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灌木饲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副产品饲料是非常规饲料资源的一个主要类型 ,经过适当的加工和调制可添加到畜禽日粮中 ,节约常规饲料 ,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河南省灌木资源丰富 ,灌木树叶和枝条是主要的非常规饲料。针对河南省饲用灌木的特点以及利用现状 ,谈几点灌木资源饲料利用的具体措施。1 灌木资源的种类及特点河南省水热资源丰富 ,是我国灌木最为集中的地区 ,灌木植被占全省植被的 3/ 4以上 ,灌木种质资源约占全国的 1/ 4。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以下五类 :1.1 灌木类豆科河南省共有灌木豆科 2 1种 ,代表种有 :紫穗槐、短梗胡枝子、苦豆子等 ,主要分布在豫西黄土丘…  相似文献   

2.
灌木往往分布在树线以上或以北的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以及干旱、半干旱区,是把传统上以乔木为主的树轮研究扩展至森林分布界限以外的唯一选择.尽管灌木具有以上研究潜力,迄今用于树木年代学研究的灌木种类仅有30种左右.介绍了灌木年轮研究方法,综述了过去几十年来环北极高纬度地区,干旱、半干旱区以及高海拔地区的灌木年轮研究的主要进展.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发掘一些灌木的树木年代学潜力;(2)揭示限制灌木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并尝试利用灌木年轮宽度等指标重建过去区域气候变化历史;(3)探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灌木的生长或分布范围的变化;(4)通过人为控制增温来揭示变暖对灌木生理特征和生长的影响.这些研究展示了灌木在扩展传统乔木树轮研究网络方面的潜力,也是树木年代学研究中最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的灌木年轮学研究多集中于环北极苔原带.作为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具有广泛的高山灌木分布,具有把青藏高原边缘区以乔木为主的树木年轮网络扩展至更高海拔和高原内部的潜力.青藏高原高山灌木的年轮学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青藏高原高山灌木的生长是如何适应极端环境条件的,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高山灌木的分布和生长正在发生哪些变化等,都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灌木是联系乔木、地被的纽带,在造景中直接影响植物所形成的空间及景观效果.通过对城市公园典型案例的调查研究,本文从灌木造景的基本原则、公众的偏好、各类空间的灌木造景等多个角度阐述灌木造景的特色与手法,剖析城市公园灌木造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未来城市公园灌木造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绍兴市道路绿化情况为例,主要探讨的是灌木在绍兴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应用,讲述了灌木应用的意义、绍兴市常用的灌木种类、常见的应用形式以及灌木在应用中的优缺点等。通过对灌木在绍兴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应用及分析,以充分解析绍兴城市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沙生灌木资源,不仅是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更是人造板生产、生物质发电的优质原料,但沙生灌木削片质量始终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针对木片质量、切削功率、振动与噪声,结合沙生灌木的特性,本文设计了沙生灌木试验削片机,旨在通过试验的方法,找到适合沙生灌木削片机的最佳切削参数,为沙生灌木削片机的设计与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乌兰布和沙漠地区9种灌木的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乌兰布和沙漠地区9种灌木品种的抗旱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法对9种灌木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柠条的水分饱和亏、束缚水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高于其它灌木;通过聚类分析将9个灌木试验材料聚为3类,强抗旱灌木为沙木蓼、柽柳、柠条;中抗旱灌木为沙拐枣、白刺、花棒;弱抗旱灌木为籽篙、乌柳、河柳;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9种灌木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其9种灌木的抗旱性由强到弱顺序依次为:柠条>柽柳>沙木蓼>沙拐枣>花棒>白刺>籽蒿>乌柳>河柳.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与资料查询结合的方法,对安康市秦巴生态文化公园灌木的种类、数量、以及在公园中的景观配置方式、应用情况、观赏特性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安康市秦巴生态文化公园灌木22科29属32种,其中丛生灌木181丛,规则式栽植带状灌木长度1250 m,自然式栽植带状灌木面积1172 m~2,灌木球类561株;植物景观配置方式以丛植为主;应用情况以乔木+灌木+草本搭配形成树群为主;观赏特性以观叶为主。  相似文献   

