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铃薯Y病毒复制酶基因的转基因烟草对PVY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农杆菌LBA4404/pAL4404、pBin438双元载体上的NIb基因正义序列、反义序列、5''-缺失序列及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Ⅱ)转入烟草品种NC89的染色体,获得抗卡那霉素的转化再生烟草植株.经抗性筛选、PCR检测、无性扩繁和大量重复抗病鉴定,结果表明,转化烟草植株DNA中整合了外源目的基因;NIb基因正义序列、5''-缺失序列转化再生植株中,均出现抗10μg/mlPVY侵染的植株;NIb基因反义序列转化再生植株仅部分抗5μg/mlPVY侵染.ELISA分析认为抗性植株无病毒累积.初步筛选出对PVY侵染具有较高抗性的转基因烟草植株.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超敏蛋白对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诱导抗性影响,采用半叶枯斑法和田间效果试验研究超敏蛋白BaPE1提取物对枯斑三生烟和普通烟的诱导抗性和促生作用。结果表明,超敏蛋白BaPE1能诱导烟株对烟草马铃薯Y病毒产生抗性,并对烟草有一定的促生作用。接种前48h喷施500μg/mL超敏蛋白BaPE1预防效果达70.46%,接种后24h、48h喷施500μg/mL超敏蛋白BaPE1治疗效果达61.30%和60.5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喷施500μg/mL超敏蛋白后烟草在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生长势,并高于其他处理。因此,超敏蛋白BaPE1不仅可以提高烟草抗性而且还能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1份我国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的烟草品种和抗源材料进行烟草蚀纹病毒(TEV)和马铃薯Y病毒(PVY)的抗病性鉴定,为烟草抗病品种的利用与品种合理布局,以及烟草抗病毒病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21份烟草品种为材料,于2009-2011年采用大田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21分烟草种质资源进行了TEV和PVY的抗病性鉴定。【结果】在供试种质中,对TEV表现抗病的有双抗70、云烟97、中烟103、秦烟96、辽烟17、云烟203、秦烟98、云烟85、G28共9份材料,表现中抗的有中烟90、龙江237、NC89、G80共4份材料,表现中感的有云烟87、RG11、净叶黄共3份材料,表现感病的有K326、红花大金元、CV87、Coker176、金星6007共5份材料。对PVY表现抗病的材料有2份,分别为辽烟17和金星6007,表现中抗的材料有秦烟98、秦烟96和双抗70共3份材料,表现中感的有NC89、云烟87、净叶黄、G28、云烟85、红花大金元、G80、K326共8份材料,表现感病的有Coker176、龙江237、云烟97、RG11、中烟90、中烟103、CV87、云烟203共8份材料。其中兼抗TEV和PVY 2种病毒病的材料有4份,分别为双抗70、秦烟98、秦烟96和辽烟17;均表现感病的有7份材料,包括Coker176、CV87、红花大金元、K326、净叶黄、RG11和云烟87。TEV和PVY侵染对抗病性较强烟草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而对感病品种的影响较大。【结论】不同烟草品种对TEV和PVY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抗病性不同的烟草品种在病毒危害以后,病毒对烟叶的产量和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烟草马铃薯Y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马铃薯Y病毒基因组编码的HC-Pro(蚜传辅助因子)和CP(衣壳蛋白)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烟草感染马铃薯Y病毒(PVY)后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马铃薯Y病毒(PVY)为毒源,以烟草NC89为材料,采取光合指标和超微结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感染PVY烟草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以及叶绿体结构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光照、温度、湿度、CO2浓度和土壤水分都相对恒定的条件下,烟草NC89感染马铃薯Y病毒(PVY)后,烟草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而细胞间CO2浓度有所升高,Hill反应的活性却明显下降,叶绿体超微结构受到明显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杨硕  李建学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821-1823
提取4个不同来源的烟草马铃薯Y病毒完整基因组的统计特征,并对它们进行聚类分析。在烟草马铃薯Y病毒完整基因组的碱基序列上,用每个碱基及其随后两个碱基所构成的三碱基组,排列成一个新的序列S,计算所有64种不同三碱基组在S上出现的概率,得到一个64维向量L;比较各个基因组的L向量,得到4个三碱基组(CAA、GAT、GTA、GAC),它们的概率有明显的差异。这4个三碱基组的出现概率与烟草马铃薯Y病毒基因组的遗传变异有着重要关联;4个不同来源的烟草马铃薯Y病毒完整基因组,按其遗传变异结果,形成两个大类。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微管结合蛋白70(MAP70)在抗马铃薯Y病毒(PVY)中的作用机制,克隆了烟草Nt MAP70基因的全长,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了该基因在烟草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NtMAP70在烟草的各个生长期均有表达,且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构建了基于双生病毒卫星诱导的烟草Nt MAP70的沉默载体,以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为辅助病毒在烟草中沉默了该基因.与对照相比,在Nt MAP70基因沉默的烟草中PVY侵染速率明显减缓,病毒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罗秀权 《农技服务》2008,25(11):82-82
介绍了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在瓮安县牛场坝乡的发生情况,总结了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感染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PVY^N)后,敏感烟草体内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升高,而抗性烟草的PPO活性降低,但其活性值均高于敏感烟草健康植株;敏感烟草从接种PVY^N后第8d起出现2条新的PPO同工酶谱带,而且随着病害程度的加重其强度增加,抗性烟草则没有新的PPO同工酶谱带出现,在未接种的情况下,抗性烟草体内的PPO活性明显高于敏感烟草,其PPO同工酶谱带数比敏感烟草多1条。  相似文献   

