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村从1970年开始实行阉割、免疫相结合的办法,预防阉割仔猪破伤风病,到目前为止,已累计阉割3万余头,均没发生破伤风病,保护率100%。破伤风病潜伏期为1—2周,而破伤风抗毒素免疫期为2—3周,注射后产生免疫力,确保仔猪阉割后伤口在愈合期内不能感染破伤风菌,  相似文献   

2.
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棱菌感染引起的经创伤感染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近几年来,笔者对96例马、驴发生破伤风后采取了用中草药(菖蒲根、槐树枝、白蒺莉、露蜂房)、电针以及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等中西医相结合治愈92例,取得了疗程短,治愈率高达95.80%,花钱少等满意效果,现将其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伤口感染的传染病,广泛存在于施肥的土壤和尘土中,以家畜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为特征,此病每年均有发生,由于去势后伤口创面过小,消毒不彻底或外伤均能导致破伤风的发生。病畜在患病过程中,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刺激,引起全身肌肉的强直性痉挛,反射兴奋性增强。病畜表现惊恐不安,不能采食与饮水,大、小便排出困难,致使畜体发生脱水和自体中毒现象,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沉缓慢等,以及心脏机能障碍,如不及时治疗,最终导致病畜呼吸高度困难而窒息死亡,或因误咽导致继发异物性肺炎而死亡。笔者共收治各类牲畜破伤风牲畜43例,以中西药结合及破伤风抗毒血清治疗等,治愈40例,死亡3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破伤风是家畜一种常见而且较为难治的传染病.本病呈散发性,常因去势之后消毒不严或跌伤、役具损伤、创口污秽不洁,感染破伤风杆菌引起.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西结合共收治大家畜破伤风9例,其中马3例、骡5例、驴1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猪、牛、羊佩带免疫耳标后感染破伤风的病例时有发生,笔者将发现的病例情况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一)治愈病例从2002~2005年4年间猪、牛、羊佩带免疫耳标发生破伤风的病例19例,其中:猪10例,治愈4例;牛4例,治愈3例;羊5例,治愈2例。(二)临床症状一般佩带耳标后2周左右发病,个别病  相似文献   

6.
马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深部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病.临床上以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为特征.本病分布广泛,呈散在性发生.本文主要介绍马感染破伤风梭菌后的诊治措施以及病因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家畜破伤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生的肌肉强直、知觉过敏、牙关紧闭为特征.本病的发生常由于断脐、去势、断尾、消毒不严或外伤感染所引起.多为散发,死亡率高,若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往往造成家畜死亡.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大小家畜破伤风3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 3年来我们诊治 2 0例马属动物破伤风 ,总结如下。1 发病特点 马属动物破伤风发病率高居其他动物之首 ,原因在于马属动物自身为破伤风的最易感动物 ,加之因笼头不当造成颈部勒伤 ,装蹄失宜造成蹄部钉伤、跣蹄、蹄角质发育不良易发生蹄底刺创 ,使役过程中发生深部组织刺创 ,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公猪阉割部位在肛门直下方的阴囊颈部,由于切口外露及猪常呈犬坐姿势,所以阉割后极易发生感染,引起破伤风,经调查,因阉割后引起猪破伤风的一般为1%左右,在地方性流行地区,甚至达到3%以上。为有效地控制阉割后破伤风的发生,从1981年起,我们对公猪阉割的切口部位进行探索,并与传统阉割术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我县猪破伤风有如下几个特点: 1.流行的面积大:全县54个乡镇都有猪牛破伤风病的发生。 2.感染机会多:猪、牛的阉割;防疫注射未经消毒等,各种外伤都可能感染发病。 3.使用破伤风抗毒素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11.
正家畜破伤风常见于马属动物和牛羊,人少见。该病病原为破伤风杆菌,常年存在于土壤和粪便中,一些家畜因分娩、外伤、去势、去角、断肢或套鼻环、剪毛时剪破皮肤等而感染家畜。一般零星发生,发生家畜大多数有创伤史,此病潜伏期为1~3周,发病家畜体温一般正常或微高,死前体温升高。现将自己通过多年治疗家畜破伤风病后的经验和家畜发生破伤风的最明显症状作如下介绍:1临床症状1.1马破伤风头颈伸直,嘴嚼不灵、吞嚼困难、闪骨外露、呼吸急促、鼻  相似文献   

