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标准回肠可消化(SID)氨基酸(AA)模式下,降低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海兰灰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氮平衡的影响。选取540只20周龄体重相近且健康的海兰灰蛋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采食等代谢能(11.82 MJ/kg)、等赖氨酸(Lys,SID Lys为0.831%)、相同AA模式、不同CP水平(18.0%、17.5%、17.0%、16.5%和16.0%)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SID AA模式下,降低饲粮CP水平可极显著降低平均蛋重和CP摄入量(P<0.01),显著降低鸡蛋浓蛋白高度(P<0.05),显著降低蛋鸡摄入氮和排出氮(P<0.05),有提高氮表观利用率的趋势(P=0.05);数据偏相关分析表明,饲粮中SID AA模式外的精氨酸、苯丙氨酸和亮氨酸水平下降与平均蛋重下降显著相关(P<0.05),与浓蛋白高度下降无显著相关(P>0.05)。结果提示,SID AA模式下,降低饲粮CP水平,除影响平均蛋重和浓蛋白高度外,对其他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影响较小,平均蛋重的下降与低CP饲粮中精氨酸、苯丙氨酸和亮氨酸不足有关;AA平衡的低CP饲粮,可在维持较高生产性能的同时减轻蛋鸡粪氮排出。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用284日龄罗曼商品代蛋鸡5256只,试验饲粮分4个粗蛋白质和代谢能处理水平(A、B、C、D),同一处理设加酶(试验)与不加酶(对照)组,共8个组。结果表明:随着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的降低,产蛋率对照各组逐渐降低,试验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将加酶组与不加酶组聚类分析,加酶组显著高于不加酶组。料蛋比对应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干物质和氮的代谢利用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各处理间,A处理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不显著。经济效益,A处理对照与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对照与试验组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粗蛋白质饲粮中补充限制性氨基酸对大午金凤蛋鸡育雏期生长性能和氮排放量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大午金凤蛋鸡38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以对照组中限制性氨基酸含量为标准,降低另外3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补充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使其粗蛋白质水平分别达到20.02%、19.39%、18.44%、17.36%(实测值),饲粮其他营养水平均满足NY/T 33—2004的要求。1~6周龄进行6周试验,6周龄末继续观察,持续观察至20周龄。结果表明:1) 18.44%和17.36%粗蛋白质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末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除18.44%粗蛋白质组平均日采食量外,均显著高于20.02%粗蛋白质组(P0.05);随着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补充限制性氨基酸使蛋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末体重呈线性显著增长(P0.05); 20.02%和19.36%粗蛋白质组各生长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18.44%粗蛋白质组6周龄末体重均匀度最佳。观察期间,18.44%粗蛋白质组蛋鸡体重数值均高于其他各组。2) 18.44%粗蛋白质组空肠和回肠长度显著高于20.02%粗蛋白质组(P0.05),但与17.36%粗蛋白质组差异不显著(P0.05)。3) 18.44%粗蛋白质组粗蛋白质表观存留率显著高于20.02%和19.39%粗蛋白质组(P0.05),氮排放率和氮排放量显著低于20.02%粗蛋白质组(P0.05)。综合大午金凤蛋鸡生长性能和氮排泄量可知,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并补充限制性氨基酸不仅有利于大午金凤育雏期蛋鸡的生长发育,还可提高氮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低磷日粮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90只23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饲喂含非植酸磷为0.11%,0.15%,0.19%,0.23%和0.27%的日粮,研究低磷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期90d。结果表明,0.11%和0.15%%非植酸磷日粮组显著降低产蛋率、耗料量、蛋重、蛋壳钙磷和蛋黄磷脂含量(P<0.05),明显提高料蛋比(P<0.05);0.19%时非植酸磷显著增加蛋壳厚度和蛋壳重(P<0.05)。  相似文献   

5.
