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伊春市地处高寒山区,气候干燥寒冷,无霜期短,采用大棚生料地栽蘑菇,出菇早、产量高,春秋两次栽培都在蔬菜淡季出菇,可调节市场蔬菜供应,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大棚栽培蘑菇工艺简单,容易控制,一般农户均可栽培,一个劳动力4~9月,可管理150平方米,产值可达6000元,纯利润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江农 《技术与市场》2002,(12):37-37
要使蘑菇高产,必须适当追施肥料。根据实践经验,现将蘑菇追施肥液的几种配制及使用方法,介绍于下: 1.菇根汤。将蘑菇在采收、加工时切下的菇脚和碎菇等废弃料,经集中洗净,切成薄片,每公斤料加水1公斤~1.5公斤,煮沸15分钟,取滤汁加水稀释到10公斤~15公斤,喷蘑菇菌床30平方米~40平方米。在出菇高峰期使用,可使子实体肥厚和延长出菇高峰期。  相似文献   

3.
林分郁闭后采伐前没有直接的经济收益,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发展食用茵栽培,可以提高林地经济收益,实现以短养长的目标。本文针对重庆市丰富的林地资源,提出了适宜林下栽种的蘑菇菌种及其栽培料的配置关键、接种技术、菇棚搭建、林下栽培管理和采菇方法,以指导广大林农因地制宜地进行林下蘑菇生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生产好的优质隧道二次发酵料进行打包处理培养,与传统发酵料直接上架培养2种栽培模式进行对比,在相同的生产栽培管理条件下,观察分析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菌丝长势、出菇期、产量和效益的影响~([2-4])。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发酵料直接上架的栽培模式,菌种前期发菌速度和长势均比打包料栽培模式的强,出菇期提前4 d;从后期产量和效益上看,表现也优于打包料的栽培模式。但是打包料具有省工、抗污染、便于长距离运输等优点,适合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对下一步优质、高效的双孢蘑菇打包料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双胞蘑菇高产栽培新技术现有的双胞蘑菇栽培技术,主要是生料床栽方法,其工艺流程包括:配料、前后发酵、建床、接种、定植管理、营养培育、覆土、出菇管理。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难以解决:1.采用多类型粪草为基料,需要发酵,特别是二次发酵工艺要配合隧道或密室进行...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球盖菇是近年引进辽宁省栽培的适宜粗放栽培管理的优秀菇种,具有适应性强,在自然条件下,可春、夏、秋3季室外栽培;冬季可在暖棚像平菇一样,进行床式栽培.栽培过程中不需要添加麸皮等营养料,栽培料可以是木屑、稻壳、木片、短树枝、野草等,接种后发茵迅速,污染少,播种后45~55d可以出菇;栽培成本大大低于目前普遍栽培的平菇,经济效益高出平菇;初次栽培食用茵的人易于栽培成功.适宜林下、玉米地等室外栽培和冬季暖棚栽培.该文简要介绍了大球盖菇的形态特征、菌种生产、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又名小松菇、巴西蘑菇或柏拉氏蘑菇、ABM菇,属蘑菇(黑伞)科蘑菇(黑伞)属,原产于巴西、秘鲁.1965年,日裔巴西人将其孢子菌种送给日本,经蕈菌工作者数年的试验性栽培,获得成功,10多年后开始进行商业性栽培,并按照日本人喜爱的松茸而命之以“姬松茸”的美名.实际上,姬松茸是白蘑菇的近亲,与松茸无论从分类地位和性状风味上都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8.
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山县林场利用本地充足廉价的稻草、稻壳资源,将合成培养料堆积发酵后接菌,林下栽培大球盖菇获得成功。其栽培过程包括确定主栽品种和栽培季节、配制培养料、铺床接种、发菌管理、出菇采收等几个主要环节,效益分析表明林下种植可收益12~18万元/hm2,适宜林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9.
香菇是近几年“南菇北移”最为典型的食用菌之一,在甘肃、青海等省(区)的高海拔温凉地区的栽培区域和栽培规模都在逐年扩大。但在这里生产的香菇却因质量欠佳,90%以上的产品难以进入香菇销售的主流市场,只能在当地争夺鲜品市场,故而效益不高。导致香菇质量不能满足市场要求的原因:一是观念,二是技术。就观念而言相当数量的菇农仍以高产为荣,以高产为栽培目标,不知畅销的市场大门只对“花菇”敞开,而“薄菇”、“畸形菇”、“光面菇”、“碎菇”只能望市兴叹。  相似文献   

