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马铃薯抗旱资源评价与抗旱指标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0~1992年,在山西省北部旱作条件下,对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入的44份材料和国内10个抗旱品种进行了抗旱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经济性状表现好、高产抗旱的品种为乌盟851、系薯1号、紫花白。CIP385373·1、CIP87001、CIP86027、CIP385372·1等品种为短日照类型,生育期间植株冠层生长繁茂,块茎产量低,块茎形成晚,不适宜长日照地区种植;CIPI—1039抗病性较强,CIP24—16、CIPI—1035、CIPLT—6在干旱条件下块茎产量较高,可作为马铃薯抗旱资源进行利用。单株产量与根系拉力、冠层覆盖度、商品薯率、单株块茎数、茎叶干鲜重、根干鲜重呈直线正相关,与出苗日数、块茎形成日数呈直线负相关。根系拉力与株高、根数、茎叶干鲜重、根干鲜重、块茎数呈直线正相关,与出苗日数、块茎形成日数呈直线负相关。冠层覆盖度与根系拉力、块茎数、茎叶鲜重、根鲜重呈直线正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不密切。因此,根据冠层覆盖度和根系拉力的大小可预测旱作马铃薯块茎产量的高低,并可作为干旱地区评价马铃薯品种抗旱性的两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旱地马铃薯种植品种单一的现状,采用裂区设计,对所引进的中熟、中晚熟、晚熟共22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通过对旱作和人工补灌2种种植模式下各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及抗旱性的比较分析,筛选出中熟品种大西洋、中薯9号、冀张薯5号,中晚熟品种晋薯13号、宁薯12号、冀张薯8号、晋薯15号和晚熟品种晋薯7号、庄薯3号为较适宜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种植的高产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筛选出适宜阴山南麓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方法]以克新一号为对照(CK),分别于2019—2020年在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对康尼贝克、青薯9号、晋薯15号、红美、同薯22号、青薯2号、中薯9号、同薯20号、冀张薯5号、冀张薯8号和冀张薯2号等11个引进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青薯2号、青薯9号、晋薯1...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的抗旱性,以陇薯系列和LK99的幼苗为材料,用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将所有参试品种的根系在20%PEG溶液浸泡2 h后,对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叶片各测定指标间有较大差异,但不同指标与抗旱性之间没有一致的相关性,单一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抗旱性的强弱。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品种的抗旱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陇薯10号、陇薯4号、陇薯7号、陇薯5号、陇薯8号、陇薯12号、陇薯9号、陇薯6号、陇薯3号、陇薯14号、LK99、陇薯11号。  相似文献   

5.
对娄烦县引进的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对这5个品种植株形态、块茎性状、抗病性、产量等性状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晋薯16号产量最高,其次是同薯28号,分别比紫花白(ck)增产39.04%和32.53%,与对照产量相比差异显著,且综合农艺性状好,抗病性强。通过本次试验得出,晋薯16号和同薯28号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将青薯9号、康尼贝克、俄罗斯,夏波蒂、费乌瑞它、同薯23、晋薯16、冀张薯8号(2191)、克新1号(东北白)、冀张薯12与当地大面积马铃薯品种进行对比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同薯23品种生长势强,各种性状表现较好,而且抗病性强,产量高,通过继续的多点多季示范,可以在河曲县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优质抗旱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薯9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的抗旱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抗旱性突出。在2004-2006年青海省水地、旱地组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49.36t/hm^2,较对照下寨65平均增产27.9%;2005-2006年水地品种区试中平均单产达到55.63t/hm^2,比对照青薯2号平均增产10.3%;商品率为82.2%。品种根系发达,抗旱性强,品质优良,鲜薯淀粉含量19.76%,干物质25.72%,还原糖0.253%,维生素C23.03mg/100g。该品种生长适应性较广,尤其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比较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科技》2016,(8):92-93
2015年在河西县鹿固乡王寺峁村安排了有22个品种参试的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晋薯16、同薯23、中薯18、庄薯3号产量明显高于克新1号,除上述品种外,尚有晋薯24、冀张薯12、2004-35-9、中薯21、中薯20产量高于克新1号,大旱之年能实现增产,这也证实上述品种适宜干旱地区推广。但因只有1年的试验结果,尚需翌年再次试验,确定取舍。上述品种除晋薯24生育期较长以外,其他4个品种生育期较短,假如翌年仍然增产,可作为中日期品种取代克新1号。  相似文献   

