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防治棉苗蚜虫主要是喷雾或涂茎。喷雾法易造成药液流失,亦不利于保护利用天敌。涂茎法尽管效果好、成本低、避免杀伤天敌,但劳动强度大、工效低,从1984年开始,我区试验用高浓度氧化乐果、久效磷等内吸农药滴心的方法来取代喷雾或涂茎法,1986~1987年两年推广面积达80万亩。具体方法是用普通喷雾器,将喷头用2~8层细布包好,装入药液后压半气,使药液以滴状流出,滴在棉苗的心叶里,通过  相似文献   

2.
有机磷涂茎防治棉叶螨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棉花中期涂茎防治棉叶螨的方法和经济效益,1983年7月下旬至8月在淮安县季桥乡大湾村9.4亩棉田上,按不同时间进行了四次涂茎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花花铃期采用内吸剂有机磷农药加缓释剂涂茎对防治棉叶螨是一项省工、省本、防效高的技术措施。兹将有关试验结果报道如  相似文献   

3.
在棉瓜共生期间,使用氧化乐果、久效磷滴心与喷雾防治棉蚜和一、二代棉铃虫,通过对瓜皮和瓜瓤进行化验分析,测定不同防治方法及不同喷药时期农药残留量值,结果表明,滴心防治是棉田间作西瓜,实现无公害生产的主要防治措施,氧化乐果喷雾防治的安全间隔期为采瓜前19d。  相似文献   

4.
久效磷缓释剂配方和涂茎工具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久效磷乳剂、聚乙烯醇、水配制成缓释剂,用涂茎方法防治棉蚜等棉花苗期害虫,其效果早已肯定。但由于用聚乙烯醇作为缓释剂胶,配制很不方便,加之涂茎工具未能很好解决,致使涂茎治虫这一措施长期难以大面积推广。为扩大棉田前期隐蔽性施药面积,延长一次施药的有效期,减少天敌杀伤、节省治虫用工,近两年来我们对缓释剂配方和涂茎工具进行了研究改进。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5.
南疆地区棉蚜天敌种群动态和控制蚜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棉田棉蚜主要天敌(瓢虫、草蛉、食虫蝽和蜘蛛类)的种群数量动态。棉蚜天敌在不化学防治的棉田内,能建立稳定的自然种群,对棉田前期发生早、数量多的棉蚜不能有效控制,对棉田内发生晚的棉蚜能有效的控制;在化学防治棉田内,由于用药频繁,几乎无天敌,所以无控制作用;在综合防治棉田内,能建立稳定种群结合其它辅助措施,能有效控制蚜害,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1、试验示范概况与效果药液点心是针对苗期棉蚜多聚集棉苗顶心危害的特点,将药液点于顶心上,具有施用少量药剂控制蚜害的效应。此法是我所1982年在涂茎防治棉蚜试验时,为探索更为简便和经济有效的措施而开始试验的。初试证明,该项防治效果与涂茎相当。但较涂茎更为经济方便。83年我们在商邱县谢集公社示范,由于防效较好,费用又省,示范面积由原计划的50亩迅即普及周围公社,应用面积达3.5万亩以上。据两年试用结果,防治棉蚜用药1~2次即可控制其危害(其标准为目前5~10%卷叶株率以下),每亩药费不足一角,据83年在董楼东队董方运棉田调查,5月11日有蚜株率50%,部分卷叶,5月12  相似文献   

7.
药剂涂茎防治棉蚜效果赵国文甘肃省酒泉地区植保植检站735000胡冠芳,罗进仓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张文杰,王标甘肃省安西县农技中心近几年来,在甘肃河西走廊棉区,随着棉花面积的增加,农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加之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棉蚜危害程度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8.
久效磷加聚乙烯醇缓释剂涂茎防治棉田一代棉铃虫虽然效果较好,但由于50%久效磷药源不足,价格昂贵和聚乙烯醇不易溶化,供应奇缺等原因,致使久效磷缓释剂涂茎防治棉铃虫工作难以开展。为寻求经济高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报道,用轮刷式涂茎机以1:19的50%久效磷和羊毛脂涂主茎,能有效地控制棉盲椿、棉叶螨、棉蚜长达15天,对蓟马、叶蝉、棉象岬药效亦佳,而且对食虫螨类、草蛉较为安全,但对瓢虫有一定毒性,  相似文献   

10.
五种植物浸提液对棉蚜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棉蚜是棉花苗、蕾期的重要害虫 ,1 980年以来 ,因为棉花蚜虫的严重危害而频繁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导致棉蚜抗药性增强 ,棉田天敌大量死亡 ,棉蚜发生猖獗。为了克服棉蚜抗药性 ,保护天敌 ,保护环境 ,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 ,有益人类健康 ,适当使用一些植物性土农药防治蚜虫是必要的 ,为此进行了五种土农药药剂防治棉蚜的药效试验。1试验方法采集青蒿 ( Artemisia apia cea Hance)、苦楝( Melia azdearch)、臭椿叶 ( Ailanthus altissiimaSwingle)、辣蓼 ( Polygohum hydroplperl)、马齿苋( Portulace olercedl)、采集后粉碎 ,按不同比例加水…  相似文献   

