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后棉品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皮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麦后棉品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皮棉产量的影响,2008~2009年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农场开展了麦后棉不同种植方式(直播和育苗移栽)、品种和密度试验,以中熟育苗移栽棉为对照,研究分析了麦后直播棉生育性状、结铃动态、产量和"四桃"比例与移栽棉的差异.结果表明:麦后直播棉在品种选择恰当的前提下,可获得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花相当的产量.适合麦后直播的棉花品种是早熟棉,生育期为100~105 d,试验品种中棉所50、中棉所68是理想的麦后直播棉品种,其中中棉所68增产潜力更大.生育期在125 d以上的中熟品种因霜前吐絮率低,不宜作麦后直播棉使用.江苏沿海地区麦后直播棉中棉所50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 hm267 500株左右,中棉所68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 hm260 0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2.
对鄂北棉区麦后棉3种种植模式与麦套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麦后棉生育进程后移,产量形成以伏桃和秋桃为主,产量以麦后营养钵移栽棉最高;麦后棉纤维品质能满足纺织工业要求;全年收益以麦后营养钵移栽棉最高,棉花产量减幅小,对小麦播种影响较小,应作为鄂北棉区麦后棉栽培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麦后棉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和品质形成特点及棉田综合效益,阐明了麦后棉的适宜育苗方式为营养钵育苗移栽、合理的播种期为4月20日至5月5日、最佳种植密度为3.00万~3.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针对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生产中种植密度过稀的现状,开展麦后移栽棉适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适宜密度在3.00万~3.75万株/hm2,可达到以密争早、以密补迟、提高产量的目的,麦后移栽棉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5.
棉铃在发育过程中,铃壳、纤维干重及纤维素含量均与铃龄呈二次曲线关系,单铃纤维素合成高峰期比纤维干物质积累高峰期出现的早。麦后移栽棉与麦行套栽棉比较,曲线变化有明显差异。麦后移栽棉在棉铃发育前期,果枝对位叶的全氮含量及铃壳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麦套棉,而棉铃发育后期则高于麦套棉,这是麦后移栽棉棉铃发育过程中表现为前期慢、铃期长、铃重高的重要生理原因。麦后移栽棉与套栽棉相比,伏前桃比例小,晚秋桃比例大,但对纤维品质未构成显著影响。全株平均单铃重麦后移栽棉高于麦套棉,这是麦后移栽棉取得高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广与发展麦后移栽棉种植模式,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结果表明: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和夏棉的子棉产量和霜前子棉产量相当.与麦套移栽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的生育进程有所推迟,子棉产量降低4.2%~4.7%,霜前花率降低0.9~1.3个百分点;但与麦后直播夏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57.3%~58.2%,霜前花率提高约19个百分点;与麦后直播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62.1%~63.0%,霜前花率提高约20个百分点.此外,棉花麦后移栽,有利于小麦全幅播种和机械收获,且小麦产量比套种田小麦增产25%以上(P<0.05),同时,棉花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实现了专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育苗,有利于棉花机械移栽.可见,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春棉和夏棉可以取代传统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  相似文献   

7.
1988~1989年系统观察表明,麦后移栽棉移栽期虽然比麦套移栽棉迟8~15天,但生长发育速度快,株高、单株叶面积及生物学产量最终均超过麦套移栽棉;随着生育进程,现蕾、开花期与麦套移栽棉的差距逐渐缩小,吐絮期两者基本一致。此外,麦后移栽棉在一年中温光资源最充沛的7月中下旬到8月中下旬开花、结铃,较麦套移栽棉明显集中,数量也较多,这是麦后移栽棉丰产的重要生理基础。籽棉实产,麦后移栽棉两年均高于麦套移栽棉,其中1988年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应用中棉所基质育苗技术,在北纬39°06′-39°42′的天津市开展麦后移栽种植棉花试验示范,通过对各生育阶段的≥10℃活动积温数值分析,找到了麦后棉更科学种植的理论依据,积累了麦后棉北移突破北纬38°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9.
兴化地区麦后棉氮肥的合理施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化地区是我省一个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麦后移栽棉花已成为该地区主要植棉方式。麦后移栽棉棉田土壤中有机质与氮索含量较高,棉株需肥规律特殊,因此合理施用氮肥的问题具有特殊性。本试验应用~(15)N示踪研究该地区麦后移栽棉在等量氮肥前后期不同施用量条件下的增产效果及棉株吸收氮素养分的规律,为完善麦后移栽棉栽培技术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麦后移栽棉生产现状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时湖北省有代表性的三市五县(市区)十乡镇18户农户麦后移栽棉生产情况的调查研究,摸清了麦后移栽棉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技术成因;针对麦后移栽棉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在近两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麦后棉移栽期一般在5月25日至6月5日.比专套棉推迟移栽30天左右。为此,麦后棉播种育苗期要同步推迟。麦后棉苗龄宜短不宜长.应控制在25天左右,棉苗控制在三叶一心以下移栽,从技术上把握好棉花播期、小麦收获期、棉花移栽期的时间衔接。  相似文献   

