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地区玉米综合开发的策略和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玉米种植地域划分,南方玉米产区主要是指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海南、台湾省(区)和上海市的全部,以及江苏、安徽的南部(苏北和皖北系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广西、湖南、湖北的东部(西部为西南山地玉米区),为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玉米种植面积较少。随着畜牧业...  相似文献   

2.
第一部分 主导品种 水稻(30个) 一、长江中下游稻区 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还适宜在云南、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相似文献   

3.
水稻(30个) 一、长江流域 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新两优6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中浙优1号:适宜于在长江流域作单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4.
《种业导刊》2016,(3):36-42
第一部分 主导品种水稻(30个) 一、长江中下游稻区 T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还适宜在云南,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相似文献   

5.
一、杂稻在本州的推广应用、(一)杂稻在我州的推广概况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杂种优势用于水稻生产上的国家,这项工作的研究开始于1964年.本州将这项研究成果用于生产上是1976年,当时栽种面积只有458.7亩.1977年冬,赴广东海南繁殖、制种,全州制种23714.7亩,产种50万公斤,单产21公斤,推广93172亩。1978  相似文献   

6.
2004年,我国许多地区较往年降雨量偏多,这为果树病害的防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给果实品质的保证带来了挑战.中央气象台对2004年7-9月我国部分地区降雨情况做了概述:7月下旬(截止到7月31日08时),山西、河北东部、山东、北京、辽宁、吉林、广西、广东、海南以及西藏和四川的部分地区降雨量达50~120 mm,其中辽宁、吉林、山东中部、广东沿海、海南等地部分地区达130~160mm,局部地区超过200mm,上述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偏多.对8月份气候趋势的预测是:东北东部和南部、华北东部、江南南部和华南大部、西南西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等地区降雨量偏多;9月份气候趋势的预测是:黑龙江大部、吉林东部、辽宁大部、河北东部、天津市、山东北部及半岛地区、江苏南部、上海市、浙江、福建北部、广东南部、海南、贵州北部、湖北西南部、云南大部、四川南部、重庆市、北疆西部等地区降雨量也比常年同期偏多.  相似文献   

7.
《种业导刊》2014,(3):36-42
<正>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农业部办公厅于2014年3月推介发布了农业部组织遴选的2014年17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3项主推技术,本刊现予刊登。第一部分主导品种水稻(30个)一、长江中下游稻区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  相似文献   

8.
在籼型杂交水稻制种或不育系繁殖中,常因先年生产的亲本种子紧缺,根据计划需求,到海南或湛江进行冬春加繁,以满足本地秋繁秋制的需要。多年实践证明,本地先年生产的种子(暂称陈种)与海南、  相似文献   

9.
正1种业概况建宁县位于福建西北部,与江西黎川县交界,全年年制种面积稳定8 000hm2以上,年产杂交水稻种量2 500万kg以上,占我国杂交水稻种子供应量的10%以上,是全国最大县级制种基地县。同时建宁县还承接全国水稻科研单位的试制、试种与育种材料观察等工作。建宁县制种基地制种方式多样化包括春制、中制、烟后制,全国县级基地的三系制种组合最多,每年超过  相似文献   

10.
2000年以来,随着两系杂交水稻在我国南方稻区迅猛发展,盐城市两系杂交水稻制种面积逐年扩大,效益逐年增加,为盐城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邵阳市2013年提出“控东扩西”,集中发展西部雪峰山区杂交水稻优势制种基地的布局思路。对邵阳市2014-2019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总产和单产数据按雪峰山区与其他地区分县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年间雪峰山区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占该市制种总面积的83.78%,总产占该市制种总产的85.74%。2017年以来,邵阳市制种区域正缓慢向雪峰山区集中;至2019年,邵阳市部分东部县市已退出制种产业,西部绥宁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已占邵阳市制种总面积的61.68%,制种总产量占67.22%,已发展成为国家杂交水稻制种超级大县。邵阳市雪峰山区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各年份间变异系数为10.93%,而其他区域为36.81%;该市各地区各年份制种面积与单产的相关系数为0.5988(P<0.01),表明雪峰山区基地总体稳定性高于该市其他地区;雪峰山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各年份平均单产比该市其他地区高7.61%(比该市平均水平高0.96%),差异极显著(P<0.01),雪峰山区基地制种企业单位成本低于其他区域,农户单位收入高于其他区域;受限于单位生产成本,单个农户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规模化制种大户取代。优势基地规模扩大有利于提高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有利于高产稳产,提高制种的抗风险能力。邵阳市“控东扩西”,做大做强西部雪峰山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布局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水稻品种天优290国审稻200600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2004、200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6.24公斤,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6.37公斤;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3.
谢建能 《种子》1997,(6):52-52,72
烟后制种是指着烟收后接再搞一季杂交水稻制种,简称”烟后制种”.这是80年代末期,我县在“(春)制─稻”,“稻(秋)制”的基础上,经比较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耕作制度,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这种耕作制度,不仅农民增加收入,而且杂交稻制种田的抽穗扬花期能利用最佳时段,已稳产、高产,杂交种子质量好。90年代以来,我县常年烟后制种面积在333hm2左右,种子销往本省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市,种子质量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及各地客户的欢迎。1烟后制种的特点1.1春烤烟来收期早,制种抽穗扬花湖佳。安全抽穗扬花期的条件应该…  相似文献   

