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外源茉莉酸甲酯诱导茶树挥发物对昆虫寄生选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应用外源 MJA 喷雾法或暴露法处理茶树后诱导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单白绵绒茧蜂和茶尺蠖成虫的行为选择,以及对单白绵绒茧蜂对茶尺蠖幼虫寄生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源 MJA 喷雾法或暴露法处理茶树,其诱导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单白绵绒茧蜂成虫具有很强的引诱作用,对茶尺蠖成虫引诱作用不明显,在茶园中,显著提高单白绵绒茧蜂对茶尺蠖幼虫的寄生率。  相似文献   

2.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Wehrli)是我国主要的茶树害虫,夏秋季常在一些茶区暴发成灾,不仅造成茶叶减产,对茶叶品质及树势都有较严重的影响。茶尺蠖天敌的种类很多,有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 sp.)、茶尺蠖寄生蝇(Drino sp.)、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fus L.)及线虫、蚂蚁、鸟、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寄生真菌等。其中  相似文献   

3.
茶尺蠖幼虫期寄生天敌群落结构及其演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萃  朱俊庆 《茶叶科学》1993,13(2):87-91
报告了1973—1974、1989—1991年在浙江余杭先后5年系统调查茶尺蝮寄生性天敌的结果。经对32252头低龄寄主幼虫的饲养,查得原寄生性天敌4种,即2种绒茧蜂(茶尺蠖绒茧蜂和单白绵绒茧蜂)、1种悬茧姬蜂和1种索虫。分析了寄生率的年间和月间变化,明确了不同时期的优势种。在此基础上,测定了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的年间变动及各年间的群落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茶树害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我国茶树害虫的天敌资源异常丰富,每一种害虫通常都有数种天敌同时对其起着有效的抑制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茶树害虫的天敌约500种,其中许多是某类害虫的优势种。如七星瓢虫、黄斑盘瓢虫、异色瓢虫、中华草蛉、狭带食蚜蝇等是捕食茶蚜的优势种,红点唇瓢虫、台湾小瓢虫等是捕食长白蚧、椰圆蚧等的优势种,单白绒茧蜂和茶尺蠖绒茧蜂是寄生茶尺蠖幼  相似文献   

5.
茶园害虫天敌昆虫依其取食方式的不同,分为寄生性和捕食性两大类。寄生性天敌昆虫营寄生生活,亦即以摄取另一虫体的营养为生。人们将绝大多数膜翅目中营寄生生活的称寄生蜂,而把部分双翅目中营寄生生活的称寄生蝇。这两类寄生性昆虫在茶园中广泛分布。当进行茶园虫情调查,采集由茶细蛾为害的三角苞,里面常有1—2个蚕茧似的白色小茧,这就是寄生蜂的茧(茧蜂)。当把田间的茶银尺蠖幼龄幼虫采回室内饲养,草绿色的虫体腹节有的变粗,呈乳白色,不久从这种幼虫体内啮出一个白色的蜂幼虫,在银尺蠖尸体附近结一白色或淡黄色小茧,即单白绵绒茧蜂或茶尺蠖绒茧蜂。当修枝清园时,剪下的蛀梗虫被害枝的虫道内常结有许多淡褐色的长形小茧即是长距  相似文献   

6.
茶树-害虫-天敌间的化学信息联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寄主-害虫-天敌间的化学信息联系是食物链中成员赖以生存的基础。本研究以茶树和三种主要害虫(茶尺蠖,茶蚜,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天敌为对象,结果表明,害虫对寄主的定位依赖于茶树芽梢的挥发物,如顺-3-己烯-1-醇,芳樟醇,正戊醇等。生测和EAG测定表明,这些化合物对害虫具强引诱力和电生理反应,但对天敌仅有弱的活性。害虫加害茶树后,茶树体内代谢发生改变,释放出特异性互利素,如茶尺蠖加害后5-6碳醛类化合物增多,茶蚜加害后产生的苯甲醛和假眼小绿叶蝉加害后产生的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和蚓哚.它们在10~(-6)-10~(-9)g/ml低浓度下对各自的天敌具强的引诱活性和电生理反应,但对害虫仅具弱的或无活性。害虫口腔分泌物中的酶类是诱导特异性互利素形成的引发子。这种活性物质具周身输导能力。  相似文献   

