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0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对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不同杀菌剂单剂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市场上常用的10种杀菌剂单剂按照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处理防治苗期病害。试验结果表明,10种杀菌剂均对苗期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5%(质量分数,下同)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最好,为89.1%;其次为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和18%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分别为87.1%和86.9%。杀菌单剂对棉花苗期病害防治效果由好到一般依次为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18%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20%甲基立枯磷乳油>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五氯硝基苯悬浮种衣剂>12%萎锈灵可湿性粉剂,各处理对棉苗生长安全无害。以上试验结果可为应用新型药剂及复配防治棉花苗期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脱绒棉种包衣是一项新型、有效的种子处理技术,具有防病虫保苗,提高棉苗素质,促进棉花增产的显著作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郭首定  郭攀 《中国棉花》2019,46(6):31-32
为筛选防治棉花苗病的理想药剂,2018年进行了不同药剂包衣或拌种防治棉花苗期病害试验。结果显示:7种杀菌剂中以2.5%(质量分数)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效果最佳,防治效果达到84.8%~86.3%,显著优于其他参试药剂,且对棉花幼苗安全无害;450 g·L-1克菌丹悬浮种衣剂和400 g·L-1卫福悬浮种衣剂包衣防治效果也较好。找出了适合新野县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的药剂和使用剂量,可为其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处理棉种对棉苗的影响郑仁富何水清(浙江省常山县农业局324200)根据多年实践,棉花苗期病害非常严重,不但每个畈会发生,而且几乎每块田,每畦都会发生,轻的会造成缺株少苗,严重的部分棉田基本死的差不多,极大地影响棉花面积稳定,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对环洞庭湖直播棉田苗期病害防治效果好的高效低毒农药,2016年开展了3%甲霜·恶霉灵水剂、40%多·福·溴菌腈可湿性粉剂、40%多·福可湿性粉剂、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2.5%适乐时悬浮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直播棉田苗期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中以3%甲霜·恶霉灵水剂的防治效果最佳,用此杀菌剂拌种后冀棉11号死苗率为8.1%,湘K25死苗率仅为1.2%,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63.7%和92.5%,极显著优于对照,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大豆种子的包衣质量,促进包衣种子的发芽与苗期生长,实现苗齐苗壮,增加产量。以黑农48大豆种子为供试材料,对仿生包衣装置处理和现有包衣装置处理的大豆种子进行单因素田间试验,以未包衣大豆种子为对照组CK,仿生包衣装置处理的大豆种子为处理1,现有包衣装置处理的大豆种子为处理2,测定大豆种子发芽情况和苗期植株性状,比较2种包衣装置的包衣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和处理2的大豆种子发芽指标和苗期植株性状指标均高于对照组CK,处理1较处理2的发芽指数增长20.21%,根鲜重增长11.26%,主根长增长11.15%,且处理1和处理2的发芽指数、根鲜重、主根长差异显著。仿生装置处理较正常包衣处理种子生长状况更好的原因为仿生搅拌叶片更能减少搅拌叶片对大豆种子种皮和胚的损伤,增加大豆包衣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种子的包衣质量。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仿生包衣装置较现有包衣装置在包衣效果上的优越性,研究结果可为包衣设备改进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和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7.
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在中国农科院棉花所试验地进行 ,品种为中棉所 35,4月 2 5日播种 ,播种量为脱绒光子 2 7.6kg· hm-2 ,田间苗病发生均匀 (中等偏重 ) ,田间管理一致。试验处理 ,1 2 0 %甲基立枯磷乳油 (连云港市东海化工厂生产 ) 1 .2 5%(药剂商品量与种子量之比 ,下同 )拌种 ,2 2 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江苏省无锡农药厂生产 ) 2 .0 %拌种 ,3 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山东省青岛第二农药厂生产 ) 1 .0 %拌种 ,42 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 (江苏省盐城市电化厂生产 ) 0 .5%拌种 ,5 40 %五氯硝基苯粉剂 (山西省临汾地区农药厂…  相似文献   

8.
油菜素内酯与杀菌剂互作对棉花苗期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菜素内酯拌种能提高棉子活力 ,幼苗根长、芽长、鲜重都明显提高 ,最佳拌种浓度为 0 .5 mg·kg-1;温室盆栽试验表明 :油菜素内酯+三唑酮、油菜素内酯 +丙环唑对棉苗红腐、炭疽、立枯三种病害防治均有增效作用 ;油菜素内酯+多菌灵对棉苗红腐和炭疽病防治有增效作用 ;油菜素内酯 +其它杀菌剂对三种病害防治均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9.
几种化学药剂处理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6,(3):175-180
近年来,粉痂病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针对该病害没有有效的防治药剂和措施。为筛选出有效的药剂防治马铃薯粉痂病,于2015年在阴山北麓地区开展马铃薯粉痂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并采集带菌土样进行室内盆栽药剂筛选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带菌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带菌薯次之;4.5 L/hm2氟啶胺拌土、120倍或150倍液氟啶胺浸种处理对粉痂病的防治有较好效果,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下降。大田试验结果表明,120倍液氟啶胺浸种结合3 L/hm2沟施和4.5 L/hm2块茎形成期灌根处理对粉痂病的防治有一定效果,病指防效为36.4%。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7,(6):359-363
选用适宜的杀菌剂有效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陇薯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甲霜·锰锌、克露、硫酸铜钙、抑快净、丁子香酚、银法利、百泰和广枯灵8种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大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时,丁子香酚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率高达79.67%;马铃薯库存期间,银法利对马铃薯块茎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高达86.22%。  相似文献   

