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原产乐清、永嘉以及文成引种的"金银花"进行原植物鉴定,并利用HPLC法对样品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原产乐清的"金银花"为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eanthoides Hand.-Mazz.),产于永嘉的为红腺忍冬(L.hypoglauca Miq.),文成引种的为忍冬(L.japonica Thunb.)。忍冬样品花与花蕾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均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金银花项下规定,其中文成引种栽培金银花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分别达到3.42%和0.21%。产于乐清、永嘉的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样品中绿原酸含量也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山银花项下规定。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原产乐清、永嘉的"金银花"实属山银花,文成引种的为正品金银花。  相似文献   

2.
李杰  王学廷  吴银萍  王利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4969-4970,4973
金银花为忍冬属植物忍冬干燥花蕾,包含挥发油、黄酮类、绿原酸类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绿原酸具有抗菌消炎、降血脂、升高白细胞等作用,目前常以绿原酸的含量评价金银花的质量.该文综述了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方法,为今后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金银花与山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含量差异.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分别以流动相乙腈-0.5%磷酸(10∶90)和检测波长327nm,流动相乙腈-0.5%醋酸梯度洗脱和检测波长348nm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和流动相乙腈-0.4%醋酸梯度洗脱检测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结果发现:绿原酸、木犀草苷、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28~76.4、10.8~43.2、49~196和54.6~218.4μg/mL.山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川续断皂苷乙含量分别为0.0513%、6.953%、1.132%、5.59%;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含量分别为2.82%、0.1847%、0.056%.本结果可为有效鉴别金银花和山银花提供依据,同时HPLC方法为全面控制金银花和山银花药材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忻城县金银花及其茎、叶中绿原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忻城县金银花生产地实验检测条件较落后的状况,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忻城县金银花及其茎、叶中的绿原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表明:市售金银花茶和山银花中绿原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69%和4.12%;红腺忍冬和贵州忍冬的花、茎、叶中绿原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36%、1.99%、6.55%和3.97%、1.37%、4.70%,超过了国家药典规定药用金银花绿原酸最低质量分数1.5%,说明忻城县石灰岩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金银花。用其叶可替代金银花,能够提高药用价值,扩大药用资源。  相似文献   

5.
李艳 《现代农业》2012,(6):10-11
一、平邑县金银花的优势和品种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半常绿木质滕本植物,别名二花、双花、忍冬花等,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由于其清热解毒效果显著,并有降血压延缓衰老等作用,因此被誉为中药抗生素,长生不老药。金银花的主要药用成分为金银花挥发油和绿原酸。平邑金银花挥发油的含量为1.8‰,异地同类产品的含量仅为0.2‰~0.4‰,绿原酸含量达到5.87%  相似文献   

6.
为金银花药材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设5个施氮水平、4个采收期,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采收期对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23g/株可明显提高绿蕾期、白蕾期、白花期和黄花期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含量和木犀草苷含量;在白蕾期采收,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均较高,可作为金银花中药材的适宜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盐碱地种植的红白忍冬和金银花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HPLC方法,并比较不同植物器官中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ODS-SP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结果]新绿原酸、绿原酸在1.0~500.0μg/m L,咖啡酸在0.2~100.0μg/m L,木犀草苷、木犀草素在0.1~50.0μg/m 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5种成分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值均≤4.2%,且在36 h内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5.60%~97.35%。红白忍冬和金银花药材样品中5种化合物的含量差异较显著,在各器官中金银花5种化合物均比红白忍冬高,但红白忍冬中5种化合物的含量亦有较高水平。[结论]该方法简单便捷,适合于红白忍冬中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定量测定研究,能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制定提供科学、可靠的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为忍冬科忍冬属半常绿藤本植物,又名忍冬、银花、双花等,以干燥的花蕾或初开的花入药。198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其确定为35种名贵中药材之一。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用于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金银花主要含绿原酸类、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及三萜等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华南忍冬组培苗植株的主要药用有效成分含量,为其组培苗开发利用及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华南忍冬组培苗1年生植株和扦插苗1.5年生植株的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组培苗植株各发育时期花的绿原酸含量为2.06%~3.89%,以幼蕾期的含量最高,金花期最低,均符合国家规定的药用金银花商品的标准要求。组培苗1年生植株、扦插苗1.5年生植株各部位的绿原酸含量均表现为花>叶>枝条,各部位之间含量差异较明显。扦插苗1.5年生植株花蕾、叶片和枝条的绿原酸含量略高于组培苗1年生植株,但两者在白蕾期花蕾的绿原酸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叶片和枝条的绿原酸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华南忍冬组培苗花蕾的绿原酸含量虽低但与扦插苗差异不显著,根据组培苗在苗木移栽、植株营养生长、花蕾产量等方面的生长优势,可在生产中推广种植山银花组培苗。  相似文献   

10.
金银花     
《天然产物分离》2003,1(1):20-20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药用功能为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主治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主要化学成分为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  相似文献   

