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柞水县是陕西省板栗主要产区县之一,所产大红板栗即镇安大板栗为我国北方品种群中久享盛名之品种。板栗栽培在柞水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人工嫁接栽培的为数很少,绝大多数靠天然更新传种接代,形成了雄厚的野生板栗资源,急待改造利用。据农业区划调查,目前全县尚有野生板栗资源1万余亩,约40万株,其中5000亩约20万株可进行改造利用。据此,我所自1983年以来,开展了板栗高接效应试验研究工作。根据三年的试验观测,初步证明野生板栗高接效应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平均株嫁接成活率100%,枝嫁接成活率86.8%。嫁接  相似文献   

2.
柞水县是陕西省板栗主要产区县之一,所产大红板栗即镇安大板栗为我国北方品种群中久享盛名之品种。板栗栽培在柞水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人工嫁接栽培的为数很少,绝大多数靠天然更新传种接代,形成了雄厚的野生板栗资源,急待改造利用。据农业区划调查,目前全县尚有野生板栗资源1万余亩,约40万株,其中5000亩约20万株可进行改造利用。据此,我所自1983年以来,开展了板栗高接效应试验研究工作。根据三年的试验观测初步证明:野生板栗高接效应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平均株嫁接成活率100%,枝嫁接成活率86.8%。嫁接后树冠第1年恢复到原树冠的35.5%,第2年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树龄的水柿上采用不按嫁接方法高接两个授粉品种和接穗采集时间的不同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除了现采现接的接穗中上部芽的嫁接成活率低之外,其余均在70%以上,而对两个接穗品种嫁接在不同树龄上和接穗不同处理在接后生长情况调查发现:嫁接在10年生树上接穗生长好且成花枝数多,雌雄异花异株的授花品种和冬剪接穗的接后成花枝数多。  相似文献   

4.
适宜大叶黄杨茎段不同组织培养阶段的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 《西部林业科学》2006,35(2):102-104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浓度的生长调节剂,通过试验寻求适宜于大叶黄杨茎段各组织培养阶段的培养基。研究结果表明:在诱导培养阶段,较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能促进大叶黄杨茎段侧芽的萌发,其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 BA0.5 mg/L;继代增殖阶段,以MS BA1.0 mg/L NAA0.1 mg/L GA32.0 mg/L为培养基效果较好;生根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2 MS NAA0.5 mg/L。  相似文献   

5.
油松种源试验幼林阶段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天然油松林水平分布于东经101°30’~124°55’,北纬31°~44°,跨13个省(市、区);垂直分布范围由东向西显著增高,分布幅度为海拔400~1000m。由于油松分布广、分布区气候条件变化大以及不连续等原因,油松种群必然产生较大的地理变异。为了探讨油松地理变异的规律,为本地选择适应性强、生  相似文献   

6.
常山胡柚9个优株高接鉴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选用常山胡柚9个初选优株的春梢作接穗,建立高接鉴定圃,经1990-1993年连续4年的观察,结果表明,7号、8号2个初选优株,其树势强、产量高,果实品质优,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各地收集的大叶黄杨白粉病标本作了鉴定,病原菌是Oidium euonymi-japonicae (Arcang.) Sace.测试了温度、相对湿度、营养、光照对其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并观察了在人工接种时病害的侵染过程,以及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讨论了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和防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油松是营造用材林,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的重要树种。但由于种源混杂,致使个别油松人工林生长缓慢,材质低劣。为了进一步提高油松人工林的产量、质量和抗逆性,挖掘和保存油松的优良基因,寻找最适宜的种源;为划分油松种苗调拨区和营建生产性种子园提供依据,我们于1983年春,在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的指导下,开展了全国22个产地油松种源试验。现将苗期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以湿地松容器苗当年造林地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施肥当年主要促进地径生长,第2—4年地径、树高增长作用明显;施肥以复合肥效果最好;施肥量与林木生长呈正相关;合理施肥量为75g/株.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中国林科院组织下,从1979年开始,我们协同北方十二省(区) 的有关科研单位开展了油松种源试验。苗期试验表明(已作报道),不同地理种源的油松,生长差异极大。但是,要了解种源间差异的稳定性、优良种源的增产效益,以及最佳种源的选择是否正确可靠,就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造林试验来作出评价。为此,本文将着重介绍幼林阶段初期(1981-1984年) 的试验结果。一、试验点自然概况根据我省油松的分布和今后发展趋势,造林试验分别选在半干旱区的兰州东郊大青山和半湿润区的天水小陇山。两地的自然慨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1.
大叶黄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营养袋播种育苗方式进行大叶黄杨不同覆盖方式、不同基质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对大叶黄杨种子的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以谷皮+塑料小拱棚的发芽率最高,达87.7%;不同基质对大叶黄杨播种苗的生长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以混合基质(黄心土∶粗河沙∶草木灰+0.5%钙镁磷肥=1∶1∶1+0.5%)最优,苗木平均高、地径、主根长度分别达14.5 cm、0.22 cm、19.0 cm,≥5 cmⅠ级侧根平均条数达3.6条/株。  相似文献   

