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斌 《安徽林业》2001,(6):28-28
生态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涵义是,生态旅游是人们为了追求融入大自然的奇特环境所进行的一种生态空间跨越行为和过程,同时对保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人类与生物共同繁荣承担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发展的产物,强调游客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去认识和了解自然.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有望成为21世纪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论述了生态旅游对环境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效应 ,并对生态旅游所带来的环境负效应提出相应对策 ,以期引导生态旅游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是以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作为资源,且以获得知识为主要目的。生物多样性常常十分脆弱,文化多样性则具有明显的不可复制性,因此生态旅游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方面都表现出潜在的非持续特征。生态旅游往往在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进行,它和其他一般旅游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环境问题。本文对生态旅游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标准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旅游正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企业对生态旅游的滥用.文章分析了林芝地区亟需建立生态旅游标准的迫切性,并借鉴国际上生态旅游的认证标准,构建了林芝地区生态旅游标准化发展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5.
论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旅游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能增强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实力,便于对游客进行自然保护和环境意识的教育,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分析了生态旅游给自然保护区带来的如环境污染、生境破碎等负面影响。提出了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的绿色形象。生态旅游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概括起来就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旅游是回归大自然的旅游,人们到自然界和生态环境中观赏、旅游、探险、狩猎、休闲、森林浴、海水浴等等,欣赏自然风光,享受自然之美,探索和认识自然奥秘,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健康得到增强.科技素质得到提高,情操得到陶冶,生态环境意识得到加强,切实增进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为律、同自然共生共荣的情感。二是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促进作用,不管是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游客管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自然保护区都在积极地发展生态旅游,但同时旅游也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环境带来了压力。本文分析了发展生态旅游对保护区内生态资源的影响和旅游者本身受到的影响,并为管理者提供了可以指导决策的框架和各种具体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夏羽 《林业科技情报》2021,53(2):65-66,69
结合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目前的发展情况,具体探析当下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加强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促进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的再认识与思考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旅游市场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现代旅游活动给全球生态带来严峻挑战。面对传统旅游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国内流行的生态旅游应运而生,但同时也在认识上存在某些误区。关于生态旅游在国内目前存在的认识误区,笔者将试着探索产生误区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教育日益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大环境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种条件下,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成为必然,自此环境教育有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即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这种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进行的环境教育,是一种"通过环境的教育",它通过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加强了环境教育的效果。对于环境教育而言,生态旅游是一种有效的实践途径,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教育是一种现场教育,寓教于游,因此更具有实践价值。对于生态旅游而言,环境教育能够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环境道德观念,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生态旅游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良好的环境和自然生态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增进,发展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一支具有时尚感和使命性的行业。  相似文献   

12.
兴隆县发展生态旅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介绍兴隆县自然概况、生态旅游现状的基础上 ,全面阐述了发展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分类描述了大明山主要的景观资源.对生态旅游资源及开发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建设"自然公园"的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1 生态旅游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出了“人类应享有以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认识和实践的恢宏而深远的课题。遵循这一原则生态旅游应是通过对环境的审美感受 ,使人们重新发现自然物的环境意义。主张“无为”、“倾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态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绿色营销理念的日渐盛行,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生态旅游市场营销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研究。文章对一些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以展示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营销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陈润泽  林卉 《热带林业》2011,39(3):37-39
当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生态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生态旅游因其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强调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及其与社区的共同发展,被认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文章阐述了林业生态旅游建设是国际旅游岛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分析了林业生态旅游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林业生态旅游建设要解决的三个重点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生态旅游发展环境决定着公园发展生态旅游质量。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环境进行研究,客观面对环境优势和劣势,把握发展机遇,为实现公园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参考其他相关领域学者关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的具体特点,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聚类法等方法构建了包含4个层次,21项评价指标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构建了"知识"、"意识"、"伦理"、"评价与建议"、"技能"、"行为"、"意愿"7个一级指标,各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55 4、0.241 1、0.198 9、0.078 3、0.048 4、0.138 3、0.039 5.同时建立了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的数学模型,将每个旅游者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总得分确定为该各项指标的加权和,将总得分的等级划定为[85,100](非常好)、[75,841(很好)、[65,74](较好)、[55,64](一般)、F45,54](较差)、[35,44](很差)和[0,34](非常差)等7个等级.  相似文献   

19.
对森林生态旅游的认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回顾了生态旅游与森林旅游的概念与实践内涵,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森林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对森林生态旅游的基本认识,分析了森林旅游、 生态旅游及森林生态旅游三者的差别及相互关系,总结了现阶段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中存在的在实践和认识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旅游业后疫情时代(Post-Pandemic,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过去后的时代),生态旅游、安全健康的自然景区已成为疫情后旅游者的首选.研究后疫情时代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流空间特征和优化路径,对推进"十四五"及后疫情时代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湖南郴州作为南方丘陵山地带代表,通过建立新冠疫情前后生态旅游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