9.
秦薯9号是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食用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抗旱耐寒性好、结薯集中整齐、适宜机械收获等特点,在陕西及同类生态区有较好的生产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及应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使马铃薯品种应用更规范,对现有推广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和评价,并提出指导性意见。结果表明,冀张薯8号、青薯9号、晋薯16号、晋薯15号、晋薯9号生育期较长,单株块茎产量和小区产量都较高,对晚疫病有较好的抗性,适宜在五寨马铃薯种植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鉴于近2 a晚疫病的连续暴发,种植紫花白等不抗晚疫病的品种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11.
以EV1、EV2、EV3、EV4、EV5、EV66个抗旱性不同的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PEG-6000渗透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研究油菜幼苗的抗旱指数、根长、苗高和根冠比等性状变化,探索在大田环境条件下的苗期生长特征。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EV2的抗旱指数最大,EV6的抗旱指数最小;不同浓度PEG胁迫下,各品种差异显著, EV1、EV2、和EV3的根长、苗高和根冠比较大,而EV5和EV6的表现较差。在大田油菜五叶期时,EV2的冠层覆盖面积最大,与其它品种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总生物量以EV2、EV3和EV1较大,根系干重以EV2较大,而且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抗旱指数进行通径分析,冠层覆盖面积对抗旱性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达到0.5975。冠层覆盖面积的大小反映了早期活力的强弱,早期活力强,相应的品种抗旱指数高,抗旱性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鉴定和筛选适合闽东地区种植的甘薯新品种。【方法】2010年在福建省宁德点进行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11个甘薯新品种及对照品种金山57的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及干物率、出粉率、食味品质、外观品质和抗病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个参试品种中,莆薯20鲜薯产量最高,达33760.50 kg/ha,比对照金山57增产6.30%;金薯3号淀粉产量最高,达5465.70 kg/ha,比对照增产6.07%;金薯2号和龙薯25号的食味品质最佳,为83分,比对照高3分。【结论】莆薯20、金薯3号和金薯2号适合在闽东地区及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旨在研究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叶片的气孔性状与抗旱抗逆性的关系并发掘育种过程中鉴别品种抗旱性的新指标。对34个不同生态区域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系)进行叶片气孔结构的显微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冬小麦品种叶片的气孔密度显著高于春小麦,旱地小麦品种叶片的气孔密度显著高于水地小麦,旱地冬麦和水地冬麦叶片的气孔密度均显著高于旱地春麦和水地春麦(P<0.05)。各品种小麦旗叶的气孔密度平均值高于倒二叶,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中,气孔形态小、密度大的品种抗旱性强。因此,可将气孔密度及其形态作为抗旱性选择的参考指标,同时也可为不同生态区适播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主栽品种耐霜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对霜冻的抗性。[方法]采用露地自然霜冻法,对宁夏西吉县14个马铃薯主栽品种进行耐霜冻性评价研究,霜冻损伤程度调查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晋薯7号、新大平、内薯7号表现为耐霜冻,其他品种均表现为中耐霜冻和霜冻敏感,未发现强耐霜冻性的品种;历年西吉县、固原市的最低气温日数资料表明,西吉县出现低温日数多于固原市。[结论]西吉县遭受霜冻的次数要远多于固原市,相应西吉县气温对马铃薯品种的耐霜冻性压力更大,生产中对品种耐霜冻性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品种间杂交方法,育成了高产多抗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豫薯13号。其鲜薯、薯干、淀粉平均亩产分别为2157.7kg、653.8kg和429.1kg,均比对照种徐薯18选77-6增产10%以上;烘干率为30.1%;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抗旱性强;茎蔓较短,薯块熟食味较好  相似文献   

16.
油菜抗旱性产量指标及品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油菜品种抗旱性产量指标和抗旱性较强的油菜品种,为选育抗旱油菜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在旱棚鉴定条件下,比较25个油菜品种(系)的各农艺性状,分析各材料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分析供试材料的抗旱鉴定产量指标(抗旱系数、干旱敏感指数、抗旱指数、抗旱指数修订式);选取适宜的抗旱鉴定产量指标,在供试材料中筛选抗旱性较强的油菜品种。【结果】25份供试材料油菜品种在干旱胁迫下,其株高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各材料间差异较大,具有代表性。抗旱性鉴定产量指标中,抗旱系数和干旱敏感指数可用于评价品种稳产性,但不能反映品种旱地的产量;抗旱指数在考察品种产量稳定性的同时,兼顾了品种旱地产量,并与同组旱地平均产量相比较,更适合用于油菜品种抗旱性鉴定产量指标;抗旱指数修订式利用了对照品种的产量,与抗旱指数所反映的供试油菜品种的抗旱能力大小趋势相同,兼顾供试品种在旱地和水地的绝对产量和抗旱系数,评价供试品种的丰产性和抗旱性。抗旱指数和抗旱指数修订式适合于油菜品种的综合抗旱性鉴定。【结论】3类供试材料中根据各品种抗旱指数、抗旱指数修订式及2种生境(旱区和水区)于对照品种比较共筛选出青杂12号、青杂11号、大辣芥、姚328-331和大黄油菜5个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17.
甘薯近缘野生种杂交后代用作抗旱亲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抗旱系数法对具有近缘野生种抗逆基因的种间杂交后代y_2、y_6、y_(25)和抗旱性好的甘薯品种丰收白、棠张17进行了耐旱鉴定。y_2的抗旱系数为0.71,抗旱性强;y_6的抗旱系数为0.35,抗旱性较强。用y_2、y_6与常用甘薯品种杂交,根据组合能力,杂交后代表现,认为其作为耐旱亲本具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200 mm左右)与阴湿地区(年降雨量600 mm左右)对比试验,测定马铃薯品种生育期的叶绿素a、b含量和CAT活性,研究其与抗旱性关系。结果表明,在自然干旱条件下马铃薯叶片CAT活性提高,不抗旱品种较抗旱品种的CAT活性在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均高,且早熟不抗旱品种CAT活性更高。阴湿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a、b及b/a比值较干旱地区高,而干旱地区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b/a比值与品种抗旱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且叶绿素b含量愈高,品种抗旱性愈强。  相似文献   

19.
晋麦78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旱地育种研究室以扬麦5号为母本、晋麦50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冬性,中早熟,平均生育期236 d。幼苗叶色淡绿,抗寒耐冻,分蘖力强,株型较松散。株高75~80 cm,穗长方形,穗粒数28~35粒,千粒重37~41 g。具有抗干热风、耐高温、耐旱、落黄好等特点。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区试中,平均单产达3 666.6 kg/hm2,较对照晋麦47号平均增产6.52%;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达4 165.5 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7.0%。适宜晋南麦区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