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甘草提取物对卡拉库尔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3只健康的卡拉库尔羊为瘤胃液供体,采集瘤胃液进行体外发酵培养,试验设计为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来源样组:对照组(G0)、10%胀果甘草粗提物组(G1)、10%刺果甘草粗提物组(G2)、10%刚果甘草粗提物(G3)、10%甘草原样(G4);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甘草提取物组:0%组(Z0)、0.5%组(Z1)、1%组(Z2)、3%组(Z3)、5%组(Z4)、7%组(Z5),研究其对瘤胃发酵参数:pH、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产气量、氨态氮浓度(NH3-N)的影响。结果显示,本试验添加的G1、G2、G3、G4组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以降低瘤胃产气量和乙酸产量;添加不同剂量的甘草粗提取物时,Z3组的添加剂量使瘤胃pH在正常范围,同时对产气量无显著影响,乙酸/丙酸比值为最低。  相似文献   

2.
单宁酸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yringe体外培养体系研究了单宁酸(TA)对绵羊瘤胃发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TA添加量分别为4、6、8和10 mg,每个处理3个重复,同时设一个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体外培养24 h后,各处理组的体外产气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3.4%、5.0%、10.1%和13.2%;试验组的甲烷产量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且氨氮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8.7%、19.6%、16.7%和25.1%,而微生物蛋白的产量却显著升高(P<0.05)。在以黑麦草为底物的Syringe系统中,TA的适宜添加量为6~10 mg,即0.2~0.4 mg/mL瘤胃液,说明TA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系统中瘤胃甲烷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为试验动物,利用人工瘤胃体外培养法及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丝兰提取物(分别为A:0mg/g、B:2mg/g、C:4mg/g、D:6mg/g、E:8mg/g)对瘤胃微生物组成及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丝兰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培养液的NH3-N浓度、甲烷产量、原虫数目及产气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微生物组成因丝兰提取物添加量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波动。  相似文献   

4.
在底物精粗比为6∶4的条件下,在底物中添加不同剂量[使发酵液中植物精油的浓度分别为0(对照)、50、100、200和400 mg/L]的丁子香酚、D-柠烯、茴香脑、肉桂醛、百里香酚或香芹酚,通过体外产气法比较研究不同植物精油对体外瘤胃发酵和甲烷(CH4)产量的影响。每种植物精油的每个剂量设3个重复。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24 h,测定产气量和气体中的CH4含量以及发酵液的p H、挥发性脂肪酸(VFA)和氨态氮(NH3-N)浓度。结果表明:1)除百里香酚外,添加各种植物精油对体外发酵液p H均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丁子香酚、D-柠烯、茴香脑和肉桂醛对体外发酵液总VFA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总VFA浓度随百里香酚和香芹酚浓度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PQ0.0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0 mg/L百里香酚和香芹酚显著降低体外发酵液总VFA浓度(P0.01)。D-柠烯、茴香脑、百里香酚和香芹酚的添加改变了各VFA占总VFA的摩尔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0 mg/L D-柠烯和茴香脑使乙酸比例显著增加(P0.05),丙酸比例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400 mg/L D-柠烯和茴香脑则使乙酸比例显著下降(P0.05),丙酸和丁酸比例显著上升(P0.05)。百里香酚和香芹酚的添加对乙酸比例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400 mg/L百里香酚和香芹酚使丙酸比例显著下降(P0.05)。3)添加茴香脑、百里香酚和香芹酚显著影响体外发酵液NH3-N浓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400 mg/L百里香酚和香芹酚显著降低NH3-N浓度(P0.05)。4)添加D-柠烯、茴香脑、肉桂醛对体外发酵24 h产气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的百里香酚和香芹酚均显著降低体外发酵24 h产气量(P0.05),且产气量随百里香酚和香芹酚浓度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PQ0.01)。5)添加D-柠烯、茴香脑和肉桂醛对体外发酵24 h CH4产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50和100 mg/L的丁子香酚显著增加体外发酵24 h CH4产量(P0.05),而400 mg/L的百里香酚和香芹酚体外发酵24 h CH4产量分别降低84.7%(P0.05)和73.9%(P0.05)。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可知,不同植物精油对体外瘤胃发酵和CH4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且与添加剂量有关。其中,低剂量的百里香酚和香芹酚促进体外瘤胃发酵,而高剂量的百里香酚和香芹酚抑制体外瘤胃发酵且显著降低24 h CH4产量。  相似文献   

5.
