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麻和红麻均是重要的韧皮纤维作物。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属锦葵科(Malvaceae)木槿属(Hibiscus)一年生韧皮纤维作物,又名洋麻,槿麻。具有适应性广、抗环境胁迫能力强、耐早、耐贫瘠、耐盐碱、病虫害较少、易栽培、纤维和生物产量高等特点。1908年引入中国,上世纪80年代已基本取代黄麻成为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麻类作物,种植面积曾达100万公顷。黄麻属椴树科(Tiliaceae)黄麻属(Corchorus)一年生韧皮纤维作物,又名络麻,绿麻。在黄麻属的几十个种中,具栽培价值的是长果种黄麻(Corchorus Olitorius L.)和圆果种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  相似文献   

2.
我国麻类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类作物是极具特色的经济作物。包括苎麻、红麻、亚麻、大麻、黄麻、剑麻,是我国继粮、棉、油、菜之后的第五大作物群。在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 国内外麻类生产与科研概况1.1 国内生产、科研概况1.1.1 国内生产概况作为经济作物种植的主要麻类作物有苎麻、亚麻、红麻、黄麻、剑麻、大麻。其中苎麻、亚麻为纺织工业的精纺纤维,红麻、黄麻、剑麻、大麻为粗纺纤维。前者主要用于纺织中高档衣服面料,后者用于包装和水土保持等行业的原料。近年来开发出的红麻造纸,则为红麻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栽培因素对浙萧麻1号全杆产量影响的回归分析傅福道,胡兆金(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萧山311217)红麻全杆是一种较好的非木材纤维造纸原料,可以代替木浆或部份代替木浆生产和配抄各种纸张。在我国开发红麻生产具有较大潜力,成本较低,对缓解我国造纸原料不足,特...  相似文献   

4.
红麻具有纤维产量高,耐旱,耐盐碱,易栽培等特性,自然纤维经变性处理可与其他纤维混纺成高中档麻纺织品。全杆可抄制高级纸浆和制造多种环保型装饰材料和食用包装产品,红麻纤维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已受到许多国家高度重视。因此,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红麻生产,满足人类对自然纤维的需求和减少造纸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红麻是本世纪初引进中国栽培,至80年代已成为我国栽培面积量最大,单产最高的麻类作物,1985年历史最高栽培面积达100万hm2。此后由于化学纤维大量应用的冲击,红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常年种植面积在30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海流域,广西、广东、福建是全国三大红麻留种基地。  相似文献   

5.
广东是我国黄麻、红麻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每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最高年份达96万亩。但由于多年来种子管理制度不全,部分麻区种子严重混杂退化,麻田早蕾早花率高;加之麻田多年连作,偏施氮肥,少施或不施钾肥,种植规格不合理,种得迟收得早等原因的影响,多年来亩产徘徊在250公斤左右。为了挖掘我省黄麻红麻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6.
李德芳 《中国麻业》2007,29(A02):411-414,419
红麻是一种古老而富含新概念的环保作物,作为一种多用途可持续利用的再生资源倍受关注.传统意义上的红黄麻用作生产麻绳、麻袋、地毯等原料,巨大的生物产量及品质可与木材相媲美.其多功能用途利用在造纸、无纺布、饲料、麻地膜、墙布、吸油材料、板材、污水净化、土壤改良剂、塑料填充料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利用。黄麻、红麻具有纤维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性,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利用黄麻或红麻纤维,经变性处理,与棉花混纺的产品,开发出摩维纤维面料,大大降低了纺织成本,生产出高中档纺织面料,不受纺织品出口的贸易限制,畅销欧美市场。我国是红黄麻生产大国,随着土地需求类型的变化,红麻黄麻育种只有朝优质、超高产、耐逆多抗型发展,才能满足农民增产增收和纺织造纸相关行业的需求。我所与世界相关科研机构和组织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国际黄麻组织(IJO)成立以来,我所共承担2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其中包括国际黄麻组织项目,948项目、中国与欧盟、东盟合作项目等。  相似文献   

7.
黄麻、红麻是我省主要的纤维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据八闽通志记载:“侯官甘蓙洲出者佳,泉州府青麻、黄麻俱可为布,延平府兴化府福宁州皆出。”解放前种植面积不大,栽培技术落后,单产很低。解放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黄麻、红麻生产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8.
100多年以来,世界黄麻生产久兴不衰,但近10多年以来,由于合成纤维和集装箱运输取代了部分麻袋;国际市场上稻米价格高,农民将部分麻田改种水稻;以及世界市场上黄麻供需形势的变化,价格不稳定,导致黄麻种植面积、纤维和制品的产量均有所下降。本文报道近10年来世界黄麻、红麻种植面积、纤维和制品的生产、进出口和价格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黄麻和红麻分别为黄麻属和木槿属中的栽培种,广泛种植于东亚及欧美地区。传统的主要用途为利用其韧皮纤维制作麻袋、打包麻布及绳索等。随着化学纤维包装和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黄麻、红麻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据国际黄麻组织1992年年初报道,全世界黄麻、红麻纤维出口仅37.72万吨,比1991年同期(50.64万吨)  相似文献   

