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内部分南方省市近几年大规模推广种植速生桉,缓解了我国木材紧缺的局面,促进林农致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持速生桉种植得不偿失这一看法的也大有人在。速生桉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中充当的角色问题一直来都是人们争论的热点。因此,发展速生桉种植不能只是单纯从经济利益这个角度出发,更要从生态效益的角度来考虑。  相似文献   

2.
速生桉等3种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国营沙塘林场的速生桉(广林9)、马尾松、湿地松3种人工纯林的生物群落调查为基底,研究不同类型林分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类型林分之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差异,速生桉人工林物种种类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立地原有植被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研究区草本层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总体比灌木层小,速生桉人工林草本层和灌木层分层不明显,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高于草本层。  相似文献   

3.
邓恩桉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人们对木材与木质纤维的需求,桉树已成为南方工业原料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并不断北移扩大栽植.因大多数桉树不耐寒,限制了许多速生桉树的北移栽植.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原产澳大利亚,抗寒,速生,树干通直,木质粗细均匀,耐干旱,抗病性强,用途广泛,可作刨花板材、纸浆材、木片材等,已成为推广扩大桉树人工林种植范围的首选树种,抗寒性是选择该树种向北引种的重要因子.但从目前市场形势看,国内大面积种植邓恩桉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由于邓恩桉在澳大利亚分布有限,产种量少,而国内邓恩桉难以开花结实,不能生产种子,种子价格昂贵,纯度较高的种子平均售价高达7万元·kg-1,且遗传性状不稳定,严重制约了该树种的发展.因此,进行邓恩桉组培快速繁殖对开发和利用桉树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漳州市主要速生树种林分生物多样性及碳汇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式森林经营体系研究"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巨尾桉、杉木、马尾松纯林以及杉木与巨尾桉、火力楠、米老排、马尾松混交等几种闽南地区常见的速生林分类型生物多样性和碳汇能力,结果表明:巨尾桉纯林、杉木×巨尾桉混交林林下植被丰富,碳汇能力强,年净吸收CO2量分别达33.51和27.59 t.hm-2,是很好的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业原料林和碳汇林;杉木与火力楠、米老排、马尾松等混交林及集约经营杉木林碳汇能力也较强,是较好的速生用材林和碳汇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生物多样性低的问题可以通过营林措施改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桉树工业原料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广东、广西、云南等南方省区正在大规模发展速生桉树工业原料林.以速生桉树工业原料林取代天然次生林、马尾松、相思人工林引起的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学问题,已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学术界对此亦有争论.作者根据速生桉树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人工林生态学研究的多年实践,针对目前广西、云南等地发展速生桉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放弃炼山为核心,兼顾工业原料林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桉树人工林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广西某林场1809个小班种植的速生桉人工林测得的资料进行拟合,分析了速生桉人工林生长方程的性质.运用SPSS软件的曲线回归拟合S型曲线,建立了速生桉人工林林分蓄积量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7.
对桂北全州县咸水镇种植的尾赤桉、尾巨桉等6个速生桉无性系的生长表现、寒害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速生桉无性系间生长差异显著,以无性系3(尾巨桉)、5(尾巨桉)、6(尾赤桉)3个无性系号生长最好,1号(柳窿桉)无性系生长最差。冻害是检验速生桉无性系能否适应的关键指标,所种植的速生桉无性系受冻严重,在冰雪袭击下所有试验树木均被全部压断,部分树木还被冻死而不能萌芽。类似全州县成水镇的气候条件不适宜种植尾巨桉、尾叶桉、柳窿桉等速生桉无性系。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尾叶桉是世界上较为著名的速生树种,该树种的材质结构较为良好,坚硬适度,可以应用于建材、家具制造中,也能应用到造纸工作中,其具备的经济价值更高。因此,对该树种进行广泛推广,增加种植面积,可为农户提供更高产量的和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次的林地生态修复设计区域位于广西柳北区沙塘镇,20世纪70年代这个区域山地荒废,只有零散的一些种植,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为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开始引入速生桉的种植并大力推广。但是速生桉不仅蒸腾耗水、养肥消耗过大,还对当地植物产生化感作用。因此造成了当地植物单一,土地肥力低下,生态环境失衡的状况。为了复原林地生态环境和发展当地的经济,展开了此次的林地生态修复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世界森林观念的发展变化与我国沙棘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敏 《沙棘》2004,17(1):2-7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年来,我国大规模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形成了符合中国生态经济发展要求的特点:以生态效益为主,与治理水土流失紧密结合;重视经济效益,狠抓加工利用;注重长远效益,努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建议近期应结合西部开发和生态治理,进一步扩大种植区域;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以沙棘作为“第二农业”,进一步加强良种推广;注重生物多样性原则,提高沙棘种植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施肥方式、坡位及肥料含量对速生巨尾桉生长量的影响,确定速生巨尾桉最佳施肥方案,以巨尾桉为试验对象,按不施肥、施基肥、施二次肥,采用上坡、中坡、下坡3因素3水平进行随机区组试验,调查各施肥方式下巨尾桉生长情况.结果 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在下坡施二次肥时,巨尾桉的生长量最高,较不施肥分别增加33.33%、62.61%...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桉树生长量影响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桂西桉树(Eucalyptus)基地的桉树幼林进行不同施肥方式、不同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桉树追肥采用总养分35%的复合肥料,每年集中施用1次,年施肥量为0.75 kg/株,连续3年追肥,桉树生长量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漳州发展桉树实践的调研,认为:在经营理念上,注意桉树与乡土树种实行嵌合式造林,短周期与长周期结合培育中大径材,速生桉树与珍贵桉树相结合发展,木材利用与生态利用相结合考虑;在营林措施上,推广近自然经营、营造复层混交林、保护乡土植被、改良林地生态环境;在宏观管理上,坚持科技先行、政策引领、产业带动。这些做法对桉树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调查结果表明 ,桉树在引种驯化区域内 ,渐尖赤桉和薄皮大叶桉具有生长快、抗性强的特点 ,适合在宜昌区域内作为用材树种栽培发展 ;大叶桉、葡萄桉、细叶桉虽易受风折、雪折和冻害 ,但萌发能力强 ,适宜在本地区内进行矮林作业营造薪炭林或桉油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江西省宁都县引种、试种的多个桉树品系/种源的生长量及冻害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品系)仅本沁桉、邓恩桉和赤桉冻伤程度相对较轻,但是生长较慢;其它速生品系冻伤较重,冻伤等级均达到Ⅲ级(含以上),如巨桉、尾细桉、尾赤桉、韦赤桉、尾巨桉等。赣南北缘大规模发展速生桉树风险较大。综合考量情况下,局部地区发展速丰用材林可选择亚林巨桉、韦赤桉GY-66、尾细桉M1、DH184-1四种品系,邓恩桉、本沁桉和赤桉等较耐寒品系适宜生态公益林、园林绿化或公路旁栽种。  相似文献   

