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生物菌肥对土壤生态环境改良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瓜、甜椒和茄子为试材,通过高温闷棚与施用生物菌肥处理,研究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比较分析施用生物菌肥后不同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变化,探讨土壤改良的效果成因及生物菌肥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通过高温闷棚处理,有害微生物菌落数量降低,有助于减小因土壤带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发病机率。土壤施用生物菌肥后,有益菌在作物生长中后期对土壤微生物菌落结构进行了有效调整,明显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同时降低了真菌数量,有效防止土壤真菌的形成,缓解了土壤连作障碍,达到土壤生态改良目的,并提高了果实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与未施肥相比,施用生物菌肥后,黄瓜、甜椒和茄子的后期产量分别提高了7.68%、5.54%、0.59%。施用生物菌肥还提高了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果实糖酸比,降低了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设施草莓连作障碍问题,采用日光消毒配合棉隆、威百亩熏蒸的方法,研究了日光+棉隆、棉隆、日光+威百亩、威百亩4种处理对土壤真菌抑制率、草莓死苗率、植物学性状、产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棉隆与威百亩处理的真菌抑制率、死苗率、产量间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日光+棉隆处理真菌抑制率均值最高,为87.00%,威百亩处理真菌抑制率均值最低,为73.00%;日光+棉隆处理死苗率最低,为6.67%,威百亩处理死苗率最高,为12.33%;日光+棉隆处理667 m2产量最高,为1352.43kg,威百亩处理667m2产量最低,为1 258.00 kg。棉隆、日光+威百亩处理在真菌抑制率、死苗率、产量均处于中游水平,与日光+棉隆、威百亩处理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日光+棉隆处理抑制土壤真菌和降低草莓死苗率效果最好,且能有效提高产量,是最佳的土壤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核桃施用微生物菌肥,分析比较不同施肥方法肥效,研究微生物菌肥对秦巴山区核桃品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提高核桃产量、质量,科学施用微生物菌肥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选用T3处理(牛粪有机肥15kg/株+生物有机肥100g/株+微生物肥50g/株),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环境及土壤微生物群落,修复核桃裸露根系及提高核桃产量与质量效果最佳,适宜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安全、高效、绿色的蔬菜根结线虫防治技术,研究了"臭氧水+生物菌肥+噻唑膦""臭氧水+生物菌肥+阿维菌素""臭氧水+生物菌肥""生物菌肥+噻唑膦"及生物菌肥5种土壤处理对设施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臭氧水为基础组配的土壤处理防治根结线虫,对秋冬茬、冬春茬2茬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均在90.0%及以上,对番茄产量的恢复或增加效果明显,其中"臭氧水+噻唑膦+生物菌肥"土壤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防治效果最好,"臭氧水+生物菌肥"土壤处理最为安全、经济,且防治效果较好,建议广大菜农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5.
将莴苣和芹菜2种作物分别与番茄套作,研究了套作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根系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明确不同套作模式对番茄连作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处理可以显著增加连作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细菌数量和细菌/真菌比例,显著降低真菌数量,同时提高土壤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而减轻连作对番茄生长的影响,提高番茄产量,缓解番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6.
以辣椒连作20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威百亩熏蒸消毒等4个处理,以不做任何处理的辣椒连作土壤为对照,探究不同处理措施对辣椒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群落Chao1指数、Shannon指数,以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不同处理对辣椒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均具有极显著影响。门水平上,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处理显著增加了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相对丰度;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威百亩熏蒸消毒处理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4个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相对丰度;威百亩熏蒸消毒处理显著增加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属水平上,4个处理均显著增加了Flavisolibacter相对丰度;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显著增加了类固醇杆菌属(Steroidobacter...  相似文献   

7.
