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4年对从俄罗斯引进的11个良种沙棘品种和国内优良沙棘4种及当地中国沙棘1种在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甘肃西峰进行栽培试验,通过对栽培后的物候、高度、地径、冠幅、分枝状况、保存率等观测和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引进11个品种全部存活,保存率为44%~90%,多数保存率在60%以上,高度24.3~42.0 cm,地径0.47~0.66 cm,冠幅11.0~19.5 cm。5种国内对照沙棘保存率、生长状况均比引进苗好,保存率均在90%以上,高度60.6~91.6 cm,地径0.99~1.55 cm,冠幅33.4~71.2 cm。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果沙棘优良品种在山西的适应性,于2010年从辽宁引进9月黄、壮圆黄、杂1、杂3、杂4、西伯利亚红晕6个大果沙棘品种在山西进行栽培试验,观察存活情况、生长表现、初期结实情况,以评价不同品种大果沙棘在山西引种栽培初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6个引进沙棘品种均能正常生长、结实;不同品种大果沙棘的生长特性、适应性不同,其中,杂3品种生长旺盛、引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5个大果沙棘新品种在山西引种试验初期的成活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果沙棘为我国从俄罗斯和蒙古引进的沙棘优良品种,已在我国东北高纬度地区获得较好的引种效果。本研究于2006年在山西(37°30′N,112°35′E)引种栽培了5个大果沙棘品种,目的是观察引种栽培初期的成活表现,研究其适应性特征,为扩大引种栽培区域提供基础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沙棘品种的成活率有很大差异。及时除草管理的条件下,壮圆黄、深秋红和无刺丰的成活率分别为75%~85%、62.5%~95%、57.5%~77.5%,绿洲2号和辽阜1号的成活率较低,分别为27.5%~47.5%和20%~37.5%。秋末冬初定植后,用湿润土覆盖苗木地上部分,可提早发芽展叶时间,提高成活率。生长期杂草竞争和虫害对大果沙棘的初期生长表现有很大影响,在大果沙棘的引种栽培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大果沙棘具有刺少或无刺、果实大、果柄长、产量高的特点,引进了8个大果沙棘品种进行快繁培育试验,通过适应性和生长观察,初步选择出适应当地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江淮地区窄冠刺槐引种栽培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昌年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199-199,203
研究窄冠棘槐引种栽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2009年窄冠棘槐平均地径为6.8cm,平均胸径为6.0cm,平均高生长5.23m,平均粗生长6.7cm,平均单株高5.23m,均比当地速生丰产枫香增长明显,具有早期丰产特征,可在江淮地区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6.
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引进3个白刺品种,以扦插育苗方式在山西西北部地区朔州市怀仁县引种栽培,观察白刺在山西引种试验初期的成活及生长表现,为扩大白刺引种栽培范围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管理条件下,大白刺和唐古特白刺的成活率分别为52%~55%、49%~53%,西伯利亚白刺成活率较低,为27%~32%。唐古特白刺在成活后表现出明显生长优势,整个生长季新梢生长量、生根数及根长均为最大,生长季末分别达51.464cm、17~29条·株-1和46.310cm;其次为大白刺,西伯利亚白刺生长缓慢,生长季末新梢生长量为39.607cm,生根8~14条·株-1,根长生长量为28.490cm。从单月长势来看,7月下旬到8月下旬为白刺生长速生期,该时期各品种植株间新梢和根长生长量分异也较大。白刺在研究区营养生长潜力较好,生殖生长还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7.
1997年,由我国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从墨西哥米邦塔地区引进,经过适应性栽培和品种筛选,选出“米邦塔”仙人掌(OpuntiaMilpa Alta)作为菜用品种食用仙人掌。其形态特征为肉质绿色、有节、有刺或基本无刺,茎节为扁平状,呈卵形,长14~40cm,生长期10~15a。喜干燥、喜光、喜热。食用仙人掌种植适应性很强,耐瘠薄,能够在荒山坡地种植,生长迅速。1 食用仙人掌的生理特点 (1)食用仙人掌的表皮有很厚角质层,很多种类表皮被蜡被毛;气孔数远较其它植物少而且深埋在表皮凹陷的坑内。因此,这类植物的失水明显的比其它植物少。在栽培上仙人掌需水也很少。 (2)很多种类体内有白色乳汁或无色的粘液,这是一种多糖物质。有专家指出,它们的细胞内含  相似文献   