10.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已成为湖南烟区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从症状表现、侵染循环和发病规律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概括,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采自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的一株白色多孔菌DKJ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究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比较其菌丝体和子实体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及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奶油栓孔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rDNA 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的多孔菌株DKJ进行鉴定;基于ITS1、5.8S、ITS2序列长度、GC含量和变异情况,对其遗传差异进行分析;以其菌丝生长速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筛选菌丝体最适生长条件;测定其菌丝体和子实体水提物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及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评价奶油栓孔菌的抗氧化活性;测定奶油栓孔菌菌丝体和子实体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评价其抑菌活性。【结果】形态学观察和rDNA ITS序列分析表明,该白色多孔菌为奶油栓孔菌(Trametes lactinea),不同地域奶油栓孔菌ITS1、5.8S、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165~233,158,187~198 bp; GC含量分别为46.77%~52.00%,46.20%~47.47%,50.76%~53.48%;ITS1-5.8S-ITS2序列总变异率为6.44%,表明其在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奶油栓孔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条件为:以蔗糖为碳源,酵母浸粉为氮源,pH=5,培养温度35℃。奶油栓孔菌菌丝体和子实体水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质量浓度4 mg/mL的菌丝体水提物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9.05%,41.30%和82.09%,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为211.90μmol/L,均显著强于子实体时期。奶油栓孔菌菌丝体和子实体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质量浓度15 mg/mL的子实体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均优于菌丝体。【结论】奶油栓孔菌在自然界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其菌丝体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子实体,而子实体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强于菌丝体。  相似文献   

12.
秦岭中云芝菌资源丰富,分离高产云芝糖肽的云芝菌株,发酵生产与研制药物是近年来植物病毒药物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心叶烟叶片上定量测定云芝糖肽(PSP)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抗感染活性,结果表明云芝糖肽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显著,发酵液干粉的EC50为54.54 mg/L。将云芝糖肽稀释液(80 mg/L)等量加入病毒接种液中分别钝化处理1 h、2 h和3 h后,对病毒的钝化率依次为45.71%、62.86%和68.57%。用PSP (80 mg/L)预处理三生烟,在12 h或 24 h后接种病毒,结果表明云芝糖肽对烟草花叶病毒的预防效果分别为54.05%和64.86%。三生烟接种病毒12 h和24 h后用云芝糖肽稀释液(80 mg/L)治疗,结果表明云芝糖肽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治疗效果分别为54.55%和51.11%。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云芝的液体发酵组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云芝糖肽产量比优化前提高2倍。  相似文献   

13.
舌状蜈蚣藻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舌状蜈蚣藻多糖得率为指标,选择料液比、温度和时间进行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同时测定舌状蜈蚣藻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以及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舌状蜈蚣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7 g/m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 h,此时的多糖得率为15.23%。舌状蜈蚣藻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12.61 mg/mL和2.05 mg/mL,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丝棉木果实多糖的提取工艺,分析其体外抗小鼠骨髓瘤细胞活性,为丝棉木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丝棉木果实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并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g)液(mL)比为影响因素,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晶紫法检测丝棉木果实多糖体外抗小鼠骨髓瘤活性的IC50。【结果】丝棉木果实多糖的水浴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0,温度90 ℃,提取时间1.5 h,得率为10.90%,经纯化获得纯度达90.23% 的多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丝棉木果实多糖处理组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改变。丝棉木果实多糖对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为37.753 μg/mL。【结论】得到了丝棉木果实多糖最佳提取工艺;该多糖对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乙醇/(NH_4)_2SO_4双水相体系提取藏药瑞香狼毒多糖的工艺参数,并分析瑞香狼毒多糖的抑菌及抗氧化活性,为瑞香狼毒功能产品的研发及多元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的料(g)液(mL)比(1∶30,1∶40,1∶50)、提取温度(45,55,65℃)和提取时间(20,30,40min)作为考察因素,以多糖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曲面优化分析确定瑞香狼毒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利用硫酸亚铁-水杨酸氧化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评估瑞香狼毒多糖(质量浓度分别为0.6,1.2,1.8,2.4,3.0,3.6mg/mL)对羟基自由基(·OH)和过氧负离子自由基(·O_2~(-2))的体外清除能力。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瑞香狼毒多糖(质量浓度为0.3和3.0mg/mL)的抑菌活性。【结果】料(g)液(mL)比1∶40、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30min为最优的工艺参数,在该条件下瑞香狼毒多糖的提取率最高,达15.34%。3.0mg/mL瑞香狼毒多糖对·OH的清除率最大,为29.4%;2.4mg/mL瑞香狼毒多糖对·O_2~(-2)的清除率最大,为24.7%。抑菌试验结果表明,3.0mg/mL瑞香狼毒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高度敏感,对枯草芽孢杆菌中度敏感。