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荒山封禁后植被恢复速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封山育林是绿化太行山迅速恢复植被的重要措施之一。多年来,当地人民一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着。但封山后植被恢复速度怎样,什么样的坡面条件封山后效果较好等,以前这方面的细致研究较少。为搞好太行山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在太行山生态林业工程研究中,以固定标地的形式对荒山封禁后的植被恢复变化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和调查,现初步总结如下。1研究方法和标准地选择根据太行山区一般荒坡的基本情况,选择三种类型的荒坡进行定位观察研究。第一,坡面遭到严重破坏,植被盖度在30%以下,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土层厚度在10cm以下,有左…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情况以及黄土高原的植被状况。针对目前植被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林草植被建设应统一纳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总体规划之中,与工程措施结合配套;依据不同的生物气候带和水分条件,建造不同的植被类型;重视封育这一恢复植被的有效途径;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依法监督管理,防止植被破坏。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植被生态恢复评价、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张文辉  刘国彬 《林业科学》2007,43(1):102-106
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西北黄土区考察组获得的资料为依据,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方面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策略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退耕还林和禁伐禁牧措施实施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质量已经呈现稳定提升的势态,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植被恢复措施优化,多元化投资与城镇化发展使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前景较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植被恢复投资力度不够;政策不稳定使农户无远期规划,政策不配套,使大户承包治理停滞;过分注重经济效益,人工经济林比例过大,生态功能不强;禁伐禁牧封禁措施缺乏技术支撑,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亟待解决.未来植被恢复策略包括:明确不同时期植被恢复目标和完善恢复途径;保护现有成果,增加自然恢复和生态修复比例;用政策保护承包大户植被建设的积极性;加大植被建设和科研投资力度,培育黄土区植被恢复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浅淡甘肃黄土高原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黄土高原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典型特征,受长期人为及其他因素的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恢复和重建植被作为改各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必由之路已倍受人们关注,本文在分析甘肃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特征及植被恢复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地区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陕西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营造林抗旱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地区,一直被列为陕西省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重点,研究总结和推广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抗旱造林技术,围绕解决造林地的蓄水、保墒和多种综合抗旱技术的应用,对有效地解决造林地“水”的问题,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尽快恢复这一地区的森林植被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6.
天然林保护工程植被恢复工程(以下简称植被恢复工程造林)是有效遏制山西省吕梁市天然林资源破坏所造成的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措施和方法。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由于受到自然干旱、沙尘暴、干热风、冰雹早霜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和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平江南江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认为形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土壤因素;二是气候条件;三是人为因素。并提出一系列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如调整产业结构,小流域治理,恢复森林植被等。  相似文献   

8.
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索沙漠南缘的农牧过渡地带,陕西省的西北部位.属于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系干旱半干旱气候.由于长期的掠夺式利用森林资源和过度放牧、开垦利用,天然植被消失殆尽,植被群落退化严重,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植被得到迅速恢复,林地面积迅速扩增,环境气候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本文阐述了吴起目前林地资源利用情况,分析了林地利用的特点,剖析了林地利用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吴起县今后林地保护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榆林沙区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天然植被少,风沙危害剧烈,沙尘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强该地区的植被恢复与建设,对根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概述了榆林沙区生态防护工程的现状,分析了实施生态防护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经营的荒漠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三料(燃料、饲料、肥料)俱缺,尤以燃料奇缺最为突出。出于燃料短缺,一切可作燃料的生物质如秸秆、薪柴、畜粪,甚至树根、草皮均被挖空烧用,致使因缺柴、缺肥而引起的一场“农业—生态”危机日益加剧,从而造成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的严重恶果。为改变这一地区的自然面貌和社会面貌,恢复生  相似文献   

11.
辽西地区森林现状及经营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辽西地区森林现状及经营对策马兴华(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122400)辽宁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经济条件落后。多年来,辽西人民坚持不懈地大搞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森林资源不断增加,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对整治国...  相似文献   

12.
辽西半干旱地区地貌和干旱缺水的气候条件,造成了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和土壤贫瘠现状。半干旱地区的树种选择和营造混交林的树种合理配置是辽西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恢复植被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文章根据多年从事项目造林的实践和研究,提出了油松针叶树种与其他树种营造混交林的可行性,为造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杨彪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Z1):44-46
调查分析洱海东岸临水面山石灰岩山地特殊的立地条件、植被条件和植物群落演替规律,认为封山育林可合理利用石灰岩山地各种小生境,是洱海东岸石灰岩地区恢复植被、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重要途径.并就封育类型、封育方式、封育年限、育林措施、封禁措施及封育成效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华池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北部,境内残塬破碎,沟谷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气候条件差,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的县市之一。多年来,全县人民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西部地区环境条件的急剧恶化,仍然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华池县来说,实现这一目标,任务非常艰巨。针对县情,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经营观念,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小康生态家园建设工程”这一从根本上改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因严重的水土流失而闻名于世,除地形、土壤、降水因素外,植被破坏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对森林,特别是对山区森林的砍伐及其大量的坡地耕作,破坏了原有坡地的相对稳定性,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模数超过50t/hm2·a。植被建设是防治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也是黄土高原沟壑区固沟保土的重要举措。国家在黄土高原地区相继实施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草)等生态植被恢复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科技支撑步伐相对缓慢。  相似文献   

16.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地区独有的生态脆弱地带.受当地气候条件约束以及地形地貌等综合影响,植被以及土地存在严重的退化以及失衡等情况.目前,干热合谷地区业已成为我国造林的主要难点.结合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特性等进行分析,并就植被恢复等有关技术展开讨论,以期对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以及环境改善等有积极帮助.  相似文献   

17.
这12株柏树生长在临县曲峪镇正觉寺村,当地群众称之为"唐柏",是最为壮观的山西古树群。这里地处黄河沿岸、黄土高原中游,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年降水量不足500mm。  相似文献   

18.
滇西北亚高山地区复杂多样的地理和气候特征使这里成为全球生态景观类型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随着当地人口的增加,人们乱砍乱伐,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劣,植被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因而该地区的生态恢复具有紧迫性。主要分析了滇西北亚高山植被恢复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加强滇西北亚高山植被恢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南方山丘区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山丘区雨量充沛且分布不均,以及红壤的结构特性决定的生态脆弱性,使该区域成为仅次于黄土高原的严重水土流失区,其中的严重侵蚀红壤区和石灰岩分布区是该区域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困难立地区.本文针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提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原则,并从困难立地区的立地特点,提出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开发建设中水土流失现象的分析,找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认为恢复植被是治理开发建设区水土流失的关键,并进一步说明在开发建设区恢复植被过程中需要把握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