将800只56周龄京红1号蛋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对照组2组,分别饲喂常规蛋白饲粮和低蛋白饲粮,试验组在低蛋饲粮基础上添加0.1%、0.2%和0.3%的苏氨酸。预饲期7d,试验期35d,研究低蛋白饲粮添加苏氨酸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蛋白饲粮基础上添加0.1%、0.2%和0.3%苏氨酸均可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饲料利用率和蛋壳质量,促进蛋白质在鸡蛋中的沉积。其中,低蛋白饲粮基础上添加0.2%苏氨酸效果最佳,优于常规蛋白组。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284日龄罗曼商品代蛋鸡3256R,试验饲粮分4个粗蛋白质和代谢能处理水平(A、B、C、D),同一处理设加酶(试验)与不加酶(对照)组,共8个组。结果表明:随着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的降低,产蛋率对照各组逐渐降低,试验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将加酶组与不加酶组聚类分析,加酶组显著高于不加酶组。料蛋比对应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干物质和氮的代谢利用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各处理间,A处理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不显著。经济效益,A处理对照与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对照与试验组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低钙饲粮交替饲喂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8周龄的大午粉1号蛋种鸡6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2只,单笼饲养于个体智能鸡笼内,对照组08:00和14:00分别饲喂43.3、86.7 g中钙饲粮(钙含量为3.66%),试验组08:00饲喂43.3 g低钙饲粮(钙含量为2.00%),14:00饲喂86.7 g高钙饲粮(钙含量为4.49%)。试验期为5周,其中预试期1周,正试期为4周。结果显示:试验组各周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产蛋率、料蛋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各周的产蛋率在数值上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第2周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各周蛋白高度、哈氏单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中,18:00和22:00的血清钙含量显著高于10:00和14:00(P<0.05),高于06:00和次日02:00(P>0.05);试验组中,22:00的血清钙含量极显著高于06:00、10:00、18:00和次日02:00(P<0.01),并显著高于14:00和18:00(P<0.05);从06:00到22:00,试验组血清钙含量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在22:00时,试验组血清钙、降钙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高、低钙饲粮交替饲喂(将高钙饲粮在下午饲喂)可提高蛋鸡产蛋后期的产蛋率和对钙的吸收和沉积,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蛋壳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下蝇蛆蛋白替代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清品质及血清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252只产蛋率、体重相近的健康33周龄罗曼白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各组分别饲喂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SIDAA)平衡模式下配制的不同粗蛋白质水平(16.50%、14.85%、13.20%)的玉米-豆粕-蝇蛆蛋白饲粮,各组蝇蛆蛋白与豆粕提供等量的粗蛋白质。预试期2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与16.50%组相比,14.85%组的产蛋率、平均蛋重、产蛋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13.20%组的料蛋比显著增加(P<0.05),产蛋率、产蛋量、平均蛋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2)与16.50%组相比,14.85%组的平均蛋重、蛋清重、浓蛋白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和蛋清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13.20%组的平均蛋重、蛋清重、浓蛋白重和蛋白高度显著降低(P<0.05),而蛋清比例、哈氏单位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及总蛋白、白蛋白、尿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且输卵管膨大部组织学形态正常。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使用蝇蛆蛋白替代豆粕并使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4.85%时未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清品质产生不良影响,但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3.20%时则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下黑水虻蛋白替代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清品质及血清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用252只产蛋率相近的33周龄罗曼白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7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各组分别饲喂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SIDAA)平衡模式下配制的不同粗蛋白质水平(16.50%、14.85%、13.20%)的玉米-豆粕-黑水虻蛋白饲粮,各组黑水虻蛋白与豆粕提供等量的粗蛋白质。预试期2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与16.50%组相比,14.85组%和13.20%组的产蛋率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料蛋比显著升高(P<0.05);13.20%组的产蛋量显著降低(P<0.05),14.85%组的产蛋量无显著差异(P>0.05)。2)与16.50%组相比,14.85%组的平均蛋重、蛋清重、浓蛋白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和蛋清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13.20%组的平均蛋重、浓蛋白重、蛋白高度显著降低(P<0.05),蛋清重和哈氏单位呈下降趋势(P=0.0513和P=0.0673)。