7.
茶树害虫防治的新途径--化学生态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宗懋 《茶叶》2005,31(2):71-74
本文介绍了应用化学生态学原理进行茶树害虫防治的目前进展和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应用昆虫性信息素和茶树挥发性互利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在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上,主要利用人工模拟的雌性害虫的性信息素来引诱同种害虫的雄性害虫以达到预测和迷向防治的目的。在茶树挥发性互利素的应用上,当害虫危害茶树后,害虫的口腔分泌物中的酶类会由叶片的伤口进入茶树组织内而使茶树体内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挥发性化合物。这种新的挥发性化合物对这些害虫的天敌有很强的引诱作用,而对害虫却没有或只有很弱的引诱活性,通过这类化合物可以使天敌很容易找到它扑食或寄生的害虫的位置,为天敌寻觅到害虫提供了线索,同时为被害的茶树提供了保护.应用化学生态学进行害虫的防治尽管还没有在生产上达到应用的程度,但前景辉煌。  相似文献   

8.
茶园建设固定遮阳网可助力干旱时节抗旱和冬季防冻,但茶园病虫害也常发。目前,有关固定遮阳网茶园昆虫群落缺乏研究。以浙江松阳县建有的固定遮阳网茶园为对象,冬季采用13种颜色的诱虫色板每隔10 d依次对5块遮阳网茶园内昆虫进行诱捕,统计24 h内捕获的种数和个体数。结果共捕获6个目37个科的2940个昆虫(蜘蛛);诱捕量最多的为双翅目,种数、个体数分别占总物种数、总个体数的29.7%和69.5%;聚类分析将13种色板中的荧光绿、芽绿、米黄、土黄、橘黄、草绿、荧光黄和素馨黄色板聚为一类,每种色彩的每块板平均诱捕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分别是(19.4±2.4)种和(286.9±55.4)个;墨绿、大红、天蓝、土褐和纯白5种色板聚为一类,每种色彩的每块板平均诱捕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分别是(11.8±3.3)种和(129.0±36.4)个;主要害虫有茶小绿叶蝉、茶蚜和黑刺粉虱等,主要天敌是尺蠖原绒茧蜂和单白绵副绒茧蜂。研究认为遮阳网茶园成为主要害虫和重要天敌的越冬庇护场所;芽绿、素馨黄、荧光绿和荧光黄等色板可作为监测茶园虫情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茶斑蛾和油桐尺蠖是大吉岭茶区的两种主要的食叶害虫。有两种寄生蜂(Comsia sp.膜翅目、茧蜂科和Argyrophylax sp.双翅目、寄蝇科)在抑制茶斑蛾和油桐尺蠖的种群上具有效果;在34月间有很高的寄生率,Cotesia茧蜂的寄生率达47.7%,寄生蝇的寄生率为42.45%。茶斑蛾被寄生蝇寄生的机率很高,在有机茶园和不喷农药的茶园中寄生率可达80%。文章还讨论了在综合治理中应用这两种天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蚜茧蜂对不同味源的选择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韩宝瑜 《茶叶科学》1999,19(1):29-34
用“Y”型管嗅觉仪(定向选择)和培养皿(自由选择)法,观测了蚜茧蜂(Aphidiussp.)对茶蚜危害的和非危害的茶树新梢及其不同部位、新梢提取物、茶蚜蜜露和几种非寄主植物材料的定向和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只有茶蚜危害的茶树新梢(包括其不同部位)和茶蚜蜜露对蚜茧蜂有显著的引诱力,表现在蚜茧蜂对这些部位的搜索、停留、触角敲打和产卵管刺探等次数和时间明显增加,并且嗜食蜜露,而非危害的茶树相应部位和非寄主植物(如月季、小叶黄杨)则无明显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Tenax TA吸附法捕集正常茶梢、机械损伤茶梢和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取食复合体挥发物,经GC/MS鉴定各处理挥发物的组成和含量。并就茶梢挥发物及其单组分进行了对假眼小绿叶蝉天敌蜘蛛优势种之一-白斑猎蛛的生物活性鉴定。研究表明,捕食性天敌白斑猎蛛对正常茶梢挥发物和机械损伤茶梢挥发物的趋性明显弱于受假眼小绿叶蝉危害后茶梢的挥发物。在供试挥发物组分中,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和吲哚两种成分是茶梢被害所形成的特异性化合物,并对白斑猎蛛具有明显的引诱活性,认为是白斑猎蛛受引诱的主要活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主要调查了茶黄蓟马在茶树1芽7叶茶梢上的分布。结果表明,茶黄蓟马主要在茶树嫩梢芽下2~4叶位的叶片背面取食为害,叶片背面的虫口数量占88.66%,叶片正面的虫口数量仅占9.29%。茶黄蓟马在茶梢各部位上的分布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14.79,P<0.01)。  相似文献   

