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目前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和花生增产制约因素,并对辽宁省花生的增产潜力进行分析,提出了引选专用花生品种、改造中低产田、推广关键栽培技术、政策支持等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2.
1984—1985年,在涪陵地区进行花生根瘤菌剂接种试验,以不同花生根瘤菌株C_1、01、97—1、009接种“天府三号”花生品种,均比不接种增产,C_1增产达到极显著,又用C_1菌株接种不同花生品种,以793—28,795—122增产效果显著;在该区紫色土壤上接种C_1根瘤菌剂5208.7亩,平均增产10.37%,增收花生23.03万斤,经济效益11.51万元。实践证明,选择根瘤菌株与花生品种组合发挥了根瘤菌剂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花生根瘤菌与钼、磷、氮化肥分别配施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鄂东地区选择8个花生种植地作为田间试验点,研究了花生根瘤菌与钼、磷、氮化肥分别配合施用时花生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鄂东8个试验点,花生接种根瘤菌后平均增产11.04%,单独施用钼、磷、氮化肥后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94%、6.85%、4.80%,花生根瘤菌与钼、磷、氮化肥分别配合施用后比单施菌肥依次再增产2.95%、6.15%、3.65%.  相似文献   

4.
花生地膜覆盖增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与露地花生栽培技术的试验、花生覆膜栽培技术在不同地力、不同土质地块、不同厚度地膜的试验情况,分析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花生栽培增产和在不同地力水平、不同土质类型及使用不同厚度地膜的增产效果的差异,并集成一套花生地膜覆盖增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花生生产增产提质,以常规施肥和空白处理为对照,观测了施用木霉腐植酸肥在花生苗期、初花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饱果期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木霉腐植酸肥促进了花生根系生长,提高了花生侧根数、有效分枝数,增加了双荚果数及籽粒重量,提高了土壤有益微生物量,大幅度降低了镰刀菌等土壤病原真菌数量,提高了花生果仁品质;相对于空白对照,木霉腐植酸肥对花生增产提质防病效果更明显。木霉腐植酸肥应用于花生连作土壤,具有良好的土壤生态改良、增产增效作用及品质提升效果,值得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前,生产上花生的增产幅度远小于小麦、玉米,远未发挥本身的增产潜力,通过考察、调查以及试验,我们总结了花生增产的六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花生主产区花生减产严重。对花生生产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止花生减产及增产措施。花生减产、增产的方法很多,下列促进减产原因、增产的措施各有特点,分别做以简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7,(13)
<正>机械化花生地膜覆盖具有显著的抗旱增产作用,是解决旱地花生产量低且不稳的突破性技术。凤城市经过多年推广,特别是干旱的季节,土质薄地块花生地膜覆盖技术充分发挥了抗旱增产作用,确保了旱地花生稳产、高产。2016年凤城市共推广地膜覆盖花生7000亩,总产140万公斤,平均亩产200公斤/亩,总增产70万公斤,比未覆盖每亩增产100公斤,增产幅度50%。1技术要点2B H-2型多功能花生覆膜播种机,靠拖拉机悬挂装置拉动  相似文献   

9.
优质花生"鲁花11"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鲁花11”为试验材料,试验研究了异地调种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不同种植密度与花生产量的关系、种衣剂对花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产量影响、生物有机肥对花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等。试验结果表明:异地调种种植可增产9.3%;合理种植密度为15万穴/hm2;种衣剂包衣可降低蚜虫与根茎腐病的发生率,增加花生产量,亩增产率达11.6%;追施生物有机肥不仅可提高花生油脂与粗蛋白含量,还能提高花生产量,以追施2100kg/hm2产量最高、追施900kg/hm2油脂和粗蛋白含量最高;全县综合运用“鲁花11”高产栽培技术,平均增产率达20%。  相似文献   

