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辐照茶树 M_1代成株率、苗高、叶面积以及根长与辐照剂量的关系符合多靶单击数学模型 y=1-(1-e~(-MD))~N,而它们与辐照剂量率的关系呈二次曲线型 y=a+bx+cx~2;茶树各器官敏感性大小表现为根长>叶面积>苗高。辐照剂量率在0.57—0.86戈/分的范围内效果比较明显。插穗的适宜辐照剂量为5.7—9.5戈,半致死剂量在9.5戈左右。乔木型大叶品种茶籽的适宜辐照剂量为9.3—21戈,半致死剂量在21戈左右;灌木型中、小叶种茶籽的适宜辐照剂量为27.9—37.2戈,半致死剂量在37.2—50戈  相似文献   

2.
为创新苏子(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种质资源及为苏子辐射诱变育种提供技术参考,研究了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0、200、400、600和800Gy)照射条件下,兴仁花苏和山甲苏子2种苏子种子的萌发率、田间出苗率和幼苗高度、活力指数以及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对苏子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明显,但对田间出苗率、幼苗高度、活力指数及相关生理指标都存在极显著影响。在800Gy范围内,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强,田间出苗率先缓慢下降后急剧下降,幼苗植株变矮,活力指标降低;而幼苗MDA含量、SOD活性及POD 活力均随剂量的增加而不断上升。兴仁花苏比山甲苏子对辐照更为敏感,其田间出苗率急剧下降时的剂量比后者低,其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MDA含量、SOD活性及POD活性)受辐照影响均比山甲苏子明显,其理论半致死剂量和理论临界剂量也比后者低。 10Gy/min剂量率下,兴仁花苏的半致死剂量和临界剂量分别为512.37Gy和570.80Gy,山甲苏子的则分别为679.74Gy和716.79Gy。  相似文献   

3.
为创新苏子(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种质资源及为苏子辐射诱变育种提供技术参考,研究不同剂量60Co伽马射线(0、200、400、600和800Gy)照射条件下,兴仁花苏和山甲苏子种子的萌发率、田间出苗率和幼苗高度、活力指数以及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辐射对苏子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明显,但对田间出苗率、幼苗高度、活力指数及相关生理指标都存在极显著影响。在800Gy范围内,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强,田间出苗率先缓慢下降后急剧下降,幼苗植株变矮,活力指标降低;而幼苗MDA含量、SOD活性及POD活力均随剂量的增加而不断上升。兴仁花苏比山甲苏子对辐照更为敏感,其田间出苗率急剧下降时的剂量比后者低,其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MDA含量、SOD活性及POD活性)受辐照影响均比山甲苏子明显,其理论半致死剂量和理论临界剂量也比后者低。10Gy/min剂量率下,兴仁花苏的半致死剂量和临界剂量分别为512.37Gy和570.80Gy,山甲苏子的则分别为679.74Gy和716.79Gy。  相似文献   

4.
油菜诱变和离体草酸筛选抗菌核病材料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油菜华双3号为材料,研究辐射诱变和离体草酸处理筛选抗菌核病材料的方法和技术,结果表明,用于离体筛选种的辐照剂量以40-120Krad为宜,用草酸处理60Co-γ射线照射种子产生的试管苗(一轮草酸筛选),或用草酸处理辐照种子及种子产生的试管苗(两轮草酸筛选),获得49株抗草酸小苗,未经辐射处理的种子均未筛选出抗草酸小苗,将抗草酸小苗离体叶接种核盘菌菌丝体,获得9株抗(耐)核盘菌的小苗。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碳离子束辐照对火龙果种子的损伤效应并且确定适宜的诱变辐照剂量,以红肉火龙果种子为试材,采用5个不同剂量(0、15、30、45、60 Gy)的碳离子束12C6+进行辐照处理,观察其对火龙果种子萌发、存活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C6+离子束在辐照剂量0~60 Gy内大多数种子均能正常萌发,对发芽率的影响不大,而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幼苗苗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根长、子叶长和宽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碳离子束辐照对火龙果幼苗存活率的影响具有极显著的剂量效应,随剂量升高而极显著下降。火龙果种子碳离子束辐照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24 Gy,建议适宜辐照剂量范围为15~30 Gy。  相似文献   

