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恩施州茶园主要病虫害 虫害主要有: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蓑蛾、茶丽纹象甲、茶黑毒蛾、茶尺蠖、茶黑刺粉虱、茶蚜、茶螨等。病害主要有:茶饼病、赤星病、白绢病、炭疽病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贵州南部茶树主要害虫种类有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蚜、螨类、蚧类等十余种,其中以假眼小绿叶蝉、黑翅粉虱为优势种类。研究分析茶树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状况,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要手段、无公害农药防治为补充的防治策略,以保障茶叶生产安全和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橙瘿螨、茶蚜等刺吸类害虫,上升为浙南缙云茶区的主要害虫。该类害虫发生隐蔽,虫体小,世代重叠,繁殖速度快,受害茶树光合效率降低,萌芽力下降,萌芽迟,茶树生长停滞。黑刺粉虱和蚜虫还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致使小虫成大灾,严重影响茶叶的优质高产。为此,作者对茶园刺吸类害虫发生特点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进行了多年的调查与探索。1主要刺吸类害虫发生特点1.1假眼小绿叶蝉该虫是本县茶树的主要害虫。成、若虫有明显的趋嫩性,畏光、怕湿,多栖于嫩叶背面吸汁为害。阴雨天及…  相似文献   

4.
夏英三 《植物医生》1997,10(6):23-25
山东省自1958年冬开始“南茶北引”迄今茶园面积已达10万余亩.特别是近年大棚菜的开发,带来较高经济效益,茶园面积稳中有升,茶树长势喜人.然而,由于茶树引种时将单食性的茶细蛾,寡食性的茶叶瘿螨等带入,本地的茶尺蠖、大豆尺蠖(Bormia selenaria Hubner)、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苹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 Fisher von Roslertamm)、刺蛾类、蓑蛾类、蓟马类、潜蝇类等,也逐渐适应茶园生态环境而为害,造成虫害逐年加重的趋势.山东茶树主要害虫有小绿叶蝉、茶叶瘿螨、茶橙瘿螨、茶蚜、绿盲蝽、大蓑蛾、茶褐蓑蛾、茶尺蠖、黑刺粉虱等.对茶园害虫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鄂南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及植物生态系复杂 ,茶叶害虫种类多 ,为害重 ,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笔者近年对鄂南茶叶害虫各类进行了初步调查。为确保茶叶创高产 ,品质上档次 ,现就茶叶无害化生产提出防治对策。1 鄂南茶园害虫的种类据调查 :为害茶叶害虫的种类有 6 1种 ,分属 2 9科。其中地下害虫 4科 6种 ;食叶害虫 1 0科 2 9种 ;刺吸汁液害虫 9科 1 7种 ;枝干钻蛀性害虫 5科 8种 ;为害茶籽害虫 1科 1种。1茶小绿叶蝉 :Empoasca flavescens(Fabricius)2茶蚜 :Toxoptera ourantii Boyer3黑刺粉虱 :Aleurocanthuss…  相似文献   

6.
茶小绿叶蝉、柑橘全爪螨分别是茶和柑橘上的重要刺吸性害虫,防治难度大,为害严重。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对0.5%藜芦碱可溶液剂防治这两种刺吸性害虫的效果进行评价。药后3d,藜芦碱的3个用量处理对茶小绿叶蝉防效为84.38%~93.51%,对柑橘全爪螨防效为84.49%~87.88%;药后15 d,对茶小绿叶蝉防效为48.73%~64.58%;药后30 d,对柑橘全爪螨防效为80.96%~88.99%。藜芦碱对两种刺吸性害虫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7.
四川宜宾茶树常见害虫21种,其中刺吸类害虫有8种,食叶类害虫有8种,钻蛀类害虫有3种,害螨有2种,以假眼小绿叶蝉、侧多食跗线螨、黑刺粉虱、茶毛虫、茶尺蠖为害严重。假眼小绿叶蝉在所有茶园都是优势种。宜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构建绿色防控体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茶树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主要害虫有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橙瘿螨和茶黑刺粉虱等,影响茶叶生长,造成茶叶减产。为了有效地防治茶树虫害,笔者介绍茶叶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
  1茶小绿叶蝉
  1.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4 mm,黄绿色或绿色,头顶中央有一个白纹,两侧各有一个不明显的黑点。前翅绿色半透明,后翅无色透明。雌成虫腹面草绿色,雄成虫腹面黄绿色。  相似文献   

