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学通讯》2008,28(2):F0003-F0003
该所由1993年批准成立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006年组建教育部蚕桑资源与分子改良工程研究中心、商务部西部蚕业科技中心,同年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批准建设“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  相似文献   

2.
《蚕学通讯》2008,28(3):F0003-F0003
该所由1993年批;隹成立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006年组建教育部蚕桑资源与分子改良工程研究中心、商务部西部蚕业科技中心,同年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批;隹建设“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  相似文献   

3.
《蚕学通讯》2007,27(2):61-61
该所是由1993年批准成立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首批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同时进入“211”重点建设学科。目前,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蚕桑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发和高级专门人才(硕士  相似文献   

4.
《蚕学通讯》2019,(3):F0003-F0004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5.
《蚕学通讯》2019,(1):I0002-I0002,F0004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6.
《蚕学通讯》2008,28(3):59-59
作为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主持的“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项目的学术大师,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生物信息学实验室岸野洋久教授继2007年9月来访之后,再次于2008年7月6-10日到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进行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8.
正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9.
正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10.
《蚕学通讯》2009,29(2):29-29
根据国家“111”计划“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项目安排,著名蚕学家、美国罗德岛大学动物科学系主席Marian R.Glodsmith教授于2009年5月7~13日来到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开展了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1.
《蚕学通讯》2007,27(3):41-41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服务西部蚕业的发展,2007年6月19日,向仲怀院士与夏庆友、鲁成教授前往广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签订了"关于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广西蚕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合作协议,并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总站签订了"关于在广西成立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工作站"的合作协议,这是重点实验室继新疆工作站之后的又一个工作站。这两个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研究所与广西自治区全面合作的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  相似文献   

12.
《四川蚕业》2007,35(1):34-34
日前,“2006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在北京揭晓,西南大学蚕桑学重点实验室研制成功的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位列榜首。近日,西南大学正式给予这个科研团队100万元奖励,西南大学党委书记黄蓉生和校长王小佳亲手将100万元的支票授予了该校蚕桑学重点实验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蚕桑通报》2013,(1):69
特种经济动物科学系包含蚕学、蜂学、水产养殖等三个专业,是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国家重点学科所在系,也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其前身是浙江大学蚕桑系(1927年),1999年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由原蚕学专业和蜂学专业为基础,吸收水产和水生生物专业经整合组建而  相似文献   

14.
《蚕学通讯》2005,25(4):1-1
一、1月,重庆市副市长吴家农主持召开"蚕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运行协调会";9月实验室通过省部共建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论证;同月,正式列入教育部"211"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位于遵义市新蒲镇,距"中国辣椒城"虾子镇15km。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38年,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辣椒研究所,并称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36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6人。全所占地面积600hm~2,是西南大学蚕桑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基地、贵州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以蚕桑、辣椒的应用研究为主,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家  相似文献   

16.
《蚕学通讯》2013,(2):F0003-F0003
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位于遵义市新蒲镇,距“中国辣椒城”虾子15km。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38年。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辣椒研究所,并称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36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6人。全所占地面积600hm2。是西南大学蚕桑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基地、贵州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7.
《蚕学通讯》2012,(1):F0003-F0003
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位于遵义市新蒲镇,距“中国辣椒城”虾子15km。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38年。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辣椒研究所,并称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36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6人。全所占地面积600hm^2。是西南大学蚕桑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基地、贵州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8.
《蚕学通讯》2011,(3):F0003-F0003
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位于遵义市新蒲镇,距“中国辣椒城”虾子15km。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38年。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辣椒研究所,并称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36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6人。全所占地面积600hm^2。是西南大学蚕桑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基地、贵州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9.
20 0 3年11月15日下午,继上午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完成新闻发布会后,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和重庆市领导陪同下,来西南农业大学视察。在生物工程大楼蚕桑学重点实验室,陈至立同志一边听取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教授的介绍,一边观看了展示我校蚕桑研究成果的展图,特别是在刚刚完成的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汇总图前,陈至立同志仔细询问,并和科研人员合影留念。陈至立同志一行还参观了实验室,为西南农大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建的基因组应用研究实验室揭牌。在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在认真听取了向仲怀院士关于…  相似文献   

20.
《蚕学通讯》2012,(4):F0003-F0003
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位于遵义市新蒲镇,距“中国辣椒城”虾子15km。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38年。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辣椒研究所,并称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36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6人。全所占地面积600hm2。是西南大学蚕桑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基地、贵州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