11.
以高感玉米丝黑穗病品种为试验材料,人工接种丝孢堆黑粉菌,验证在设定药种质量比包衣下,采用0.1%~1.1%不同浓度梯度戊唑醇种衣剂进行不同播期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分析玉米播种至8叶期的土壤温湿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是丝黑穗病菌侵染的关键因子。不同播期处理,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率差异较大,播期早,出齐苗时间长,玉米丝黑穗发病重;播期晚,出齐苗时间短,丝黑穗病发生相对轻。0.1%~1.1%浓度戊唑醇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为53.07%~90.87%,0.9%戊唑醇包衣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几种杀菌剂对甜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喷雾的方法,筛选对甜菜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及合理的施药剂量,结果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325g/L苯甲·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400g/L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250g/L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25%乙嘧酚水悬浮剂800倍液,防效分别为73.46%、70.59%、69.48%、68.09%。  相似文献   

13.
5种杀菌剂对甜菜褐斑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防治甜菜褐斑病的高效杀菌剂,2012年在海伦地区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进行了甜菜褐斑病田间防治研究.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甜菜褐斑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效,其中,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对甜菜褐斑病防治效果最好,达70%以上,并且可显著增加产量,吡唑醚菌酯较对照区增产23.6%,苯醚甲环唑较对照增产11.8%.两种杀菌剂对块根含糖率影响不大,可提高含糖率约1度.这两种杀菌剂在甜菜生育期只需喷施2次,7月中下旬田间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喷药,间隔约10天进行第二次喷药.田间未发现药害现象,甜菜叶片生长旺盛.表明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为当地防治甜菜褐斑病的高效杀菌剂.  相似文献   

14.
棉花种子脱绒与包衣处理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膜棉和移栽棉两种栽培方式,研究了种子脱绒和包衣处理对棉花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脱绒和包衣处理均有促进棉株生长发育、抑制苗期病虫害发生、增加棉株现蕾结铃和提高皮棉产量的效应,但以包衣处理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几种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明确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2006~2007年连续2年对三唑酮等4种三唑类杀茵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5g/L粉唑醇悬浮荆、125g/L氟环唑悬浮剂和250g/L丙环唑乳油分别以167.25、93.75、101.25和124.5g/ha(有效成份,以下用g(a.i.)/ha表示)的用量处理时,对小麦条锈病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防效均达到75%以上,其中粉唑醇、氟环唑与丙环唑的防效明显高于三唑酮;与清水对照相比,4种药剂处理后都可以使小麦的产量提高,其中氟环唑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2年的增产率分别为12.31%和15.03%.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杀菌剂对花生叶斑病防治效果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新型药剂,以传统药剂多菌灵为对照,采用三次叶面喷雾法测定了12种新型杀菌剂对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12种新型杀菌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在18.27%~44.24%之间,其中有效成分为25%吡唑醚菌酯、60%唑醚·代森联、32.5%嘧菌酯·苯醚甲、12%氟环唑、490g/L丙环·咪鲜胺、30%苯甲·丙环唑、46.1%氢氧化铜的防治效果较好,达到30%以上。从产量结果来看,各处理对花生产量增幅在10.53%~25.00%之间,其中增产效果最好的是75%肟菌·戊唑醇、25%吡唑醚菌酯、60%唑醚·代森联,增产效果分别为25%、20.8%和20.3%,显著优于其他药剂。总体来看,12种杀菌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与增产效果呈一致趋势。  相似文献   

17.
红叶病是由蚜虫传播黄矮病毒(BYDV)引起的燕麦上的重要病害,有效防治蚜虫可控制燕麦红叶病的发生。为了明确噻虫嗪种衣剂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噻虫嗪种子包衣对燕麦蚜虫和红叶病的防效及持效期,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药物在植株和籽粒上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处理后,燕麦单株蚜量和红叶病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苗期至拔节期的蚜虫防效为77.71%~87.91%,红叶病防效为65.79%~82.89%;孕穗期至扬花期的蚜虫防效为58.45%~68.61%,红叶病防效为62.98%~64.14%,持效期长达90 d,可实现一次施药减轻蚜虫为害、控制红叶病的效果。残留分析表明,噻虫嗪种衣剂在燕麦植株中的残留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13.218e-0.0971t,半衰期为7.14 d,播种后60~100 d残留量为0.43~9.86 mg·kg-1,接近或超过了现有的草料MRLs值,此时不宜作为青饲料;播种110 d以后残留量≤0.06 mg·kg-1,可刈割青饲料或作为干草贮存使用。在燕麦籽粒中未检测到噻虫嗪。  相似文献   

18.
种子包衣处理对夏玉米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植株形态、生物力学特性、茎秆解剖形态等方面研究包衣处理与根部抗倒性、茎秆抗倒能力的关系,分析种子包衣处理对夏玉米抗倒性能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种衣剂可促进植株生长,使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根系发育较早,根条数增加;促进茎秆内部维管束和机械组织发育;茎秆含钾量增加,有利于抗拉力、抗折力、茎秆穿刺强度增加;可以提高植株抗倒能力从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活性测定及田间小区试验,证明种衣剂沿江3号对立枯病的毒力效果略高于该地区常用的灵福种衣剂,对炭疽病的毒力效果则明显高于灵福种衣剂。棉子使用沿江3号包衣后,出苗率接近于对照,死苗率低于对照,防病保苗效果及成钵率均高于对照药剂灵福种衣剂、炭枯净拌种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11%(质量分数,下同)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对棉花立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以3种单剂即350 g·L-1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和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的高、中、低常用剂量作为药剂对照,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开展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制剂高(4.4 g·kg-1)、中(3.3 g·kg-1)、低(2.2 g·kg-1)用量的种子包衣处理防治棉花立枯病试验。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3个剂量的防治效果表现为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350 g·L-1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其中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在高剂量时防治效果达到84.03%;各处理对棉苗生长安全。以上结果可为应用该类药剂防治棉花立枯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