9.
30%哒螨·茚虫威悬浮剂防治茶树害虫,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特点。2016年夏茶期用30%哒螨·茚虫威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防治茶树害虫,药后10 d调查,对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茶尺蠖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7%~89.6%、97.7%~98.9%和83.2%~100%,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吡虫啉。该药剂具有一药多治的效果,是防治茶树害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0.
张德发 《植物医生》1995,8(3):19-19
茶园黑刺粉虱的防治技术张德发(四川省名山县农业局植保站625100)黑粉刺虱又名桔刺粉虱,近几年已在一些茶园形成优势种群,1992~1993年我县的茅河乡、联江乡等主产茶区已连续两年造成猖獗为害,使茶叶严重减产。一、发生危害特点。黑刺粉虱成虫体小、橙...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调查湘西州吉首市周边的柑桔粉虱类害虫,发现湘西州柑桔粉虱主要是黑刺粉虱,其次是柑桔粉虱,黑刺粉虱在湘西1年发生4代,存在世代重叠,柑桔粉虱主要发生在9月份和10月份,其它时间很少发生。黄板对黑刺粉虱和柑桔粉虱成虫的诱杀效果明显,可作为监测和防治柑桔粉虱类害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华安县是铁观音茶叶主产区,其中红牙铁观音茶叶占99%以上.至2010年底,茶叶种植总面积已达1.05万hm2,总产量1.5万t,产值超过15亿元,已成为我国第二大铁观音茶生产基地.本县茶园主要病虫害有茶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橙瘿螨、茶黄蓟马、茶圆赤星病等.从整体看,虫害重于病害,小虫重于大虫.特别是茶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橙瘿螨等害虫发生程度逐年加重.2010年茶叶病虫害发生面积超过8.2万hm2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6.86万hm2次,占病虫害发生面积的83.66%,已严重影响本县茶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柑桔病虫无害化防控关键技术有:频振杀虫灯、胡瓜钝绥螨、彩色诱虫板、种植百喜草、糖药液挂瓶、种植藿香蓟、高品果套袋等,这些技术都是不容置疑的成熟技术。但是,单项技术单独应用不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还增加了防治费用。比如,挂胡瓜钝绥螨防治红蜘蛛,黑刺粉虱发生后必须喷药防治,在防治黑刺粉虱的过程中也杀死了胡瓜钝绥螨,红蜘蛛起来了仍然要喷药防治,结果是胡瓜钝绥螨挂了,药也打了,工也用了,费用增加了。同样,单挂频振灯对螨类和飞翔力弱的害虫不起作用,防治仍然要打药。因此,只有把这些关键技术进行综合配套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关…  相似文献   

14.
陈廷弟 《植物医生》2007,20(2):30-32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平均海拔550m左右,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茶叶生长发育,并有悠久的茶叶栽培历史。黎平县现有茶园面积1666.7hm2,其中龙井43、龙井长叶、福鼎大白茶等名优品种为486.7hm2,年产干茶1100t,创产值1400万元,成为黎平一大支柱产业。但由于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植物,适宜多种病虫害的繁殖和栖息,茶树受害严重,致使茶园减产,茶叶品质下降。经调查,黎平县茶树上主要病虫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茶赤星病、茶饼病、茶毛虫、茶尺蠖、茶刺蛾、茶小绿叶蝉、茶蚜虫、茶黑刺粉虱、茶螨等。  相似文献   

15.
白僵菌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僵菌是世界各国研究应用最多的真菌杀虫剂,1990年以前主要用于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虫,自冯明光发现其具有杀蚜特性后,白僵菌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研究日趋增多。本文将十几年来国内外对白僵菌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粉虱和蚜虫等的致病力、防治刺吸式害虫的应用及生产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开展相关生物防治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茶叶树病虫的危害与农药残留量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荫初 《植物医生》2002,15(3):43-43
危害山茶科茶叶树的病虫不下数10种。其中主要的有茶云叶枯病、炭疽病、轮斑病、白绢病、茶饼病、茶毛虫、蚜虫、茶蓑蛾、茶小绿叶蜱、长白蚧壳虫、黑刺粉虱等。它们都在茶叶树生长季节发生 ,其中害虫每年发生1~5代 ,甚至有的年发生20余代不等。病害不仅造成大量落叶 ,树势衰弱 ,而且制成的干茶味苦易碎 ;茶毛虫幼虫吃食叶片、嫩梢、茎皮和幼果。幼虫初期群聚叶背 ,取食表皮和叶肉 ,后期分散危害 ,食量大增 ,轻者影响当年产量 ,重者可使茶树变成光杆 ,甚至枯死 ,被害茶芽因残缺多 ,制茶时容易破碎 ,并因虫粪粘结 ,严重影响茶的品质和…  相似文献   

17.
黑刺粉虱是晴隆县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造成茶叶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介绍黑刺粉虱的发生特点和发生原因,并采取绿色防控措施进行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茶叶是荔波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园病虫害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为了解茶叶病虫害的发生种类,通过3年对荔波县茶园主要病虫害的普查结果表明,害虫有11个科29种,病害有3种,其中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黄蓟马、茶煤病这4种病虫害发生重。病虫害发生总体趋势是病害发生轻于虫害。  相似文献   

19.
克胜“神约”牌吡蚜酮为克胜集团自主技术新开发的又一新型杀虫剂。克胜吡蚜酮为国内首家登记环保悬浮制剂,悬浮率高,耐雨水冲刷,是防治水稻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黑尾叶蝉,棉花蚜虫,大棚蔬菜白粉虱、蚜虫,茶树小绿叶蝉、蚜虫,露地蔬菜蚜虫、飞虱,瓜类蓟马,花卉蚜虫、粉虱,柑橘黄蚜、黑刺粉虱等同翅目刺吸口式口器害虫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20.
环境因素对丽蚜小蜂寄生和刺吸寄主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丽蚜小蜂在27℃恒湿条件下(相对湿度75%,光照16小时、强度7000勒克斯),平均寿命为19天。成虫一生可杀死粉虱197头,其中被产卵寄生的占74.4%,刺吸致死的占25.6%。温度降低,寄生及刺吸活动减少。45—90%之间的相对湿度对寄生寄主的数量没有明显影响,但30%相对湿度影响显著。湿度明显影响刺吸寄主的数量,湿度越低,刺吸寄主数量越多,说明刺吸可能与补充水分有关。在45—75%的相对湿度中,寄生和刺吸活动最活跃,因此杀死粉虱最多。光照虽然对寄生和刺吸均有一定影响,但在黑暗中丽蚜小蜂一生仍能致死144.6头粉虱,其中寄生108.7头。作者认为北京一般的温室虽然温度变动较大,湿度和光照也未人工控制,但能满足丽蚜小蜂活动所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