8.
灌木用途广泛,极具开发利用前景。目前灌木收割设备存在效率低、适用性差、劳动强度大等缺陷。为此,综述了国内外对灌木茎秆的物理力学性质、切割机理、切割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建立灌木物理力学试验标准,结合数值模拟和有限元方法设计高效率适用性强的灌木收获机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灌木植物种类多、资源广,一些灌木植物具备营养和药用价值高等特征,被视为无抗绿色养殖的潜在重要饲料来源.总结分析了西北干旱地区灌木植物资源现状,典型灌木植物(豆科、藜科、菊科、胡颓子科沙棘属)以及其他潜在饲用性灌木植物(小檗科、杨柳科、唇形科、蒺藜科、蔷薇科)的利用情况,以便充分挖掘不同灌木植物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灌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精度、非破坏性的灌木生物量估算方法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利用数码拍照法对狼牙刺、山桃、沙棘、柠条、丁香、虎榛子、荆条和酸枣8种灌木进行水平拍照,采用Photoshop7.0图像处理软件提取了各灌木植株的照相面积(S)、高度(H)、宽度(D)、冠层高度(h)等信息,建立了不同灌木的生物量拟合方程,具有良好的精度。灌木侧面照相面积(S)与植株的生长情况密切相关,因此可建立灌木生物量估算的通用线性模型,其决定系数达到0.927 5,估算精度较高。利用数码照片估算灌木的生物量是一种非破坏性、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精度的方法,在灌木生物量估算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来福根  金祖军 《新农村》2006,(11):12-13
树莓又被称为托盘、山莓果、悬钩子,中草药名称为覆盆子。经人工选育培养的栽培品种,在园艺学上称为树莓。树莓是落叶小灌木,它介于真灌木与半灌木之间。树莓与一般灌木不同的地方是没有二年生以上的地上枝;树莓与半灌木的不同,则在于半灌木的茎在当年冬季几乎全部衰亡或只留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辽东桤木(Alnus tinctoria Sarg.)防火林带的作用,采用固定标准地法调查辽东桤木阻火林带下灌木种类、种群动态以及与坡向、坡位的关系,采用称量法测定灌木负荷量,结果表明:辽东桤木随着林龄的增长,其林带内的灌木植物种类和个体种群数量均呈逐渐减少趋势,一些灌木种类后期逐渐在林带内消失,20a生辽东桤木林带下仅有6种灌木分布;辽东桤木林带内灌木植物种类是东坡种类少于西坡,坡上位分布种类最少,仅有4种灌木分布,坡中位和下坡位无区别;林带下地表灌木可燃物负荷量随着林龄的增长而下降,20a生林下负荷量仅54g.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收割法、烘干法、湿烧法对毛乌素沙地4种灌木地上构件的生物量、含水率、含碳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4种灌木地上构件含水率差异较大;4种灌木的主枝含碳率均较低,构件含碳率分布具有随机性,由植物自身生理生态特性控制;4种灌木构件生物量密度和碳密度大于草本植物,含碳率大于杨柳类阔叶乔木;4种灌木均表现为主枝生物量和碳分配最大,主枝是4种灌木储存碳的主要构件和构成种群的主要构件.4种灌木构件生物量和碳分布特点反映了植物在干旱环境中能够很好地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在于旱半干旱地区应以臭柏等耐旱、含碳率高的灌木为主要树种进行碳汇林建设.  相似文献   

14.
该文通过调查新乡市人民公园中灌木的种类及其状况,分析其结构分布并总结其情况,以期更好的管理公园中灌木,调查方法以样方法为主,辅以无样地取样法。结果表明,新乡市人民公园中灌木种类偏少,建议今后引入更多种类的灌木。  相似文献   

15.
灌木作为树木的一种,在某种意义上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灌木在生长过程中对水的需求量少,与其他草本植物相比,具有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稳定 性好等优点,是植树造林的最佳选择。我国有些省市有着非常丰富的灌木资源,比如山西省就同 时具有水土保持灌木树种、观赏灌木树种和经济林灌木树种等多种树种。不同地区要根据地 形、气候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相应树种,才能更加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灌木柳资源丰富,分布广泛。通过对我国灌木柳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认真分析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灌木柳资源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及其取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种类生物量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在灌木层中 ,丝栗栲、苦竹、乌药、乌饭、三龙爪等 1 0种灌木层植物 (约占总灌木层种类的 37% )占灌木层总生物量的 84.1 % ;在草本层中 ,狗脊和乌毛蕨 2种植物占草本层总生物量的 93.3% ,这说明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生物量主要集中在少数植物种类中 .不同层次的林下植物生物量表现出灌木层 >草本层 >藤本植物 ,其中灌木层的生物量占林下植物总生物量的 77.0 4 % .林下灌木层和藤本植物中大部分植物的地上生物量显著大于地下生物量 ,而大部分草本植物种类的地下生物量大于或接近等于地上生物量 .杉木成熟林下灌木层生物量在水平空间上分布存在明显的波动性 ,1 0个样方(约 40 m2 )可作为林下灌木层生物量测定的最小取样面积  相似文献   

18.
魏绪佳 《吉林农业》2010,(6):172-173
文章介绍了观花灌木的优点,观花灌木的选择和观花灌木的应用,着重指出观花灌木在郑州铁路局园林绿化方面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改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广东观赏灌木资源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东野生观赏灌木资源的组成情况,[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整理获得有关资料。[结果]广东省观赏灌木植物资源77科,220属,523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分别占全省灌木植物科总数的79.38%,属总数的60.77%,种总数的36.94%。提出了广东观赏灌木植物优势科、属,将观赏灌木植物划分为10种类型,[结论]该研究为广东观赏灌木植物资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沙埋对西鄂尔多斯高原灌木群落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鄂尔多斯高原集中分布了很多珍稀濒危灌木物种,近年来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沙埋,为了揭示沙埋对该区灌木群落的影响,采用2006年西鄂尔多斯高原干旱荒漠灌木群落的空间点格局调查数据,运用基于最近邻体距离的空间格局指数F函数、G函数和J函数,研究了不同沙埋程度干扰下灌木群落的结构和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沙埋是该区不耐沙灌木消亡的重要影响因素,随地表覆沙厚度的增加,群落内不耐沙灌木的数量逐渐减少;对于耐沙灌木,浅层的覆沙有利于其更新生长,而当覆沙厚度超过一定值时,这种正向作用转为负向作用,导致耐沙灌木由数量上的增加转为减少;不耐沙灌木和耐沙灌木在不同沙埋强度的影响下,在小尺度上都表现为显著的随机分布,而二者之间在浅层的沙埋干扰下,在小尺度上有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覆沙厚度达12cm时,群落内灌木分布极稀疏,也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沙埋导致群落内物种单一且有老龄化现象,更新困难,是群落退化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