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柿子落花落果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保花保果试验与人工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引起柿了严重落花落果的主导因子是授粉受精不良所致,最后提出了提高柿子产量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春季是柿树开花结果的季节。下面介绍几项防止柿树落花落果的措施。施肥壮劳柿树如果开花期营养不良,就会引起落花落果。实践证明,三月中旬施好花前肥,对增强花质的健壮、提高柿子应采率以及增加叶量效呆显著,是促使柿树增产的好方法。一般成年结果树每株施入腐熟的猪牛粪25公方,沿着树冠外国垂直地面处挖两条对沟,分别施肥后覆土。芳晴天无雨,应运量浇水一次。在树花后每株再施粪水一桶,尿素ito克,复合肥料An克以及先沤腐熟的花生数250克,利于促进幼果发育。环状伤应采取环状伤皮,可有效地防止落花落果。环状伤皮的时间,选在…  相似文献   

3.
《河南林业科技》1992,(3):43-44
1986年安徽农学院周良骝等针对油茶林落花落果严重问题,在舒城河棚乡进行了喷肥药试验和大面积推广试验。落花落果率由48%下降到8—15%,产籽量由每亩10Kg提高到60—70Kg,油茶炭瘟病由32%下降至5%左右。除去成本,每亩可净增收100元。  相似文献   

4.
花椒落花落果防治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花椒落花落果防治技术杨应连陈翠莲(合水县店子乡林业站合水745412)(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兰州730046)花椒(ZanthoxylumbunganumMaxim)是芸香科多花序树种,座果率低,落花落果十分严重,一般年份座果率只有11.2%。本试验旨...  相似文献   

5.
文冠果保花保果几项技术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冠果由野生到人工栽培历史不长。还保留着许多野生性状,所以在栽培中单株结实量差别很大,落花落果很严重,单位面积产量偏低,为此,我所自71年起在林业局和科技部门领导下,进行了文冠果保花保果措施的研究,初步取得一些成果,为适应文冠果发展需要,现把几年来的试验研究初步结果整理汇报如下:一、落花落果原因文冠果落花落果据我所初步观察大致可分两种情况:(一)落花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1枣树的落花落果及原因在北方枣区,由于枣树根系活动晚,生长期短,开花量大,花期长,再加上营养分配不平衡,导致枣树落花落果严重。明显的落花落果有两次。第一次在盛花期后1周左右,第二次在盛花末期10d左右。落花落果高峰大约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次落花落果量约占落花落果总  相似文献   

7.
宜昌柑桔落花落果气象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宜昌市夷陵区温州蜜柑2个品种和秭归县脐橙品种的落花落果率观测资料以及相对应时段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宜昌市温州蜜柑和脐橙的落花落果关键期均与气温关系密切,通过典型年资料普查,发现落花落果关键期气温偏高、湿度偏低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低温连阴雨也是造成落花落果严重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对当地气温资料普查,得出了宜昌市柑橘落花落果高峰期不同时间段的气象主控因子指标。  相似文献   

8.
哈密大枣落花落果高峰一般在盛花期后。在哈密地区,哈密大枣第一次落花落果高峰大约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次落花落花落果量约占落花落果总量的50%以上。到7月中、下旬仍有落果,但逐渐减少。约在7月下旬有一个较小的落果高峰,主要是由于枣头二次枝成花需要大量营养,此次落果数量较少。至此,生理落果基本停止。但由于病虫害等引起的落果仍在继续,一直到采前,仍有少量落果。  相似文献   

9.
枣树是重要果树之一,枣果营养丰富,是很好的滋补食品,但枣树落花落果严重,影响其产量。枣树为虫媒花,枣花有效授粉期短,是枣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八角树落花落果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八角生产不断发展,八角树落花落果现象发生较严重,笔者几乎每次到八角声地都会碰上这一问题。根据多年的实践调查,就其发生原因及对策谈几点看法:落花落果原因归纳起来,我区八角落花落果原因有:1.遗传上的因素:八角树具有花期长,花量多,花果几乎终年不离校的习性,每年干冲季节都有不同程度的生理落果现象,其轻重视具体情况而定。2.造林地较差:按我区八角立地类型五级划分标准,八角落花落果多发生在海拔300米以下的中下坡造林地,属于四级较差的造林地。3.营养亏损:八角树终年花果不高枝,消耗养分大,因此,每…  相似文献   