以设施番茄土壤为试材,研究了一种新型微生物制剂对设施番茄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处理的真菌数量下降最快,真菌数量也较低,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均比对照处理的数量高;而对照处理的真菌数量最高,但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最低;上年用微生物制剂处理的真菌数量也低于对照处理,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则高于对照处理。施用新型微生物制剂可以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密度,抑制病原菌的活动减轻病害的发生,对克服连作障碍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市顺义区黄瓜、番茄轮作3 a 以上的温室土壤为对象,采用室内恒温通气培养法,研究氯化苦(Pic)、1,3- 二氯丙烯(1,3-D)、二甲基二硫(DMDS)和威百亩(MS)等4 种熏蒸剂对土壤硝化作用和几种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并对Pic 处理中可能影响硝氮含量变化的一些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 种熏蒸剂处理均对土壤硝化作用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Pic、1,3-D 和MS 处理对土壤硝化作用的抑制持续28~56 d,而DMDS 的抑制作用只有7 d 左右;Pic 对土壤蛋白酶活性表现出显著的增强作用,而MS 则对蛋白酶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各熏蒸剂处理对土壤谷氨酰胺酶和天冬酰胺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ic 处理土壤硝氮(NO3--N)与铵氮(NH4+-N)、可溶性有机氮(DO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 和0.887,均达极显著水平;与可溶性氨基酸(DAA)和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相关系数分别为-0.628 和-0.645,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方法研究了4种微生物菌肥(重茬灵、重茬PK、重茬净、净地菌)对重茬苹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菌肥均能明显促进连作苹果生长,以重茬净处理的苹果新梢长度和粗度增加最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处理效果最好。4种微生物菌肥均能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土壤细菌和放线菌均比对照增加,土壤真菌比对照减少,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中性(pH=6.5)和碱性(pH=8.0)土壤条件下,分别设置不施磷肥(-P)和施用0.53 g · kg~(-1)磷肥(+P)处理,再设置不施用黄腐酸(-FA)和施用0.08 g · kg~(-1)黄腐酸(+FA)处理,两两组合,共8个处理,研究不同土壤pH和磷水平下黄腐酸对番茄产量、P吸收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碱性土壤抑制植株生长、降低番茄单株产量和P吸收量;根际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根际细菌多样性均低于中性土壤,根际真菌数量则有所增加;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均低于中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升高。增施P肥和FA均能显著提高碱性土壤条件下番茄植株生长和单株产量,恢复根际微生态环境。而FA的促进效果在高P和高pH条件下更为明显。综上所述,FA能增强番茄对土壤P素的利用效率,恢复根际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是影响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研究选取北京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胡桃楸阔叶林、蒙古栎阔叶林、油松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灌丛和草甸6种典型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基于野外调查、采样与实验室分析对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桃楸阔叶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特有的OTUs和Alpha多样性均最高,细菌和真菌OTUs最低值则分别出现在针阔叶混交林和灌丛土壤,Alpha多样性最低值出现在蒙古栎阔叶林;土壤细菌群落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真菌群落以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主。土壤pH、含水量和土壤温度会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与多样性。该研究为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土壤微生物资源保护及其生态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多菌灵与微生物有机肥对苹果连作障碍的缓解效果,以连作土盆栽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多菌灵、微生物有机肥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连作土对照相比,多菌灵和微生物有机肥复合施用可提高根系呼吸速率,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幼苗生物量,其中株高提高了38%,呼吸速率提高了36%;细菌/真菌值达到连作土对照的19.07倍;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其中复合处理具有较高的优势度指数与较低的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指数;微生物有机肥、多菌灵与微生物有机肥复合施用对土壤酶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多菌灵与微生物有机肥复合施用可以更好地缓解苹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3.
食物废弃物作为有机肥对盆栽番茄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食物废弃物、鸡粪、猪粪、马粪、牛粪和化肥对番茄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它有机肥相比,食物废弃物能显著提高番茄产量,食物废弃物、猪粪、牛粪、马粪、鸡粪处理产量分别为863.60、824.99、816.25、766.936、59.08 g/盆。食物废弃物处理土壤速效N、P、K,全N、P、K含量均达到最高,且全N、全K均显著高于化肥与对照。食物废弃物能够提高番茄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在蔬菜生产中可以作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与其它动物性有机肥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小分子诱导制剂与生物菌肥配施在日光温室番茄上的应用效果,探明最佳施用方法,开展了不同施肥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定植后喷施小分子诱导制剂+沃丰地宝灌根3次(间隔15~20 d施1次),喷施浓度为300倍液,灌根浓度为100倍液,番茄长势最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增产22.14%。表明以上施肥处理具有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恩平  谭福雷  王月  张淑红  段瑜  周芳 《园艺学报》2015,42(10):2059-2058
以‘辽园多丽’番茄为试材,在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研究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番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并且提高番茄产量;钾肥对番茄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显著,磷肥对提高可溶性糖含量起着关键作用,番茄产量受氮肥影响最为显著。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酶活性,配施氮肥能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磷肥对提高转化酶、蛋白酶活性具有关键作用。番茄产量、品质与土壤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土壤转化酶对番茄品质影响最多。  相似文献   

16.