【结论】确定了瑞香狼毒多糖乙醇/(NH4)2SO4双水相体系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建立了因素与提取率之间的二次函数模型;瑞香狼毒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抑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异叶败酱多糖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异叶败酱多糖抑制U14宫颈癌实体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宫颈癌(U14)实体瘤模型,以灌胃生理盐水和皮下注射环磷酰胺(25mg/kg)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观察异叶败酱多糖不同剂量(30,60,90mg/kg)灌胃给药14d后,对小鼠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检测异叶败酱多糖对荷瘤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蛋白(突变型p53、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异叶败酱多糖中、高剂量组瘤质量显著下降,荷瘤小鼠血清LDH活性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突变型p53和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异叶败酱多糖各组肿瘤组织的细胞凋亡数较阴性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荷瘤小鼠血清AKP活性有所升高,但与阴性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异叶败酱多糖中、高剂量组抗U14宫颈癌效果接近于临床化疗药环磷酰胺。【结论】异叶败酱多糖具有抑制实体瘤U14生长的作用,揭示该多糖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大石花菜(Gelidium pacifium Okam.)为原料,通过超声辅助提取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糖工艺,并建立回归模型。确定了大石花菜多糖提取最佳条件为超声温度85℃、超声时间50 min、液料比36 m L/g,多糖得率约为31%。并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2,2,'-联氮双二铵盐自由基(ABTS+)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考察了大石花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大石花菜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且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与水提法相比,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率更高,提取时间更短,且多糖抗氧化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Potato virus Y(PVY) is a non-persistent virus that is transmitted by many aphid species and causes significant damage to potato production. We constructed a spatially-explicit model simulating PVY spread in a potato field and used it to investigate possible effects of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itial inoculum levels, vector behavior, vector abundance, and timing of peak vector activity on PVY incidence at the end of a simulated growing season. Lower PVY incidence in planted seed resulted in lower virus infection at the end of the season. However, when populations of efficient PVY vectors were high, significant PVY spread occurred even when initial virus inoculum was low. Non-colonizing aphids were more important for PVY spread compared to colonizing aphids, particularly at high densities. An early-season peak in the numbers of noncolonizing aphids resulted in the highest number of infected plants in the end of the season, while mid-and late-season peaks caused relatively little virus spread.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different techniques to prevent the number of PVY-infected plants from exceeding economically acceptable levels instead of trying to control aphids within potato fields. Such management plans should be implemented very early in a growing season.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马铃薯Y病毒两分离物的生物学和血清学特性、病毒粒体形态大小以及它们引起的寄主细胞病变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从山东省主要烟草和马铃薯种植区病毒样品中分离到两个马铃薯Y病毒分离物,分别为PVY-T 和PVY-P.两分离物在寄主植物上的症状表现、体外抗性、蚜传特性、血清学以及病毒粒体大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这些结果与作对照的PVY标准株系PVYN 和PVYO相比较,初步推测分离物PVY-T属于PVYO株系 ,而P VY-P则属于PVYN.通过对受侵染寄主的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比较发现,这两种PVY分离物在寄主细胞内的分布特征、内含体以及与寄主互作后所引起的细胞病变也明显不同,这些可能成为区别PVY不同株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棉花AP2/ERF转录因子基因GhB301在抗枯萎病中的功能,以过表达GhB301转基因棉花纯合株系(OE)与野生型对照YZ-1(WT)为材料接种枯萎病菌,研究接菌后不同棉花材料叶片中防御酶活性变化及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接菌后0~7 d,随着接菌时间的延长,棉花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增高,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转基因株系中酶活性提高的更快、峰值更高;接种棉花枯萎病菌24 h后,测定各材料中苯丙烷代谢途径(GhPAL5GhC4H1GhC3H1GhHCT1GhF5H2GhCCR1)、JA/ET路径( GhAOC1GhAOS1GhEIN2GhERF1GhJAZ1)、SA路径(GhICS1GhEDS1GhPAD4GhNPR1)、PR基因(GhPR1GhPR2GhPR4GhPR5)等抗病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除GhERF1GhJAZ1GhNPR1外其余均在转基因株系中上调表达。推测在棉花中过表达GhB301基因提高了防御酶活性和抗性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