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沿海滩涂盐碱地棉花地膜精播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江苏省沿海滩涂盐碱地开展多年多点试验和示范,研究江苏省沿海滩涂盐碱地棉花地膜精播技术的各个环节,总结沿海滩涂盐碱地棉花地膜精播栽培技术的适用品种、土壤肥力、群体和产量结构、生育进程、生育指标、农艺指标和栽培技术,形成沿海滩涂盐碱地棉花地膜精播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2.
详细叙述了抗盐碱水稻新品种松辽6号的选育途径,特征特性在盐碱地高产栽培技术,以稻治碱,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旋转设计,对杂交中稻旱育稀植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配置出农艺措施效应的数学模型,并寻配出优化的农艺方案。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杂交抗虫棉鄂红棉6号引进示范种植的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总结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以为植棉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优质稻玉丝6号的农艺性状、生育期、稻米品质、产量表现和抗性表现等主要特征特性,并提出了玉丝6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杂交抗虫棉鄂红棉6号引进示范种植的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总结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以为植棉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源监狱位于新源县境内的哈拉布拉,耕地中有1/3为盐碱地,因此我们开展了盐碱地种稻技术试验。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一套适应盐碱地的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重盐碱地垦荒种稻难度大,掌握不好关键性的栽培技术就会以失败告终。重盐碱地垦荒种稻的难度在于土壤盐分多,养分少。要能成功并获得高产,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个关键。  相似文献   

9.
从市场需求、农艺性状、产量构成等方面对成功选育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镇油6号进行了总结,探讨了该品种的育种策略,提出了发挥该品种优势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南方盐碱地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南方滩涂土壤条件以及初期综合开发方式,并总结了盐碱地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水稻丰产栽培集成模式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针对湖北省四大稻作区的4种丰产栽培集成模式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其中鄂东南"三熟三高"模式全年水稻双季产量(公顷产量,下同)达到18495kg,经济效益比常规栽培增加4 260元,纯收益高,边际成本低;鄂中"稀、控、重"模式产量达到12 099kg,纯收益比常规栽培增加2 970元;"轻型栽培"模式产量达到9 195kg,纯收益比常规栽培增加2 220元;鄂西北"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模式产量达到7 815 kg,纯收益比露地移栽水稻增加2 625元;农民评价"轻型栽培"模式综合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以其稳产提质、改善环境、绿色增效等特点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基于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水稻、养殖动物和环境的影响,对常见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进行了汇总,以期为中国稻田综合种养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稻麦带状互套耕作模式及其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稻麦高产实践中的品种、环境和措施难以协调,且现有的稻田生产模式造成水体、大气等污染加剧状况,创立了稻麦带状互套耕作模式。该模式明确了稻麦带状互套式耕作特征,从稻麦高产与持续增产效应、秸秆还田与有机增肥效应、生态保护与资源节约效应三个方面进行了模式的功能分析,并提出了基于模式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氮肥施用量与栽培密度对Ⅱ优航1号作早稻再生稻栽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季施氮量、栽培密度、施氮量与栽培密度互作对头季稻产量差异极显著,但对再生季产量差异不显著。栽培密度对两季总产量差异显著。头季每公顷施纯N 150kg与栽培密度22.5 ̄30万丛搭配和每公顷施纯N 195 ̄240kg与栽培密度15 ̄30万丛搭配,配套其他高产栽培措施,再生栽培能获得两季高产。再生季有效穗与头季有效穗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刘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5):591-592