生物菌肥对辣椒和土壤肥力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生物菌肥的效应和合理施用,在保护地施用生物菌肥后栽植辣椒,分析测定施用纯化肥、未发酵型生物菌肥和发酵型生物菌肥下的辣椒产量、经济效益、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在增产增收效果方面,发酵型生物菌肥明显优于未发酵型生物菌肥。生物菌肥还对抑制辣椒亚硝酸盐积累、提升辣椒Vc含量、调节土壤pH值、增加土壤放线菌数量、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有一定作用。发酵型生物菌肥能提升土壤速效钾、碱解氮含量。  相似文献   

17.
添加不同物料对设施土壤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增施不同比例的物料(农家肥、草炭、炉渣、河沙和稀土活钙剂)对设施土壤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物料处理,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和单株产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增施农家肥和草炭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植株直径、平均高度、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均高于对照.而仅增施河沙和炉渣的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受到影响,直径、平均高度、单果重和单株产量低于对照.但农家肥和河沙配合施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杨荣华 《蔬菜》2023,(2):20-24
摘要:为研究蚯蚓粪在番茄生产上的最佳用量,以番茄“希唯美191”为试材,采取完全随机设计, 比较不同用量蚯蚓粪与不同用量牛粪及商品有机肥对番茄长势、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蚯 蚓粪提高了土壤碱性,但降低了土壤盐害;施用牛粪增加了土壤盐含量,且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牛粪施用量 的增加而增加;定植前,施用牛粪有利于作物养分的供应,蚯蚓粪比普通有机肥在土壤中会更快、更多地 释放有效养分。定植前增施有机肥有利于番茄快速生长,T3(667 m2 增施蚯蚓粪2 t)、T4(667 m2 增施蚯 蚓粪3 t)、T6(667 m2 增施牛粪2 t)、T7(667 m2 增施牛粪3 t)处理的番茄长势、产量、品质均优于其他 处理,尤其是T3处理(667 m2 增施蚯蚓粪2 t)的番茄产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 比均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9.82%、1.2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和26.43%,总酸含量最低,较对照降低 19.37%,果实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尹承苗  相立  孙传香  沈向  陈学森  周慧  毛志泉 《园艺学报》2016,43(12):2423-2431
为了更好地利用砧木抗性来综合防控苹果连作障碍,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富平楸子 [M. prunifolia(Willd)Borkh.]、八棱海棠(M. micromalus Makino)、新疆野苹果 [M. sieversii (Le deb.)Roem.]、山荆子 [M. baccata(Linn.)Borkh.] 为试材,探讨了不同苹果砧木对连作土壤中的酶活性、微生物以及酚酸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磷酸酶活性最高,八棱海棠为砧木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富平楸子为砧木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真菌数量最低,富平楸子和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细菌数量较高,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细菌/真菌比值最高。从总酚酸含量来看,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酚酸含量最低,八棱海棠为砧木的土壤酚酸含量最高。综上,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真菌数量最少,土壤总酚酸含量最低,且相关土壤酶活性较高,说明其对连作土壤环境的改善效果最佳,更适合作为砧木综合防控苹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20.
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蘖洋葱和番茄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研究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番茄单作相比,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改变了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为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真菌门;在纲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提高了具有有益潜力的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的相对丰度;在目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提高了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和丙酸杆菌目(Propionibacteriales)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小囊菌目(Microascales)、散囊菌目(Onygenales)和炭角菌目(Xylariales)的相对丰度;在科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类诺卡氏菌科(Nocardioidaceae)、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Blrii41和毛球壳科(Lasiosphaeri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小囊菌科(Microascaceae)和爪甲团囊菌科(Onygenaceae)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降低了具有致病潜力的假霉样真菌属(Pseudallescheria)、Kernia和Wardomyces的相对丰度;但是对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