10.
柑橘园套种大球盖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ow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球盖菇、裴氏假黑伞、皱环沿丝伞、牛粪菌等,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食用菌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大球盖菇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栽培方法简单,对原料要求不严,抗逆、抗杂能力强,管理粗放,用稻草、麦秸生料栽培容易成功,产量也较高.而柑橘则是我国华中、华东和华南等地广泛栽培的多年生常绿灌木型果树.大球盖菇在柑橘园内栽培,既可充分利用柑橘繁茂枝叶为其遮荫,又能使柑橘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和菌丝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互相供给对方利用,达到互惠互利.同时柑橘园内形成的小气候环境在高温季节还有一定的降温保湿作用,有利于大球盖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而栽培过大球盖菇的培养料则可以就地施于柑橘园用作有机肥料,有利于增加柑橘产量,是一举数得的好事,符合农业立体种植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河西走廊双孢蘑菇生产以日光温室秋季畦栽为主,近5年每年以30%左右的面积迅速递增,2005年栽培面积接近40万m2,年产鲜菇300~350万kg,由于发展迅速,菇农经验不足,技术指导滞后,在生产中经常出现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2.
滑菇是我国北方栽培采收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在半熟料栽培过程中,影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问题是污染,常给菇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决产。由于半熟料栽培的原理是利用短时间的高温将培养基中大部分杂菌消灭掉和使少部分杂菌受到抑制,在栽培盘培养过程中创造一个有利于滑菇菌丝体发育,而不利于受抑制杂菌恢复的条件,这个条件在气候、环境、培养基营养一致的情况下温度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自三十年代研究成功纯菌种段木栽培香菇新技术,改变了数百年来我国沿用"砍花法"种菇的落后局面,使香菇生产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重大技术革命.段木种菇是将人工分离选育的木屑菌种或木钉菌种在适宜的菇木上打孔、接种、发菌、出菇的栽培工艺.1 菇场选择与建造菇场建造逋常可分成庭园式菇场、水上菇场和林间菇场3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副特产》1989,(2):31-34
滑子蘑是担子菌纲、伞菌目、丝膜菌科,鳞伞属(Pheletohcmtpo)的一个种,原产日本。辽宁省1976年2月从日本引进菌种,当年试栽成功。滑子蘑菇体小,出菇多,产量较高,适宜在东北地区气候条件下栽培,且培养材料易取,栽培技术比较简单,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副业门路。  相似文献   

15.
翟文涛  王丽敏  江守起 《防护林科技》2011,(2):118+124-118,124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Quel.)反季节栽培是指反南方的常规栽培季节,在北方寒地采取春、秋两季进行栽培,通过对出菇设施、生产季节、原料与配方、出菇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控,从而达到反季节栽培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6.
棚室栽培白灵菇每667m^2投料15t左右,可收获新鲜菇7t以上,产值4万元以上,纯收入2万元以上。因而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棚室种植白灵菇的面积不断扩大,但不少白灵菇种植者反映,在发菌和出菇过程中常遇到污染率高,发菌慢,出菇晚,出菇率低等问题。为此笔者根据自己近年来自灵菇的种植实践和查阅有关资料,就棚室自灵菇的发菌与出菇管理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普洱地区白参菌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引进白参菌母种的培养基配方、原种的培养基配方、栽培料配方筛选和栽培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麸皮综合培养基可作为白参菌的最佳母种培养基;在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香菇菌糠和咖啡壳以及菜园土来进行白参菌的栽培是可行的;在参试的三种出菇方式中,以脱袋菌筒直接覆土栽培出菇效果最好,生物学转化率可达90.8%。  相似文献   

18.
介绍竹荪林下的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地概况、栽培种制作、培养料处理、种植方法、发菌期、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技术措施,为竹荪林下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褐蘑菇坝上栽培的主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褐蘑菇栽培生产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必须避开20℃以上的高温期,否则菇胚细长,菌盖小,易开伞,甚至幼菇成批死亡。因此适当安排生产周期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竹荪又名竹参、竹菌、网纱菌等,是一种极名贵的食用菌,国家已把竹荪栽培列为“星火计划”,其栽培技术如下:1 栽培场地 室内栽培最好选择在冬暖、夏凉、通风、温差小的林荫边建菇房。菇房应座北朝南,利于通风换气和冬季提高室温,并可避免西晒。菇房内安装多层式菇架,每个菇架以4层较合适。每层相距50cm,最低层离地30cm,菇架宽70cm左右,长度一般1.5~2.0m,也可根据菇房实际进行设计。每个菇架之间距离60~70cm,南北向排列,利于通风,菇架之间安装照明灯,使光照强度在20Lx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