13.
用Tenax TA吸附法捕集正常茶梢、机械损伤茶梢和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取食复合体挥发物,经GC/MS鉴定各处理挥发物的组成和含量,并就茶梢挥发物及其单组分进行了对假眼小绿叶蝉天敌蜘蛛优秀种之一-白斑猎蛛的生物活性鉴定,研究表明,捕食性天敌白斑猎蛛对正常茶梢挥发物和机械损伤茶梢挥发物的趋性明显弱于受假眼小绿叶蝉危害后茶梢的挥发物。在供试挥发物组分中,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和吲哚两种成分是茶梢被害所形成的特异性化合物,并对白斑猎蛛具有明显的引诱活性,认为是白斑猎蛛受引诱的主要活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茶尺蠖是茶园中一种重要的鳞翅目害虫,主要以幼虫取食危害茶树叶片,给茶叶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茶尺蠖在寻找配偶、产卵地以及觅食活动中其嗅觉系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嗅觉系统中的一个普通气味结合蛋白——EoblGOBP2为研究对象,在克隆得到的EoblGOBP2基因基础上,通过对EoblGOBP2进行原核表达、分离纯化后,利用1-NPN的荧光竞争结合法研究了体外重组EoblGOBP2与茶树挥发物的结合生理功能。Scatchard方程显示EoblGOBP2与1-NPN的解离常数KD为2.310 μmol·L-1。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中,7种待测配基均能使1-NPN的相对荧光强度降低到50%以下,表明与EoblGOBP2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而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结合能力最强,KD值达到4.353 μmol·L-1。本研究7种配基均为茶树叶片挥发物,表明EoblGOBP2在茶尺蠖嗅觉系统对茶树挥发物的信息识别结合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茶梢和茶花信息物引诱有翅茶蚜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宝瑜  周成松 《茶叶科学》2004,24(4):249-254
用四臂嗅觉仪和昆虫触角电位仪(EAG)研究了新鲜茶梢和茶花的15种单一挥发性组分对有翅茶蚜的引诱效应。结果表明其中的顺-3-己烯-1-醇、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芳樟醇、正辛醇和己醛等组分,及茶花主要香气组分橙花醇和烯丙基异硫氰酸酯显著引诱有翅茶蚜。在嗅觉仪生测中,15种组分的10-4βg/ml和10-2βg/ml两种剂量引诱蚜数的差异明显。EAG反应还表明:①新鲜芽下第一叶气味引出的EAG值最大;②用10-2βg/ml的正己醇、正戊醇、1-戊烯-3-醇、2-戊烯-1-醇、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和乙酸顺-3-己烯酯按1∶1∶1∶1∶1∶1∶1比例组成“绿叶气味”,也可引起有翅蚜强烈的EAG反应;③蚜害茶梢嫩茎的气味忌避有翅蚜。认为新梢和茶花释放的绿叶气味和水杨酸甲酯可引导有翅茶蚜朝茶梢定位,严重遭受蚜害的茶梢可能释放忌避有翅蚜的信息物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摸清我省茶园鳞翅类害虫的发生种类和为害情况,在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和湖南省农业厅经作局对湖南省茶园病虫天敌普查的基础上,结合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湖南省主要茶树病虫及天敌资源调查与鉴定课题(2008FY210500-2),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于2008年8月至2011年4月对湖南省的郴州南岭茶场,桂东玲珑茶场等11个市区的20个不同茶园进行了一次系统性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茶园鳞翅类害虫种类共计161种,隶属25科,刺蛾科31种、毒蛾科29种和尺蛾科22种为主要优势科类,其中以茶尺蠖、茶毛虫和茶蓑蛾为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17.
茶树体内铅的吸收累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茶树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季节、品种、树龄新梢铅含量的变化较系统地研究了茶树本身对铅吸收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体内以吸收根铅含量最高,其次为生产枝、侧枝和老叶,茶籽和幼嫩新梢的铅含量较低。新梢和叶片铅含量随其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茶树成熟叶片和新梢铅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成熟叶片表现为4~6月最高,7月最低,而新梢表现为春梢明显高于秋梢,秋梢高于夏梢;成熟叶片与新梢铅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树龄的增高,新梢铅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不同茶树品种新梢铅含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