11.
隆回金银花     
金银花又称忍冬,为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其花有黄白两色,色彩绚丽,花中富含号称"植物黄金"的绿原酸、异绿原酸,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清凉降火等主要功能。隆回金银花是湖南省隆回县的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叶中绿原酸醇浸水提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pH、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等关键影响因素,以绿原酸得率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提取金银花叶绿原酸的最佳工艺为pH 4.5、提取时间25 min、浸析乙醇体积分数65%,该条件下绿原酸的得率可达6.856%。该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金银花叶中绿原酸提取的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金银花又名忍冬,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除了药用以外,还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及保健品等行业。为了提高金银花产量,本文总结了适合华池县的金银花生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忻城县金银花种质资源调查及绿原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玲姣  罗永明  石化玉  韦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37-17441
调查了忻城县金银花种质资源情况。结果表明,忻城县共有红腺忍冬、毛花柱忍冬和细毡毛忍冬3种金银花分布。不同金银花样品的绿原酸含量和千花蕾鲜重/干重存在品种间和地区间差异,且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毛花柱忍冬经济性状综合积分最高,其次为红腺忍冬。  相似文献   

15.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文平  李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75-21676,21694
[目的]研究金银花中绿原酸的不同提取方法并测定了不同花期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以金银花为材料,采用乙醇回流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探讨了不同开花时期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差异。[结果]以乙醇回流法提取的金银花原液中绿原酸浓度为1.905 mg/ml,含量为3.81%,而以超声提取法提取的金银花原液中绿原酸浓度为1.306 mg/ml,含量为2.61%,故乙醇回流法比超声提取法提取率更高一些;以乙醇回流法提取的全开金银花原液中绿原酸浓度为0.167 7 mg/ml,含量为0.34%,而以乙醇回流法提取的花苞原液中绿原酸浓度为0.260 1 mg/ml,含量为0.52%,故花苞中的绿原酸含量要高一些。[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迅捷,可用于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金银花不同花期绿原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素琴  刘郁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96-7296,7298
[目的]为忍冬科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比较不同品种金银花不同花期的绿原酸含量。[结果]贵州蕊帽忍冬和河南小花银花花中绿原酸含量随发育阶段提高而降低,贵州蕊帽忍冬绿原酸含量在各发育阶段均比引种的河南封丘小花银花高。[结论]从贵州金银花药材资源开发利用角度而言,贵州花溪蕊帽忍冬作为乡土种比河南金银花更适合。  相似文献   

17.
以金银花+杭白菊、金银花+黄芪、金银花+黄芪+杭白菊3种间作模式为切入点,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金银花花蕾中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3种药用活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杭白菊+黄芪混播种植模式下各药用成分含量均达到最高,绿原酸、咖啡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分别是27.53、1.17和1.28mg/g;金银花+杭白菊+黄芪混播种植模式下3种土壤酶活性均达到最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为0.688、0.040和0.285mg/g。由此可见,金银花+黄芪+杭白菊间作是一种在豫北地区值得推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8.
“华金6号”金银花新品种药材适宜采收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确定"华金6号"金银花新品种药材适宜采收期。【方法】采集三青期、二白期及大白期后不同时间内的花蕾,用游标卡尺和电子天平测定花蕾的长度、最粗处直径、干重等指标;HPLC法测定绿原酸及木犀草苷含量。【结果】在三青期至大白期,花蕾外观性状变化明显且呈上升趋势,花蕾长度、直径及干重分别由0.17cm、2.05cm、0.19g上升至0.24cm、2.80cm、0.25g,大白期后第2天至第11天,三者均趋于稳定;在三青期至大白期,绿原酸含量由33.59mg/g下降至24.32mg/g,木犀草苷含量由0.55mg/g上升至0.95mg/g,大白期后第2天至第11天,绿原酸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最低至17.73mg/g,但木犀草苷含量持续上升,最高至1.93mg/g。【结论】"华金6号"金银花在整个大白期内,花蕾干重,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均相对稳定,考虑到花蕾发育的一致性及药材外观性状,本研究认为"华金6号"金银花在整个大白期内均可采摘。  相似文献   

19.
金银忍冬茎和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寻找绿原酸新药源、综合利用金银忍冬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技术提取金银忍冬茎、叶中的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检测波长选择为327 nm。绿原酸进样量与峰面积在0.20~1.0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的RSD为1.30%,说明仪器较精密。稳定性试验的RSD为1.15%。加样回收率试验的RSD为1.35%,平均回收率为98.52%。金银忍冬叶和茎中均含有绿原酸,经外标法测定其含量依次为:叶(1.54%)>茎韧皮部(0.44%)>茎木质部(0.42%)。[结论]超声提取法简单、快速,检测方法可行,测定误差较小,结果较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金银忍冬茎和叶中绿原酸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控制金银花质量,采集河南封丘、山东平邑和河北巨鹿金银花道地产区样品34份,检测绿原酸、木犀草苷、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分等指标,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主要药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K-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药材质量可划分为4个等级,一等金银花色泽为绿色,绿原酸≥2.89%,木犀草苷≥0.078%,总灰分≤5.37%,酸不溶性灰分≤0.390%,水分≤4.72%;二等金银花色泽为黄绿色,绿原酸≥2.53%,木犀草苷≥0.072%,总灰分≤6.86%,酸不溶性灰分≤0.789%,水分≤6.34%;三等金银花色泽为黄色,绿原酸≥1.98%,木犀草苷≥0.068%,总灰分≤7.72%,酸不溶性灰分≤1.464%,水分≤7.90%;四等金银花色泽为浅黄少白,绿原酸≥1.51%,木犀草苷≥0.052%,总灰分≤9.29%,酸不溶性灰分≤3.000%,水分≤9.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