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13年至2016年针对辽宁省河蟹主产区中养殖水质、底质及河蟹产品中石油烃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养殖环境和河蟹中石油烃污染程度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水质中石油烃含量总体平均值为0.056 mg/L,平均污染指数为1.11;底质中石油烃含量较小,平均污染指数为0.039;河蟹中石油烃含量总体均值为7.27 mg/kg,平均污染指数为0.48。河蟹养殖水质已经受到石油烃污染,底质未受到石油烃污染,河蟹产品总体未受到石油烃污染,食用安全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2.
氧气,对许许多多生命体至关重要。水中氧气的含量一直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是水产养殖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很多养殖户对这个指标关注度不大,只是看到了浮头、游边、泛塘时才着急,在河蟹养殖中看到河蟹上岸、上网、上草头,才开始关注,殊不知这个时间已经为时过晚,很多河蟹已经消耗过多的体质,造成后期河蟹持续伤亡,无论如何治疗都不能彻底杜绝伤亡,直到河蟹销售结  相似文献   

3.
池塘河蟹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蟹池塘养殖中,水质若能够满足要求,河蟹就能顺利生长发育;要管理好池塘河蟹养殖用水,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水质变化的普遍规律,在生产中根据水质变化的现象和水质监测结果,对水质问题作出合理的解决措施。1池塘养殖水质概述做好池塘河蟹养殖水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了解养殖需要的水质标准,以便通过实时监测及时把水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加州鲈养殖过程中大量投喂冰鲜鱼,导致水质恶化、环境污染,不符合健康养殖及环境保护要求;河蟹养殖效益近年来持续下滑、丰产不丰收的情况表明河蟹养殖产业已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养殖风险明显加大。我们尝试将加州鲈与河蟹进行混养,一方面利用摄食人工饲料的加州鲈及河蟹池塘的大量水草来解决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利用加州鲈来平衡单一河蟹养殖可能带来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河蟹资源枯竭,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及出口创汇的需要。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河蟹生产已由增殖向养殖方向发展。 1.养蟹场地的选择根据河蟹的生活习性并结合生产上的需要,可因地制宜选择河蟹养殖场地,但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1)水源充足,易排易灌,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并能经常冲水。  相似文献   

6.
传统加州鲈养殖过程中大量投喂冰鲜鱼,导致水质恶化、环境污染,不符合健康养殖及环境保护要求。河蟹养殖效益近年来持续下滑,丰产不丰收的情况表明河蟹养殖产业已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养殖风险明显加大。近年来加州鲈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发取得较好的进展,能适应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新品种“优鲈3号”选育成功,加州鲈全季节人工繁殖技术难关被攻克,作者将加州鲈与河蟹进行混养,一方面利用摄食人工饲料的加州鲈及河蟹池塘的大量水草来解决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利用加州鲈这个高价值养殖对象来平衡单一河蟹养殖可能带来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7.
宋长太 《内陆水产》2002,27(6):13-13
河蟹是我国特种水产品的主要养殖对象,也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水产品之一。近年来,商品蟹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关注;要提高养蟹的经济效益,必须养成大规格优质蟹,才能获得较高的利润回报。无公害优质河蟹生产技术涵盖整个河蟹生产过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环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生产技术要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养殖池环境要求1.1水质要求养蟹水质不得带有异色、异臭、异味。大肠杆菌数≤5000个/升。汞、镉、铬、锌、氟化物、石油类、易挥发性酚等物质的含量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行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示范推广,研究了一种微生态制剂对河蟹养殖池塘水质及河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含浓缩复合芽孢杆菌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试验池水质优于对照池。与对照池相比,水体透明度增加26.1%,溶解氧降低22.6%,pH下降5.5%,电导率下降26.0%,氨氮含量降低75.1%,亚硝酸盐含量减少51.4%,河蟹养殖成活率提高了11.5%,河蟹养成规格提高25.0%。研究表明,浓缩复合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对养蟹池塘的水质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并可通过调节河蟹免疫系统减少病害发生,提高河蟹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高温阶段是河蟹病害多发时期,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必须重视以下措施可改善水质、提高河蟹体质,减少发病率。 1根据今年河蟹养殖塘口多次水质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水体中的钙由于河蟹蜕壳吸收和水生植物利用,钙的含量偏低,影响到目前河蟹蜕壳(软壳时间变长),部分河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适应越来越严格的水环境保护要求,摸清河蟹养殖作为投饵型水产养殖对水环境主要污染指标是否存在影响和具体的影响程度,为河蟹产业生态化发展提供相应依据,在2017年5月至10月期间,对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两个规模较大的河蟹养殖企业进行了水质定点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以下调查报告。1评价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姚守信 《水产科学》1993,12(11):28-30
河蟹人工养殖生产,随着河蟹养殖技术的突破和河蟹产品市场的供不应求,刚一兴起,就展现出广阔的生产前景,成为养殖生产的热门。但是,当前如何引导河蟹养殖生产的发展方向,确保这一产业健康、协调、持续地发  相似文献   

