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省设施蔬菜产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经过几年的努力,甘肃省设施蔬菜产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力争到2020年实现设施蔬菜生产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在保证稳产的基础上,实现化肥减施20%、农药减施30%,肥料和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尾菜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中国,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是农业的本色,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李华林,2017)。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食品,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是2002年的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通过激烈竞争,山东省中标。这个项目设立苍山县和肥城市两个核心示范区,设立惠民、莘县、博兴、济阳、齐河五处重点推广基地县。项目总的要求是建立核心示范区667hm2,示范推广6667hm2,辐射带动6.67万hm2。项目明确要求示范区蔬菜产品农药残留达到国家安全标准,硝酸盐含量降低30%以上,保证示范区蔬菜质量符合无公害标准,并创出10个知名的无公害蔬菜品牌,建立一套无公害蔬菜规模化生产与产业化运作模式,从而推动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发展。山东全面启动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农…  相似文献   

3.
我国主要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果树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基于现阶段我国果树产业正处于一个转型发展期,提出"十四五"应以促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和"一稳定、二调整、三提高"的发展方向,具体发展对策包括:继续调整优化果树种植区域布局、树种与品种结构,规范现代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集成示范推广现代高效栽培模式及果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加强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等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建设,开发果树产业新功能等,旨在为我国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1主要特点抚州市是江西重要的蔬菜商品生产基地,自2009年开始实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工程"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菜篮子"工程市长责任制,积极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菜篮子"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1.1规模化种植在增长2011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07万hm2,总产160万t,面积和产量分别比2010年增加0.26万hm2、16万t,其中3.33hm2以上规模连片蔬菜生产基地4.2万hm2,6.67hm2以上规模连片蔬菜生产基地0.8万hm2;蔬菜大棚0.28万hm2,比2010年增加0.05万hm2;已建成蔬菜标准园31个,面积0.12万hm2。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绿叶蔬菜肥药双减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在上海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该模式集成土壤质量保育与改良、病虫害绿色防控、蔬菜废弃物高效智能循环利用等技术,可有效减少化肥用量30%~50%,减少化学农药用量30%以上,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农产品合格率达到100%。绿叶蔬菜是上海地区种植的主要蔬菜种类,其产量约占上海地产蔬菜总产量的90%。随着设施蔬菜的蓬勃发展,绿叶蔬菜茬口多,复种指数高,连作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土传病虫害、土壤退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3月28日下午,"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在荆门市掇刀区金旭农牧有限公司举行,来自全市设施蔬菜生态示范基地创建单位的共计60余名技术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别之龙、王小平教授,谭启玲、杨龙、游红副教授,分别就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与栽培管理技术、设施蔬菜施肥技术、设施蔬菜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控技术,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的识别与防控技术、设施蔬菜生  相似文献   

7.
蔬菜标准园是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蔬菜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 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基地,示范带动蔬菜产品质量和效益提高。通过建立高标准、高水平的蔬菜标准园区,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提升,并使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产品质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节本增效达15%以上。按照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的总体要求,云南省通海县自2009 年开始蔬菜标准园创建以来,共创建237.3 hm2(3 559.5 亩),应用生产技术规程7 个,打造蔬菜品牌6 个,实现产值5 941.01 万元。通过各种农艺措施的推广应用,与常规种植相比,每667 m2年均节约成本350.89 元,减少农药施用10.84 次,农药用量减少270.68 g(mL),减少了42.12%。  相似文献   

8.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在蔬菜目标产量效益范围内,通过优化集成生物、生态、物理等技术并限量使用有毒农药,达到安全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过程,是综合防治的新体现.在蔬菜生产中把杀虫灯、性诱剂、色板、防虫网和药剂的使用有机结合,既可以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又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还能提升蔬菜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在上海郊区正由理论走向实践,逐步推广普及,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崇明县合兴镇100 hm2芦笋基地把杀虫灯、性诱剂、防虫网、黄板等技术进行了集成示范与应用,示范区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较常规方法减少30%以上.浦东基地采用绿色防控后,年减少农药使用次数4次,每667 m2可以节约成本30元左右.  相似文献   

9.
《蔬菜》2018,(9):34-34
正2018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山东寿光市举办"蔬菜作物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示范现场展示会",集中展示了设施蔬菜绿色发展的"三健康一高效"(4H)模式,即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生产者健康、产地环境健康(Healthy)和经营者的高效益(High economic)。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于贤昌介绍,由于化肥、农药等超量使用,使我国蔬菜生产面临着产品安全隐患和产地环境污染风险增大,以及劳动力成本日趋升高导致的经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蔬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群峰  曹金娟  王胤 《蔬菜》2020,(8):49-53
为推进农药减量增效、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保障首都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总结了北京市蔬菜生产上常用的20多种核心绿色防控技术,包括全园清洁、无病虫害育苗、产前棚室和土壤消毒、产中综合防控和产后蔬菜残体无害化处理等,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环节进行集成,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形成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对绿色防控技术及时进行集成、示范、推广。目前,示范面积2 200 hm~2,在绿控基地内,可实现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100%,绿色防控技术使用率100%,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在80%以上,平均施药次数减少5~13次,减少化学农药用量27%~42%,病虫防治效果提高20%以上,667 m~2节本增收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我国设施蔬菜农药减施增效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我国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呈现新的特点,化学农药被滥用、低效使用或过量施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政府已高度重视农药过度使用带来的问题,开始启动农药减量行动,国家2015年设立重点研发专项"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农业部2015年提出"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方案。1我国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现状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对于保障蔬菜周年供应和调整蔬菜品种结构意义重大。2014年全国设施蔬菜面积超过380.0万hm2(5700万亩),北方地区以温室和大棚为主,南方地区以中小棚为  相似文献   

