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钱奕道  张领  袁刚  杨坤 《长江蔬菜》2018,(11):21-22
正我国南瓜年栽培面积达100多万hm~2,主要有3个栽培品种,即中国南瓜、美洲南瓜、印度南瓜。蜜本南瓜是指中国南瓜中果实底部膨大、瓜身稍长、近似长棒形的一类南瓜的统称,其植株耐热、抗病,果肉细密甜糯、品质优,果实易运输、耐贮藏,现已是肉用类型中国南瓜品种中栽培面积最大的,其产品已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周年供应。然而,目前蜜本南瓜均是长蔓、节间长、雌花节位高而稀少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红蜜4号是以高代自交系N213 为母本,以N219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国南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强,中晚熟,第1雌花节位为第20 节左右,主侧蔓均可结瓜,果实长颈圆筒形,商品瓜长38 cm 左右,单瓜质量3.5~5.0 k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8%,肉质细腻,口感粉甜。一般每667 m2 产量为4 000 kg 以上,丰产稳产,适于我国华中、华南地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17,(4):26-28
‘云南瓜1号’是从云南地方优异南瓜种质资源‘姜饼瓜’经10代自交分离选育的鲜食型南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蔓生,较耐粗放栽培;瓜扁圆形,瓜顶凹,瓜脐平,瓜面有均匀的纵棱,嫩瓜皮色青绿,老瓜皮色姜黄,稍有粉;嫩瓜肉淡绿色,老瓜肉橙黄色。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0.59%、总糖含量5.96%、总淀粉含量1.16%,氨基酸总量3.95 g·kg~(-1),口感脆甜、微面。嫩瓜单瓜质量1.0 kg左右;老瓜单瓜质量2 kg左右,最大可达3.5 kg。定植后60 d左右开始采收嫩瓜,667 m~2嫩瓜产量4 500 kg,老瓜产量3 850 kg。全生育期170 d左右。2016年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认定,适合云南及周边地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4.
"金贝1号"是利用国外丰产性优良的自交系‘GF6’与国内抗病性强的自交系‘GM8’杂交选育出的高产、抗病杂交种。该品种为美洲瓜光板类型,属中熟品种,生育日数110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300℃以上;植株短蔓,生长健壮,叶片浓绿、中缺;雌、雄花数量多,单株坐瓜2~4个。老熟瓜淡黄色,果实长棒形;单瓜重2.7~4.9kg、纵径35~40cm、横径12~14cm,单瓜结籽数300粒左右,百粒重16~21g,抗白粉病和病毒病。  相似文献   

5.
‘苏创4号’是以自交系G10为母本、自交系G8为父本配制成的一代西瓜杂交种,属早熟品种。平均单果重5.45 kg,果实高圆形,果皮墨绿色,覆锐齿条带,果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9%,667 m2产量4 000 kg左右。果皮厚9.5 mm,硬度10.89 kg/cm2,耐贮运。保护地栻培全生育期110 d,果实发育期33 d。主蔓第1雌花节位7~8节,易坐果,抗逆性中等,不抗西瓜枯萎病。  相似文献   

6.
百蜜6号是以自交系TYMB4C1为母本、长94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杂交1代新品种.中晚熟类型.该品种主、侧蔓均可坐瓜;第1雌花节位16~18节,单株结瓜3~4个,坐瓜能力强;瓜形为长颈圆筒形,平均单瓜质量3.3 kg左右;老熟瓜皮色为橙棕色,瓜肉橙色,质地细腻,甜面度高,品质上等,667 m2产量在400...  相似文献   

