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设计一种可以实现一次装夹多位置、多角度加工的可调节式专用机床夹具,提高机床加工的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方法】以卧式镗床加工套筒零件左右端面工序为例,设计专用卧式镗床夹具,可实现工件定位夹紧后的多角度旋转。在加工完一个端面后,无需重新装夹定位,可通过手摇杆、轴承等部件带动工件旋转至另一端面进行钻孔加工。同时,所设计夹具设计了由夹具头、手摇杆、轴承等部件组成的多角度调节机构,由电机、偏心轮以及滑轨组成的沿机床主轴垂直方向角度可调的角度微调节机构,通过上述各机构使得刀具在加工零件时可实现一次装夹多位置、多角度加工。【结果】显著缩短了加工过程中的辅助工时,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机具零件材料性能的特殊要求,对金相试样切割技术和磨削过程进行了研究.在砂轮切割过程受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思想,对农机具金相切割机整体造型、机械结构进行了设计.利用斜锲、螺旋等机构设计的快速夹具,不仅快速、牢固地夹紧工件,而且实现夹具在水平面上任意角度旋转,方便地装夹工件不同位置,同时实现了对不规则工件的装夹.  相似文献   

3.
在机械加工中,零件的刚度对加工精度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刚性比较差的零件影响更大。刚性差的零件在加工时,因夹紧力安排不当,会使零件产生弹性变形,卸下工件后弹性恢复,结果出现形状误差。特别是在车床上加工薄壁套筒类零件的内孔,以及在平面磨床上加工薄片零件的平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支架类工件加工工序内容、确定工件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确定导向装置、选择夹紧机构、设计夹具体、进行定位误差分析及夹紧力分析,介绍了支架类零件的车孔夹具的结构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散热器零件是一种特殊的薄壁零件,采用通用夹具无法进行装夹。本文围绕散热器中薄壁片工件的加工,从零件的材料、零件的特点以及夹具的设计等方面出发,设计出一种专用于加工旋转类散热器零件的夹具,并获得了良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某深孔类零件为例,对其加工要求进行分析,提出了工件装夹设计方案,并结合实际工件加工情况,对加工所用刀具进行了改进,有效提高了加工的效率,降低了工件加工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采用拉紧式结构可以简化箱体加工夹具,实现全方位无障碍加工。这种下拉式夹具利用零件定位面上螺纹孔产生的拉紧力使加工件紧贴定位面,保证加工时可靠夹紧,同时克服了压板式夹具压紧变形问题,还可以避免平面度超差、销子孔椭圆等由于零件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  相似文献   

8.
李贵红 《中国农机化》2012,(2):104-105,109
针对薄壁长筒零件切削加工性能差的难点,改进了装夹方式,夹具中采用聚氨酯橡胶作为涨紧元件,具有变形均匀、夹紧可靠、自动定心等优点,解决常规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变形,进而有效控制了工件的位置精度和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9.
爬壁机器人前叉架为叉架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广泛应用于支承和定位等场合,这类零件的加工因切削热、夹紧力、切削受力、加工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不一样造成了零件发生变形,影响了零件加工表面的质量.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分别从装夹定位的科学性、专用夹具设计的合理性、切削用量的匹配性、加工工序的顺序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以爬壁机器人的叉架加...  相似文献   

