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湾自1973年开始推动农业机械化,迄今就田间作业机械化程度而言,在水旱田整地、水稻插秧及收获方面均已高达98%以上,杂粮机械乾燥90%,主要杂粮作物机械播种95%以上,机械收获90%,每公顷耕地平均马力数为3.0马力以上,另园艺作物之种植、栽培管理、收获及收获後处理及畜牧机械亦有多项作业逐步机械化。因此台湾农业机械专家即利用机电技术致力于除农业田间机械外的其它方面之研究。  相似文献   

2.
启动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重点加强示范基地、机耕道建设,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普及主要粮油作物播种、收获等环节机械化,加快研发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轻便农业机械和适合大面积作业的大型农业机械。支持农机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农机产品适用性和耐用性,  相似文献   

3.
一、美、日和西德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美国1977年拥有拖拉机438万台、联合收割机122万台与农用卡车318万辆。在种植业中,从耕地、播种、中耕、施肥、喷药、收获到排灌、贮运、烘干、加工等作业,全部实行机械操作;在畜牧业中,不仅牧草或青贮饲料的播种、中耕、收获、贮运等作业,全部实行机械操作,而且饲料的加工、送料、供水,清粪、通风、取暖以及畜产品的收集、包装、运送等作业,也全部实行机械操作,有些已实行自动化操作。甚至许多不易解决的经济作物、果树、蔬菜的收获,都使用了高效能机械。而且,农用飞机发展  相似文献   

4.
输送装置是农业收获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农业作物机械化收获的输送方式,着重对载送式和夹持输送式的原理及特点进行分析,为不同作物收获机械输送装置的设计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柳絮 《广西农学报》2009,24(4):17-17
世界首个适合机械化收获的高含油量抗菌核病双低油菜品种——“中双11号”由中国农科院武汉油料所培育成功。该品种是目前我国最适合于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将有力助推我国油菜生产由手工劳作向机械化发展的变革。据介绍,“中双11号”具有强抗裂角、高抗倒伏、株高中等偏矮等特点,有效克服了机械化收获时因易裂角导致菜子损失率高、因植株倒伏和植株偏高导致机械收获操作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新泰市主要大田粮食作物,近几年,玉米生产全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存在相对薄弱的环节。大多数果穗收获后需要再处理,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可以解决此问题。该文论述了适合玉米籽粒收获的玉米品种、生育期、植株形态,并对玉米籽粒收获机械的作业功能、适应收获条件和机械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并对玉米籽粒收获机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要点进行介绍,以期提高新泰市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质量及效能。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玉米生产中,机械化作业水平很低,基本靠手工操作,不仅占用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率低,严重制约着秋收作业的进程。因此,解决玉米收获的机械化问题,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是农业生产的急需。本文从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制约因素等方面来分析发展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志刚  姚冰  王辉杰 《农业展望》2013,9(2):56-59,64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决定了农业机械化程度,而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是评价农业机械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分别分析了陕西省农业机械装备与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二者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最高的是机械耕地环节,最低的是机械收获环节,此外,受陕西省地形地貌的限制,大中型农业机械对农机化作业水平的影响程度和发展态势均落后于小型农业机械,但作用潜力更大。最后,提出了提高陕西省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芸豆作物的机械化分段收获问题,探索了割晒机改装和引进拾禾机械问题。介绍了改装方法和机器特点,分析了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1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1.1品种选择在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种植中,要选择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水稻品种。在选择水稻品种时,要根据种植地区生产条件和水稻种植前的作物,选择种子发芽率高、生长期适中、稻穗中等、植株高度合适、分蘖能力强、抗倒伏能力强和落粒性适中的高产优质杂交品种。水稻的倒伏除了影响作物产量,还会使机收困难;在使用机械收割时,易落粒的品种在机械作业时,会增加机收损失率,导致水稻丰产不丰收;  相似文献   