12.
露地大白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模式集成集约化育苗,定植前药剂喷淋防病,生物防治,杀虫灯监测及诱杀,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追施有机硅水溶肥改良土壤等技术,平均每667 m2 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45.27%,减施化肥33.33%~38.89%,大白菜增产8.9% 以上。该模式已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推广应用5 667 hm2(8.5 万亩)。  相似文献   

13.
寿光蔬菜废弃物处理措施与成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培之 《中国蔬菜》2017,1(3):13-15
<正>寿光市通过发展沼气、加工木炭、秸秆还田、制成营养土等蔬菜垃圾处理模式,年处理能力可达85万t,消耗蔬菜垃圾产出量的70%以上,实现了蔬菜垃圾变废为宝,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自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2015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 199.97万hm2(32 999.55万亩),总产量7.85亿t(农业部,2017),成为世界上蔬菜产量最大的国家。同时,蔬菜废弃物的产生量也随之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不同的棚型结构安排种植茬口,引进推广优良耐低温弱光抗病蔬菜新品种,并集合了秸秆埋施、集约化育苗、低温连阴天蔬菜综合管理、病虫害生态防控等技术,能有效防御设施蔬菜低温连阴灾害性天气的影响。石家庄市常年蔬菜播种面积在16万hm2(240万亩)左右,居河北省前列。其中设施蔬菜面积8 万hm2(12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0.6%,产值占蔬菜总产值的67%以上,目前设施蔬菜生产已成为石家庄市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近  相似文献   

15.
<正>河北省蔬菜育苗方式逐渐发展为以穴盘育苗为主,集成优良品种选择、基质科学配制、轻简机械播种、温光环境调控、嫁接栽培管理、水肥一体化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等7项配套技术,形成了蔬菜育苗"一主七辅"综合配套技术。河北省是蔬菜(含西瓜、甜瓜)生产大省,全省蔬菜播种面积逾133.3万hm2(2 000万亩),总产量逾8 700万t,总产值居全省种植业首位,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河北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育苗逐渐向专业化、规模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开展柑桔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了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及相关配套技术,形成了周期技术方案,示范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早春大棚旱黄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民 《中国瓜菜》2012,25(3):51-53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蔬菜播种面积一直徘徊在33.3万hm2左右,仅占耕地面积的2.5%。全省地产蔬菜供给率仅为30%~40%,集中供给时间为2~3个月,市场需求缺口占50%以上,其他时间主要依靠辽宁、山东和海南等外运蔬菜供应,一旦遇到灾害性天气,外埠蔬菜进不来,菜价便居高不下。随着国家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启动,黑龙江省蔬菜产业有了  相似文献   

18.
张元宝 《长江蔬菜》2021,(16):24-26
当涂县油菜常年种植面积1.33 万 hm2,平均 667 m2 产量195 kg,其中菜油两用型油菜种植面积533.33 hm2左右,每667 m2菜薹产量400 kg、油菜籽产量70 kg,产值1200元,是《安徽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的优质油菜农产品优势产区.2016年以来,当涂县紧紧围绕绿色惠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以品种专用化、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为抓手,以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以油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为平台,与科研院校建立紧密产学研合作,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引进与集成示范,推进"品种优质化、生产机械化、功能多元化、服务社会化、销售订单化、加工现代化、产品健康化、品牌名优化".通过项目实施,努力创建"三全高效模式"(全区域布局、全价值链发掘、全产业链开发)当涂模式,全县油菜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品牌引领作用、产业融合水平明显提升,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油菜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蔬菜》2019,(10):14-14
<正>2019年9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开展的"马铃薯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该项目由蔬菜花卉所牵头,联合院内3个研究所和各省市相关单位,协同生产和加工企业,研发了绿色优质新品种筛选、健康脱毒种薯繁育、水肥一体化精准微灌、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遥感数字化监测、全程机械化和主食化加工技术等7项核心技术,并集成了华北节水高效、西北全产业链和  相似文献   

20.
邳州市常年蔬菜复种面积135 万亩(9 万 hm2)左右,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 38 万亩(2.53万hm2),"十三五"期间分别在碾庄、车辐山、潘楼等镇日光温室基地建立了大宗蔬菜试验示范点,辐射推广岔河、燕子埠、邢楼等大宗蔬菜主产区,其中茄果类播种面积 10 万亩(0.67 万 hm2),瓜类 5.7 万亩(3800 hm2),花 菜 1.2 万 亩(800 hm2).在示范基地有针对性地引进推广抗性强的优良品种,5 a内共引进767、765、布利塔长茄、普罗旺斯番茄、博耐12-5黄瓜、松花168菜花、兰陵王辣椒等优新品种10 个以上,新品种利用率100%,有效推进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