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提高育雏期鸡的成活率,是决定育雏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而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清楚雏鸡死亡的原因,现就养殖户饲养雏鸡死亡原因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提高雏鸡成活率,摸清雏鸡死亡的原因,本人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养殖户饲养雏鸡死亡原因。供读者参考。1育雏期温度养殖户育雏一般采取用纸箱或竹笼作为育雏的保温设备。在育雏期间要注意温度的调整,因为温度过高或或低都会给雏鸡生  相似文献   

3.
肉雏鸡具有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差、温度敏感和环境适应性较低的生理特点,育雏期是肉鸡规模化养殖的起点,因此必须提高肉雏鸡育雏期成活率.本文对肉雏鸡育雏期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归纳为疾病因素和饲养管理因素两方面,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阐述,以期更好的减少肉雏鸡育雏期死亡率,促进肉鸡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养鸡户也逐渐进入育雏的旺季。由于雏鸡调节体温的能力弱,抗病力不强,加上春季天气变化无常,如养殖户对雏鸡管理稍有疏忽,极易使雏鸡染病或冻饿导致大批死亡。因此,养殖户春季育雏,要确保雏鸡的成活率高、生长快,必须把握育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5.
农村养鸡,往往育雏很多,可是到成鸡时所剩无几。因此,雏鸡死亡率高是困扰广大农村养鸡户的一大难题。1农家养鸡成活率低的原因1.1育雏期温度不合理农村养鸡户育雏很难把握合适的育雏温度。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甚至死亡。1.2饲养密度不合适由于密度过大,饲槽和饮水器数量少,再加之放置的位置不当,或者环境突变、有异物刺激等,常导致鸡群互相挤压。一般农家饲养鸡只较为合适的密度是每平方米鸡舍面积的养鸡…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肉鸡生产的发展非常迅速,随着各地肉鸡养殖户的增多,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育雏成活率较低的现象普遍存在。根据长时间的调查和了解,育雏期湿度偏低是导致雏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就湿度对育雏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 育雏期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提供适宜温度可以有效提高雏鸡的成活率: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温度敏感。环境温度过低,雏鸡易扎群,容易挤压而死亡;环境温度过高,雏鸡体内水分易蒸发,造成雏鸡脱水,影响雏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育雏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还关系着整个肉鸡生长过程。因此,养好雏鸡必须从育雏抓起,掌握好科学的育雏技术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  相似文献   

9.
育雏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育雏率以及成鸡的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而且还影响鸡群的更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其中育雏工作中控制雏鸡死亡,提高育雏率至关重要.下面就雏鸡死亡加以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养鸡大部分是散养,雏鸡成活率低,挫伤了养鸡户的积极性。为此,对散养雏鸡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共调查240个养鸡户,购雏鸡9120只,死亡4781只死亡率达52.42%。根据不同死亡原因,采取相应防治对策,取得了明显效果。一、育雏期温度不稳定温度是育雏的首要条件。雏鸡调节机能发育不全,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很易发生疾病,农户育雏设备简单,一般采用纸箱、麦秸篓、竹篓等作为育雏设备,温度偏低,使雏鸡采食饮水、运动减少,畏寒互挤,出现"打堆"导致呼吸困难。个别患感冒、发生下痢,致使发病死亡。对策严格控制育雏室内温度,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