11.
对东皋长柿品种类型调查,筛选出东皋无核长柿、平珑山无核长柿、西炉长柿3个优良类型,并选山一批优良单株,建立了良种采穗圃,到1994年止全省推广面积达1000hm2。  相似文献   

12.
为给河南地区柿主栽品种的选择和柿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河南柿果品竞争力,促进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柿生产栽培中常见的几个品种及近年来培育的新品种为试材,对其果实品质进行评价。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以品种的单果质量、风味、肉质、果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单宁含量、种子数量10个指标作为评价目标,对河南地区的‘黑柿1号’‘红灯笼’‘火罐柿’‘八月黄’‘方柿’‘次郎’‘阳丰’‘新秋’‘禅寺丸’9个品种果实品质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柿1号’‘红灯笼’和‘火罐柿’3个涩柿品种和‘阳丰’‘次郎’‘新秋’3个甜柿品种综合品质优异,适合在河南及周边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3.
历经4年,对湖南省柿树资源、栽培技术和加工利用进行系统调查研究。观察了各种或品种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情况,分析了果实营养成分、过氧化物同工酶、染色体及核型。将全省柿树资源归纳为8大类型27个种或品种,冰糖柿是最原始近缘祖先,湘西南是柿树发源地。为柿树资源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微量元素施肥效应对柿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寻柿树优质高效的栽培方法,就不同施用方法、不同形态和不同含量的化肥对柿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磷、钾肥是提高柿坐果率和单果质量的一种关键措施;施肥的三个关键时期为4月中旬至6月中旬、7月中下旬和秋季;对树体喷肥可有效提高柿产量,喷施的肥料以0.3%的磷酸二氢钾+0.3%的尿素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柿果单宁组成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果单宁是一种多酚类物质,除了通常能发生的‘酚类反应外还具有其特殊的性质,在柿产品加工中既是重要的呈味物质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介绍了柿果单宁的结构和性状,柿果单宁细胞的研究现状和柿果单宁生理活性的研究现状,以期将柿果单宁的研究深入的进行下去,推动柿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柿子作为我国八大水果之一,被称为“中国的无花果”。柿果、柿花、柿叶等都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及药用成分。对柿树、柿果等柿资源的加工及深加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柿子产业的建议。系统阐释了韩城市发展柿子加工厂、建设柿子规范化种植基地等产生的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与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柿饼制作过程中,本研究目的在于监测不同条件下柿皮和柿果中有效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柿果加工成柿饼后,含糖量从1.31 mg·g^-1增加到2.65 mg·g^-1,增加102.14%。而对于鲜柿中的单宁、总黄酮、总酚、Vc等成分,在柿饼中的含量则大幅下降,分别降低了94.06%、83.30%、37.26%、99.92%。同时,通过对柿子皮提取物进行分离分析,发现柿皮中Vc含量达到165.71 mg·(100g)^-1,是果肉的2倍多;总糖、总酮和多酚的总含量约占柿皮提取物的65%,使得柿皮提取物具备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农家柿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省76份农家柿品种进行表型分析与数量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描述性状呈现多样性,果实、叶片、枝条等组织器官形态特征均有丰富的变化;数量性状各指标变异系数为0.11~0.88,变异程度较高。对农家柿品种进行数量性状分级:当以单果质量81、123 g为分级点划分时,小果型品种占30%,大果型品种占30%,中果型品种占40%;当以果形指数0.9和1.1为分级点划分时,扁果形品种占30%,圆果形品种占40%,长果形品种占30%。对表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前4个主成分可归纳出综合因子,第1、2、4主成分分别归纳为果实综合因子、叶片综合因子、枝条综合因子,第3主成分主要与果实性状有关,并可去除特征向量值绝对值在0.50以下的指标,实现指标的优化;对优化的指标进行Q聚类分析,在不同分划线和阈值处,各类群特征表现各异,聚类结果与柿传统形态学分类较相符,并可将金枣柿系列和其它柿品种明显分为两类;R聚类分析则显示较多果实性状聚为一类,枝条、叶片等性状并未有明显规律,但却发现一些与柿营养生长相关的表型性状聚为一类。本研究也初步解决了农家柿品种中存在的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通过观察比较和聚类分析,最终确认这76份农家柿品种实际品种数量为68个。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中国甜柿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对全国原生甜柿品种分类进行研究;阐述当前国内外甜柿育种的主要手段,并对未来甜柿育种的研究方向及甜柿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柿果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柿果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状况,并指出柿果保鲜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