8.
浦城县林业苗圃于2010年引进赣永6、赣无2、赣190、赣无1、赣兴46、赣无11、赣石83-1、赣447、赣抚20、赣兴48、赣永5等11个油茶优良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1个油茶品种成活率、初生长等均表现良好;各品种间树高、地径生长量、产油量差异极显著,其中赣抚20最好,平均树高达1.57m,平均地径2.73cm,平均产油量50.69kg/667m2,其次是赣兴48和赣无11。赣抚20、赣兴48、赣无11、赣永5、赣无1、赣无2品种可作为主栽品种,适宜在浦城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定期观测所引进的银叶树(Leucadendron)、风轮花(Leucospermum)和风蜡花(Chamelaucium)各个品种的株高并记录物候、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越冬表现。结果表明:银叶树7月份生长量最大,11月停止,“旅途落日”比“纯金”早开始生长,且年生长量大于后者;风轮花的生长量在7—8月是高峰,平均每月长高5cm,但年生长量较小;风蜡花全年都在生长,7—8月是“粉色骄傲”的生长高峰,平均每月增高约20cm,“紫色骄傲”没有显著的生长高峰期。银叶树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抗寒性较强,几个风轮花品种在抗病性及抗寒性方面的表现各不相同,风蜡花的抗寒性较强,“粉色骄傲”抗根茎部病害的能力强于“紫色骄傲”。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威海桑沟湾海域栽培的适宜品种/系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选取了"黄官"、"爱伦湾"、"烟杂"、"连杂1号"、"205"、"海科1号"、"丰宝"、"海天1号"、"901"和"韩国品系"10个品种/系(各2绳,30株/绳)的海带苗进行栽培试验,海带苗初始体长为(20.34±0.49)cm,初始体宽为(3.21±0.16)cm,初始鲜质量为(0.05±0.01)g,试验从2017年12月开始至2018年6月结束,每月测定各种海带的长度、宽度、鲜质量、鲜干比等指标,并分析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爱伦湾"、"205"、"丰宝"海带的各项生长性状相对较优,可优选栽培,其中,"丰宝"海带的长度最大(320.93 cm),"爱伦湾"海带的宽度最大(49.93 cm),"205"海带的鲜质量最大(1.78 kg),"爱伦湾"海带的鲜干比最小(7.91);而"韩国品系"海带的各项生长指标相对较差,不适合选择栽培;其他各品种/系海带生长指标也无明显优势。研究表明,桑沟湾海域不同品种/系海带的生长存在差异,除了与品种系特异性有关外,还与海域特性如温度、营养盐等有关,桑沟湾海域适宜栽培的优质海带品种/系为"爱伦湾"、"205"和"丰宝"。  相似文献   

11.
北美红杉造林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因子对北美红杉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坡向、不同立地条件对北美红杉生长均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海拔1300m的生长较好;南坡生长较东南坡好;龙陵试验点树高最大增幅达28.7cm;贵阳试验点地径最大增幅达0.39cm。  相似文献   