14.
正A是利用外引材料博B、博ⅡB、博ⅢB及博A、博ⅡA、博ⅢA等,经有性杂交制保、转育、筛选育成的新不育系。目的是改良目前感光杂交水稻的米质及产量关系.育成一批高产、优质的感光杂交水稻新组合,满足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感光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需求.为该地区的水稻生产提供良种基础。2008年8月通过广东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郑权富 《种子科技》2002,20(4):203-204
为了提高田间纯度 ,杂交水稻制种必须集中成片 ,确保隔离 ,从而防止异品种串粉而导致杂种一代质量下降。但是 ,由于各地所处的地形、地势等的差异和各制种户的经济条件、劳动力状况、生产技术水平、思想意识等的差异 ,造成杂交水稻制种区人为“插花”现象较为严重。如何杜绝“插花”,避免“串花”,规划成片 ,确保田间纯度 ?这是摆在广大制种技术人员和制种区村、组干部面前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1 制种的特殊性1.1 两次栽秧。目前 ,制种分早夏制和夏制两种。绝大部分地方采用的是两期父本 ,要按一定规格先栽第1期 ,再栽第 2期 ;也有个别…  相似文献   

16.
万载县属季风气候区,“三寒一冻一热”明显。过去,在平原地区进行杂交水稻制种,其夏制常受“干热风”的影响,秋制常受“寒露风”的影响,产量不高不稳,多年亩产徘徊三、四十斤。1981年我们在仙沅公社试建山区夏季制种基地,摸索经验,当年配制汕优二号724亩,比全县平均亩增30.8斤;1982年基地扩大,制种汕优二号1616亩,亩平151斤,比平原地区夏制亩增53.7斤,增长55.2%,1983年基地再次扩大,繁、制3800余亩,因七月上旬遭受百年不遇的  相似文献   

17.
南方苦瓜人工杂交制种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瓜是华南地区重要的蔬菜种类,由于其营养价值高,且近年的研究表明,苦瓜果实提取液在预防治疗多种疾病上有明显疗效,因此,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地开展了苦瓜杂交育种工作,选育出不少杂交一代新品种.根据我们多年的苦瓜人工杂交制种实践,现将制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过辛勤努力,在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的种子生产上闯出一条新路,由过去调入省一跃成为全国“两杂”种子基地之一。1989年实现了“两杂”种子自给有余,还远调给广东、海南、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六省杂交水稻种子250多万公斤,调给广东、江西、湖南、湖北、福建五省杂交玉米种子50万公斤。广西的基本经验除稳定政策、增加投入外,主要是:  相似文献   

19.
<正>1发生趋势1.1虫害稻飞虱在华南、西南南部、江南、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大部稻区偏重至大发生,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区大发生概率高,西南北部和江淮稻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2800万公顷次。稻纵卷叶螟在黔、湘、鄂局部稻区大发生,华南和江南大部、西南东部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发生,西南西部、江淮和华南南部稻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1733.33万公顷次。水  相似文献   

20.
<正>受降水偏多和温度适宜等气候条件影响,5月上旬以来,稻飞虱提早从境外大量迁入我国南方稻区。目前,广西、广东、福建测灯诱虫量比历年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