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异常,极端天气增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聊城市地处鲁西地区属黄河冲击平原,小麦生育期在240d左右,光温适宜,土层深厚,适宜小麦生长,常年种植小麦38万hm2,占全省播种面积的10%,667m2产430kg,较全省平均单产高5个百分点,总产占全省产量的11%,是粮食生产大市。  相似文献   

2.
通过几种化学调节剂对大小麦生长期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麦叶龄6.4叶,小麦叶龄5.3叶时,施用矮壮丰能加快大麦无效分蘖消退,促进小麦分蘖增长,提高大麦成穗2.4%~10.3%,小麦成穗2.6%~7.8%。矮壮丰50 ml/667㎡效果最明显。施用各种化调药剂,主要影响麦子穗下节、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在试验剂量下,麦子穗下节缩短3~9.5 cm,大麦穗粒数减少2.3~3.0粒、大麦千粒重降低1.5~2.1 g;小麦千粒重降低1.4~2.0 g。相对而言,玉米健壮素和水稻劲丰处理,对麦子生长影响较大。小麦劲丰和矮壮丰处理对麦子生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非豆科作物与固氮微生物的共生特性。研究了选育固氮作用强的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黍稷、高粱、马铃薯、禾本科饲草等)的基因型。以小麦为例,全面阐述了该研究的国际水平及规模。小麦接种固氮菌已初见成效(籽粒增产20—30%,蛋白质量提高50—90%)。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国营江南化工厂为农家着想,推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1%卅烷醇-1凝胶剂。该剂溶解于热水中,对水稻、小麦、棉花、茶叶、甘蔗、花生、大豆、食用菌、蔬菜、西瓜、果树和花卉等怍物有5—40%的增产效果,提早成熟,增强抗病力,改进品质,保花座果,增加结实率。此凝胶剂无毒、无害、无污染,每支可用20—50亩地,每亩药费仅几分钱,储运、使用方便,价廉物美,是广大农民的好帮手。该剂业已通过江西省科委鉴定,先后荣获江西省和国家经委颁  相似文献   

5.
羧甲基壳聚糖对小麦幼苗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廷东  王宪泽 《作物研究》2002,16(4):173-175
为探讨羧甲基壳聚糖对小麦幼苗碳氮代谢的调控效果,以鲁麦22号为材料,利用0.2%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喷洒小麦幼苗,测定幼苗的NRA,GOGAT,RUBP羧化酶活性,光合速率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使用羧甲基壳聚糖后,种子萌发后的7~15d内,NRA的活性始终比对照高30%~40%,GOGAT的活性比对照高15%~37.5%,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提高10%左右,光合速率及RUBP羧化酶活性也比对照高。试验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小麦幼苗的碳、氮代谢特别是对氮代谢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1棉田多熟高效栽培主要配套模式适宜于城郊棉区推广的多熟高效栽培配套模式共有三大类型。第一类:夏收作物与棉、菜套种型,其中有小麦—棉花—叶菜;小麦—棉花—根菜;大麦—棉花—叶菜;大麦—棉花—根菜;油菜—棉花—叶菜;油菜—棉花—根菜;蚕豆—棉花—叶菜;蚕...  相似文献   

7.
盐城市地处黄海之滨,位于北纬32°35′~34°25′、东经119°25′~120°56′之间,属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年平均无霜期210~224天,一月份平均气温0.3~1.3℃,从上年10月到当年5月平均降雨量350毫米左右,适宜于大麦生长,因此历史上农民种植大麦就有传统的习惯,面积稳定。常年在240万亩左右,约占大小麦面积的40%左右。近年来随着啤酒大麦的发展,上升到60%左右。由于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生产的啤酒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多效唑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的最佳喷施时期及不同小麦品种对多效唑响应的差异,以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叶龄期喷施多效唑对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的影响以及不同抗倒性能小麦对多效唑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可显著降低小麦株高、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增加节间充实度、小维管束个数和机械组织厚度,提高小麦的抗倒伏指数,并且倒五叶期喷施效果最佳,其次为倒四叶期。在倒五叶期,与对照相比,多效唑对株高、重心高度和基部节间长度的降幅分别为2.58%~6.45%、3.52%~10.18%和6.64%~24.16%,对节间充实度、小维管束个数和机械组织厚度的增幅分别为22.41%~109.49%、10.00%~16.98%和12.76%~49.85%。不同抗倒性能小麦品种对多效唑的响应与喷施时期有关,在倒五叶处理下,多效唑对中等抗倒型小麦品种的抗倒效果比抗倒伏型和易倒伏型小麦品种明显;而在倒四叶和倒三叶处理下,多效唑对易倒伏型小麦品种的抗倒伏效果大。综合来看,倒五叶期喷施多效唑对小麦抗倒伏能力提升效果最佳,其次为倒四叶期;中等抗倒和易倒伏小麦品种喷施多效唑后小麦抗倒伏能力提升效果优于抗倒伏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氮肥施用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氯高效小麦品种的筛选与培育以及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依据,以强筋小麦皖麦38、中筋小麦扬麦10号和淮麦18、弱筋小麦宁麦9号和建麦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施氮参数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专用小麦要实现籽粒目标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指标,氮肥当季利用率和百公斤籽粒吸氮量适宜范围不同.强筋小麦皖麦38要实现产量7 500 kg/ha以上、蛋白质含量14%以上,百公斤籽粒吸氯量为2.9~3.2 kg,适宜值为3.2 kg,氮肥当季利用率为68%左右(58%~78%).中筋小麦要实现产量7 500 kg/ha以上、蛋白质含量12%以上,扬麦10号百公斤籽粒吸氮量适宜范围为2.6~2.9 kg,适宜值为2.9 kg,氮肥当季利用率为55%左右(50%~60%);淮麦18百公斤籽粒吸氮量2.8 kg左右,氮肥当季利用率为55%左右.弱筋小麦宁麦9号要实现产量6 000 kg/ha以上、蛋白质含量低于11.5%,百公斤籽粒吸氮量适宜范围为2.4~2.8 kg.适宜值2.5 kg,氮肥当季利用率为50%左右(45%~55%).  相似文献   

10.
