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主要特征特性 1.1产量表现 佳福占2001年早季在清流县嵩溪镇种植单产7.40t/hm2;2002年全县15个乡镇种植,产量6.70~7.65t/hm2.其中,嵩溪镇丰连片种植6.8hm2佳福占经县农业局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实割验收,平均产量7.21t/hm2,比佳禾早占增产1.08t/hm2,增产17.6%,是近几年早籼优质稻种产量较为突出的一个品种,深受种植农户喜欢.  相似文献   

2.
大豆新品种伊大豆2号是1993年从黑龙江省木兰县大豆协会引进,系号8502,当年种植从中选出优良株,编号为931.经多年繁殖示范于2002年通过伊犁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糯玉米食量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种植鲜食糯玉米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探讨夏播糯玉米的高产栽培问题,提高效益。于2001—2002年进行了两年的试验示范种植,初步摸萦出一套糯玉米种植的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2005~2015年期间浙江省小麦的品种数量、品种集聚度等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期间:一是浙江省小麦生产上种植的品种数量略有减少;二是浙江省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以扬麦系列为主且集聚度逐年增加;三是浙江省小麦品种种植面积呈恢复性上升趋势;四是浙江省主要小麦品种更新速度较快,更换率不到1次以上。  相似文献   

5.
刘磊  张为社 《种子科技》2004,22(4):238-239
鲁棉研15号是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一个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集高产、优质、抗虫、抗病、适应性强于一体,2001年5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近几年的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表现均十分突出.由于种子价格高,为了降低种植成本,减少用种量,扩大种植面积,2002-2003年我们开展了鲁棉研15号精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现将有关技术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超甜3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东阳玉米研究所选育的鲜食甜玉米新品种.200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00年我县推广种植200hm2,表现产量高、甜度适口、商品性佳、抗逆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齐粒丝苗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台山市农科所合作育成的优质软性丝苗型水稻新品种.该品种用台山当地的特优品种"澳粳占"为母本,与本所育成的高产软性米品种"巨丰占"杂交育成.2004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因其米质好,在本省种植面积发展很快,2000年晚季育成,2001年开始小面积试种,2002年种植面积已达36000hm2,2003年发展到42189hm2.在华南双季稻区可作早、晚稻兼用.  相似文献   

8.
百利洋葱是福建省种子公司从美国引进的大葱新品种,大田县2000年引种试种,2001年推广种植,表现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洋葱-中晚稻,早稻、再生稻-洋葱已成为当地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胶白8号是青岛市胶州大白菜研究所选育的一代杂交秋白菜新品种.该品种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抗逆性.2002年通过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胶白8号高抗病毒病和霜霉病,抗软腐病.2003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京审菜2003003号)  相似文献   

10.
新疆曾在2002年审定通过了一个早熟杂交棉品种,在这之后,每年安排的自治区棉花区域试验中都有杂交棉品种,但是自治区所安排的棉花常规品种全部是按照“矮、密、早”的栽培方式进行的,北疆种植密度19.2万~22.5万株/hm^2,南疆种植密度18.5万~19.5万株/hm^2,所以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无法将杂交品种的个体优势发挥出来,在年终进行区试汇总时,杂交棉的产量均不能达到比对照品种增产10%的幅度,有的品种产量甚至比对照减产,往往是区试一二年后被淘汰。  相似文献   

11.
棉花新品种冀668是农十三师农林技术开发中心与库尔勒红太阳公司洽谈后,确定在红星三场示范种植,全场总计种植47.20hm2,其中抗虫棉冀668种植31.07hm2,不抗虫棉冀668种植16.13hm2.通过一年的种植,该品种表现出较好的耐黄萎病能力,具有早熟、优质、高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浙薯13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薯13系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以浙3481与浙255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2004年1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2002年文成县引进试种,经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应用,表现为优质、薯形美观、产量高、出粉率高、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2004年全县示范种植186hm2,平均每公顷鲜薯产量33.1 t,加工成淀粉和粉丝,产量分别为8.3 t和7.7 t,高产攻关园鲜薯产量可达44.5t,深受甘薯加工种植户欢迎.  相似文献   

13.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核作所采用复合杂交方法育成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11月通过国审,国审编号:国审油2003026,并已获国家新品种保护公告,公告号:CNA000915E。目前已在江苏、安徽等地推广种植,均表现籽粒大、出油率高、产量高,深受企业的青睐。现由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经营(除浙江省外)。  相似文献   