12.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为肌肉痉挛和反射兴奋性增高.该病的发生无年龄、性别、品种的差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季多发.我镇某养羊户曾因阉割小公羊后引发了以不能采食,流涎,咬牙,反刍停止,呼吸浅,四肢强直,状如木马为主要特征的病羊,经综合诊断为羊破伤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所致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猪发生此病多是由于阉割引起,有时创伤、断尾、断脐也可能发生感染。笔者在生产实践中,用大蒜疗法治疗破伤风感染的猪共计126例,治愈率达88.1%。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独头大蒜,0.6%的氯化钠溶液,高压锅,捣蒜缸。2药液制备方法用生理盐水冲洗独头大蒜50克(去皮),放入经高压灭菌的捣蒜缸内捣碎,加入50毫升0.6%的氯化钠溶液再捣,过滤,抽取上清液,留取备用。3用法在猪的后腿部按体重0.2毫升/千克分点深部肌注,每天2次,连用3天。4疗效(见表1)表1应用大蒜疗法治疗猪破伤风的疗效情况…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们收治了破伤风病马六例,经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全部治愈出院。此六例均在发现病马腰腿强硬后2至3天前来就诊,其中骟马三例,母马两例,马驹一例。年龄最大的八岁,最小的生后十几天。临床上都表现明显的破伤风症状,  相似文献   

15.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机体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时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为特征,又称"强直症"和"锁口风".多发生于单蹄兽,猪也常发生,人对该病的易感性也很高.重点对破伤风的病原、流行病学以及猪只患病后的诊断和防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简称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后产生毒素,毒害了羊的运动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性反应增强、全身或局部肌肉呈现出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由于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尘土、粪便中,随时都可经创口感染易感动物而发生破伤风病,因此羊破伤风病是农村养羊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给养羊业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自2008年以来,共诊治本病102例,其中治愈97例,治愈率达95%以上。现将本病的诊治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奶牛破伤风抗毒素过敏比较少见,收治过 3例,经及时抢救全部治愈。现将其中两个病例报道如下。2001年 4月 27日,宁安市江南乡永安村金某的 1头 3岁奶牛,因产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系吉林白城子市中牧兽药有限公司产品)1万IU。1小时后,见该牛浑身出汗,肌肉震颤,呼吸迫促,流涎,眼睑肿胀,流泪,阴户、肛门肿胀、明亮,诊断为破伤风抗毒素过敏。经用 0. 1%盐酸肾上腺素肌肉注射 (用量3mL),静脉注射 5%葡萄糖 1 500mL、0. 2%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20mL和 20%安钠咖注射液 10mL, 20分钟后该牛症状缓和, 30分钟后该牛出现反刍,症状基本消失,翌日…  相似文献   

18.
在给公猪去势时,如果不注意消毒,容易得破伤风病。曾有人在给公猪去势的同时肌注破伤风血清,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防止发生破伤风,但比较麻烦,并且要花钱。我在多年的实践中,公猪去势不注射破伤风血清,而无一例得破伤风。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去势器材、切口和切口周围的阴囊部用0.5%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须临用现配)消毒。因高锰酸钾溶液对组织无刺激性,便于伤口愈合,优于碘酊等其他消毒药品。2.切口部位要靠近  相似文献   

19.
破伤风是因外伤感染破伤风杆菌而发生的一种接触感染性传染病,自然环境中各种动物包括人类均可因外伤感染破伤风杆菌而发病.笔者自1972年以来共治疗各类动物破伤风千余例,治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以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神经反射兴奋性增高为特征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前人认为本病是由于破伤以后感受风邪而发生的一种疾病,故称破伤风.又因本病主要表现为咀嚼缓慢、牙关紧闭、流涎、四肢僵硬、全身肌肉强直、角弓反张、对外界刺激兴奋性增高,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各种家畜均可发生,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呈散在性发生,但犬发生破伤风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