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南地区桉树可持续遗传改良与育种策略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华南地区发展桉树工业纤维用材林对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需求的迫切性出发,分析了桉树引种成功之后遗传改良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要实现华南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必须建立和完善桉树长期可持续遗传改良体系,坚持以多世代群体遗传改良为基础,种间杂交无性转化利用为突破,加快育种增益转化为生产力的育种思路;强调新世纪桉树育种要重视常规育种与分子遗传研究相衔接,通过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多层次多育种方式的相互交叉,充分利用各层次的遗传变异,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
3.
《桉树科技》1993,(1):40-45
在现代林木遗传改良和良种选育进程中,选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论是有性世代或是无性世代,选优始终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整个事业成败的关键。所谓优树,就是指某些性状上远远超过同等立地条件下周围同种、同龄树木的单株。优树选择得好坏,决定和影响着今后整个事业的进程,因此,必须重视优树的选择工作。我们在赤桉选优方面,几年来做了一些工作,对全省桉树的发展和赤桉树种的改良起了一定作用,现将赤桉选优工作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桉树人工林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南方省区发展迅速的产业。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种植材料是未经改良的,且立地土壤贫瘠,几乎不施肥,因而这些人工林的生产力低下,年均生长量仅为5~8 m3/(hm2.a)。在经过20年的引种和改良育种研究后,新建的工业用材人工林取得了20 m3/(hm2.a)的持续高生长量。我国目前桉树已完成系统的种/种源/家系的选择试验。杂交育种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一些较好杂交种。近年来开始为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于桉树育种实践,探讨解决常规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办法,如新品种的登记与注册、抗病品种选育、病原早期检测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性系没有在更多区域性试验的情况下大范围迅速推开,造成了无性系的应用不是很理想,不能达到和环境的最佳互作,也出现了苗木良莠不分的现象。凉爽地区的用苗和良种问题尚未解决。下一步研究的重点须放在优良繁殖材料的再选择,在完成第2轮选择与育种的基础上开始进入第3轮选择、不断提高繁殖材料的遗传质量。加强无性系的选育工作,同时也要重视市场上无性系混乱的问题。今后应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统一进行无性系鉴定、统一编号,控制未经鉴定的无性系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5.
沙棘遗传改良研究与生态经济型灌木树种育种策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赵汉章 《沙棘》1998,11(4):6-9
在总结我国沙棘遗传改良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沙棘遗传改良的理论及选育的有效方法:即环境效益指数模式的应用在潜在优良性状的隐性基因的发掘;建立了具有广泛遗传基础的育种大群体;开展杂交育种:建立育种繁育基地,特别是建高标准的种子园,这些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生态经济型灌木树种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6.
云南松遗传改良进展及其育种策略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合性、环境异质性和基因流动性均较高的云南松,从种群/种源到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具有坚实的遗传改良基础和巨大的改良潜力。对云南松遗传改良工作进展的回顾表明,虽然其在近40年的研究与实践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云南松遗传改良的总体水平仍滞留于母树林和一代种子园的初级阶段。据此,在现有的基础之上,集中在育种上提出了5方面的云南松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7.
柽柳属植物具有抗旱、抗寒、抗盐碱、耐水湿等特性,作为干旱区、半干旱区大面积沙荒地和盐碱化土地上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灌木植物,以其独特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和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文中综述了柽柳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相关抗逆基因研究、育种技术以及良种繁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在柽柳属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品种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柽柳遗传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旨在为包括柽柳在内的干旱区主要植物资源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外云杉遗传改良现状和粗枝云杉育种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国外云杉遗传改良现状和育种策略。讨论“种子园危机”缘由。介绍德国、瑞典、丹麦、挪威和芬兰等国欧洲云杉无性系林业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生产规模、应用前景及可能障碍。世界云杉遗传改良正沿着高效益、低成本的方向快速发展。提出粗枝云杉近期改良策略。  相似文献   

