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性别控制与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性别决定和性别控制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性别决定原理和性别控制方法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如性别决定基因,不同精子的分离方法、胚胎的性别鉴定以及孤雌生殖法。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了其中一些实用方法,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是人们实现性别控制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的研究工具在性别鉴定中的应用,性别鉴定已越来越接近于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目前应用较多、重复性较好的性别鉴定方法主要有细胞遗传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文章主要综述了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为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性别控制技术已经成为繁殖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是指通过对精子或胚胎的性别鉴定以达到调控子代性别的目的。目前,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精子控制法和早期胚胎性别控制法等。文章主要介绍了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方法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优缺点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探讨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家畜的性别控制技术对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畜牧界数十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家禽的性别控制和性别鉴别远比家畜复杂,在家禽生产中伴性遗传和泄殖腔鉴别法仍然是性别鉴定的主要方法。随着性别控制理论和试验研究的进展,目前产生了多种方法对家禽胚胎的进行性别鉴别。如何尽早的鉴别出鸡胚的性别是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产生的鸡胚性别鉴别的主要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动物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方法使雌性动物按照人们的意愿产生特定性别的后代的动物繁殖新技术。文章重点论述了动物性别控制的两大方法:X、Y精子分离法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法,并阐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哺乳动物(主要是家畜)性别控制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的一些方法的原理、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家畜的精子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与控制的一些方法,同时对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目前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前景做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7.
家畜胚胎性别鉴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畜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是家畜胚胎移植的重要内容 ,对实现动物性别的人为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性别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 ,出现了许多鉴定方法。本文对性别决定基因、动物性别决定机理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特别是对PCR方法在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应用及其基本过程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
鸡的性别控制技术是提高养鸡业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该技术主要包括胚胎性别鉴定和人工诱导性别反转等。本文从鸡性别控制机制、鸡胚性别鉴定方法和人工诱导鸡性别反转等方面综述了鸡性别控制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和精子的性别分离。其他的性别控制方法有:控制体内交配及受精时间、控制阴道酸碱度、无性繁殖技术(如卵核移植、雌核发育、卵母细胞融合及人工诱发雄核发育)和根据免疫学建立起来的技术等。本文就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研究方法做一综述,并提出了一些关于性别控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家畜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畜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技术是家畜性别控制和胚胎移植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方法。笔者对有关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方法、存在问题及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蒋竹英  李丽立 《湖南饲料》2011,(1):46-47,5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家畜性别人为控制已成为现实.目前,出现了许多性别鉴定控制方法,但PCK方法以其灵敏、高效、准确、迅速等特点而成为家畜早期胚胎性别鉴定常用的方法,特别是非电泳PCR性别鉴定方法倍受人们青睐.本文主要从家畜早期胚胎性别鉴定PCR方法的原理和在PCR分析鉴定中常用的核酸染料及其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优化PCR条件,建立快速性别鉴定方法为目的,从家鸡雏鸡血样、鸡胚羊水和尿囊液中获得DNA进行性别鉴定.通过对家鸡的两个性别鉴定候选基因CHD1和xho Ⅰ重复片段进行PCR扩增引物筛选和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显示CHD1基因PCR法可稳定、准确地用于鉴定家鸡性别,该体系经改进和优化后,缩短了鉴定时间,提高了鉴定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12.5日龄鸡胚羊水和尿囊液建立了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体系.该方法为家鸡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批量化的快速操作提供了可行的依据,同时也为鸟类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鸟类性别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性别鉴定对鸟类特别是濒危珍稀鸟类的饲养管理、人工繁育、遗传疾病的防治和进化研究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总结了以往鸟类性别鉴定形态学和细胞生物学方法,分析比较了现行的较为先进可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指出与其他鸟类性别鉴定方法相比, PCR鉴定方法尤其是CHD-W基因鉴定是到目前为止最为简单快捷、准确可靠的鸟类性别鉴定的途径,在未来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家畜性别决定的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性别控制是指人为方法使成年雌性动物按人们的意愿生产出特定性别后代的技术。近年来,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就家畜性别控制的意义、性别决定原理以及方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性别控制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家畜性别控制是当今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作者综述了国内外家畜性别控制的生物学机制、途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为性别控制技术在家畜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应用PCR技术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方法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的目的是优化胚胎PCR性别鉴定方法的条件,建立实用的鉴定方法。试验设计获得了牛种属和公牛特异的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模板DNA进行扩增,通过常规双重PCR法和巢式PCR法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巢式PCR法大大提高了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的灵敏度。对组织DNA样品、血样、颗粒细胞和公牛冷冻精子进行检测,结果全部与实际性别一致;对于胚胎样品,判定结果与产犊性别一致。通过批量胚胎现场的检测,证明建立的胚胎性别鉴定方法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7.
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是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动物繁殖潜力形成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单细胞水平转录组、蛋白组和空间转录组等检测方法快速更新迭代,细胞谱系追踪和基因精准操控等技术取得突破,对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和性腺发育的机制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伴随畜禽养殖对特定性别动物需求的持续增加,基于性别决定机制开发新型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随着动物福利要求升高,出生后的性别控制技术应用受限增加,性别决定阶段进行性别控制的技术在畜禽生产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作者通过分析性别决定相关的经典实验,结合遗传缺陷病例,总结了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调控网络,并通过对性别决定相关基因表达操纵试验中出现的性别逆转现象和性别特异性分化过程的研究,串联起整个哺乳动物初级性别决定的调控网络;追踪了基于性别决定机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而开发的性别控制技术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力求通过总结近年来对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创新家畜性别控制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家畜性别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家畜性别控制的途径,方法及进展情况,并着重叙述了胚胎性别鉴定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家畜性别控制中,以PCR技术进行胚胎的性别鉴定为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性别控制是指通过对动物的正常生殖过程进行人为干预、能使成年雌性动物产出人们期望性别后代的生物技术,对家畜育种、生产性能提高和遗传疾病的预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内外性别控制技术主要有两种途径:X/Y精子的分离和胚胎的性别鉴定。其中流式细胞仪分离X/Y精子法,是在受精之前就可以控制人们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技术,是当前控制性别最有效的方法,其性别控制准确率可以达到90%左右,已在畜牧业生产中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本文简述了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原理以及技术方法,并结合犬X/Y精子分  相似文献   

20.
哺乳动物后代性别控制的方法有两种,即植入前胚胎性别的选择和受精前精子的分离,后者是动物性别控制最有效的途径.文章对辽宁绒山羊繁殖的性控方法与效果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流式细胞分离法、外环境综合调控法及胚胎的性别鉴定对在绒山羊新品系性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