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用双单倍体的实生籽和一单倍体无性系试管苗,按常规方法和改良方法对染色体加倍的试验结果。试验表明:在无菌条件下,用0.2~0.3%的秋水仙素浸种12~48小时后,再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处理实生苗的改良浸种法,与常规方法相比能有效克服秋水仙素对根的毒害作用,提高处理苗的成活率,从而大大提高加倍频率(加倍频率最高达70.96%);对一单倍体无性系,采用秋水仙素浸试管苗切段后再用组织培养使之分化苗的改良方法也能有效地提高加倍频率(最高达70%)。而常规的幼芽处理法在干旱地区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2.
3.
黄瓜染色体加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进行了黄瓜单(双单)倍体染色体加倍试验。结果表明,单倍体加倍频率较低,为4.1%,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双单倍体诱导纯合四倍体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加倍频率达16.9%。  相似文献   

4.
棉花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0.3%~0.5%的秋水仙素水溶液在遮荫保湿条件下,浸渍棉花单倍体侧芽24h,或将20μl处理液一次性注入侧芽基部,均能获得较好的加倍效果,但注射法比较经济、方便。上述两种方法的加倍成功率可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5.
6.
小麦单倍体植株的越夏及染色体加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小麦单倍体植株的越夏技术及染色体加倍方法。结果表明:在16±1℃低温条件下,在壮苗培养基中附加2~3mg/l的MET不仅可以使花粉植株安全越夏,并可大幅度提高移栽成活率,以3mg/l MET抑制作用最明显,但移栽成活率以2 mg/l的效果最高。在以秋水仙素注射分蘖节、浸泡分蘖节和自然加倍这三种加倍方法中,以注射分蘖节的加倍效果最好。采用该方法加倍,3个供试基因型的加倍成功率分别为64.29%、46.67%和37.79%,比自然加倍率(对照)提高了184.72%、195.57%和222.53%。  相似文献   

7.
单倍体育种技术能显著提高育种效率,而单倍体加倍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文章综述了自然加倍法和化学加倍法的原理和利弊。化学加倍法因处理的对象种类、使用的药剂种类和操作方法的不同而加倍率和成活率不同,同时操作方法因为技术难度的差别,在应用时应根据工作条件和研究目标进行合理选择。最后展望了今后单倍体加倍技术的研究方向,并探讨了加倍效率的评价指标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倍效率评价方法,便于不同研究之间比较。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芥菜基因型和培养条件对小孢子培养效果的影响,建立适合芥菜小孢子培养及染色体加倍的最佳方案,对芥菜8个不同变种的34份自交系进行小孢子培养,比较不同热激时间、活性炭浓度、小孢子密度对出胚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基因型对芥菜小孢子培养成功与否影响较大,34份材料中11份材料成功培养出胚状体;不同材料间出胚效果差异明显,其中,大头菜出胚率最高,可达23.85胚/蕾;芥菜小孢子出胚最佳条件为32 ℃热激1~2 d,培养基含活性炭3~5 g/L,小孢子密度为1.5×105~2.0×105 个/mL。染色体加倍试验结果显示,1 g/L秋水仙素溶液浸泡茎尖1 h的处理加倍效率高、嵌合体少,可应用于芥菜染色体的加倍。  相似文献   

9.
不同加倍方法处理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基因型玉米材料诱导产生的单倍体幼苗为材料,在2~3叶期用0.06%浓度的秋水仙素配以2.0%的二甲基亚砜(DMSO)通过浸根、滴注心叶和针刺生长点3种不同的方法对单倍体进行人工化学加倍,并对不同加倍方法的加倍率和致死率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针刺生长点的方法加倍效果最好。平均加倍率为23%,结实率为21.4%,致死率为16.3%。与其他2种化学加倍方法比较,不仅加倍率显著提高,而且所用的秋水仙素剂量更低。  相似文献   