几种药剂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病毒抑制剂对小麦黄矮病的预防和防治效果,在小麦起身期将大麦黄矮病毒GAV株系接种于小麦陕恳9740上,喷施杀虫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与病毒抑制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和2%菌克毒克水剂300倍液)的不同组合,于小麦开花期统计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小麦叶片黄化率,结果表明,各组合均能早期预防和防治小麦黄矮病发生和发展,且预防效果优于防治效果,其中病毒必克与吡虫啉组合的平均预防和防治效果最显著,分别为58.08%和53.03%.进一步利用病毒必克在室内进行防治性试验,发现病毒必克能够抑制GAV对叶绿素的破坏,可减轻大麦黄矮病毒对小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小麦醇溶蛋白是种子胚乳中主要的贮藏蛋白质。在成熟的种子中,它约占总蛋白量的40%左右。由于它与小麦品种的品质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引起了许多小麦遗传学家、谷物化学家的注意。对它的氨基酸组成早已研究得比较清楚。已知,小麦醇溶蛋白不是一个单一的成分,而是一个多聚物。由于最近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用75%巨星干悬浮剂对2.4-D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麦田阔叶杂草进行了防除效果的测定。在小麦返青至拔节前,用药量15.0—22.5g/ha(商品量),除草效果达95%以上。该药剂较安全,公顷药量高达67.5g/ha(商品量)也未发现对小麦生长有任何异常影响,增产幅度为10%—30%;与72%2.4-D丁酯混合使用具有增效作用,以巨星7.5g/ha+2.4-D丁酯275ml/ha的混用剂量。可降低生产成本。加入0.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13.
外源水杨酸(SA)诱导小麦抗条锈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小麦抗条锈病的诱导作用,以耐病品种斯汤佩里和感病品种铭贤169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SA喷雾处理小麦幼苗,同时用不同深度的SA处理小麦条锈茵夏孢子.结果表明,高浓度(2.0~5.0 mmol/L)的SA对感病品种和耐病品种的抗病性均有很好的诱导效果,但对小麦幼苗有伤害;0.5~1 mmol/L的SA处理对小麦幼苗基本无伤害,对感痛品种的抗病性有极显著的诱导效果,诱导效果迭到47.60%,对耐病品种的诱导效果不明显.5.0 mmol/L以下的SA水溶液对小麦条锈茵夏孢子的萌发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认为,SA处理小麦后病情指数下降,是由于SA处理提高了小麦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药效和保绿防衰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耕作制度调整等因素影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小麦赤霉病的流行频率上升,且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抗性增强。目前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品种较多,防效差异大。本研究对市场上常用的8大类杀菌剂及其复配剂防治赤霉病的药效和保绿防衰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剂中,用三唑类80%戊唑醇WP 22.5 g/667 m~2、三唑硫酮类25%丙硫菌唑SC 50mL/667 m~2的防效在70%以上;在复配剂中,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60 mL/667 m~2、15%氯啶·戊唑醇SC 100 mL/667 m~2、75%肟菌·戊唑醇WDG 20 g/667 m~2、28%烯肟·多菌灵WP 100 g/667 m~2、15%丙硫·戊唑醇SC 120 mL/667 m~2这5个处理的防效在70%以上,同时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及其复配剂、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丙硫菌唑表现出良好的保绿防衰效果,绿叶指数在80%以上,可延长小麦剑叶绿色时间2 d左右,千粒质量增加,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灌浆期断根对小麦产量及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给小麦生长发育进程中的根系调控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山农9-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层断根对小麦生育后期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断根处理使小麦根系活力降低,叶片光合能力下降,膜脂过氧化加剧,加速了小麦的衰老,明显降低了产量,表现为断根越浅,影响越大.