蓉油 6号、油研 8号、油研 7号、油研 9号产量高 ,熟期早 ,综合性状好 ,适宜芜湖地区“油—稻—稻”、“油—瓜—稻”茬口种植。湘杂油 1号、湘杂油 2号产量高 ,综合性状好 ,熟期稍迟 ,适宜“油—稻”茬口种植。这些品种可在芜湖地区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再生稻的产量差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再生稻的产量差及影响因素,为揭示其生产潜力和制定高产高效栽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两个数据库,分别以“再生稻产量、品种、施肥、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方式和收割方式”和“ratoon rice,variety,fertilizer and China”为关键词检索,共收集目标文献119篇。总结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和两季总的产量潜力和产量差,通过分析品种、施肥、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方式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阐明再生稻产量差的影响因素及缩小产量差的途径。【结果】当前我国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和两季总的产量潜力分别为11.65、6.90和17.10 t·hm -2,总样本平均产量仅分别实现了产量潜力的71%、53%和68%。籼稻和杂交稻的再生稻产量分别比粳稻和常规稻增产24%—19%和18%—8%;头季的最优施肥量约为N 168 kg·hm -2,P2O5 123 kg·hm -2,K2O 124 kg·hm -2;再生季的最优施肥量约为N 145 kg·hm -2,P2O5 50 kg·hm -2,K2O 200 kg·hm -2。再生稻头季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2.4—29.1万穴/hm 2;适宜留桩高度为40—50 cm;手栽种植利于再生季产量的提高因而总产量也最大;人工收割比机械收割的再生季产量高12%,虽然机种机收会减少产量,但差异不显著。【结论】我国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及两季总产量的增产潜力分别为3.38、3.27和5.41 t·hm -2。合适的品种、肥料管理、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和收割方式可以缩小产量差,其中品种以籼稻和杂交稻为主;优化施肥量可以使头季和再生季分别增产9%和22%,优化种植密度则分别增产8%和17%;适宜的留桩高度为40—50 cm;机种机收更符合轻简化现代农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方式对再生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香32为材料,采用抛秧、手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头季、再生季产量与产量构成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头季稻的手插稻,因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较高,其产量最高,再生稻以抛秧种植的产量最高;抛秧、手插、直播的2季水稻总产量分别为11.42、11.33、9.84 t/hm~2,抛秧、手插的水稻产量较直播的分别高出16.2%、15.1%;头季稻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高于再生稻,但再生季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等外观品质,蒸煮及营养品质均优于头季稻。综合分析,抛秧种植方式下的2季水稻的产量略高于手插稻,且稻米品质优良,是较好的再生稻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合作社对职业粮农优质稻种植行为的影响,基于2020年江西省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和中介模型,分析验证合作参与对职业粮农优质稻种植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加入合作社对职业粮农优质稻种植行为呈显著正向影响,且社会资本在合作参与对优质稻种植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契约期限、信息获取、种植年限、工作经历及稻谷卖价均对优质稻种植有显著影响,而合作参与对优质稻种植行为的影响在不同茬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应提升职业粮农对合作社作用和功能的认知,增强职业粮农社会资本,完善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加强优质品种的示范推广,培育优质稻米品牌,以此提高职业粮农市场获利能力,推动其优质稻种植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摸清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29号适宜的配套轻简高效种植方式及相应的技术措施,设置4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对其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油29号以传统育苗移栽种植产量最高(为191.89kg/667m2),投入成本最多(为793.0元/667m2),而以稻桩直播产量最低(为153.71kg/667m2),投入成本最少(为269.0元/667m2)。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及产投比从高到低依次均为稻桩直播>机械直播>免耕移栽>传统育苗移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广西农业科学院—柬埔寨水稻科技合作发展对策,以实现柬埔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保障国际粮食安全.[方法]通过分析柬埔寨水稻生产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及广西农业科学院与柬埔寨水稻科技的互补优势,提出广西农业科学院—柬埔寨水稻科技合作对策建议.[结果]柬埔寨水稻生产存在缺乏先进科学技术及创新能力、水稻产量低、品种退化严重、农田基本设施落后、栽培技术简单、管理模式粗放、农业加工体系落后、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广西农业科学院具备雄厚的科研技术力量、水稻种质资源与品种丰富、栽培和加工技术等互补优势.[建议]广西农业科学院可在柬埔寨推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建设水稻合作示范基地、加强与柬埔寨大米加工领域的合作等,以推动中柬农业合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