10.
一、世界黄麻、红麻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情况孟加拉、中国、印度、泰国和尼泊尔是世界上五个主产黄麻、红麻的国家。1979~1984年,世界黄麻、红麻产量徘徊在310~350万吨,1985~1986年度世界黄麻、红麻大丰收,总产量达642.8万吨,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表1)。其中印度产220.7万吨,占34.3%,孟加拉产154.8万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世界黄麻、红麻纤维产量在300—400万吨,初期至中期生产呈上升趋势,中期以后则呈下降趋势。产量印度居首位,孟加拉次之,我国第三。单产我国最高。黄麻、红麻纤维年出口量在50万吨左右,进口量在40万吨以上;纤维制品年出口量在100万吨以上,进口量在100万吨左右。由于聚丙烯合成纤维、散装和集装箱运输取代一部分黄麻、红麻纤维及制品,影响黄麻、红麻的产销。预计90年代在近期内黄麻红麻产销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将保持80年代中后期的产销水平。  相似文献   

12.
黄培坤 《中国麻作》1995,17(2):40-42
100多年以来,世界黄麻生产久兴不衰,但近10多年以来,由于合成纤维和集装箱运输取代了部分麻袋,国际市场上稻米价格高,农民将部分麻田改种水稻;以及世界市场上黄麻供需形势的变化,价格不稳定,导致黄麻种植面积、纤维和制品的产量均有所下降,本文报道近10年来世界黄麻、红麻种植面积、纤维和制品的生产、进出口和价格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第三篇黄麻、红麻黄麻和红麻均是重要的韧皮纤维作物。红麻(H ibiscusCannabinusL.)属锦葵科(M alvaceae)木槿属(H ibiscus)一年生韧皮纤维作物,又名洋麻,槿麻。具有适应性广、抗环境胁迫能力强、耐旱、耐贫瘠、耐盐碱、病虫害较少、易栽培、纤维和生物产量高等特点。1908年引入中国,上世纪80年代已基本取代黄麻成为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麻类作物,种植面积曾达100万公顷[1]。黄麻属椴树科(Tiliaceae)黄麻属(Corchorus)一年生韧皮纤维作物,又名络麻,绿麻。在黄麻属的几十个种中,具栽培价值的是长果种黄麻(CorchorusO litoriusL.)和圆果种黄…  相似文献   

14.
黄麻、红麻是我省主要的纤维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据八闽通志记载:“侯官甘蓙洲出者佳,泉州府青麻、黄麻俱可为布,延平府兴化府福宁州皆出。”解放前种植面积不大,栽培技术落后,单产很低。解放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黄麻、红麻生产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几年来,实行科  相似文献   

15.
麻类作物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其用途之广,在天然纤维中仅亚于棉花。目前,浙江省种植的黄麻、红麻面积占麻类作物总面积的95%以上,其产量为麻类纤维总产量的99%。耕作制度的改革,黄麻、红麻品种的更迭,管理水平的提高,病虫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木材是当今世界造纸的主要原料,在世界森林资源日益减少,进口木浆渐趋紧缺而昂贵的情况下,开辟新的造纸原料已为当务之急。为使我国造纸工业从目前依靠进口木浆转化为靠红麻浆代替木浆,充分发挥我区红麻资源优势,我们利用全杆红麻制浆,试制挂面牛皮箱板纸,已初步取得成  相似文献   

17.
麦茬套播红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张圣彩(江苏省南通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一)我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是江苏省黄红麻主要生产基地。全县黄红麻种植面积常年为5万亩左右,占全省黄红麻种植面积的18—39%,总产占全省31.3—50%,收购商品麻占全省收购...  相似文献   

18.
麻类作物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其用途之广,在天然纤维中仅亚于棉花。目前,浙江省种植的黄麻、红麻面积占麻类作物总面积的95%以上,其产量为麻类纤维总产量的99%、耕作制度的改革,黄麻、红麻品种的更迭,管理水平的提高,病虫发生的种类和为害程度也随着变化。据估计,常年因病虫为害造成产量损失约为5-10%,大发生年份损失在20%以上,而且纤维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9.
麻类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纤维作物。无论是三麻、黄麻、红麻、大麻、亚麻和剑麻,主要是以获取其纤维为生产目的。但这些韧皮(叶)纤维作物,其纤维层与麻壳(表皮)、麻骨的联结较紧密,不易分离,必须经过剥制或脱胶等加工过程才能获得纤维,为麻纺和其他行业提供可使用的原料。近年研究开发红麻全秆及油用亚麻、大麻和剑麻渣等造纸,为麻类作物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范围。麻类作物生产机械化是指在麻类作物生产各项作业中,广泛使用机电动力和机械装备,包括耕整地、播种、中耕、施肥灌溉、植保、收获及初加工处理一整套生产工序的机械化,以…  相似文献   

20.
一、现状与薄弱环节杭州市是浙江省黄麻、红麻重点产区之一。总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二。因此,实现黄麻、红麻高产稳产,对支援麻纺工业和提高麻区人民生活水平,有现实意义。建国以来,全市黄麻、红麻单产和总产均有很大的提高。1949年种植面积8.57万亩,单产260斤,总产22.36万担;五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