12.
对3种基质,4个种源的2年生柔枝松容器苗的年生长规律及其形态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2个处理苗木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3-4月份、5-8月份,地径处于迅速生长阶段;而苗高只在4-5月份整个生长季中唯一一次高生长,期间地径生长缓慢。P3种源的年生长规律与其他种源有较大不同,即地径生长起止时间相对较早,苗高生长期较长。对17个形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结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M1基质容器苗的苗木质量较差;M2、M3基质的苗木质量较好,其中又以M2基质P1种源和M3基质P2种源的苗木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13.
同燕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1999年以国外引进的优质燕麦(Avena nuda L.)品种Marion作母本,裸燕麦8914作父本,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燕麦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为95~100 d,属中熟品种,株高113~118 cm,千粒重26.2 g,子粒粗蛋白质含量17.51%,脂肪含量10.26%,淀粉含量58%。抗旱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在山西省燕麦产区的旱坡地、二阴地均可种植,尤其在下湿滩地种植,增产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14.
热带珍贵树种青梅苗木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青梅苗木质量,应用相关分析确定苗高和地径作为青梅苗木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和平均值(M)±标准差(SD)法探究青梅苗木分级标准,比较分析2种方法各级别苗木的造林效果,从而确定适宜的分级方法和分级标准。结果表明,采用地径(D)、苗高(H)作为2年生青梅苗木分级指标是可行的;从各级别苗木比率以及造林效果分析,青梅苗木适宜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法进行苗木分级,其分级标准为Ⅰ级苗H≥45.3 cm,D≥4.7 mm;Ⅱ级苗21.8 cm≤H<45.3 cm,3.3 mm≤D<4.7 mm;Ⅲ级苗H<21.8 cm,D<3.3 mm。  相似文献   

15.
不同油用向日葵品种在盐碱地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1年,在晋西北地区对引进的7个油用向日葵品种进行了品种栽培对比试验,观测分析了各品种的产量、株高、茎粗、盘径、结实率、百粒质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油用向日葵各品种在盐碱地的适应性生长良好,其中,MG52*和SS2这2个品种在当地均能正常成熟,且生产性能优于对照品种S31,综合生产性能较好,抗逆性较强,适宜在晋西北山区盐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春季紫花苜蓿根系性状与地上部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适宜南方农区冬闲田季节性栽培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根系特性,用‘赛特’、‘赛迪5’、‘维多利亚’、‘WL-414’、‘赛迪7’、‘游客’、‘WL-525HQ’、‘超音速’和‘赛迪10’9个紫花苜蓿品种,以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紫花苜蓿根系性状与地上部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主根直径与根颈以下0~5 cm的侧根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根颈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根直径和根颈直径与株高和一级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0~5 cm侧根密度与株高、一级分枝数呈显著相关(P<0.05)。结果说明:主根粗壮、侧根发达,有利于植株一级分枝发生,是南方农区冬闲田季节性栽培紫花苜蓿品种的重要根系特征。  相似文献   

17.
科湘11号玉米新品种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用自选系ISA01和ISA02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玉米新品种。经过湖南省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优质,高产,抗性较好。适应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其在湖南省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播种),合理密植(密度范围是45000—52500株/hm^2),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8.
通过3 a的杉木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杉木树高、胸径和蓄积量以及土壤pH值、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 a试验后,最佳处理为A处理(6孔袋控处理),树高(8.46 m)、胸径(8.96 cm)和蓄积量(98.16 m~3·hm~(-2)),分别比CK提高5.75%、降低0.56%、提高19.13%,分别比B(8孔袋控处理)、C(10孔袋控处理)、D(传统处理)处理的提高0.24%~5.75%、2.63%~5.78%和17.75%~18.71%。0~20 cm和20~40 cm的土层土壤pH值均以A处理最高(4.6),0~2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以B处理最高(37.77 g·kg~(-1)),A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B处理相差不大,2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以A处理最高(25.75 g·kg~(-1))。施肥3 a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总体上以A处理最高。各处理0~20 cm土层的速效钾含量较试验前降低,全氮、全磷、全钾和碱解氮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含量均比试验前增加。相比常规施肥,袋控施肥对提高杉木早期生长量和林地土壤肥力上的效果较好,其中又以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毛红椿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毛红椿1年生苗干作插稳,选用IBA处理,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部位插穗和IBA不同浓度处理插穗对扦插苗的成活率,苗高、地径生长均有显著影响.1级插穗成活率最高,达27.12%;IBA浓度6×10^-4mg/L处理成活率最高,达32%,其次是8×10^-4mg/L成活率达30%;1级插穗用清水处理、2级插穗用2×10^-4mg/LIBA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生长有利,生长量分别是81.5,97.5cm和0.99,1.36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