11.
旱地棉田防治棉蚜不应单纯依赖喷洒化学农药,要从合理布局着手,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合理布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棉田地块要离村远,二是棉田周围靠麦田为好。其之所以能控制棉蚜的原因:一是棉田离村庄远,避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农三师棉田棉蚜普遍发生,6月份中下旬棉蚜达到危害高峰期,大多棉田出现油叶、卷叶现象,部分棉田危害严重,致使棉株下部叶片脱落,造成中下部三到四个空果枝,中上部果枝棉铃变小,对棉花的产量影响很大。2004年棉蚜较往年发生时间提前,棉蚜的扩散速度快,防治难度大。为了研究其大发生的原因,掌握棉蚜的发生消长规律,准确地进行预测预报,大力开展棉田无害化“生态调控”技术,充分运用各种综防措施,将棉蚜的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内。现将2004年农三师棉蚜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分析如下。12004年棉蚜的发生消长规律前期气温高于往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棉田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害虫发生了较大改变。大田生产中,由于抗虫棉田用药次数与用药量大幅度减少,失去了对棉蚜的兼治效果,从而使棉蚜发生呈现加重趋势,成为抗虫棉田的重点防治对象。为有效控制棉蚜的为害,2005年在大田进行了几种杀虫剂防治棉蚜的药效试验。1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江苏克胜集团);10%烟碱水剂(湖北绿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啶虫脒乳油(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0%氯氰菊酯·氧乐果乳油(香港德利尔工贸集团有限公司);20%丁硫克百威乳油(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0.6…  相似文献   

14.
近年,棉田害虫种类多,数量大,发生危害期长,喷洒残效期短,施药次数多,致使造成农药极大浪费。对此我所自1978年改喷洒为涂茎防治棉蚜之后,1979~1980年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它害虫的兼治作用,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一定结果,现介绍如下。一、试验方法。1、久效磷缓释剂的配制。聚乙烯醇1两,加热水3~5斤,使其化开,待冷凉后,  相似文献   

15.
吡虫净防治棉蚜药效试验①陈发炜邵泽华张建英山东省沂水县农业局276400为了解吡虫净对棉蚜的防效,1995年在山东省植保总站的指导下,进行了5%吡虫净乳油防治棉蚜的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试验方法5%吡虫净乳油(南京第一农药厂)设1500、20...  相似文献   

16.
七种杀虫剂对异色飘虫成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 Bt基因棉对棉蚜不具有抗性 ,但棉蚜的防治不容忽视 ,黄河流域棉区整个棉花生长期需防治3~ 4次。在防治棉蚜的同时 ,应重视天敌的保护利用 ,棉蚜的捕食性天敌以瓢虫类为主 ,其中苗蚜的天敌主要为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 ,但由于近年麦田麦蚜的发生严重 ,防治次数和用药量增加 ,滥用农药 ,加上七星瓢虫抗药性较低 ,造成七星瓢虫种群数量锐减 ,降低了向棉田迁移的基数 ,天敌数量下降明显。田间调查发现异色瓢虫 ( Leis axyridisPallas)已成为棉田棉蚜的优势捕食性天敌种类。2 0 0 3年初步研究了棉田 7种常用的有机磷类、菊酯类和新烟碱类杀虫…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利用榆叶水代替缓释剂涂茎防治苗蚜,效果很好。它不仅用药少、成本低、药效持续时间长、使用方法简便安全,而且能有效地保护益虫。据试验,涂茎后24小时,蚜虫死亡率达100%。很受棉农欢迎。1.药液配制。榆树叶1份放入盆内,加入100℃开水5份,浸泡2小时后,用手搓揉榆  相似文献   

18.
一、棉田生态体系的三因子循环规律在棉田生态体系中,棉花是棉蚜的寄主,棉蚜又是天敌的寄主,形成一条食物键。这种由棉花决定棉蚜的发生,棉蚜又决定天敌的发生,天敌又保护了棉花正常生长的相互关系,是棉田内生物体系中的自然规律,叫三因子循环。  相似文献   

19.
在棉田天敌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于1979年开展利用油菜诱集天敌带的研究。1980年示范面积260亩,1981年扩大到3200亩,防治棉蚜效果显著。利用油菜诱集天敌带改变了棉田的生态结构,创造了有益于天敌的生存环境,丰富了棉田的生物群落,有利于招引、繁殖天敌,控制棉蚜危害,而且方法简便,省工省药,治蚜效果稳定,是棉蚜综合防治的一项新内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敦煌的实际情况,推广了苗期涂茎及花龄期喷雾的措施:苗期选用4种内吸剂涂茎后第11天的相对防效均在90%以上;花龄期在棉花上中下部位涂茎防蚜效果不佳;通过喷雾,筛选出了适宜敦煌地区使用的4种高效防蚜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