7.
<正>安徽荃银高科农科院瓜类研究所南瓜课题组主要成员从事南瓜新品种选育近20年,曾育成国内大面积种植的主栽红皮、黑皮等南瓜品种。近年来课题组针对市场一些黑皮主栽品种"黑皮不黑、产量不稳、果形易变、品质不优"等缺点进行了大量的选育工作,于2007年育成短蔓、优质纯黑皮南瓜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一串铃4 号是以Q1 为母本、以G19 为父本,采用人工杂交、多点次鉴定法选育而成的嫩食型早熟南瓜一代杂种。植株蔓生,生长势中等,主蔓第1 雌花节位8~10 节,单株可结嫩瓜2~3 个;嫩瓜圆球形,淡绿色,单果质量0.4~0.5 kg,果实纵径8.1 cm,横径9.0 cm,肉质鲜嫩,品质佳;前期产量750 kg·(667 m 2-1 左右,总产量1 600 kg·(667 m 2-1 左右,适合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栽培。  相似文献   

9.
为选育优质小果型青皮西洋南瓜良种,以引进西洋南瓜品种的分离后代中选育的自交系A156为母本、A257为父本进行杂交,于2008年育成早熟、优质、丰产的小果型西洋南瓜新品种贝栗。经品种比较试验、多点中间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全生育期89d,春季栽培果实发育期约35d,平均单果质量0.7kg,667m2产量2100kg左右;果实扁圆形,青皮,果肉黄色,平均肉厚2.0cm,质粉味甜,种子粒小、白色;每株坐果5~7个,生长势较强;耐低温、高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0.
栗南瓜又称小洋南瓜、西洋南瓜,属印度南瓜的一个优质品种群。“栗南瓜二号”是青岛市农科所1999年育成的优良一代杂种。一、特征特性植株生长较旺盛,叶色深绿,瓜扁圆形,横径17.5 cm,高9.1 cm,平均单果质量1.52 kg左右。皮灰绿色,果肉浓黄色,肉厚,种子腔小,粉质度高,食味面甜。开花后约35 d开始成熟。适宜于春棚和春季早熟栽培。本品种熟性较早,也适于秋季棚栽。二、栽培技术要点1.早育苗、育好苗 一般在定植前35~40 d用塑料钵播种,阳畦保温育苗,4片真叶以后定植。2.适时定植 要在断霜后及早定植。如能采用地膜小拱棚覆盖防霜冻,可在断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验证久星16号韭菜新品种的抗寒、绿色、优质等特性,同时确保菜农在新品种种植中获得高产、高效、安全的农产品,平顶山市园艺科学研究所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试种推广韭菜新品种,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试种推广过程中,久星16号不仅表现出抗寒性强、叶色深绿、叶丛紧凑、耐贮运、高抗灰霉病、冬季不休眠等优良品质,而且在当地采取适时播种、前促后蹲、避雨移栽、中耕养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后,表现出生长速度快,年收割7刀以上,每667 m2产青韭12 517.42 kg的高产特性。  相似文献   

12.
浙翠9号是以浙翠2号为母本、夏宝2号为父本育成的长豇豆新品种。该品种中熟偏晚,生长势较强,主、侧蔓均可结荚,荚长69.5 cm、宽0.9 cm,单荚质量30.5 g,豆荚粗细匀称、肉厚、肉质致密;嫩荚浅绿色,商品性好;春季栽培全生育期为115~122 d,秋季栽培全生育期为105~112 d,抗逆性好,抗病毒病,中抗煤霉病、枯萎病。  相似文献   

13.
过鸿英 《长江蔬菜》2013,(18):80-82
浙茭6号是以浙茭2号优良变异株为材料育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种,其植株高大,长势较强,株型较披散,耐肥力中等。孕茭适温16-20℃,大棚栽培,春季5月中旬到6月中旬采收,比浙茭2号早6-8d:秋季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采收,比浙茭2号迟10-14d;夏茭产量约37560kg/hm2,秋茭产量约23700kg/hm2,分别较对照增加13.00%和19.88%。  相似文献   