10.
芸苔素内酯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验证芸苔素内酯对花生的增产效果,本文采用了2种芸苔素内酯于花生不同生育期进行喷洒。结果表明,喷洒芸苔素内酯后,花生叶色浓绿、发亮,长势壮,对花生安全;宜选用芸苔素内酯1 500~1 800倍液,于花生开花下针期和荚果膨大期各喷施1次,对促进花生生长和增产效果明显,增产幅度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施用沼肥对花生的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康 《农技服务》2008,25(3):25-26
进行了不同沼肥种植花生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施用沼肥后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好,并对沼肥种植花生的增产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花生包衣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包衣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机理是出苗率高、出壮苗、减少出苗期发病率、果多果重。通过经济性状和产量分析表明,包衣稀释用水粪较清水增产效果明显。花生包衣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增加总产,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花生应用地膜覆盖增产是一项成熟的增产措施,但地膜对土地污染严重。为此,引进应用淀粉树脂地膜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淀粉树脂地膜与普通膜对花生生育期、植株经济性状的影响一致,明显提高地温,增产显著,无污染,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多年多点肥效对比试验表明,在有效硫含量低于临界指标的土壤上,无论施用国产的硫磺、石膏和普钙,还是进口的S95、S90和硫磷铵,与不施硫的对照相比,都有显著的增产作用;除花生外,硫磺和石膏之间、S95和S90之间,以及硫磷铵与普钙之间的增产效果都不显著;水溶性较高的硫肥增产幅度都较大,花生配施含钙硫肥的增产作用较其他硫肥品种好。施用不同硫肥品种,早稻增产7.8%~17.0%、晚稻增产4.4%~8.3%、甘薯增产5.1%~22.1%、花生增产11.7%~23.1%。在缺硫土壤上增施硫磺或石膏,稻谷和薯块的粗蛋白含量提高2.5%~10.9%,花生的粗脂肪含量提高5.5%~8.2%。  相似文献   

15.
花生地膜栽培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提高种植花生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套种甘薯,能有效解决粮油争地矛盾,提高套种甘薯产量。根据我县几年来的试验示范结果,与常规栽培相比,平均每亩可增产花生39.6公斤,增产鲜薯368.2公斤,而且由于提早播种,提早收获,提高了花生和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检验"黑农科"花生专用肥的肥效,进行了"黑农科"花生专用肥对寒地花生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黑农科"花生专用肥增产显著,较对照增产15%,净增收入93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6.2.施用"黑农科"花生专用肥的花生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品质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花生起垄种植的优点花生起垄种植与平地种植相比,改变了耕作和种植方式,对土壤结构和花生生长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增产效果明显。正阳县花生研究所2002年在本所试验田内设置了2hm~2示范对比田,起垄种埴的花生每hm~2产量达到6873千克,较平地直播种植的每hm~25640千克。单位面积增产1233千克,增长21.9%。2003年正阳县花生科学研究所主持在吕河乡林场建立了20hm~2高产示范  相似文献   

18.
对花生缩垄增密,大垄三行,花生与玉米间作三个新的种植模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新的种植模式均比传统种植模式增产增效,缩垄增密种植模式每667m2花生产量为305.1 kg比对照增产39.15%,增效487.9元;大垄三行种植模式每667m2花生产量为293.95 kg比对照增产35.14%,增收415.7元;花生与玉米间作种植模式每667m2花生产量为224.75 kg比对照增产3.14%,玉米产量为244.8kg,增效435.7元。大面积应用也证明三种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花生根瘤菌与钼磷氮化肥混合施用对花生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世旺  王宝林  陶佳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20-3321,3411
在鄂东地区选择8个花生种植地作为田间试验点,研究了花生根瘤菌与钼、磷、氮化肥混合施用对花生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鄂东8个试验点,钼磷、钼氮、磷氮及钼磷氮等混合施用时可分别平均增产6.47%、5.80%、10.95%、13.01%;接种花生根瘤菌后再进行钼磷、钼氮、磷氮及钼磷氮等混合施用还可分别比仅接种根瘤菌再增产9.57%、7.27%、11.58%、14.71%.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各地集成了许多先进的花生栽培技术,出现不少花生丰产的成绩,花生增产潜力较大。本文介绍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建立留种地与精细选种、改良土壤与精细整地、适期播种、提倡轮作与套作、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精细收获与储藏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