10.
进行数控车床上复杂零件的手工编程加工时,要先确定工件的加工部位,和整个工件加工的具体内容,再来确定工件的装夹方式,其中装夹的过程中要设计好夹具,然后再确定具体的加工方案。加工方案的制定要注意先粗后精、先近后远、先内后外的加工原则,还要注意走刀路线的设计,在制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的对工艺方案进行优化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五面加工的六轴混联机床的设计方案。以典型刀具和工件加工时的相对运动要求为输入,得到刀具和工件的位姿关系矩阵,用机床的串并联运动功能模型实现了刀具和工件的位姿关系。六轴混联方案中,主轴部件一侧采用可实现Z轴移动和A及B摆动轴进给的少自由度3-PRS并联机构,工作台一侧采用X-Y并联驱动和C轴数控转台的串联机构。安装在3-PRS并联机构动平台上的主轴部件通过倾斜布局、合理构件(组件)设计使刀具的摆动范围达到了±45°;并对3-PRS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刚度和工作空间分析。分析了X-Y并联平台与X轴滑台和Y轴滑台之间4条导轨副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加工回转薄片零件的加工变形难题,提供一种可调的加工定位夹紧装置,克服了加工回转薄片零件的刚性弱、震动大,装夹操作不易等问题有效解决了车削(磨削)薄片零件时定位精度不高,装夹调整控制难度大等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同时,该装置能适应装夹不同直径、不同厚薄的回转薄片零件,提高了工装的利用率,降低了工装夹具的管理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13.
五面加工混联机床概念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一种五面加工的六轴混联机床的设计方案.以典型刀具和工件加工时的相对运动要求为输入,得到刀具和工件的位姿关系矩阵,用机床的串并联运动功能模型实现了刀具和工件的位姿关系.六轴混联方案中,主轴部件一侧采用可实现Z轴移动和A及B摆动轴进给的少自由度3PRS并联机构,工作台一侧采用XY并联驱动和C轴数控转台的串联机构.安装在3PRS并联机构动平台上的主轴部件通过倾斜布局、合理构件(组件)设计使刀具的摆动范围达到了±45°;并对3PRS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刚度和工作空间分析.分析了XY并联平台与X轴滑台和Y轴滑台之间4条导轨副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14.
蒋华中 《四川农机》2001,(2):23-23,25
普通机床加工在农机制造、维修,乡镇机电产品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大都用于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形状简单的机械零件及产品,对精度高形状复杂的零件普遍不能保证质量,因此造成生产效率低,价值低。为了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普通机床,生产加工高精度产品,提高效益,作者以自己的研究实践,提出普通机床加工小型发动机箱体组合平面这一实用工艺。 发动机箱体属铝合金压铸件,一般分为左、右曲轴箱体,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通常大型企业都采用数控加工。而中、小型企业则通常采用通用机床组建生产流水线的方式来生产箱体,以达到花…  相似文献   

15.
机用虎钳的用途非常广泛,常见于机床上加工各种零件时的夹紧。如铣床、饱床、钻床上加工零件时就常用机用虎钳来夹固被加工零件。机用虎钳具有结构简单、装夹可靠等优点。但钳口大小的调整是通过丝杠转动完成的。尤其是钳口距离由最大变为最小时,装夹速度慢,劳动强度也很大。为提高装夹速度,减轻劳动强度,利用开合螺母原理,对机用虎钳进行改进。当两半螺母分开时,丝杠不受螺母限制,可以快速手推活动钳体。合上螺母后,又恢复了正常的丝杠传动。为使虎钳的结构不受破坏,只在原虎钳上增加半只螺母即可(如图)。  相似文献   

16.
马鸿杰 《湖南农机》2011,38(1):54-55
在对一些回转体薄壁类零件加工时,需要以内孔为基准进行定位,然后加工其它部位的孔和面,由于零件壁薄,所以在加工中很易产生变形.动力驱动内涨芯轴夹具对于回转类壁厚薄的零件能减少装夹时间3以上,提高加工效率一倍以上,对减少装夹变形提高加工精度有很好的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传统螺纹夹紧机构每转1圈,钳口位置只移动1个螺距,夹持速度慢,效率低。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快速夹紧机构,能够完成工件的快速装夹和拆卸。该夹紧机构结构简单、受力均衡、整体刚度强度高、成本低,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批量加工较短的轴、销、套类零件的径向孔时,如果该孔所处的圆柱面部分长度较短,且定位与夹紧都采用这一部位,那么选择夹紧部位便会使技术人员感到棘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单向夹紧机构,夹紧部位与加工部位就难免重合.基于这一矛盾,大多数夹具设计人员迫不得已只好采用结构较为复杂的双侧斜向夹紧机构.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飞轮壳体零件属于典型的薄壁零件,加工的工艺性较差。在本机床的研制过程中,通过对刚性镗头、伸缩连动夹紧等机构的构思设计及采用了双面卧式精镗的加工方法,使飞轮壳体孔的加工精度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其后又进行改进完善,最终实现了一机多用,进行多品种加工。  相似文献   

20.
如何选择数控加工中心的夹具、刀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零件生产厂用数控加工工件时,如何选择夹具、刀具,以及工件装夹的确定,对刀点、换刀点的设置,切削用量的确定,以充分发挥数控机床性能、提高零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