6.
续随子辐射效应研究及适宜辐射剂量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7种不同剂量的60Co γ射线辐照续随子干种子,观测射线辐射对M1种子萌发进程中植物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供试材料的适宜辐射剂量进行预测。发芽势及发芽率的调查结果显示,低剂量辐射对发芽势及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剂量大于450Gy时,逐渐转化为抑制作用;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及田间出苗率随辐射剂量加大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SOD、CAT、APX活性及MDA含量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对续随子M1的抑制效应主要表现在发芽整齐度及幼苗生长量上,对发芽率影响较小;SOD、CAT、APX活性及MDA含量变化均可反应材料的辐射诱变效应;500Gy是供试材料一个敏感剂量点;450~500Gy为辐射育种的适宜诱变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7.
天宝香蕉辐射育种初探--组培芽辐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及Co^60γ射线作为诱变剂对天宝香蕉(MuSa.spp)(AAA)组织培养芽尖及芽尖纵切分离体辐照诱变育种的反应。试验表明:芽尖组的半致死剂量为42.5戈瑞,纵切组半致死剂量为38.69戈瑞。处理材料的增殖系数与辐照剂量,处理方式(纵切与非纵切)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辐射对蓖麻种子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高剂量率(10Gy/min)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200-1500Gy)对蓖麻种子萌发、生长、田间出苗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辐射剂量对种子最终发芽率影响不明显,但对田间出苗率、胚根长度及幼苗高度存在极显著影响,1000Gy以上剂量时,种子及幼苗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胚根缩短变粗,幼苗高度明显下降,田间出苗率也急剧下降;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MDA含量、SOD活性及P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趋势,在1000Gy时,达到最高峰值。根据田间出苗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高剂量率辐射诱变的半致死剂量和临界剂量分别为1048.83Gy和1134.21Gy。结合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实际出苗情况考虑,初步认为:高剂量率条件下(10Gy/min),“淄蓖5号”干种子的”Coγ辐射诱变以900Gy左右剂量(大于800Gy,小于1000Gy)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辐照剂量(10、20、30、40 Gy)的60Coγ射线处理088、166、168三个石斛兰品种幼苗(四叶期苗),通过观测辐照对成活率、株高、假鳞茎长、叶片长、宽的影响。结果显示:半致死剂量在30~60 Gy之间,品种间存在差异;不同辐照剂量对叶片宽度影响不明显,而对株高、假鳞茎长、叶片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30、40 Gy的辐照剂量作用明显,但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以2个黄金茶品种及福鼎大白茶的插穗为材料,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对其适宜的辐射剂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辐射剂量对茶树扦插苗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以0 Gy的发芽率最高,4~8Gy为"半致死剂量"(LD50),10 Gy或更高的剂量为"致死剂量"(LD100)。不同辐射剂量对幼苗的生长产生影响,10 Gy的诱变剂量株型明显矮于对照及其他处理。60Co-γ射线处理茶树扦插苗最适宜的辐射剂量为2~4 Gy,其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朴铁夫  李国全 《作物研究》1993,7(3):31-32,41
用电子束29Krad,45Krad,60Krad三种剂量照射大麦加82837,结果表明,大麦M_1的苗高显著变矮,细胞染色体产生畸变,对出苗率、成株率、结实率均有影响;M_2的叶绿体和植株形态也出现变异。  相似文献   

12.
以2个早籼稻品种的超干种子、干种子、鲜种子、湿种子、露白种子为材料,研究了高温处理对不同状态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不同种子状态耐受高温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强到弱依次为超干种子干种子鲜种子湿种子露白种子;水温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比气温更显著;处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发芽率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极显著下降;不同品种高温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表现相同规律趋势,但也存在极显著个体差异;种子水分制约种子耐受高温能力,种子水分含量越高,耐受高温能力越弱。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60Co-γ辐射对淮山药主要性状的诱变效应,开创淮山药育种的新路径,以南方生态型淮山药品种桂淮5号零余子为材料,开展60Co-γ射线辐射诱变研究,并根据育种目标对辐射第一代(M1)的变异性状进行选择。结果表明:(1)一定剂量范围内60Co-γ射线对淮山药零余子发芽、成苗有极显著的抑制损伤作用,辐射剂量与发芽率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8776x+103.37,据此其半致死剂量、临界剂量分别为60.8 Gy和72.2 Gy;(2)40 Gy辐射处理对淮山药零余子M1代群体萌芽及生长发育没有抑制作用,相反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3)辐照处理诱导零余子M1代群体块茎增长增粗、增加单薯重量。(4)辐照处理诱导零余子M1代个别单株块茎丛生分枝,薯形由长柱形变异为不规则的块状,单薯重量大幅度提高;100 Gy处理尤为明显,出现机率达到了该处理收获株数的90%。(5)辐射处理诱导零余子M1代出现具有双胞薯明显变异的单株...  相似文献   