12.
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作综合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作2种模式下,对小麦与棉花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效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麦后移栽模式下,棉花产量较麦套棉减产9.79%,而小麦则增产42.86%,总体直接效益较麦套栽培模式增收1 978元/hm^2。棉花麦后移栽模式是既能保证粮食安全,又能稳定棉花生产,解决粮棉争地矛盾,解放劳动力,值得大力推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设计,通过偏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麦后种植条件下,移栽方式和播期、密度对鄂杂棉10号的霜前花率和皮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麦后种植条件下,采用地膜覆盖移栽、合理密植能有效提高霜前花率;采用地膜覆盖移栽、提早播期是提高皮棉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近几年实地探讨及有关调查资料,就麦后板田移栽棉种植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河南省主要棉区麦后移栽棉存在的晚熟、霜后花比例大、产量低和纤维品质较差等问题,论述了麦后移栽棉育苗、移栽、施肥、化学调控等关键栽培技术,为实现河南省麦后移栽棉早熟、高产、优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麦后移栽棉播种期和移栽期比麦行套栽棉迟,但移栽后气温高,棉株生长发育快,生育期以及棉株干物质积累与麦行套栽棉的差距逐渐缩短,到了吐絮期营养器官、生殖器官干物重与麦行套栽棉持平。各项生理代谢特性测定结果,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强度、主茎皮可溶性糖含量各个生育期麦后移栽棉均高于麦行套栽棉,净同化率、根系伤流量则于花铃期后高于麦行套栽棉,这是麦后移栽棉发育快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7.
短季棉在麦后直播条件下的化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季棉在麦后直播条件下的化控技术徐立华,李大庆,杨德银(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短季棉在麦后直播条件下,播期晚,播种时温度较高,棉苗生长发育快,且因种植密度比移栽棉高,容易旺长。本试验针对短季棉的生长发育特性,重点研究有关化控技术。经过与...  相似文献   

18.
吴健  蔡士兵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4):310-311,315
对中熟棉品种春播、麦田春套播、麦后大壮苗(6~7片真叶)移栽,中早熟棉品种麦田晚春套播,早熟棉品种麦田初夏套播、麦后小壮苗(4~5片真叶)移栽6种不同耕作栽培途径进行了多年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早熟棉品种麦田晚春套播和早熟棉品种麦后小壮苗移栽耕作栽培途径,能较好地利用淮北棉区的温、光、水资源,为这一棉区麦棉两熟耕作栽培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良种良法配套,设计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无土育苗移栽和麦后大苗移栽4个处理,研究了中棉所72适宜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棉花采用地膜覆盖,结铃较早,成铃较多,产量较高,但种子投入较大;采用麦后大苗移栽,结铃较晚,成铃较少,产量较低,但小麦可以满幅播种,小麦产量高,适合在小麦主产区推广;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和无土育苗移栽,棉花产量居中,种子用毒较少,仍为目前比较适宜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中棉所70生育特性及适宜种植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设计了品种生育特性和不同种植方式的生育特性研究2个试验.结果表明,中棉所70果节和成铃形成高峰早、峰值高;成铃率高,但后期果节形成和成铃量较低,群体果节量偏低,易早衰.不同种植方式的生育特性研究表明,春棉地膜直播处理由于早发、现蕾、成铃集中的特点更加突出,后期易早衰,因而不宜应用;春棉地膜双秆处理能充分发挥品种现蕾、成铃集中的特性,且避免了地膜直播处理早衰的不足,形成较高的群体总量,具有较好的早熟性和丰产性;麦后移栽棉在适当提高密度的前提下,其群体结构和产量可以达到一熟春棉的水平,尤其是麦后基质育苗移栽方式具有结铃优势强的特点,实行大麦后基质移栽具有产量形成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