3)各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及总蛋白、白蛋白、尿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6.50%和13.20%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输卵管膨大部分泌功能有轻微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在SIDAA模式下,以黑水虻蛋白替代豆粕并使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4.85%时对鸡蛋蛋清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缬氨酸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蛋鸡饲粮中缬氨酸的最适添加量。试验选用 720只体重相近的 40周龄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成 5组,每组 4个重复,每个重复 36只鸡,分别饲喂缬氨酸水平为 0.6%、0.7%、0.8%、0.9%、1.0%的饲粮,试验期为 56d。结果表明:1)0.8%水平组料蛋比和 1.0%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最低,与其他各组均差异显著(P<0.05);各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产蛋均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2)0.8%水平组蛋壳强度最大,1.0%水平组蛋清蛋白质含量最低,与其他各组均差异显著(P<0.05)或有显著的趋势(P<0.10);各组蛋壳厚度、哈夫单位、蛋黄颜色、蛋白高度、蛋黄和蛋清相对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3)0.8%水平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0.8%水平组血清尿素氮和尿酸含量最低,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与其他各组均有差异显著的趋势(P<0.10)。4)二次曲线分析表明:当饲粮代谢能为11.31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 15.81%、赖氨酸水平为 0.77%时,以料蛋比为评价指标,产蛋高峰期蛋鸡缬氨酸需要量为 0.78%,以蛋壳强度和血清白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缬氨酸需要量分别为 0.81%和 0.75%。由此可知,基础饲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缬氨酸可降低产蛋高峰期蛋鸡料蛋比,增强蛋壳强度和提高血清葡萄糖含量。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建立蛋白质需要量析因模型,确定济宁百日蛋种鸡饲粮粗蛋白质的需要量。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3%、14%、15%、16%、17%,其他营养指标保持一致。选取40周龄、体重接近的健康济宁百日蛋种鸡5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预试期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蛋种鸡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ADCPI显著升高(P0.05)。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蛋种鸡41~48周龄的产蛋数、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量(ADEM)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料蛋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高粗蛋白质水平组(16%、17%)的产蛋数、产蛋率、ADEM均高于低粗蛋白质水平组(13%、14%、15%)。在一定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13%~16%)范围内,蛋重有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3)以ADCPI为因变量,以平均日增重(ADG)、ADEM和代谢体重(BW0.75)为自变量,拟合济宁百日蛋种鸡粗蛋白质需要析因模型为:ADCPI=0.268 0 ADG+0.271 1 ADEM+3.299 3 BW0.75(R2=0.993 4)。满足济宁百日蛋种鸡41~48周龄时最佳生产性能的适宜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5.49%。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京红1号"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蛋白质水平。试验选用41周龄"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720只,按实测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8%、14.53%、14.98%和15.44%)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预试期1周,正试期22周。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产蛋量影响显著(P0.05),且其均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线性增加(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料蛋比影响显著(P0.05),且其随粗蛋白质水平升高线性降低(P0.05)。2)Ⅳ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Ⅳ组蛋重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蛋重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线性增加(P0.05)。3)经济效益分析表明Ⅳ组蛋重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佳。综合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分析,42~64周龄"京红1号"蛋鸡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5.44%,适宜蛋白质能量比为13.41 g/MJ。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紫花苜蓿粗多糖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540只30周龄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1 000、2 000、4 000 mg/kg紫花苜蓿粗多糖。试验期144 d。结果表明:1)试验第1~8周,2 000、4 000 mg/kg紫花苜蓿粗多糖组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50 mg/kg紫花苜蓿粗多糖组(P0.05);试验第17~20周,2 000 mg/kg紫花苜蓿粗多糖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50 mg/kg紫花苜蓿粗多糖组(P0.05),同时250 mg/kg紫花苜蓿粗多糖组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00 mg/kg紫花苜蓿粗多糖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144天,各紫花苜蓿粗多糖组蛋黄颜色均显著加深(P0.05);试验第90天,4 000 mg/kg紫花苜蓿粗多糖组哈夫单位显著降低(P0.05);试验第60天,2 000、4 000 mg/kg紫花苜蓿粗多糖组蛋形指数显著降低(P0.05),试验第120天,1 000 mg/kg紫花苜蓿粗多糖组蛋形指数亦显著降低(P0.05);试验第61~90天,250、1 000 mg/kg紫花苜蓿粗多糖组软破壳蛋率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80天,500、2 000 mg/kg紫花苜蓿粗多糖组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盲肠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同时4 