茶皂素对甲烷产量和瘤胃发酵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皂素是从茶籽中提取的一种五环三萜类糖苷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茶皂素可以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模式,减少甲烷排放的功能,因此,茶皂素可望成为反刍动物的新型瘤胃发酵调控剂.论文主要综述茶皂素的结构,以及茶皂素对甲烷产量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孔静  郑楠  赵圣国 《中国饲料》2023,(21):189-194
为揭示橘皮提取物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选用3头健康、装有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用于瘤胃液的采集。试验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添加0.6 mL 80%甲醇,试验组添加0.6 mL橘皮提取液。分别在体外培养6、12、24 h和48 h记录产气量,发酵48 h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试验组发酵液pH较对照组降低1.51%(P <0.05)。(2)试验组产气量较对照组提高55.99%(P <0.05),试验组发酵液尿素氮浓度较对照组提高83.97%(P <0.05),试验组发酵液丙酸浓度较对照组提高21.44%(P <0.05),试验组发酵液戊酸浓度较对照组提高37.14%(P <0.05)。综上,添加橘皮提取物可有效调控瘤胃微生物发酵状态。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添加亚油酸和亚麻酸对水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甲烷产量的影响.体外培养底物精粗比为30∶70,添加底物干物质的量5%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对照组不添加亚油酸和亚麻酸,试验组亚油酸和亚麻酸比例分别为0∶100、25∶75、50∶50、75∶25和100∶0,每组5个重复,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24 h.结果 ...  相似文献   

8.
利用体外产气量法研究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微生物体外甲烷产量及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包括2个部分,试验一研究了绞股蓝皂甙对瘤胃微生物甲烷产量及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二分析绞股蓝皂甙对瘤胃微生物发酵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试验以0.42 g羊草+0.126 g玉米+0.054 g豆粕为发酵底物,60 mL培养基中的绞股蓝皂甙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5,10,20和40 mg,发酵24 h。与对照组比较,发酵8 h,各处理组甲烷浓度显著下降(P<0.05),分别下降30.20%,43.49%,44.67%和75.8%;12 h,20 mg组显著下降(P<0.05),40 mg组极显著下降(P<0.01),处理组甲烷浓度分别下降6.97%,9.63%,18.90%和61.82%;24 h,10 mg组显著下降(P<0.05),40 mg组极显著下降(P<0.01),处理组甲烷浓度分别下降2.34%,9.39%,6.90%和20.73%,甲烷浓度与皂甙剂量之间有极显著的线性效应(P<0.01)。10 mg组的氢利用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试验组无显著变化。10 mg组显著提高了TVFA及乙酸、丙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支链脂肪酸浓度(P<0.05),40 mg组丁酸的浓度极显著下降(P<0.01)。10 mg组和20 mg组乙丙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皂甙剂量增加,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支链脂肪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乙丙比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二次方效应,丁酸同时具有极显著的线性效应。处理组原虫数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下降(P<0.01)(40 mg组),且与皂甙剂量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方效应(P<0.01)。微生物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但呈上升趋势。10 mg组和40 mg组的氨态氮浓度显著升高(P<0.05),氨态氮浓度与皂甙剂量之间有显著的线性效应(P<0.05)。高剂量绞股蓝皂甙降低了微生物发酵的理论与实际产气量,并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方效应,产气速率与皂甙剂量之间有着显著的线性效应。以上结果表明绞股蓝皂甙能改变瘤胃微生物发酵模式,降低瘤胃微生物的甲烷产量,提高VFA的产量,有利于饲料能量的利用,同时缓解甲烷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4种天然植物精油(桉叶油、山苍子油、肉桂油和茴香油)对肉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甲烷(CH4)产量的影响。体外培养底物精粗比为60∶40,分别添加0(对照)、50、100、200和400 mg/L的桉叶油、山苍子油、肉桂油和茴香油,每种植物精油的每个浓度设置3个重复,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24 h,测定24 h产气量和气体中的CH4产量以及瘤胃发酵液的pH、挥发性脂肪酸(VFA)和氨态氮(NH3-N)浓度。结果表明:1)添加山苍子油、茴香油显著影响了体外瘤胃发酵液pH(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0 mg/L山苍子油、茴香油显著降低了总VFA浓度(P0.05),且随着山苍子油、茴香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P0.05);添加400 mg/L山苍子油和茴香油均显著增加了乙酸比例(P0.05),且随着山苍子油和茴香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二次曲线趋势(P0.05);添加200 mg/L茴香油、400 mg/L桉叶油显著提高了丙酸比例(P0.05),而添加400 mg/L的山苍子油显著降低了丙酸比例(P0.05),且随着桉叶油、山苍子油、茴香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P0.05);添加400 mg/L桉叶油、200 mg/L茴香油显著降低了乙酸/丙酸(P0.05),添加400 mg/L山苍子油显著增加了乙酸/丙酸(P0.05),且随着桉叶油、山苍子油、茴香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0 mg/L茴香油显著降低了NH3-N含量(P0.05),且随着茴香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P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0 mg/L山苍子油、茴香油均显著降低了产气量(P0.05),且随则山苍子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二次曲线趋势(P0.05),随着茴香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P0.05);添加400 mg/L山苍子油、茴香油显著降低了CH4产量(P0.05),且随着山苍子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二次曲线趋势(P0.05),随着茴香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P0.05)。