮败小麦回选择群体,以不育株为供试亲本,用秋水仙素(Col)和二甲基亚砚(DMSO)诱导孤雌生殖。试验结果表明,Col和DMSO均具有诱导不育株孤雌生殖的作用,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同一药材不同的诱导方法,其诱导效果存在差异,小穗剪颖后再将药液滴入颖花内的孤雌生殖结实率较高;用药处理时间和药处理时间和用药后了套袋与否对孤雌生殖结实率影响不显著。经鉴定,孤雌生殖纯系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药物诱导玉米孤雌生殖植株的倍性变异,用2%DMSO 40mg/kgMH诱导掖单13号等材料获得结实。实验结果表明,孤雌生殖根尖体细胞以二倍体细胞最多,其次为非整倍体细胞,其它异倍体和单倍体细胞极少。Pa1植株可分为二倍体和混倍体两类,以二倍体占绝对多数的混倍体植株最多。讨论了体细胞染色体变异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籼型杂交水稻理想株形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杨守仁等在全国植物生理学会上提出水稻理想株形模式后,在国家科委、农牧渔业部的支持下,各主要农业科研院校对水稻理想株形育种进行了各种理论与方法的探讨,也取得了初步成果,育出了一批株型较好的品种和组合。株形好、增产潜力大的组合,在生产上已显示出巨大的生产力。本文就杂交水稻理想株形问题谈点肤浅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杂交水稻的理想株形应该有一个动态叶姿变化过程──前披后挺 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决定于单位时间内干物质累积总量。植物生理学研究表明,控制作物干物质总量的决定因素是作物对太阳光能的接收能力及运转…  相似文献   

20.
非光化学猝灭(NPQ)常用于评估以热能途径耗散的光能(热耗散),热耗散在维持光能转化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水稻叶片重要的光防御机制。大量研究表明,热耗散的诱导受跨类囊体膜ΔpH、叶黄素循环和PsbS蛋白等的调控;NPQ与光保护效应不呈线性关系,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NPQ才可作为光保护效应的有效指标;在高温、低温、缺氮、干旱、盐胁迫等逆境下水稻NPQ显著增加,热耗散可能与水稻抗逆性密切相关。本文从热耗散的诱导和调控机制、NPQ与光保护效应以及水稻NPQ对环境因子(温度、氮营养、水分、盐)的响应等4个方面综述了水稻叶片热耗散的研究进展,并对水稻NPQ与抗逆性关系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