16.
阐述桉树在我国的引种状况、生长适应性、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考察澳大利亚桉树培育分析桉树原分布区速生丰产培育模式、生物多样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探讨澳大利亚桉树经营对我国桉树可持续栽植的启示,提出我国发展桉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粤西桉树人工林栽培技术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粤西地区在桉树人工林栽培上采用集约经营技术,取得了较显著的速生丰产效果。本文根据调查、收集的资料对粤西桉树遗传改良、集约栽培技术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桉树人工林发展态势与持续经营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福建省桉树发展态势,针对桉树速丰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林地合理规划、立地与树种或品种相匹配、控制林分的遗传成分、强化桉树速生林科学经营技术等维护地力、改善生态环境,以利于持续经营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9.
广西桉树资源和木材加工现状与产业发展前景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十五”以来,广西通过实施南方速生丰产林工程.桉树人工林得到发展迅速。2007年广西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为75万hm^2。蓄积量约为2091.76万m^3。20世纪90年代末期,广西桉树人工林及其加工产业初具规模,促进了林浆纸、林板一体化产业等加工产业的建设的稳步发展。2006年广西木材综合加工产业和制浆造纸产业总产值约为81.20亿元,桉树木材平均贡献率约为26.93%,产值约21.87亿元。境外企业相继在广西投资发展桉树林浆纸(板)一体化产业和商业造林,广西形成了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20.
紫金山矿区裸地引种耐寒桉树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福才  吴丽君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147-150,177
紫金山矿区生态恢复的重点是选金废渣堆积场植被的快速恢复。在废矿石(渣)堆边坡引种速生、耐寒的桉树品系试验,结果表明:桉树品系在耐寒性和生长性状如树高、胸径、材积、冠幅等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桉树受冻后通过加强抚育管理,可恢复生长、成林。邓恩桉、赤桉可在紫金山矿区大面积推广,尾赤桉、巨桉、尾叶桉不宜大面积种植,只能在低海拔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