由此可见,不同植物精油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CH4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且与植物精油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甘草酸单铵盐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甲烷产量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的添加浓度.选取3只安装永久性瘘管的绵羊作为瘤胃液供体,体外产气法测定添加不同浓度甘草酸单铵盐后瘤胃发酵参数及甲烷产量.以基础饲粮为发酵底物,设置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甘草酸单铵盐浓度分别为0、50、150、250、35...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精料、青干草和单宁酸作为发酵底物,研究添加不同水平单宁酸对绵羊体外发酵参数和甲烷产量、干物质和粗蛋白质降解率的影响,以期为体内试验筛选适宜的单宁酸浓度,为富含单宁的粗饲料资源应用于反刍动物日粮配制及减少反刍动物养殖过程种甲烷排放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开展研究,发酵底物为精料、青干草和单宁酸,设置底物的精粗比为3∶7。根据单宁酸添加量分为6组,单宁酸添加量分别为0、0.5%、1.0%、1.5%、2.0%、3.0%,发酵时间设置为3、6、12和24 h,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各培养时间pH、氨氮(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总产气量、甲烷产量、干物质和粗蛋白质降解率。结果显示,培养至3 h时,1.0%和2.0%单宁酸添加组p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点各组pH无显著差异(P>0.05);1.0%、2.0%和3.0%单宁酸添加组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培养至6和24 h时,各处理组NH3-N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培养至6 h时,2.0%单宁酸添加组乙酸、丙酸、丁酸和总VFA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培养至24 h时,1.0%、1.5%和3.0%单宁酸添加组的丙酸、丁酸和总VFA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单宁酸添加组4个时间点丙酸、丁酸、总VFA浓度的平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培养至12、24 h时,各处理组总产气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至12 h时,2.0%组甲烷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0.5%组和1.0%组(P<0.05);培养至24 h时,2.0%和3.0%组的甲烷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添加单宁酸会显著降低体外发酵的NH3-N浓度,抑制VFA的产量,添加1.5%、2.0%的单宁酸能够显著降低瘤胃发酵甲烷产量,添加单宁酸的处理组粗蛋白质降解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发酵试验研究蜜蜂肽对瘤胃发酵参数及甲烷气体排放量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健康、体重[(40±3)kg]相近的高山美利奴羊(n=4)作为瘤胃液供体。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共3个处理,在每千克干物质基础上,分别添加0、0.75、1.50 mg的蜜蜂肽,每个处理7个重复。发酵24 h后,冰水终止发酵,收集产气和发酵液,测定瘤胃发酵液pH,确定蜜蜂肽对发酵液气体产量、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部分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发酵24 h,与不添加蜜蜂肽相比,添加0.75 mg蜜蜂肽能显著提高瘤胃内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P<0.05),显著降低丙酸比例(P<0.05),显著提高甲烷产量(P<0.05),有提高瘤胃pH(P=0.080)和普雷沃氏菌数量(P=0.078)的趋势。综上所述,在体外发酵24 h条件下,蜜蜂肽对绵羊瘤胃发酵有一定影响,能够调节绵羊瘤胃发酵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不同类型及比例的酵母培养物(YC)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全因子试验设计,在发酵底物条件下分别添加不同类型及比例的YC,一个对照组、4个试验组,测定体外发酵参数浓度;发现YC-3能极显著降低培养液pH和丙酸浓度,显著增加异丁酸浓度和乙丙比。在体外条件下添加1%、2%YC均能显著增加培养液中乙酸浓度,添加4%YC能极显著降低异戊酸的浓度。YC不同来源和不同水平影响绵羊瘤胃体外发酵pH、丙酸及乙丙比等发酵参数,用于指导畜牧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沙葱水溶性提取物和脂溶性提取物对肉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24只体况良好、体重为(37.1±0.5) kg的杜寒F1杂交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沙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粉[10.0 g/(d·只)],脂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脂溶性提取物[2.8 g/(d·只)],水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3.4 g/(d·只)]。饲养试验共持续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在正试期的第0、30和60天晨饲后2 h通过口腔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的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瘤胃液pH(P<0.05),降低了瘤胃液氨态氮的浓度(P>0.05),但均未超过正常范围;饲粮中添加沙葱显著提高了瘤胃液菌体蛋白浓度(P<0.05)。2)与对照组相比,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和其脂溶性提取物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丙酸浓度(P<0.05),添加沙葱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丁酸浓度(P<0.05)并显著降低了异丁酸的浓度(P<0.05),乙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在30、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黄色瘤胃球菌含量(P<0.05),对溶纤维丁酸弧菌、甲烷菌、白色瘤胃球菌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显著提高瘤胃液真菌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沙葱显著降低瘤胃液原虫含量(P<0.05)。综上,沙葱及其提取物改善了瘤胃发酵模式,显著影响了肉羊瘤胃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15.
