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超级稻深两优5814在玉林市晚稻栽培的种植表现,并总结了该品种在玉林市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插足基本秧、科学施肥、科学管水病虫防治及高效除草等。以期为超级稻深两优5814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栽插密度下水稻深两优5814的产量、苗蘖、穗粒性状,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对移栽密度要求不高,移栽密度以33.0cm×19.8 cm、29.7 cm×26.4 cm产量最高,以为深两优5814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水稻新品种田间产量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平果县进行不同水稻新品种田间产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6个水稻新品种产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深两优5814Y两优1号深两优9789Y两优087桂育7号野香优863;从田间记录至室内考种可见,深两优5814品种各项性状均优于其他品种。Y两优1号、深两优9789的综合表现也较理想。建议广大农户推广种植深两优5814或Y两优1号、深两优9789。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11,(11)
最近,来自江西省铅山县17个乡镇的农技员、种粮大户、种子经销商130余人聚集在铅山县汪二镇艾家村、州上村,现场观摩一晚稻新品种“深两优5814”。经在场人员评议,一致认为:“深两优5814”平均亩产达800千克以上,而且该品种具有抗高温、  相似文献   

5.
深两优5814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育成的超级稻品种。根据深两优5814在广西钦州市的种植情况,分析深两优5814的特征特性和种植效益,并详细介绍其高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结合浦城县莲塘镇的种植经验,分析深两优5814的特征特性,总结深两优5814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深两优5814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云开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28-129
简述了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深两优5814的主要特征特性,探讨了其作为麦茬稻栽培百亩示范片高产或超高产栽培技术,为深两优5814的推广及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金华地区以两系杂交稻深两优5814为材料,设置6个密度处理,研究不同的栽插密度对深两优5814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栽插密度处理,深两优5814产量差异显著,M4处理由于有效穗多、每穗粒数充足、结实率较高而产量最高,达到10569kg·hm-2。因此,在金华地区深两优5814作为单季稻种植,栽插密度以16.5万丛·hm-2,双本插种为宜。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南丹县水稻新品种引进和推广步伐,2014年中稻以深两优5814作对照,对12个已通过国家或外省审定的水稻新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花优230、研优1号、C两优248 3个品种的产量水平较高、熟期适中,建议2015年复试;龙两优981虽比对照深两优5814增产5.39%,但较早熟,建议试验观察;其余7个品种产量低于对照深两优5814,建议结束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一直很重视农业的发展,也不断培育新的品种来增加粮食的产量。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关于它的插秧壮秧培育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有很多,但是都没具体到某个品种上,无法给农民提供最有力的指导。本文以深两优5814为例,然后结合福建省宁化县的具体特点,从深两优5814的产量表现和主要特性入手,首先分析了深两优5814作烟后稻机插秧壮秧培育技术,然后研究了深两优5814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蓝苏华  罗达明 《农民致富之友》2013,(24):137+76-137,76
深两优“5814”是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龙岗研究所用Y58S与丙4114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经过2005年~2007年近三年的示范试验种植,其特性具有高产、米质较优、抗逆性较强等特点。深两优“5814”已经在我县推广了4年,其作为晚稻栽培,一般在每年的6月底至7月上旬进行播种,用塑料秧盘育秧大约12-15天左右,在十一期间齐穗,11月上旬左右进行收割工作。整个全生育期在128~130天左右,产量为每亩500-600公斤。本文通过结合本县种植的实际情况,介绍深两优“5814”的主要种植特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傅连根 《农技服务》2011,28(6):740-740
介绍了杂交稻深两优5814在兰溪的种植表现及特征特性,从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方面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出再生萌芽期耐热性好、再生能力强、产量高、适合于右江河谷“早稻+再生稻+秋种番茄”生产模式的再生稻品种,以满足当地农民的种植需求.[方法]以6个再生稻品种为试材进行田间筛选试验,比较不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除信丰优008和Y两优1号“早稻+再生稻”产量明显低于Ⅱ优63(CK),其他4个品种“早稻+再生稻”产量均高于Ⅱ优63,其中中浙优1号、准两优1141和Y两优5867三个品种“早稻+再生稻”产量分别为138896、13836.7和13382.1 kg/ha,分别比Ⅱ优63增产9.60% 、9.19% 、5.60%;深两优5814“早稻+再生稻”产量为12849.6 kg/ha,比Ⅱ优63增产1.40%; Y两优1号和信丰优008“早稻+再生稻”产量分别为11474.2和9979.2 kg/ha,分别比Ⅱ优63减产9.46%和21.25%.[结论]中浙优1号和准两优1141两个品种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早稻+再生稻+秋种番茄”生产模式下早播再生稻田主选品种;Y两优5867和深两优5814两个品种综合表现优良,可作为“早稻+再生稻+秋种番茄”生产模式下中、迟播再生稻田主选品种.  相似文献   

14.
大冶地区7月中旬至8月中旬常受高温影响,导致杂交稻花期授粉不良,空瘪粒增多,是制约杂交稻生产的重要障碍。深两优5814株型高大,穗大粒多,为探索该品种在大冶地区作抛秧栽培技术,科学评价其抗倒伏、抗高温热害等抗逆能力和丰产性能,特进行深两优5814作中稻抛秧高产栽培示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水稻新组合。【方法】在土壤、水分、湿度、光照、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同等条件下,对"Y两优900""Y两优143""Y两优916""超优1号""Y两优8866""深两优5814",6个一季中稻组合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深两优5814"产量最高,其次为"Y两优143""Y两优8866",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抗性较高。【结论】"深两优5814""Y两优143""Y两优8866"适宜在灌阳作为一季杂交中稻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6.
深两优5814是利用Y58S与丙4114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2012年永安市引进作早稻—再生稻示范种植,表现高产稳产、再生能力强、抗性较强。介绍了深两优5814在永安市作早稻—再生稻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农业技术不断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深两优5814已经成为邵武市重点推广的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组合之一。本文中主要介绍了杂交水稻深两优5814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叶面肥优聪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2015年晚造,在水稻生长破口期和齐穗期,用叶面肥优聪素和磷酸二氢钾对水喷施稻叶面。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优聪素可显著提高杂交水稻深两优5814和宜优673的结实率,产量增加达到显著水平;深两优5814和宜优673的产量比清水空白对照分别提高了15.4%和12.8%。  相似文献   

19.
余昔萍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75-75,143
介绍了深两优5814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20.
深两优5814系优质籼型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在永安市小陶镇上吉村种植,具有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特点。栽培上要注意适时早播早插,稀播种培育多蘖壮秧,适时移栽,插足基本苗,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管水以及综合防治病虫害,以发挥其超高产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