10.
小麦×玉米产生小麦单倍体的染色体加倍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的单倍体植株无染色体自然加倍发生 ,为获得加倍单倍体 ,进行了两种秋水仙素加倍处理。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中直接加入秋水仙素处理已培养 7d的幼胚 ,无秋水仙素对照的幼胚萌发率为 6 7.4 % ,存活的植株均未结实 ;而经过浓度为 5 0mg/L、10 0mg/L和 2 0 0mg/L秋水仙素处理的幼胚萌发率分别是 32 .1%、2 6 .4 %和 16 .3% ,加倍率分别是 85 .7%、10 0 %和 5 0 %。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在 2 4~ 72h范围内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幼胚萌发率随之降低 ,死亡率随之增加 ,以 2 4h效果较好。用浓度为 5 0 0mg/L、75 0mg/L、10 0 0mg/L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根加倍处理 ,平均加倍率分别是 89.6 %、76 .0 %和 73.3% ,而用浓度为 5 0 0mg/L秋水仙素处理壮苗获得了98.2 %的加倍率和 93.2 %的加倍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紫薯组织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薯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初始培养、继代培养、壮苗培养及生根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究,建立了无菌体系,并对生根苗进行了驯化移栽。结果表明:在这些培养条件下,紫薯苗能够较好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以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 L.)“Wen-40”和“紫花白”2个品种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通过离体培养分化成苗以及对卡那霉素(Km)和头孢霉素(Cef)的敏感性研究,建立了农杆茵介导的稳定、高效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结果表明:“Wen-40”的茎段适合转基因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而25 mg.L^-1的Km适合转基因植株的抗性筛选,低于200 mg.L^-1的Cef浓度对马铃薯的诱导分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豫马铃薯 1号 (郑薯 5号 )和津引 8号马铃薯为外植体 ,应用不同的培养基对马铃薯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以所获得的无毒苗为材料进行快速繁殖研究 .结果表明 ,豫马铃薯 1号外植体在MS BA 2mg·L-1 NAA 0 .1mg·L-1 GA30 .1mg·L-1 蛋白胨 10 0mg·L-1培养基上成苗率较高 ;津引 8号马铃薯在MS BA 1.5mg·L-1 NAA 0 .1mg·L-1 GA30 .1mg·-1 蛋白胨 10 0mg·L-1培养基上成苗率较高 ;而 1/ 2MS IBA 0 .3mg·L-1,1/ 2MS IAA 0 .5mg·L-1培养基适宜于豫马铃薯 1号无毒苗的快速繁殖 ;1/ 2MS IBA 0 .3mg·L-1,1/ 2MS IAA 0 .3mg·L-1培养基适宜于津引 8号无毒苗的快速繁殖 .  相似文献   

14.
缩节胺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保存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以马铃薯试管苗为材料,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缩节胺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保存中的作用,为缩节胺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材料。实验结果表明,缩节胺能增加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节数,缩短节间距,使试管苗健壮,其适宜使用浓度为5.0~10.0mg/L。较低浓度的缩节胺(2.5~5.0 mg/L)对不定芽的分化和增殖有促进作用。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10.0 mg/L)的缩节胺可诱导马铃薯试管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人参果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参果的幼嫩茎段和叶片作外植体,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6-BA IAA,6-BA NAA 和 KT 2,4 D 组成的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结果显示:MS 6-BA 0.07 mg/L IAA 0.03mg/L,MS 6-BA 0.70mg/L IAA 0.03mg/L,MS 6-BA 0.70mg/L IAA O.05mg/L,MS 6-BA 1.00mg/L IAA 0.05mg/L 4种培养基中的材料愈伤组织长势比较好,分化明显、经继代培养,丛生芽大量形成,丛生苗根系发达、其他培养基则停留在愈伤组织阶段或只长出极少数短的根.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技术,研究不同浓度蔗糖和PEG4000组合,无机盐Ca^2+、K^+、Mg^2+、Na^+、Zn^2+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等对马铃薯花粉萌发和花粉馁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马铃薯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最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为蔗糖10%+PEG4000 10%+Ca(NO3)2 0.02%+H3BO3 0.02%+K^+0.500mmol/L,其萌发率最高可达89.6%,在此基础上添加低浓度的Mg^2+、Na^+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1mg/L6-BA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花粉管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NAA对马铃薯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无积极影响,相反高浓度还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地研究马铃薯生理特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小孢子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马铃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小孢子为材料,研究了小孢子原生质体游离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用1 % 蜗牛酶+1.2 % 纤维素酶+0.5 % 半纤维素酶的混合酶液能大量游离出经低温预处理的马铃薯四分体小孢子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的最高产率达78.05 %;2-N吗啉乙烷磺酸 (MES) 对小孢子原生质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0.1 % 的荧光增白剂鉴定脱壁完全,0.01 % 的FDA荧光检测表明原生质体具有生活力。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成熟花粉原生质体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峰  王蒂  王玉萍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9):1358-1362
 初步研究了马铃薯成熟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条件,首次采用"低温-萌发-酶解"三步法从马铃薯成熟花粉中分离出原生质体。其分离途径是:经6℃低温处理的成熟花粉在萌发液中萌发出短花粉管时转入酶液。在酶液作用下,花粉发生质壁分离,花粉管脱落,随后原生质体缓慢地从花粉管断裂处挤出。在萌发30 min和1.0 mol·L-1甘露醇渗透压下,原生质体分离效果最佳,分离率最高达19.40%。用0.1%荧光增白剂检测脱壁完全,FDA荧光检测表明花粉原生质体具有生活力。  相似文献   

19.
茄子对褐纹病(Phomopsisvexans)的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茄子褐纹病抗 品种系83-02,配制相应的世代,研究茄子对褐纹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抗源品系83-02对褐纹病菌的抗性遗传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将该抗褐纹病的基因符号取名为Rph和rp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