14.
协优 795 4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用协青早 A与浙恢795 4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 ,具有茎杆粗壮、株型紧凑、穗形大、千粒重高、产量高、后期转色好、青秆黄熟等特点 ,2 0 0 1年 3月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在浙江、安徽、江西等省推广种植 1.4万 hm2 。1 品种特性1.1 产量1999年浙江省单季稻区试临安点中小区单产达到10 0 12 .5 kg/ hm2 ,比汕优 6 3增产 18.3% ,达极显著水平 ;临安市品比试验中比汕优 6 3增产 16 .6 % ;大田生产试验 0 .75 2 hm2 ,增产 14 .1%。 2 0 0 0年临安市单季稻区试中 ,单产为 9348kg/ hm…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方式对微型马铃薯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州市是山东省最大的马铃薯产区,全年种植面积近 4万公顷,总产量 12 06亿千克.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保护地设施栽培投入的不断增加,种薯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为向农户提供质量好、数量足、价格合理的微型马铃薯, 2002- 2003年通过试验研究了选用不同的基质和不同的栽种密度对微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陶开战 《种子科技》2003,21(3):178-178
协优914是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用协青早A与T914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1997年5月通过浙江省审定。2000年起在我县示范推广种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稻瘟病,对白叶枯病抗性明显强于汕优10号和协优46号,适宜作连作晚稻种植。1主要特征特性记载表明,协优914全生育期134d左右,比汕优10号长4d,播种至抽穗84d,始穗至成熟48d。主茎总叶片数16张,其中倒三叶出叶速度相对较慢。株高110cm,略高于汕优10号、协优46号。株形紧凑,但主茎高度与分蘖穗高度相差较大,穗层不够整齐。该品种秧龄弹性宽,灌浆速度慢,灌浆时间相对较长,中后期叶片青秆黄熟,转色好。…  相似文献   

17.
1栽培技术的核心 黄淮海优质专用小麦区,调优栽培的核心应包括3方面的内容. 1.1从大的环境条件出发 不同类型的优质小麦的适宜区域,即不同类型优质专用小麦的区域化种植,依据生态条件及种植习惯确定品种类型.根据本区地力、气候、水利及种植习惯,北部区域以冬性强筋小麦品种为主,南部地区以弱冬性中强筋小麦品种为主.另外,在地力上优质中筋小麦以高水肥地种植为主,优质强筋小麦以中低肥力区种植为主.  相似文献   

18.
甜菜大面积高额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二师二十二团地处焉耆盆地,水土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具有独特的甜菜生产优势,是焉耆垦区最大的甜菜种植生产基地.近年来,甜菜面积逐年扩大,由于狠抓常规技术措施,积极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因而,甜菜生产在这个种植老区,仍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2000年全团种植甜菜1 666.7hm2,平均667m2(旧制1亩,下同)产达4.71t,其中31.2%的面积单产达到5t以上,另有16.7hm2面积单产达到6.61t.在甜菜大面积种植规模上,单产均创造了全国最新纪录.本文就我团近几年甜菜高额丰产栽培生产的实践谈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9.
浙双6号是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双低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9月引入建德市试种,表现为株型紧凑,薹茎粗壮,有效分枝节位低,单株角果数多,千粒重高,属长荚果、大籽粒类型的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己被列为建德市2004年重点示范的双低油菜新品种。为了进一步摸索浙双6号的高产配套技术,做到良种配良法,2003年9月在建德市农科所安排了不同播栽期、种植密度、氮肥用量的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  相似文献   

20.
豫麦 57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所培育的半冬性高产小麦新品种 ,1 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0年国家黄淮区试结果 ,平均单产 83 1 1 .5kg/hm2 ,增产极显著 ,现已参加国家生产试验 ,在豫、皖、苏、陕四省示范种植。豫麦 57品种的突出特点是矮秆 (株高75~ 80cm)、中大穗 (穗长 9~ 1 2cm)、产量三要素协调 (穗数 570万~ 675万 /hm2 、粒数 3 4~42粒、千粒重 3 8~ 45g)、茎秆坚韧抗倒伏、既高产又稳产 ,适宜黄淮南片麦区种植。根据豫麦57的生理特性 ,经多年试验和生产示范 ,总结出一套“足墒下种低播量 ,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