断根后浇水对产量有弥补作用;地表向下20 cm处断根,产量降低35.9%~43.4%,即该层根系对后期产量形成的相对作用为56.6%~64.1%,而20~40、 40~80、80~100 cm以及100 cm以下根系对产量的相对作用为10.0%~12.8%、3.3%~7.9%、5.5%~6.5%和14.3%~19.0%,即100 cm以下深层根和20 cm以上的表层根共同构成两头大中间低的根效分布.100 cm以下的根系对产量的相对作用则表现为不浇水相对较大,说明1 m以下的种子根群,在小麦生育后期遭遇干旱情况下对籽粒形成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小麦RAPD分析中温度循环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为了解决小麦材料RAPD分析中的重复性差,多态性低等问题,对反应中的温度循环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变性时间,复性温度和升温速度等的扩增效果,设计出了适于小麦RAPD分析的PCR程序:94℃预变性5min;开始的5个循环为94℃1min,38℃1min,0.3℃/s升温,72℃2min;后40个循环为94℃10s,38℃1min,0.3℃/s升温,72℃2min,最后72℃5min。在后40个循环中用1-2s的变性时间,则能够有目的地扩增600bp左右及以下片段。利用该程序,每条引物检测的位点数平均达17.6个左右,高于一般报道的1-10个,该程序在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分了标记鉴定等方面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土区旱地覆盖对小麦养分吸收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适宜黄土区旱地小麦高效栽培的覆盖方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几个不同覆盖方式对黄土区旱地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年地膜全覆盖方式对提高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和水分利用效率效果最好,该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较不覆盖、夏闲期地膜全覆盖和夏闲期地膜麦草行间覆盖等处理分别增加21.9%、21.2%和20.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54%、13.02%和15.65% ,同时籽粒吸收N、P、K总量较不覆盖增加45.7%、23.5%和21.4%,茎叶吸收N、P、K总量较不覆盖增加56.6%、172.9%和52.1%。夏闲期蓄水以夏闲期地膜麦草行间覆盖的效果最好,分别较不覆盖、夏闲期地膜全覆盖和全年地膜全覆盖等处理增加160.25%、39.3%和16.2%。综合考虑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增产、养分吸收以及土壤蓄水保墒效果的影响,全年地膜全覆盖是黄土区旱作小麦较佳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我县沿海地带的冈东、上冈、草埝的乡镇及沿海辐射地域里下河地区,从2 0世纪80年代以来因大小麦的品种更新和免耕麦、套寄麦的麦作耕作制度的变革,随之发生大麦黄花叶病(Barleyyellowmosaicdisease)和小麦发生梭条斑花叶病(WSSMV) 〔1〕,这两种病毒病害严重影响大小麦经济产量和品质,一般减产30 %左右;而这两种病毒病害又都是土壤传播,以土壤中的禾谷多粘菌(PolrmyxaqraminisL)为介体的真菌传毒,真菌本身不致病,也不引起任何症状〔2〕。我们多年来对大小麦这两种病害的轮茬种植进行试验观察,探索发病规律和栽培防治。1 材料与方法1 1…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四川现有主栽小麦品种的抗病现状,发现并推广多抗性小麦品种,选用四川省153份小麦主要推广品种和后备品系,采用条锈菌接种诱发鉴定的方法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进行条锈病成株期抗性鉴定与分析,同时利用已知抗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18、Yr26、Pm21和Fhb1的分子标记分别对其进行抗条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153份供试小麦材料的条锈病成株期抗性鉴定中,两年度均表现为抗病的材料有122份,占供试材料的79.7%。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可能携带抗条锈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18和Yr26的小麦材料分别有12、25、77、12、4和90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7.8%、16.3%、50.3%、7.8%、2.6%和58.8%;可能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材料有40份,占供试材料的26.1%;可能携带抗赤霉病基因Fhb1的小麦材料有12份,占供试材料的7.8%;有15份抗病材料未检测到本研究所测基因。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γ射线与化学诱变剂复合处理对茶树 M_1代的生理损伤效应。结果表明,复合处理对茶树的生理损伤具有增效作用,其作用效果高于辐照或化学诱变剂单独处理的效果。诱变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与复合处理的效果密切相关,硫酸二乙酯(DES)的作用效果大于甲基磺酸乙酯(EMS),且茶树的生理损伤随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乔木型大叶品种茶籽的适宜剂量组合为:辐照剂量低于19戈瑞,诱变剂浓度0.2%,处理时间24小时左右;灌木型中、小叶种茶籽的适宜剂量组合为:辐照剂量20—37戈瑞,诱变剂浓度0.2%—1.0%,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