9.
华南地区桉属树种种源生长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华南地区,桉属树种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细叶桉和赤桉的优良种源在各种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其近期保存率和立木蓄积量都比当地原主栽树种窿缘桉高1倍以上;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下,尾叶桉产量最高,该树种最优种源2年生立木蓄积量比最差种源大139.2%,细叶桉5年生立木蓄积量最好种源比最差种源大21.11倍,赤桉5年生立木蓄积量最好种源比最差种源大66%。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耐寒桉树的种质资源及其遗传改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建中 《桉树科技》2006,23(1):24-31
本文概述了中澳合作“耐寒桉树”研究项目在良种筛选与遗传改良方面的主要工作。通过对我国耐寒桉树目标推广区气候特点的认识,及对20年来这些区域桉树引种试验的重新评估,项目筛选出一批耐寒能力在-5℃至-10℃的优良桉树,并它们把分为2类,一类为适生于高海拔地区树种,主要有: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和亮果桉;一类为适生于低海拔地区树种,包括:邓恩桉、赤桉、巨桉、柳桉。在耐寒桉树的遗传改良方面,该项目通过改建、新建等方式,在全国各地建立以上树种的种子园19个,并制定了各树种的详细改良计划。为获得更多优良耐寒树种,我国近年已建立了一大批耐寒桉树筛选试验,可望在耐寒能力的提高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2.
榉属(Zelkova Spach)植物是我国重要的乡土珍贵用材与观赏树种资源.由于长期过度开发等原因,我国榉属植物资源日趋匮乏.文中对我国3种榉属树种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利用价值、种群动态与资源状况、遗传改良和良种培育现状及重要意义进行综述,并对其遗传改良与育种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榉属树种资源的保护与高效利...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杉木遗传改良现状与发展技术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总结、分析了福建省杉木遗传改良的成就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福建省杉木良种工作提出技术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桉属树种在广东省的多点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桉属6个树种在广东省4年生时单位面积蓄积量进行3个试验点的点内和多点的方差分析,用新复全距(SR)检验法进行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桉属同一树种在不同试验点上,不同树种在同一试验点上均有显著差异.树种与试验点间交互作用明显。尾叶桉和细时桉在3个试验点上有较高的蓄积量,其单位面积蓄积量比当地主栽树种窿缘桉高32.9%─247.9%,是值得推广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耐寒桉树遗传改良项目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桉树科技》1999,(2):12-15
福建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达697万 hm~2,森林覆盖率达57.3%,居全国首位。年产商品材500万 m~3、松脂7万吨,分别位居全国第二、第三。林业建设长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别  相似文献   

16.
巨桉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巨桉种源试验和地理变异研究时, 应重视从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出发, 考虑试材的取样标准、群体的生殖和生态特性, 采用现代生物气候方法综合分析。巨桉有些群体存在着复杂的多型性, 采用复合轮回选择能明显提高自由授粉家系后代的遗传增益, 并提高种子园改良的质量。应用入选家系或个体的无性繁殖材料进行改良, 可获得更大的遗传增益。巨桉遗传改良应把有性和无性两条途径结合起来, 遵循简便、实用和高效的原则;基于这个原则, 本文提出了巨桉目前可能的最佳改良程序。  相似文献   

17.
从漳州引进8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泉州罗溪国有林场进行造林试验。经过30个月生长,初步对比结果表明:3226、201、T13、184表现较好,201、184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较高,抗病虫害、台风、耐寒能力也较强,适宜在试验区周边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8.
云南松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及育种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综述云南松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优良林分选择与母树林建立、优树选择与种子园建立等遗传改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育种策略,尤其要重视遗传资源的收集、开展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营建高世代种子园、提高种子园的经营管理,以及加强无性系早期选择等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木麻黄科植物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麻黄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林木种质资源,其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在木麻黄遗传改良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文章从引种和种源试验、无性繁殖和无性系育林、抗性育种、共生微生物研究、营养遗传改良研究、材性研究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木麻黄遗传改良研究中应重点加强的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的林木遗传改良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工林是澳大利亚林业的主体, 全国40%的木材是由人工林提供的。针叶人工林除少量乡土树种(南洋杉)外, 基本为引进的松树。18世纪中叶从美国引进了辐射松, 其后又相继引入了其他种松树。澳大利亚重视松树的遗传改良和利用, 已取得了显着成绩,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外, 澳大利亚的桉树资源丰富, 对其研究也较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