丝兰皂甙对绵羊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2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雄性东北细毛羊,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饲喂0、100、200、300mg/kg水平丝兰皂甙,研究其对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对试羊采食后的0、2、4、6、8h瘤胃内环境指标进行测定,各组在同一时间点pH无显著差异(P〉0.05),但总体上随着丝兰皂甙添加水平的上升,pH随时间变化有变缓趋势;300mg/kg组较对照组4h和6h乙酸浓度下降15.1%和19.8%,丙酸浓度则提高22.7%和22.9%,差异显著(P〈0.05),各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100、200、300mg/kg组对氨的抑制率分别为17.17%、29.84%和27.12%,200mg/kg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8d后,测定试羊血液生化指标,各组均处正常生理范围内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海南霉素对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模式及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况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3期,每期15 d,试验设负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正对照组(添加10 mg/kg莫能菌素)和海南霉素组(添加7.2 mg/kg海南霉素).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海南霉素后,除在采食后2h显著提高奶牛瘤胃内pH(P <0.05)外,其他时间均无显著影响(P>0.05);采食后0、2、8和10 h,海南霉素组氨态氮(NH3 -N)浓度均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而采食后6h,海南霉素有抑制NH3 -N释放的趋势(P=0.06);采食后0、2、4和6h,海南霉素组乙酸浓度及乙酸与丙酸的比值与负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丙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丁酸浓度没有显著变化(P>0.05).海南霉素显著抑制了瘤胃甲烷的产生(P=0.02),海南霉素组的奶牛甲烷呼出量为216.50 L/d,比负对照组降低了14.03%.由此得出结论:饲粮中添加海南霉素可以改变奶牛瘤胃的发酵类型,使其更趋向于丙酸型发酵,并显著降低动物的甲烷呼出量.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体外发酵法,研究在人工瘤胃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50、100、150、200、400、800、1200、2400、4800μg/L)的纳米铜时,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试验共分10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纳米铜在添加量为100-400μg/L时,乙酸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说明在体外发酵条件下添加适量的纳米铜对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添加无患子皂甙(SAD)对瘤胃发酵及甲烷产量的影响。通过体外培养法,以玉米粉、羊草粉(50∶50)为底物,设置对照组(无添加)、添加底物量1.5%的茶皂素组(TS,正对照)和SAD(与TS相同皂甙量),测定培养12、24 h后各组产气量和甲烷产量,以及24 h培养液的pH值、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氨态氮浓度和原虫数。结果表明:在12 h和24 h时,SAD组产气量均提高(P<0.01和P<0.05)。12 h时,SAD和TS组甲烷产量均显著降低(P<0.05),24 h时达到极显著(P<0.01)。SAD和TS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提高(P<0.01和P<0.05),SAD组乙酸和丙酸浓度增加(P<0.05和P<0.01),TS组丙酸浓度提高(P<0.05)。SAD组氨态氮浓度及培养液中原虫数极显著降低(P<0.01),TS组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添加SAD可促进瘤胃发酵,抑制原虫生长,减少甲烷产生。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物候期天然牧草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对放牧绵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分别在牧草生长的不同时期(绿草期、盛草期和枯草期)选择不同的样方测定其混合牧草的营养成分,同时段选择6只放牧绵羊测定其瘤胃pH,氨态氮(NH3-N)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显示:①牧草中粗蛋白质(CP)含量在绿草期含量最高(13.95%),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 < 0.05),而枯草期最低,为5.14%;中性洗涤纤维(NDF)随着牧草的生长不断增加,酸性洗涤纤维(ADF)在绿草期含量最少。②瘤胃内环境参数随着不同物候期牧草中营养成分的变化而变化,瘤胃pH在盛草期显著低于其他阶段(P < 0.05),NH3-N含量在枯草期显著低于其他两个阶段(P < 0.05),VFA含量在枯草期最低,盛草期显著高于绿草期(P < 0.05)。综上所述,放牧绵羊在枯草期由于摄入的CP含量减少,NDF增加,导致消化率降低,不能满足放牧绵羊的营养需要,故在枯草期到绿草期这一阶段应对其进行合理补饲,调控瘤胃发酵,以改善瘤胃内环境,提高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