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3年广西北海市东亚飞蝗暴发成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9月上旬,北海市暴发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东亚飞蝗虫灾,发生面积超过7000hm2,全市高密度中心小区6处。经自治区内资深专家学者考察研讨,认为北海沿海蝗区属北部湾沿海稀树草原类型,其成因复杂,主要是原生态环境改变,新生态环境未建立,而形成的蝗虫适生环境,在特殊气象因子作用下暴发成灾。并由此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近年来东亚飞蝗发生范围广、面积大、程度重、发生期不整齐、暴发频率高的特点;分析了暴发的原因主要是虫源基数较高、孳生场所扩大、气象条件有利、自然控害作用下降、资金投入不足及防治能力不够等;并从治理方针、策略、战术、技术上,提出了东亚飞蝗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东亚飞蝗暴发原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近年来东亚飞蝗发生范围广、面积大、程度重、发生期不整齐、暴发频率高的特点;分析了暴发的原因主要是虫源基数较高、孳生场所扩大、气象条件有利、自然控害作用下降、资金投入不足及防治能力不够等;并从治理方针、策略、战术、技术上,提出了东亚飞蝗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的新动态及其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河南现阶段东亚飞蝗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及其原因,提出搞好治蝗减灾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治蝗工作的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加强蝗灾的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防治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强调把蝗区分为3类,实施分级管理,综合治理战略.  相似文献   

5.
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生物科学工作者根据昆虫生态系统学的原理,针对我国东亚飞蝗发生地的成因和飞蝗的生物学与生态、生理学特性,提出了一整套根除蝗害方案,主要贯彻“预防为主,改治并举”的治理方针,经过几十年的实施证明:这一治理方针是行之有效的,目前暖温带的蝗害已得到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6.
白洋淀东亚飞蝗暴发原因及持续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气候变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雨季少雨等气候异常及白洋淀严重脱水、生态环境恶化、秋残蝗种群密度大 和监测防治手段落后,是近年河北白洋淀蝗区东亚飞蝗持续大暴发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监测预警,将地理信息 系统和遥感技术引入到防治决策的整体系统中。重视生态控制和生物防治,注意应急防治手段、改进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冀州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北临衡水湖.衡水湖俗称千顷洼,为河北省第二大淡水湖,湖区总面积为8 632.87 hm2,冀州市辖总面积的81.4%(7 028 hm2)是典型的洼淀型蝗区,加上邵村沟、索卢河、老盐河等地,冀州市常宜蝗面积8 000hm2,为河北省的重点蝗区.  相似文献   

8.
东亚飞蝗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广西东亚飞蝗的系统监测工作始于1989年,由广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柳州地区植保站以及来宾、武宣、宾阳、贵港、邕宁、象州等6个县(市)植保(测报)站共同组成东亚飞蝗监测网,制定了适用于广西蝗区的“东亚飞蝗监测一般调查方法”。经过三年的实施,基本摸清了东亚飞蝗在广西发生的一般规律,年发生3个世代,主要以卵和少量的成虫及蝗蝻越冬,第2、3代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重叠发生,是当年发生为害的盛期。飞蝗种群在年内的数量变化接近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0.
白洋淀东亚飞蝗发生日趋严重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白洋淀蝗区东亚飞蝗有 5次大发生 ,并且日趋严重。通过对东亚飞蝗近年来严重发生原因的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残蝗面积、残蝗密度、年降雨量、淀泊水位及生态环境是影响白洋淀蝗区东亚飞蝗发生严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广西东亚飞蝗监测调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广西属东亚飞蝗偶发区,常年零星发生,但遇条件适宜,仍可暴发成灾。蝗情调查是治蝗工作的关键技术。广西飞蝗监测调查方法强调了监测对于指导防治的实用性功能,将监测的重点放在蝗蝻的调查上。本文还列举了东亚飞蝗蝗卵胚胎发育形态特征、蝗蝻龄期特征、广西常见蝗虫成虫的识别、飞蝗与车蝗若虫的区别、东亚飞蝗在广西的年生活史以及蝗灾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等蝗情监测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2.
阜南县位于淮北平原西南部,淮河及其支流谷河、洪河等流经本县。其中洼地面积452k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4.5%,内有国家设置的蓄洪库和行洪区。地势低洼,旱涝灾害频繁,植被稀疏,杂草丛生,是东亚飞蝗栖息繁衍的适宜场所。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形地貌,东亚飞蝗成为本县的历  相似文献   

13.
东亚飞蝗持续大发生非自然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飞蝗是引发我国蝗灾的主要种类。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东亚飞蝗持续大发生,究其原因,除受异常气候、生态环境及滨湖水位涨落的影响外,还受防治经费、撂挟荒地、监测技术、防治适期、施用农药、防后扫残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东亚飞蝗防治适期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由于受异常气候、农业生态环境及白洋淀水位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东亚飞蝗在河北省白洋淀蝗区出现了 1993、1995、1998、1999年和 2 0 0 1年持续大发生。 195 2年邱式邦等先生在毒饵治蝗方法一文中提出“将蝗虫消灭在 3龄以前” ;195 7年农业部在冀、鲁、豫、苏、皖 5省及天津市治蝗座谈会总结一文中 ,提出“力求做到在 3龄以前 ,一次喷药消灭秋蝗主力” ;196 3年郭尔溥先生在飞机喷粉防治东亚飞蝗的药量问题一文中 ,提出“应抓住蝗蝻 3龄以前的防治是十分必要的。”当前 ,由于环境及气候条件的变化使蝗蝻出土期延长、飞机…  相似文献   

15.
时间(年)发生面积(万hm2)防治面积(万hm2)平均密度(头/m2)最高密度(头/hm2)19902.570.500.37219912.500.650.22119922.520.630.300.819932.380.700.34119942.331.080.69519952.601.161.16100019962.280.970.635019972.671.270.916019984.503.564.531000019993.893.011.7615020005.623.531.7110020014.684.422.05110020025.435.132.78600020035.433.601.2335020044.533.531.1770表1滨州市东亚飞蝗发生情况滨州市地处山东北部、渤海南岸,历史上是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的常发区,发生类型属沿海蝗区。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6.
绿僵菌油剂防治东亚飞蝗田间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 0 2年在天津大港以绿僵菌LA06油剂防治东亚飞蝗进行了田间试验。绿僵菌分生孢子系在实验室采用常规双相产孢系统 ,在大米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产生。油剂用V(大豆油 )∶V(煤油 ) =3∶7配制。试验区选用蝗蝻相对不易迁出迁入的高密度地带 ,3龄蝗蝻占 90%,成点片状密集分布。超低量喷雾 1hm2 喷施绿僵菌油剂1.5L ,含绿僵菌干粉48g ,其分生孢子含量为1.37×1012个。药效调查采用全区密度级别估测法调查试验区虫口密度变化 ,并以笼罩法试验作为旁证。结果表明 ,在施药后 6~9d蝗蝻种群急剧减少 ,第 18天虫口减退率达 81.1%。田间防治与笼罩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用亚蝗微粒子虫毒饵在室内和田间防治东亚飞蝗的试验结果表明,饵料含孢量约1×1012个/kg,投放量2kg/667m,于蝗蝻2龄期施用,14d内可获得87.8%的杀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