11.
复种方式影响农机具的设计和使用,影响农业机械化。但是,一种作物,无论是在复种时,还是在清种时,所需要的机具基本上是相同的。 地里只长着一种作物时,耕地、喷雾、或是收获这样的作业,在整个地块上都可以用同样规格进行,因之最容易实现机械化。可是,当地里同时长着两种或多种作物时,  相似文献   

12.
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的质量因素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玉米品种、种植模式和技术条件等方面分析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质量的因素,提出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建议,力求推动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农业机械化要求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由机械完成.保护性耕作要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工序,通过合理轮作,留茬覆盖,合理施肥等综合措施,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样农机具不就闲置不用了吗,保护性耕作是不是有悖于农业机械化呢?其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4.
小杂粮种植分散、栽培面积小、种植地区机械化作业差,再加上当前推广的小杂粮品种不适合机械化,农业合作社和农机户对小杂粮生产机械经济积极性差等原因,小杂粮的很多生产环节(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等)依然处于手工或传统农具作业阶段。小杂粮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的状况,农村劳动力匮乏难以支持人工种植、人工收获的小杂粮生产方法,昂贵的人工费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对小杂粮实施人工种植的积极性,对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是否能够实现对小杂粮的机械化生产,即是小杂粮产业能否得到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重点对小杂粮机械化生产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针对小杂粮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旨在促进小杂粮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丽 《新农业》2006,(3):56-57
●根茎作物收获机TF-VS系列根茎作物收获机是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韩国一家农机科研单位合作,采用韩国技术开发生产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机新产品。该机主要用于大蒜收获作业,还可以用于花生、圆葱、胡萝卜、红薯、马铃薯等根茎作物的收获作业。具有适用范围广、作业性能  相似文献   

16.
谢华 《甘肃农业》2019,(3):96-98
在制种玉米生产的全过程中,从耕整地开始到收获、秸秆打捆等各个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通过机械耕(深松、旋耕)、整地、复式播种、高效植保、机械中耕、机械抽雄、联合收获、秸秆捡拾打捆、废旧地膜机械回收,进一步提高甘州区制种生产玉米机械化程度。本文通过效益分析,探索适合该区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合理生产模式,带动区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机械化水平提高,进一步做强做大制种玉米产业,使其向现代化发展,引导全区制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从农机装备水平及机械化作业程度方面分析了山丹马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针对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农机设备老化、人员减少、作业成本上升、机械效率下降等问题,建议从发展方向、机械更新、经营形式、管理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程万里 《现代农业》2009,(10):31-32
一、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概念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就是能够一次完成摘穗、传送、果穗收集装箱、秸秆切段青贮或粉碎还田等项作业的联合作业技术(有些还能够剥皮、脱粒)。具有这种联合作业功能的机械称为玉米联合收获机。  相似文献   

19.
选定河北省辛集市为调研点,对其所辖3乡10村的279个农户的玉米收获损失现状展开实地调研。利用Tobit模型分别分析了影响农户收获损失的影响因素,发现影响玉米收获损失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户农业收入占比、种植规模、收获机械所使用年限、机手作业水平、收获时机和玉米品种。最后从引导农户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优化摘穗辊辊型、加强对机手收割环节的培训、培育适合机械化收割的玉米品种几个方面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朱满德  张梦瑶  刘超 《世界农业》2021,(2):27-34,44
推进全程化机械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效率的基本路径,也是近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其"趋粮化"的重要诱因。本文基于197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综合机械化率、不同环节农机作业率对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的现实影响。结果表明: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可显著提高粮食种植比例并推动种植结构的"趋粮化"发展;劳动消耗更多、专用程度更强的播种和收获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提升对于"趋粮化"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而机耕环节影响并不突出。为稳定粮食生产,需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和瓶颈环节的联合攻关,对专用性较强的农机装备购置和环境友好型生产农机服务给予适度补贴,深入推进主粮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同时需完善全程机械化作业所需配套建设,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丘陵山区农地宜机化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