14.
常辣1号是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地方品种瓦尔岗七星椒的自然变异株中,通过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加工型中晚熟辣椒品种.株高80~85 cm,株幅35~40 cm,叶片披针形,绿色,花梗和果实直立,簇生,花冠白色;青果呈绿色,成熟后呈红色,短角形,果面稍带皱缩,果沟浅,先端较尖,果长4~5 c m,果横径1.1~1.4 cm,单果质量2~3 g,果肉薄,辣味强;抗病、丰产,667 m2产量高达1364.7 kg,播种至始收120 d左右;以加工用为主,适宜于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重庆、广西等嗜辣地区作为春夏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厚皮甜瓜新品种中甜4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甜4号是以高代自交系B121为母本、B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厚皮甜瓜新品种.中甜4号全生育期90~100d,果实发育期35~38 d,圆形果,果皮黄色,果肉白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15.0%,果肉厚度4.0cm左右.平均单瓜质量1.5 kg左右,吊蔓栽培667 m2产量2 400~2 900 kg.该品种适合我国东部地区保护地及西部露地栽培.2011年10月通过国家级甜瓜新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6.
袁鹤  姚慧静  李慧霞  周刚  李凯  王思明  胡雪 《蔬菜》2023,2(2):65-67
包椒2号是以1132为母本,以1117为父本配制的辣椒杂交一代新品种.其生长势强,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长羊角形,果皮亮黄绿色,果长26 cm,果肩宽4 cm,果皮厚0.4 cm,平均单果质量58.4 g,667 m2产量达3111.2 kg,商品性好,味中辣,口感佳,综合抗病性较强.适宜在内蒙古包头地区春、夏季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辣椒种植高产、高效,选育了早熟、质优、丰产的辣椒新品种辣冠3号.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辣冠3号表现出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多,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线形,青熟果绿色,口感品质好等优势;结合良种良法,可实现667 m2产量3200 kg以上,667 m2产量1.2万元左右,丰产性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发挥翡翠型绿肉节瓜这一华南地方品种的特色优势,满足人们对蔬菜品种多样化的需求,广州市农业科学院经多年试验研究,培育出了优质、丰产、雌花率高、抗逆性好的节瓜杂交新品种——翠玉1号。果实长圆筒形,长19~25 cm,横径6~8 cm,皮青绿色,多白色斑点,果肉绿色、肉厚1.5~1.9 cm,肉质致密,口味脆甜。新品种耐热性、耐寒性、耐涝性和耐旱性强,适合华南地区春秋种植;经浸种催芽、定植移栽、引蔓上架、人工授粉、及时用药、分期采收等措施的应用,单位面积产量可实现50~65 t/hm~2,每667 m~2效益达8 000元。  相似文献   

19.
\"昌红一号\"是以F90为母本,以H2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中熟、大红中果型番茄F_1杂交种。属无限生长型,生长势中等,叶量中等,节间适中;第1花穗着生节位为第6~7节,坐果率高,果实整齐,转色均匀;高、低温条件下均能正常坐果,果实正圆形,果色光艳,不易裂果,较耐贮运;果形指数0.85,平均单果质量145 g左右;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花叶病毒病(ToMV)、叶部病害、茎基腐病;连续坐果能力强,产量高,平均667 m~2产量在8 000 kg以上。适合长季节保护地栽培,特别适宜秋冬保护地及病毒病高发区栽培。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河北省甘薯种植品种单一、品种退化严重造成的病虫害加重、品质下降、产量和效益降低等现象,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甘薯种质资源,坚持数年开展田间种植观察、鉴定及杂交育种、系统选育等工作,培育出了优质、高产、抗病且适合河北省种植的品种——石甘薯1号。植株呈匍匐状,生长势中等,抗蔓割病、根腐病、黑斑病,薯块下膨纺锤形,薯皮浅红色,薯肉白色,平均667 m2产量2 239.4 kg。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做畦,定植方法、草害防治、肥水管理、控旺促根、病虫害防治、科学收获等7项措施,有力保障了石甘薯1号的高产、优质及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