12.
大叶黄杨尺蠖(Abraxas miranda Butler)危害大叶黄杨,大发生时常将大叶黄杨叶片咀食光秃,影响树势生长或造成死亡。为寻求有效防治办法,自1984年起,对此虫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防治试验。 一、形态特征 (一)卵 近圆形,长0.72--0.77毫米,宽0.58—0.63毫米。初产时淡黄,后渐变为淡绿,孵化时为褐色。  相似文献   

13.
大叶黄杨褐斑病CercosporadestructivaRav.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低于5℃或高于38℃均不能生长;偏酸环境有利于其生长,pH4.5生长最好。分生孢子在25℃下萌发率最高,相对湿度100%最利于萌发,pH值适应萌发范围较广,萌发率最高为pH4.0。菌落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对营养要求不严格,在PDA、PMA、PS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蒸馏水中孢子萌发率亦达90.4%;光照条件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大叶黄杨褐斑病的病原菌为CercosporadestructivaRav.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缓慢。对营养要求不严格,但在PMA、PSA上生长最好,在琼胶培养基上也有一定生长量。在蒸馏水和不同营养液中分生孢子萌发率均较高,但萌发状态不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5种供试药剂中,以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大叶黄杨斑蛾(Pryeria sinica Moore),1979年春最先在我校校园内发现为害黄杨叶片,相继在本市阜宁烈士公墓及市招待所等地发现不同程度的为害黄杨绿篱,当年即就近展开了观察工作。现将几年来观察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一、分布与寄主 此虫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江苏、浙江等地,国外日本也有分布。寄主树种有大叶黄杨、金心黄杨及丝棉木三种卫茅科树种。杭州园林学校报道还加害扶芳藤,我们室内  相似文献   

16.
大叶黄杨春末扦插技术@吕其根@杨道发@黄晓英¥江宁县汤山林场大叶黄杨春末扦插技术吕其根杨道发黄晓英(江宁县汤山林场,211131)大叶黄场为常绿灌木,喜光稍耐阴,对有害气体抗性较强,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该树种以无性繁殖为主,以往多在春季进行扦插。为了掌握...  相似文献   

17.
大叶黄杨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叶黄杨四季常青,适应性强,易造型且抗污两年,运用全光喷雾育苗技术,进行嫩枝扦插,成 1、育苗设施及插床用砖、水泥砌成约高下层为5~8cm厚的粗砂,上层为细砂。在距床心或四体喷头一只,用于喷雾。扦插前,苗床用 2、材料采集和处理扦插在6~9月份均外围剪取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  相似文献   

18.
大叶黄杨四季常青,适应性强,易造型且抗污染,是北方城市绿化不可缺少的常绿树种之一。近两年,我所运用全光喷雾育苗技术,进行嫩枝扦插,成活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9.
大叶黄杨为卫矛科,卫矛属,别名冬青卫矛。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枝叶茂密,叶色亮绿,且有许多花叶、斑叶变种,四季常青,是美丽的观叶树种。大叶黄杨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稍耐荫,耐干旱瘠薄,极耐修剪,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各种有毒气体及烟尘有很强的抗性,可孤植、群植或造型,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20.
以8年生板栗实生树,采用武夷山的魁栗品种为接穗,在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太平镇进行板栗的高接研究,945个接穗研究表明,砧木0~5cm粗,芽萌动后,采用插皮接,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