12.
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养蟹业迅猛发展,其中尤以江、浙、皖三省及上海发展最快,养殖模式多种多样,有网围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河沟养殖、庭院养殖及集约化养殖等,在养殖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水质污染、病害日益突出。因此,采用微生物制剂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从根本上保障了河蟹养殖的优良环境,新型消毒剂如氨基酸碘、溴氯海因、碘制剂及中草药制剂在河蟹养殖中的进一步应用,避免了常规消毒剂的不足,有效抑制了河蟹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控制了河蟹传染性疾病的暴发和流行,促进了河蟹养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在兴化市钓鱼镇河蟹养殖主产区开展了河蟹与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混养试验示范,河蟹亩产76千克,南美白对虾亩产113千克,提高养殖经济效益40%以上,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场地的选择与建设养殖场地应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通电、通路,土壤以黏土、壤土为好。二、水源和水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应符合  相似文献   

14.
河蟹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正县自1997年引进河蟹试养,经过十多年的养殖实践,河蟹池塘养殖获得成功,成为我县渔民增收的新渠道。河蟹池塘养殖的成败,关键在水质饵料和蜕壳期管理,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光合细菌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北方地区在进行池塘河蟹养殖过程中,因水源短缺,换水困难,加之北方地区气温较低,养成期短,导致河蟹成活率较低,河蟹生长缓慢、规格小、品质较差、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不高,同时,还容易出现水质恶化、疾病多发等现象。近年来,许多资料报道,光合细菌在水域中能利用多种有机物和铵盐而迅速增殖,从而可降低养殖水域中的COD和NH_3—N含量,并增加溶氧量,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笔者去年在秦皇岛市某养殖场利用光合细菌进行了河蟹养殖的水质净化试验和饵料添加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要想河蟹大,好草是重点""河蟹要想不生病,水草来保护",所以水草在河蟹养殖中是重中之重.目前河蟹养殖池塘中常见的水草为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也有以金鱼藻、龙须草、菹草混杂种植.这些水草不仅可以增加水体的溶氧量、为水体遮阳降温,还可以为幼年的河蟹提供饵料.此外,水草能转化物质、净化水质,对河蟹养殖池内水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河僭喜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草茂盛、底栖生物丰富、透明度高的水域中生长生活,为此,围绕改善池塘水体水质条件,创造适合于河蟹生物学特性的养殖环境,是河蟹生态高效养殖的关键。具体在养殖生产中,须要重点把握好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汪祖军 《内陆水产》2001,26(7):21-22
河蟹又称毛蟹、螃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其常栖居在水质清新、水草丰富的水域中,具有昼伏夜出的特点,一般夜间出来活动觅食。每年的6~9月份为河蟹活动摄食的盛期。大水面养殖河蟹具有水活流畅,受风面大,溶氧充足,天然饵料较丰富的资源优势,因而利用大水面养殖河蟹,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现结合我镇多年养殖经验,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1 水域的选择根据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应选择水质清新、阳光充足、水草丰富(最好是沉水植物中的苦草、轮叶黑藻等,挺水植物中的芦苇、蒲草),螺蚬较多的水域(螺蚬…  相似文献   

19.
正河蟹的生长旺季是7-9月,既是全年气温较高的季节,也是病害高发季节,加强河蟹中期健康养殖管理至关重要,针对河蟹养殖的实际情况,简要介绍以下三个重要方面的管理措施,供河蟹养殖户参考。一、强化水质调控,创造最佳养殖环境所谓"清水大闸蟹",顾名思义只有清水才能养大蟹、养好蟹,所以加强水质调控是河蟹养殖的关键。蟹塘的水质要保持清澈不能浑浊,水浑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有:1.水草生长不好,或覆盖率低。处理方法:及时少补种或移栽水草,并适当施肥,多  相似文献   

20.
<正>安徽省无为县河蟹生态养殖起步早、发展快,2013年面积达15万亩。近年来由于夏季持续高温,水温高时达39℃,影响了河蟹养殖的健康发展。为此,2012年无为县一方河蟹养殖协会进行了河蟹井水微流水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3年开展了养殖对比试验,现将2013年对比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在圩区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区域,选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路通电通的1~6号池,每个池面积9亩,7号池面积7.5亩,为对照池。1~6号池开展井水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