000 mg/kg紫花苜蓿粗多糖组盲肠乳酸杆菌数量也显著增加(P0.05);试验第144天,1 000 mg/kg紫花苜蓿粗多糖组盲肠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第40、80、120、144天,500、1 000 mg/kg紫花苜蓿粗多糖组盲肠双歧杆菌数量均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紫花苜蓿粗多糖可以显著提高产蛋期蛋鸡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优化盲肠菌群结构,且500 mg/kg为适宜添加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苜蓿粗多糖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540只27周龄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1 000、2 000和4 000 mg/kg苜蓿粗多糖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4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1~8周,500、2 000和4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产蛋率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9~16周、17~24周和1~24周,250、500、1 000和2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且在试验17~24周和1~24周,总产蛋重量显著提高(P0.05),而平均蛋重和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2)250、500和1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在试验第6、8、12、16、20和24周蛋壳颜色显著加深(P0.05),且在试验第8、12、16周较4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蛋壳颜色亦显著加深(P0.05);3)2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在试验第6、20、24周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4)试验第8、12、16、20和24周,250、500、1 000和2 000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蛋壳厚度显著增加(P0.05),且4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在试验第8、20、24周蛋壳厚度亦显著增加(P0.05);5)2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在试验第10、12和24周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显著提高(P0.05),且2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在试验第10和12周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显著高于250、1 000和4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P0.05)。试验表明,产蛋期蛋鸡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苜蓿粗多糖可以显著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且推荐适宜添加水平为250 mg/kg。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大豆黄酮对余干乌骨鸡产蛋后期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作用。选择产蛋率相近的60周龄余干乌骨鸡180只,分为大豆黄酮组和对照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大豆黄酮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g/t的大豆黄酮,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共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大豆黄酮组的产蛋率提高了11.67%(P<0.05),料蛋比降低了8.1%(P<0.05);大豆黄酮组的哈氏单位提高了7.7%(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30 g/t的大豆黄酮能提高余干乌骨鸡产蛋后期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评定和满足动物营养需要,降低饲料成本,减少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利用可消化AA平衡模式配制饲料越来越得到更多的认可。本文回顾了理想AA模式在蛋鸡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理想AA平衡模式在蛋鸡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汶上芦花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汶上芦花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建立粗蛋白质需要量回归模型,确定汶上芦花鸡产蛋期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30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汶上芦花鸡36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各组分别饲喂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3%、14%、15%、16%和17%的试验饲粮,其他饲粮营养水平保持一致。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产蛋数、产蛋率和平均日产蛋量(ADEM)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16%粗蛋白质水平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13%和14%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2)13%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蛋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16%和17%粗蛋白质水平组的哈氏单位显著或极显著低于13%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或P0.01)。13%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蛋黄颜色显著浅于14%、15%、16%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蛋壳颜色方面,16%粗蛋白质水平组的亮度显著高于14%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13%粗蛋白质水平组的红度显著高于16%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3)以ADCPI为因变量,以平均日增重(ADG)、ADEM和代谢体重(BW0.75)为自变量,建立汶上芦花鸡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回归模型为:ADCPI=0.02ADG+0.22ADEM+4.20BW0.75(R2=974 5,P0.05)。由此可见,汶上芦花鸡31~36周龄适宜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5.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