14.
火龙果幼苗离体辐射诱变及其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火龙果幼苗离体辐射诱变及其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理,以‘紫红龙’无菌苗为试材,通过60Coγ进行辐照处理,以20 mmol/L的羟脯氨酸(HYP)为选择压,筛选出拟变异植株,并对其进行初步的抗寒性生理检测。结果表明,低辐照强度(≤15 Gy)对无菌苗的成活及分化无明显影响,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无菌苗的成活率和分化率显著降低,且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以半致死剂量(LD50)和临界致死剂量(LD40)确定火龙果无菌苗辐照的适宜剂量范围为38.542.4 Gy。经过LD50(38.5 Gy)辐射及20 mmol/L的HYP筛选成活的无菌苗,其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含量均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但增幅远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Pro)含量随时间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显著高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与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似,整个低温锻炼过程中,不同酶活性较对照分别升高了7.9%61.5%、7.7%47.1%、16.1%28.4%和6.4%63.7%。综上表明,经辐射诱变和HYP筛选的材料可能产生了一定的变异,其抗寒能力较对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提高花生辐射突变率的研究,国内外多以干种子为研究对象,湿种子虽有些研究,但不同泡种时间对变异效应的影响,目前报导甚少。我们以不同泡种时间(即不同吸水量)研究了~6钴射线对其变异效应的影响,以筛选提高变异率的较优方法,为提高花生辐射育种效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对春兰的组培根状茎不同部位用Co^60进行辐射.以自然辐射为对照.研究不同辐射剂量对春兰组培根状茎新芽萌发量及新芽长度的影响。以及对老根状茎和新芽的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辐照剂量在30Gy和50Gy的处理,其根状茎虽然存活,但不再繁殖。未有新生芽的再生。生长处于停滞状态。在0-20Gy的处理下,新生芽数均比对照的芽数要多,主要表现在尖段上。其中最利于根状茎快速增殖的辐照剂量为20Gy。在老根状茎上CAT和SOD的活性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均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POD的活性则表现为先略降低后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能重离子束(C)辐照诱变东北粳稻通禾899,剂量为0(CK)、200Gy,初步研究了重离子束(C)辐照诱变后代材料出现的突变情况。结果表明,辐照M_1代全部为半不育,结实率5.2%;M_2代突变率5.7%,高于传统的γ、X射线辐照诱变的突变率,而且突变体的类型丰富;经过M_3~M_5代的连续种植和选择,后代突变体群体越来越大,大部分突变材料均已稳定,少量后代材料综合性状优良,生育期比对照通禾899明显提前,已参加吉林省水稻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但有近30%的材料在M_5代还存在分离或疯狂分离,分离的材料绝大部分表现为长粒型,千粒重偏低,外观品质好。  相似文献   

18.
以6种不同剂量(0、20、40、60、80、10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茉莉花[Jasminum sambac (L.) Ait]果实,观测其对茉莉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剂量(20~40 Gy)60Co-γ射线辐照加快茉莉花种子萌发;高剂量(60~100Gy)辐照推迟萌发,并极显著降低茉莉花种子生根率、根长及成苗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幼苗株高先增后降,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茎粗有降低的趋势,但除80Gy剂量处理外,其他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降后升,丙二醛(MDA)含量出现波动,对照的含量与所有辐照处理均无显著差异。(3)茉莉花种子幼苗叶片内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不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4)横县双瓣茉莉花种子的60Co-γ射线辐照半致死剂量(LD50)为73.51 Gy,临界剂量(LD40)为81.71 Gy。综上,低剂量率(1.0 Gy/min)条件下,60Co-γ射线辐照诱变茉莉花果实的适宜辐照剂量为73.51~81.71 Gy。  相似文献   

19.
露白花生种子分别经He-Ne、N2、YAG、CO24种激光和60Co-γ射线辐照后,其当代花生根尖细胞染色体均能产生畸变,畸变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上升,但激光诱变的畸变类型与60-γ射线有差异。不同辐照处理对当代花生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亦有差异,CO2激光能够同时引发植株矮化、总果数和饱果数增加等有益的农艺性状变异。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γ射线辐照对剑麻的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用6个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剑麻H.11648的干种子,测定处理后种子的萌芽率,以及种子萌芽后幼苗叶片的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测辐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 Gy的辐照对剑麻H.11648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较高剂量的辐照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幼苗叶片SOD酶的活性和MDA含量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辐照对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剂量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